時事見聞|南海局勢新聞論評:熱線上的冷對峙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在當前的國際格局中,南海不再僅是一個地理名詞,逐漸成為大國角力、地緣政治與區域秩序交織的關鍵場域。2025年10月,該海域雖尚未陷入全面武裝衝突,但是「熱而不沸」的態勢,已成常態。

本文將從多重維度觀察這個現象:其一為緊張成因,其二為代表性的軍事動作,其三為對區域主體(特別是臺灣、菲律賓)之影響,其四為風險評估與展望。冀望文友透過此文,能以更為沉穩而深刻的視角,理解南海自今日以來的動態格局以及台灣整體處境。

一、緊張的根源:主權宣告與大國競合 首先須指出,南海問題並非新近冒出來的議題,而是在冷戰後、全球化與區域化交織的背景下,由多國主權宣告、資源爭奪、海上權益與大國戰略互動所構成的複雜體。 例如,根據瑞典社會研究院的報告指出,除斯普拉特利群島與帕拉塞爾群島外,還有包括越南、菲律賓等東協國家在內,皆對同一海域提出重疊主權與資源開發之要求。

其次,對全球貿易路徑與海上安全而言,南海具有舉足輕重之地位:有分析指出,該海域大致承載全球約 24% 的海運貿易量。 此一經濟權益與戰略價值,使其成為大國博弈的核心。

再者,灰色地帶戰術(如海上民兵、海警力量、島礁建設與軍事設施佈署)亦是中國所採用的重要手段。近期評論指出,中國雖在宣稱層面堅定,然實務操作多倚賴「控制→阻止→模糊」三階段,而非明確宣戰。由此可見,緊張的根源在於:主權宣示+資源與航道利益+大國戰略角力三者同時發生作用。 二、美軍航母與島礁軍事化:象徵與實質佈局 在上述大背景中,有兩個動向值得關注:其一,USS Nimitz 航母打擊群進入南海並進行演練,其二,島礁的人工化與導彈部署持續進展。

美國航母的出現,在區域內既為「戰略威懾」亦帶有「態度宣示」意涵。這類行動向盟友、向對手同時傳遞訊號:美方視該海域為自由開放印太的重要一環,並有意保持對航道與盟友的支援能力。中國方面則將此視為美國「軍事圍堵」的一部份。

另一方面,中國於島礁建設與軍事化方面長期投入。雖然部分研究認為其軍事化已達「平台期」,但仍未見大幅降速。

此二者在同一海域交錯運動,使南海成為「潛在戰場」與「常態威懾區」兼具的場域。 三、對區域主體的影響:以臺灣、菲律賓為例 (一)菲律賓

對於菲律賓而言,面對中國在南海水域的強勢干預,其回應策略亦有轉變。據報該國自2022年以來,在其「西菲律賓海」(West Philippine Sea)議題上更為積極,並加強與美日等國的聯合演習與安全合作。

這一方面提升了其國防信心,但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其更易捲入美中競爭的前緣。此外,在實務層面,菲方指責中方海警在其專屬經濟區內進行危險操控。

(二)臺灣

雖然本文聚焦南海,但對臺灣亦不可輕視:南海議題與臺海情勢具有「聯動效應」。若美國強化其南海佈署,亦可能同時提升其對於臺灣防衛承諾的意涵。從臺灣角度而言,南海若生事變,引發之連鎖效應可能蔓延至其安全環境。

研究指出,臺灣在此議題上處於「兩難」——既非主要聲索國,卻因地緣、軍事與航道關係而必須介入。總而言之,南海局勢對上述兩國既是權益挑戰,也是安全壓力。 四、風險評估與未來展望 在「熱而不沸」的當下,其實包含幾項值得警惕的變數。 1. 意外事故升級之危機:例如船隻碰撞、軍機失事、誤判導致武裝衝突爆發。已知2025年8月,於斯卡伯勒淺灘附近中方海警與海軍船隻發生碰撞,突顯操作風險。 2. 軍備競賽加劇:當島礁部署、導彈設置、聯合演習成為常態時,成本與風險俱升,而地區國家亦可能被迫選邊或加強軍備。3. 制度性緩解乏力:雖然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已嘗試推動「行為準則」(COC)談判,但內部分歧與外部壓力使進展緩慢。 3. 經濟供應鏈被動:貿易路徑若因地緣衝突而受阻,全球經濟亦將承受影響。展望未來,有兩條路徑可觀察:其一是「漸進降溫路徑」——透過外交談判、ASEAN框架及中美協商使局勢穩定;其二為「升級風險路徑」——若意外或誤判發生,可能滑入更高強度對峙。對於我方(臺灣視角)而言,應慎視上述變數,並在政策上預留彈性。 五、結語:秩序仍未崩,然警鐘已敲 歸結而言,南海局勢於2025年10月雖無明顯戰火噴發,然緊張與不確定性明顯增厚。各方在此海域的主權宣示、軍事佈局與戰略動作,皆反映出大國之間競合的新型模式:並非一觸即發,而是持續拉鋸、持續試探、持續威懾。

對於臺灣而言,在此變局中其所處的是非邊緣地帶亦是關鍵前線:須既關注南海動態,亦關注其中連帶對臺海安全的可能影響。至於國際社會與東協國家而言,要走向制度化、法制化與合作化的「降溫軌道」,仍需一段更長的時間與更大的政策意願。

於是,我們不應陷入「戰爭即將爆發」的情緒化預警,而當以「深度警惕且準備周全」的姿態觀察——唯有如此,方能在風雲變幻中保全自身、守護自由航道、並期願區域秩序得以漸臻穩固。

南海島礁

南海島礁

尼米兹號航空母艦

尼米兹號航空母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10.0K會員
1.3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10/29
川普與高市早苗在東京簽署兩份關鍵協議,強化稀土供應鏈與關稅合作,象徵美日聯盟全面升級。這場「新黃金時代」的握手,不僅重塑印太秩序,也讓東亞進入穩定與競爭並存的新階段。
Thumbnail
2025/10/29
川普與高市早苗在東京簽署兩份關鍵協議,強化稀土供應鏈與關稅合作,象徵美日聯盟全面升級。這場「新黃金時代」的握手,不僅重塑印太秩序,也讓東亞進入穩定與競爭並存的新階段。
Thumbnail
2025/10/28
《The Economist》於 2025 年 10 月 26 日發表一篇專題報導,透過大規模文本語料庫之計算語言學分析,對習近平自 2013 年起逾 14,000 篇講話、著作與通訊內容進行拆詞、量化、趨勢化的研究,俾以探見其語言風格之演進。
Thumbnail
2025/10/28
《The Economist》於 2025 年 10 月 26 日發表一篇專題報導,透過大規模文本語料庫之計算語言學分析,對習近平自 2013 年起逾 14,000 篇講話、著作與通訊內容進行拆詞、量化、趨勢化的研究,俾以探見其語言風格之演進。
Thumbnail
2025/10/28
2025年,高市早苗成為日本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這在象徵意義上是日本政治的一大突破。然而,對台灣而言,她的上台不僅是性別平權的進展,更是一場牽動整個東亞局勢的新變局。本文打算從台灣的視角,觀察日本首位女首相的崛起與挑戰。
Thumbnail
2025/10/28
2025年,高市早苗成為日本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這在象徵意義上是日本政治的一大突破。然而,對台灣而言,她的上台不僅是性別平權的進展,更是一場牽動整個東亞局勢的新變局。本文打算從台灣的視角,觀察日本首位女首相的崛起與挑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開始轉涼了,各位鳥奴們是否會開始擔心小鳥會著涼呢?不用擔心,今天這篇直接帶你看需要的商品,而且今天除了照片之外,我們也直接帶連結✨讓你的雙11購物不盲目,讓你想買直接加入購物車,除了長知識也可以直接下單避寒神器🫱🏼文章結尾也會告訴大家在花錢的同時也能省錢、賺錢的小撇步,請記得留到最後!!
Thumbnail
最近開始轉涼了,各位鳥奴們是否會開始擔心小鳥會著涼呢?不用擔心,今天這篇直接帶你看需要的商品,而且今天除了照片之外,我們也直接帶連結✨讓你的雙11購物不盲目,讓你想買直接加入購物車,除了長知識也可以直接下單避寒神器🫱🏼文章結尾也會告訴大家在花錢的同時也能省錢、賺錢的小撇步,請記得留到最後!!
Thumbnail
【南海海槽 巨大地震注意警報】 日本氣象廳於2024年8月8日發布南海海槽「巨大地震注意警報」,指出今後發生大規模地震的可能性提升,呼籲民眾做好防災應對措施。
Thumbnail
【南海海槽 巨大地震注意警報】 日本氣象廳於2024年8月8日發布南海海槽「巨大地震注意警報」,指出今後發生大規模地震的可能性提升,呼籲民眾做好防災應對措施。
Thumbnail
探討日本面對南海海槽地震威脅,提出以「安全」為核心,重新規劃國土的新思路。日本應重視低災害風險地區的發展潛力,如日本海沿岸和內陸地區,並以歷史人口變遷為例,說明人口分佈並非一成不變。過度集中發展的風險,主張建設「日本海側國土軸」,以實現區域均衡。重新思考交通建設的優先順序,並提出應對人口減少的策略。
Thumbnail
探討日本面對南海海槽地震威脅,提出以「安全」為核心,重新規劃國土的新思路。日本應重視低災害風險地區的發展潛力,如日本海沿岸和內陸地區,並以歷史人口變遷為例,說明人口分佈並非一成不變。過度集中發展的風險,主張建設「日本海側國土軸」,以實現區域均衡。重新思考交通建設的優先順序,並提出應對人口減少的策略。
Thumbnail
2024.07.13 雲朵相襯的海、波光粼粼的、柔順沒有摺痕的、日出日落月光海。
Thumbnail
2024.07.13 雲朵相襯的海、波光粼粼的、柔順沒有摺痕的、日出日落月光海。
Thumbnail
關於7月2日「澎湖籍大進滿88號漁船晚間遭中國海警船強行登檢,並扣船至中國福建圍頭港」一事,其實是持續展開中的「台海戰爭」第一階段的最後環節。 台海戰爭雖然還沒到「開火」,戰爭前期的資訊戰、認知作戰、滲透戰、輿論戰、法律戰早就烽火連天,千萬不要覺得沒有看到開槍、射飛彈,就認為戰爭還沒到來。
Thumbnail
關於7月2日「澎湖籍大進滿88號漁船晚間遭中國海警船強行登檢,並扣船至中國福建圍頭港」一事,其實是持續展開中的「台海戰爭」第一階段的最後環節。 台海戰爭雖然還沒到「開火」,戰爭前期的資訊戰、認知作戰、滲透戰、輿論戰、法律戰早就烽火連天,千萬不要覺得沒有看到開槍、射飛彈,就認為戰爭還沒到來。
Thumbnail
20年前保安警察第7總隊警艇登檢驅離扣留大陸漁船,Deja vu,換成中國海警船驅離扣留我方船隻......
Thumbnail
20年前保安警察第7總隊警艇登檢驅離扣留大陸漁船,Deja vu,換成中國海警船驅離扣留我方船隻......
Thumbnail
The History and Sovereignty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 an authoritative work on the historical changes and sovereignty issu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
Thumbnail
The History and Sovereignty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 an authoritative work on the historical changes and sovereignty issu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
Thumbnail
太平洋的名稱來自於拉丁文的「靜海」,無論航行過程多麼波濤洶湧,最終得以回歸平靜,這是我們許多人人生所想要追求的結果。 詩篇:〈太平洋的海〉 由 Tingku Tjarungan 撰寫收錄於《吸血鬼的情調》
Thumbnail
太平洋的名稱來自於拉丁文的「靜海」,無論航行過程多麼波濤洶湧,最終得以回歸平靜,這是我們許多人人生所想要追求的結果。 詩篇:〈太平洋的海〉 由 Tingku Tjarungan 撰寫收錄於《吸血鬼的情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