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之光,輝映帝網:台灣在全球人道危機中的慈悲之道

更新 發佈閱讀 12 分鐘

序言:一瓣心香,敬獻娑婆世界的同行者

南無阿彌陀佛。

各位來賓,各位善知識,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齊聚一堂,並非為了一場冰冷的學術分析,而是為了一場為建設人間淨土、回應全球苦難而發起的慈悲呼喚與智慧共修。這是一份謙卑的心意,一瓣虔誠的心香,敬獻給所有在這娑婆世界中,為締造大同理想而努力的同行者們。

本次演講的總綱,奠基於華嚴宗那莊嚴壯闊的「因陀羅網」譬喻。在這譬喻的觀照下,整個宇宙是一張無邊無際的寶網,網上每一個結點,都懸掛著一顆璀璨的明珠。每一顆明珠,不僅映照出自身的光芒,更同時映照出網中其他所有明珠的影像。光光相攝,影影交織,重重無盡。

在此觀照下,我們所摯愛的家園——台灣,正是這張帝網上的一顆明珠。它獨特的歷史記憶與文化光譜,使其光芒能夠照見並輝映網中一切眾生的苦難,特別是那無數流離失所者眼角滑落的淚水。這份看見,奠定了我們今日探討的基調——「同體大悲」。人類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任何一部分的苦難,即是全體的苦難。

新聞工作者時常呼籲我們,要「看見標籤背後的故事」。這個呼籲極其重要,但我們可以將其提升到一個更深的層次。在佛法的智慧中,「看見」——如同「內觀」(Vipassanā)——本身就是通往覺悟的道路。其核心,是了悟萬法相互依存的實相,也就是「緣起」。因此,當我們真正「看見」一位難民的苦難時,我們所看見的,不僅僅是一個個體的故事,更是眾生一體、萬法互聯的宇宙實相。這個「看見」的行動,是邁向療癒與大同世界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現在,就讓我們從這宏觀的哲學視角,一同轉向我們腳下這片土地的歷史記憶。

raw-image


一、 流轉之島的記憶:以「鄉愁」之心,體解離散之苦

本章節的用意,是將全球性的難民議題,與台灣本土的集體記憶深刻地連結起來。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喚醒根植於血脈的同理心,將崇高的哲學理念,轉化為可以感同身受的真切體悟。

歷史的迴響:以「鄉愁」之心,體解離散之苦

台灣的歷史,本質上就是一部移民史。從南島語族到荷西、明鄭、清領、日治,一波又一波的人群,在這座島嶼上遷徙、融合。然而,在我們近代記憶中,最為深刻、最具定義性的,無疑是1949年前後,那超過百萬軍民隨政府播遷來台的歷史事件。這並非一次自願的移民,而是一場巨大的政治流亡,一次與故土的倉皇訣別。它使得整整一個世代的人們,在台灣成為了懷抱著原鄉記憶的「內部難民」。

這場巨大的歷史創傷,催生了台灣文化中最深刻動人的主題之一——「鄉愁」

詩人余光中先生在他的名作《鄉愁》中,用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將個人與母親、新娘、故土的分離層層遞進,最終昇華為對整個民族的家國之思。

小說家白先勇先生的《臺北人》,則描繪了一幅文學的浮世繪。書中那些昔日的將軍、名媛與商賈,肉身雖在臺北,靈魂卻永遠在追憶那片回不去的故土,他們的臺北生活,成了一場對南京、上海繁華舊夢的漫長告別。

這份深植於我們文化血液中的「鄉愁」記憶,絕不僅僅是塵封的往事。它是一座靈性的橋樑,讓我們得以超越時空,去同理當代全球難民失去家園的切膚之痛。當我們讀到今日敘利亞或烏克蘭難民的故事時,透過「鄉愁」這面歷史的明鏡,我們得以照見他們眼中的淚光,正是我們父祖輩曾經流過的淚。佛教「同體大悲」的理念,因此從哲學的思辨,轉化為一份根植於血脈的真實體悟。

共業之島:氣候變遷下的共同命運

如果說歷史的記憶是我們共感的來源,那麼未來的挑戰,則是我們無法迴避的共同命運。科學數據顯示,台灣周邊海平面的上升速率,幾乎是全球平均值的兩倍。在不積極減碳的情境下,預估至2050年,海平面上升加上極端風暴潮,將可能淹沒台灣西部沿海大片土地,甚至威脅到總統府、台北車站等重要地標。

這正是佛教「共業」法則最為具象的印證。台灣作為全球工業經濟體的一員,我們的生產與消費模式,是造成全球暖化的「因」之一;而國土淹沒的威脅,則是我們必須共同承受的「果」。太平洋島國的悲劇,不再是遠方他人之事,而是台南沿海、台北盆地的未來預演。這份共同的脆弱性,是消解「我們」與「他們」之間分別幻相的最有力教誨。

法律與政治的殊境:無《難民法》下的權宜慈悲

除了未來的共業,我們還必須正視當下的困境。台灣獨特的國際處境,使其無法簽署聯合國《難民公約》,國內也因此至今未能完成一部整全性的《難民法》立法。相關草案延宕近二十年,核心爭議在於適用對象是否應包含中國大陸地區人民,以及對國家安全的考量。

在法律框架缺席下,台灣對難民的援助,往往採取一種**「權宜慈悲」**的個案處理模式。最顯著的例子,是為回應香港局勢劇變而成立的「香港人道援助關懷行動專案」。然而,這種模式充滿挑戰:申請流程缺乏透明度、審查標準不明,對申請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與無形的「二次創傷」。

這種現狀,將台灣置於一個深刻的靈性十字路口。它考驗著我們的慈悲心,能否從一種基於身分認同的反應式團結,昇華為一種更主動、更具普遍性的菩薩願行——一種願意擁抱一切受苦眾生,而不問其來處的無緣大慈。

在擁有深刻歷史共感與未來共同命運的同時,我們在當下的法律與政治實踐中,卻也顯現出一種「權宜式」的慈悲,這份內在的矛盾,正是我們必須正視的挑戰。

二、 慈悲的湧泉:喚醒深植於土地的良善力量

在正視了社會內部的隔閡與偏見後,我們更需要發掘並彰顯台灣文化中早已存在的、豐沛的慈悲潛能。這並非自我安慰,而是為了找到我們採取行動的信心與力量根源。

坦誠面對「內在的圍牆」

我們必須承認,台灣社會對外來者的態度是複雜且矛盾的。民意調查顯示,民眾普遍傾向於「選擇性接受」,對來自歐美的白人移民,接納度顯著高於來自東南亞或中國大陸的移民。這背後,交織著經濟競爭的焦慮與一種隱性的文化階級感。

與此同時,台灣正深陷一場國安級的人口危機。極低的生育率與快速的高齡化,正導致勞動年齡人口急遽萎縮,「大缺工時代」已是衝擊各行各業的現實。我們在結構上,已高度依賴超過75萬名、主要來自東南亞的移工,來支撐我們的產業運作與家庭照護。

這種「結構上需要,心理上排斥」的矛盾,形成了一種集體的認知失調。我們的法律與社會論述,常常將移工定義為「補充性」、「暫時性」的勞動力,限制了他們的基本權利。這是一種「系統性的倫理失能」,它「將人視為工具而非目的」,從根本上,也違背了佛法中「眾生平等」的根本教義。

彰顯民間的慈悲實踐

儘管存在圍牆,但台灣社會的深層文化肌理中,同樣蘊藏著強大的慈悲湧泉。

最生動的例子,莫過於媽祖信仰的實踐。每年數十萬人參與的大甲媽祖遶境,最動人的景象之一,便是沿途信眾自發性的「奉食」文化。無數的家庭與社區,不問對象、不求回報地為成千上萬的陌生香客提供免費的餐飲、茶水。這就是植根於鄉土、充滿人情味的「無緣大慈」——對沒有直接關係的人,亦予以無私的慈悲。

讚揚「人間佛教」的全球行動

更進一步,台灣是當代「人間佛教」的發展重鎮。以慈濟基金會佛光山為代表,他們將傳統佛教的慈悲理念,轉化為高度組織化、專業化的全球人道救援網絡。

  • 慈濟基金會:在俄烏戰爭爆發後,他們迅速在波蘭等地設立據點,援助烏克蘭難民。在土耳其,他們長期援助敘利亞難民,甚至設立「滿納海學校」,提供教育,並在震災後,動員曾受助的敘利亞難民成為志工,讓「受助者」轉變為「助人者」,體現了「感恩、尊重、愛」的循環。
  • 佛光山:秉持星雲大師「以慈善福利社會」的理念,在全球各地展開賑災、扶貧、醫療、教育等多元化的慈善事業。

從媽祖遶境的在地虔誠,到人間佛教的全球行動,這證明了無私奉獻的精神,早已深植於台灣文化的DNA之中。我們的挑戰,並非從無到有地創造慈悲,而是如何喚醒並擴展這份內在的力量。

既然我們擁有如此深厚的慈悲底蘊,下一步的關鍵,便是如何將這份潛力,轉化為具體的政策與堅定的行動。

三、 行菩薩道:從看見到成為,台灣的慈悲行動藍圖

本章節將從分析轉向實踐。我希望能為在座的各位,提供一條從個人修行到社會政策的具體行動路徑,讓我們共同將台灣建設為人間淨土的一塊基石。

倡議務實的「方便法門」

台灣當前面臨的人口危機與勞動力短缺,既是挑戰,亦可是社會轉化的契機。在大乘佛教的智慧中,這恰可視為一種「方便法門」。這個集體的「苦」,正以最務實的經濟壓力,促使我們不得不去鬆動內心對「他者」的圍牆。

因此,我們呼籲政府與社會,將務實的自利,與慈悲的利他,合而為一。這不僅是經濟對策,更是一次深刻的集體修行。

提出「心淨則佛土淨」的雙修之道

建設人間淨土的工程,始於人心的淨化。為此,我提出一個清晰的行動藍圖:

  • 對政府的呼籲:建立慈悲的框架制定前瞻性的移民政策: 將移工從「補充性勞力」提升為「社會新動力」,提供明確的永居路徑與家庭團聚的權利。盡速通過《難民法》: 凝聚朝野共識,建立一部透明、高效且人道的庇護審查機制,終結「權宜慈悲」的困境。
  • 對公民社會的期許:擴展同理的視野推廣文化薰陶: 我鼓勵大家主動去觀看並推廣近年來湧現的優秀台灣影視作品,例如描寫移工子女困境的《無主之子》、記錄新住民心路歷程的《再見可愛陌生人》等。這些作品以溫暖的鏡頭,取代了冰冷的標籤,是擴展同理心的文化實踐。支持倡議工作: 支持人權團體監督立法進程,並為在台尋求庇護者提供必要的民間支持網絡。
  • 對我們每個人的邀請:淨化內在的偏見修習「慈心禪」: 源於佛教傳統的「慈心禪」(Mettā Meditation),為我們提供了具體可操作的法門。此修行系統性地引導我們,將慈愛與祝福的善念,從自身擴展至親人、朋友,乃至我們不喜歡的人,最終遍及一切眾生。科學證實,規律練習能顯著降低潛意識偏見,將一時的感動,轉化為穩定的慈悲品質。

昇華台灣的全球角色

回顧台灣的現代史,本身就是一場從「受苦者」到「療癒者」,從「蒙恩者」到「施恩者」的轉化之旅。我們曾接受美援,如今已是全球人道援助的重要貢獻者。我們走過威權,如今已是華人民主的燈塔。

因此,更積極地回應全球難民議題,並非僅是為了遵循西方的普世價值,而是台灣自身歷史發展的必然延伸。這是台灣從一個經濟典範,邁向一個具有全球道德領導力的關鍵一步。當台灣以其獨特的歷史同理心、深厚的民間慈悲傳統去擁抱流離失所的眾生時,這座「寶島」,便能真正地在因陀羅網中,放射出璀璨而溫暖的光芒。

這一切的努力,最終都將匯歸於我們行動的終極願景。

終曲:彌陀的悲願,我們共同的承擔

南無阿彌陀佛。

各位朋友,我們的旅程,始於以智慧之心「看見」苦難的實相。然而,旅程的終點,必須是「成為」——成為一個能夠體現此份智慧與慈悲的個人與社會。

在此,我願將此番努力,謙卑地匯歸於淨土宗的究竟願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其核心是一種無條件的救度,特別是針對那些沉淪於最深重苦難的眾生。這為我們的行動,提供了一個終極的靈性典範:我們的慈悲,不應取決於難民是否「值得」,或是否符合我們的政治利益,而應僅僅因為他們是正在受苦的眾生,便無條件地予以援手。

締造人間淨土的宏偉工程,並非等待一位救世主的降臨,而是由無數微小而神聖的心理轉化與慈悲行動所構成的。它是在每一次我們選擇同理而非恐懼,選擇無條件的愛而非分別心的當下,被共同創造出來的實相。

今日的演講並非終點,而是一個謙卑與慈悲的行動呼籲。

在此,我以深深的感恩之心,感謝各位的聆聽與參與。願將此番演講的所有功德,迴向於一切眾生的苦難得以止息,一個無人是客、四海一家的世界得以早日實現。

南無阿彌陀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間淨土與極樂之光的沙龍
1會員
659內容數
2025/10/30
本白皮書的核心論點正在於此:制定一個整合性的難民與移民政策,不僅是回應國際人道責任的道德選項,更是應對台灣自身國安級人口危機、鞏固經濟永續發展,並提升其全球道德領導力的關鍵國家策略。這是一份將務實國策與深刻人文關懷融為一體的政策建言。
Thumbnail
2025/10/30
本白皮書的核心論點正在於此:制定一個整合性的難民與移民政策,不僅是回應國際人道責任的道德選項,更是應對台灣自身國安級人口危機、鞏固經濟永續發展,並提升其全球道德領導力的關鍵國家策略。這是一份將務實國策與深刻人文關懷融為一體的政策建言。
Thumbnail
2025/10/30
我們的目的,是將複雜的全球難民政策,轉化為七個生動、易於理解的案例。透過比較這些故事,我們將學習不同文化、歷史與政治背景,如何塑造出截然不同的應對方式,最終不僅增長知識,更是培養同理心與宏觀視野。當我們能看見標籤背後的故事,看見故事背後共同的人性時,療癒與改變的道路便已在腳下展開。
Thumbnail
2025/10/30
我們的目的,是將複雜的全球難民政策,轉化為七個生動、易於理解的案例。透過比較這些故事,我們將學習不同文化、歷史與政治背景,如何塑造出截然不同的應對方式,最終不僅增長知識,更是培養同理心與宏觀視野。當我們能看見標籤背後的故事,看見故事背後共同的人性時,療癒與改變的道路便已在腳下展開。
Thumbnail
2025/10/30
聖嚴法師以溫暖而慈悲的智慧觀察到,現代人因不斷地「向外馳求」——追逐財富、地位與他人的評價——最終迷失了自己,淪為「環境的附屬品」,隨波逐流。
Thumbnail
2025/10/30
聖嚴法師以溫暖而慈悲的智慧觀察到,現代人因不斷地「向外馳求」——追逐財富、地位與他人的評價——最終迷失了自己,淪為「環境的附屬品」,隨波逐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佛慈悲憐 何致於斯 天諦不揭 兆民萬惑 惡人不報 天理何期 蒼生苦 神佛也苦 學庸95.11.09/12:37
Thumbnail
佛慈悲憐 何致於斯 天諦不揭 兆民萬惑 惡人不報 天理何期 蒼生苦 神佛也苦 學庸95.11.09/12:37
Thumbnail
《西方極樂淨土祈願文》這個法門很重要,收錄在《佛王誓約》這本書裡面。它很重要,一直有因緣。這個教法無需灌頂、口傳都可以受持,希望大家自己深入研究,然後跟家親眷屬講「西方極樂世界」種種的勝妙安樂。它是一個永恆圓滿的故鄉,這個地方連「苦」這個字都沒聽過,更何況會發生。希望大家立定志向
Thumbnail
《西方極樂淨土祈願文》這個法門很重要,收錄在《佛王誓約》這本書裡面。它很重要,一直有因緣。這個教法無需灌頂、口傳都可以受持,希望大家自己深入研究,然後跟家親眷屬講「西方極樂世界」種種的勝妙安樂。它是一個永恆圓滿的故鄉,這個地方連「苦」這個字都沒聽過,更何況會發生。希望大家立定志向
Thumbnail
觀音山 6月8日恭請慈悲 龍德上師主法「供養法界龍族祈福賜財法會」,可為現世親友、公司行號、閤家、個人登記「祈福招財祿位」,亦可為所求能滿願而迴向。
Thumbnail
觀音山 6月8日恭請慈悲 龍德上師主法「供養法界龍族祈福賜財法會」,可為現世親友、公司行號、閤家、個人登記「祈福招財祿位」,亦可為所求能滿願而迴向。
Thumbnail
往生到極樂世界都是蓮花化生,這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我們在沒有到達之前,我們現前這個狀況,我們的心真誠,我們的願懇切,我們的念佛功夫要非常認真努力,七寶池裡面的花愈來愈大,光色愈來愈美,這是我們帶得去的。在這個世界,沒有一樣能帶走。帶不去的隨緣就好,帶得去的就要真幹!
Thumbnail
往生到極樂世界都是蓮花化生,這是阿彌陀佛的本願。我們在沒有到達之前,我們現前這個狀況,我們的心真誠,我們的願懇切,我們的念佛功夫要非常認真努力,七寶池裡面的花愈來愈大,光色愈來愈美,這是我們帶得去的。在這個世界,沒有一樣能帶走。帶不去的隨緣就好,帶得去的就要真幹!
Thumbnail
大慈悲心就是阿彌陀佛的正因,這個大慈悲,第一是建立極樂世界,第二是接引一切眾生往生彼國。因為阿彌陀佛在因地看到六道眾生輪迴受苦的情形,興起大慈悲心,發願幫助這些眾生離苦得樂。不分親疏、高下,平等的對一切眾生施與安樂、拔除苦難。
Thumbnail
大慈悲心就是阿彌陀佛的正因,這個大慈悲,第一是建立極樂世界,第二是接引一切眾生往生彼國。因為阿彌陀佛在因地看到六道眾生輪迴受苦的情形,興起大慈悲心,發願幫助這些眾生離苦得樂。不分親疏、高下,平等的對一切眾生施與安樂、拔除苦難。
Thumbnail
「西方極樂世界」種種的勝妙安樂,是一個永恆圓滿的故鄉,這個地方連「苦」這個字都沒聽過,更何況會發生? 希望大家立定「志向」,修行要有志向,短期的志向、中期的志向、長期的志向,都要把它訂定出來,往志向勇往直前,排除萬難。 西方極樂世界「極樂淨土的願文」這個法門很重要,收錄在《佛王誓約》這本書裡面。
Thumbnail
「西方極樂世界」種種的勝妙安樂,是一個永恆圓滿的故鄉,這個地方連「苦」這個字都沒聽過,更何況會發生? 希望大家立定「志向」,修行要有志向,短期的志向、中期的志向、長期的志向,都要把它訂定出來,往志向勇往直前,排除萬難。 西方極樂世界「極樂淨土的願文」這個法門很重要,收錄在《佛王誓約》這本書裡面。
Thumbnail
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
Thumbnail
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