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的智慧:一趟「找回自己」的安心之旅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在一個價值多元而混亂的時代,我們雖然渴望擁有更多的自由,卻常常感到內心空虛、茫然,失去了生命的方向感。聖嚴法師以溫暖而慈悲的智慧觀察到,現代人因不斷地「向外馳求」——追逐財富、地位與他人的評價——最終迷失了自己,淪為「環境的附屬品」,隨波逐流。

我們似乎成為了自己所擁有之物的奴隸,忘記了自己本來的樣貌。面對這種心靈的漂泊,法師提出了一條根本的道路:回歸內心。他深刻地指出,一切問題的根源與答案的關鍵,其實都在我們自己的「心」中。這趟「找回自己」的旅程,就是一場回到心靈家園、尋得安頓的安心之旅。

raw-image


--------------------------------------------------------------------------------

一、 認識我們的兩種「我」

在踏上這趟旅程之前,我們首先需要釐清,在我們的生命中,其實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我」。

1. 煩惱的根源:「私我」是什麼?

聖嚴法師指出,我們日常所執著、那個讓我們煩惱不斷的「我」,其實是一個虛妄的「私我」。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 一個執著的集合體: 這個「我」並非真實的存在,而是由我們緊抓不放的各種觀念所構成的虛妄組合。我們常說「我的」身體、「我的」財產、「我的」觀念、「我的」家人,這個「私我」正是由這一連串的「我的」所堆砌起來的,其本質是執著與分別。
  • 外在環境的奴隸: 這個「我」是在我們社會化的過程中,為了被他人接納、獲得肯定而逐漸形成的。它的價值觀完全受外在評價所左右,早已聽不見自己內在真實的聲音,成為了環境與他人眼光的附屬品,失去了自主性。
  • 痛苦的來源: 這個「私我」的核心是自我中心、自私自利。它充滿了無盡的要求與慾望,當這些要求無法被滿足時,便產生了失望、憤怒、焦慮等種種痛苦。因此,這個以自我為中心的「私我」,正是我們所有煩惱與痛苦的根本原因。

2. 平靜的歸宿:「真我」或「功德的我」是什麼?

與充滿煩惱的「私我」相對,聖嚴法師引導我們去尋找和實現的,是一種更真實、更安樂的生命狀態,他稱之為「真我」或「功德的我」。這並非去尋找一個被埋藏起來、靜態不變的靈魂實體,而是一種主動的修煉。

  • 心的主人: 「真我」是一種動態的能力,它代表我們能夠有意識地、自由地主宰自己的身心活動,不被外在環境或內在的負面情緒所牽引。它是一個動詞,而非名詞。成為「心的主人」,意味著從環境的奴隸,轉變為生命的主宰
  • 奉獻與服務的展現: 「功德的我」是將那個「自私自利的我」轉化後的生命狀態。它透過感恩、謙虛與無私的奉獻,在服務他人、貢獻社會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它的價值不在於「得到」多少,而在於「付出」多少
  • 內在的平安與圓滿: 這個狀態的核心,是對成功有了全新的定義。法師慈悲地告訴我們,真正的成功不是外在的獲取,而是內在的安頓,「心安理得就是成功」。當我們將生命的目標從追逐外物,轉向內在人格的圓滿時,便能找到不被外境動搖的平安與幸福。

3. 「私我」與「真我」的核心對比

為了幫助你更清晰地理解這兩種生命狀態的差異,以下是一個簡單的對比:

面向私我(煩惱的我)真我(功德的我)核心狀態環境的奴隸,執著的集合體身心的主人,一個動詞價值來源外在評價、物質擁有內在平安(心安理得就是成功)生命動力自私自利、向外馳求感恩奉獻、服務利他最終感受空虛、茫然、痛苦、不安心安理得、圓滿、自在

既然我們理解了這兩種生命狀態的差異,那麼,聖嚴法師為我們指引了一條什麼樣的道路,能幫助我們從充滿煩惱的「私我」,走向安樂自在的「真我」呢?

--------------------------------------------------------------------------------

二、 從煩惱到安樂的旅程:轉化自我的四個步驟

聖嚴法師的教導提供了一幅清晰的心靈地圖,這趟旅程並非一步登天,而是有次第、有步驟的轉化過程。

第一步:認識自我 (Knowing the Self)

這是旅程的起點。我們必須先誠實地看見並承認,我們長期以來被各種執著、觀念和外在評價所構成的「私我」的真實樣貌。只有先認識到問題所在,才能開始轉化的第一步。

第二步:肯定自我 (Affirming the Self)

這一步至關重要。在許多人誤解佛教的「無我」就是要否定一切時,聖嚴法師明確指出,在談論「無我」之前,必須先建立一個健康、完整、能負起責任的「我」。真實的自信,並非來自於外在的擁有或他人的誇讚,而是來自於清楚了解自身長處與短處的「自知之明」。一個能夠肯定自我的人,才能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並由此踏出成長的堅實步伐。

第三步:成長自我 (Growing the Self)

這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動態過程。在肯定了健康的自我之後,聖嚴法師提醒我們,成長的關鍵在於建立穩固的「方向感」。這個生命的主要方向,並非追逐世俗的成功,而是「培養完美的人格」,達到「身心的平安」。有了這個內在的羅盤,我們才能透過不斷地學習、修正、奉獻與服務,來深化我們的智慧與慈悲心。如法師所言:「個人的成長就是整體人類的成長。」這個階段的努力,已經超越了個人,開始與更廣大的生命產生連結。

第四步:消融自我 (Dissolving the Self)

這是修行的圓滿階段。這裡的「消融」並非自我毀滅或變成虛無,法師為我們指出了具體的實踐方法。他教導我們:「時時以感恩的心來過生活,『自我』就會消融。」 當我們透過深刻的感恩與智慧的觀照,看透「私我」的虛幻性,體認到個人的一切皆是無數因緣和合而成時,那份以自我為中心的執著便會自然消融。一個消融了私我的人,並非從此變得消極被動,而是能「精進不懈地努力,卻沒有個人得失的痛苦」,達到真正的灑脫與自在。

當我們踏上這趟內在轉化的旅程,不僅是療癒了個人的煩惱,更是在為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播下最關鍵的種子。

--------------------------------------------------------------------------------

三、 找回自己,就是建設人間淨土

《維摩詰經》中有一句核心名言:「心淨則佛土淨」。

這句話用最淺白親切的語言揭示了一個深刻的真理:我們所處的世界,其實是我們內心的倒影。

  • 當我們的心充滿煩惱、自私與對立時,我們眼中所見、身心所感的世界,便是一片充滿衝突與苦難的「穢土」。
  • 當我們透過修行,逐步淨化自心,讓內心變得安定、慈悲與充滿智慧時,我們當下所處的地方,就開始轉化為和平、和諧的「淨土」。

因此,「人間淨土」並非一個遙遠的夢想或死後才要前往的地方。它是一項真實不虛的工程,而這項工程的起點,就在於淨化我們自己的這一念心。

--------------------------------------------------------------------------------

結語:安住自心,圓滿世界

聖嚴法師以其一生,向我們傳達了一個既賦予我們力量,又極其深刻的核心訊息:找回自己的旅程,是我們能踏上的最重要、也最有影響力的旅程。

當我們淨化一個念頭,就已在淨化這個世界。創造一個和平、圓滿世界的力量,並非掌握在少數人手中,而是真實地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對自心那份寧靜、精進且慈悲的涵養之中。

萬分感恩,南無阿彌陀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間淨土與極樂之光的沙龍
1會員
687內容數
2025/10/30
本文的目的,便是從聖嚴法師《找回自己》一書的智慧中,為您提煉出5個最令人驚訝且實用的人生洞見。這不僅是一場知識的探索,更是一份誠摯的邀請,希望能幫助您開啟一趟回歸內心、尋回真正安頓的旅程。
Thumbnail
2025/10/30
本文的目的,便是從聖嚴法師《找回自己》一書的智慧中,為您提煉出5個最令人驚訝且實用的人生洞見。這不僅是一場知識的探索,更是一份誠摯的邀請,希望能幫助您開啟一趟回歸內心、尋回真正安頓的旅程。
Thumbnail
2025/10/30
一是新聞工作者呼籲我們「看見標籤背後的故事」,看見數字背後活生生的個體;二是佛法智慧所教導的「看見」萬物眾生相互依存的實相,即「同體大悲」。我們的宗旨在於,將抽象的數據與冰冷的政策分析,轉化為一份具有溫度的、慈悲的理解,並以此為基石,為決策者探尋一條通往療癒、整合與大同世界的道路。
Thumbnail
2025/10/30
一是新聞工作者呼籲我們「看見標籤背後的故事」,看見數字背後活生生的個體;二是佛法智慧所教導的「看見」萬物眾生相互依存的實相,即「同體大悲」。我們的宗旨在於,將抽象的數據與冰冷的政策分析,轉化為一份具有溫度的、慈悲的理解,並以此為基石,為決策者探尋一條通往療癒、整合與大同世界的道路。
Thumbnail
2025/10/30
全球難民危機不僅是一場深刻的人道災難,更是一場根本性的全球經濟與制度失靈。這場失靈的根源,在於一種未能準確「核算」我們自身經濟與政治體系所施加於他者真實成本的系統性缺陷。
Thumbnail
2025/10/30
全球難民危機不僅是一場深刻的人道災難,更是一場根本性的全球經濟與制度失靈。這場失靈的根源,在於一種未能準確「核算」我們自身經濟與政治體系所施加於他者真實成本的系統性缺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開始轉涼了,各位鳥奴們是否會開始擔心小鳥會著涼呢?不用擔心,今天這篇直接帶你看需要的商品,而且今天除了照片之外,我們也直接帶連結✨讓你的雙11購物不盲目,讓你想買直接加入購物車,除了長知識也可以直接下單避寒神器🫱🏼文章結尾也會告訴大家在花錢的同時也能省錢、賺錢的小撇步,請記得留到最後!!
Thumbnail
最近開始轉涼了,各位鳥奴們是否會開始擔心小鳥會著涼呢?不用擔心,今天這篇直接帶你看需要的商品,而且今天除了照片之外,我們也直接帶連結✨讓你的雙11購物不盲目,讓你想買直接加入購物車,除了長知識也可以直接下單避寒神器🫱🏼文章結尾也會告訴大家在花錢的同時也能省錢、賺錢的小撇步,請記得留到最後!!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裡,我們常常因為別人的行為而心情波動,但我們對他人的態度,其實是我們自己內心修養的反映。別人對你怎麼樣,那是他們的因果,我們改變不了太多;但我們怎麼對待別人,那才是我們自己的修行。 當你遇到不公平或挑釁時,可以選擇用平和和寬容來面對,這不僅是一種內心的成長,更是一種生活中的修行
Thumbnail
在這個忙碌的世界裡,我們常常因為別人的行為而心情波動,但我們對他人的態度,其實是我們自己內心修養的反映。別人對你怎麼樣,那是他們的因果,我們改變不了太多;但我們怎麼對待別人,那才是我們自己的修行。 當你遇到不公平或挑釁時,可以選擇用平和和寬容來面對,這不僅是一種內心的成長,更是一種生活中的修行
Thumbnail
讀者會不會覺得現如今的社會很浮躁,這麼浮躁的氣氛洗腦出來的人生建議會健康嗎。
Thumbnail
讀者會不會覺得現如今的社會很浮躁,這麼浮躁的氣氛洗腦出來的人生建議會健康嗎。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都在追尋幸福快樂,但為何獲得了許多,還是時常覺得空虛與憂愁呢? 今天為大家介紹這本書《當富豪遇上僧侶》,書中並非教條式的人生大道理,而是由許多的小故事來傳達真智慧。即便你我都不是富豪,也都會有身心靈無法平衡的時刻,看完會開始懂得欣賞自己、接受一切,如同放下心靈的枷鎖,釋放了自己。
Thumbnail
相信每個人都在追尋幸福快樂,但為何獲得了許多,還是時常覺得空虛與憂愁呢? 今天為大家介紹這本書《當富豪遇上僧侶》,書中並非教條式的人生大道理,而是由許多的小故事來傳達真智慧。即便你我都不是富豪,也都會有身心靈無法平衡的時刻,看完會開始懂得欣賞自己、接受一切,如同放下心靈的枷鎖,釋放了自己。
Thumbnail
「我執」在佛教用語裡,指的是眾生執著有一個真實存在自我的心態,它既是苦惱的來源,也是矛盾信念的產物。 簡單來說,你所體驗到的知見,是你透過所有不合理的濾鏡而詮釋出來的世界,那些濾鏡,便是由你心中所抱持的錯誤信念,而妄造出來的。 世界是以你想要的模樣來呈現,是你自己決定了自己想看到的事物。
Thumbnail
「我執」在佛教用語裡,指的是眾生執著有一個真實存在自我的心態,它既是苦惱的來源,也是矛盾信念的產物。 簡單來說,你所體驗到的知見,是你透過所有不合理的濾鏡而詮釋出來的世界,那些濾鏡,便是由你心中所抱持的錯誤信念,而妄造出來的。 世界是以你想要的模樣來呈現,是你自己決定了自己想看到的事物。
Thumbnail
真正帶我好好面對自己,想帶我走出泥沼,讓我在日常也能慢慢累積克服自己、改變自己的能量是我開始學習心經啟示後。 心經啟示,就像一艘方舟,是觀自在菩薩親手所造,裏頭有祂的愛、有祂的法,更日夜看顧所有惜祂的法的孩子的心,手拉把手的牽著走。
Thumbnail
真正帶我好好面對自己,想帶我走出泥沼,讓我在日常也能慢慢累積克服自己、改變自己的能量是我開始學習心經啟示後。 心經啟示,就像一艘方舟,是觀自在菩薩親手所造,裏頭有祂的愛、有祂的法,更日夜看顧所有惜祂的法的孩子的心,手拉把手的牽著走。
Thumbnail
很多時候人面對生活環境,遇上困境,沒有頭緒或是千頭萬緒,情緒糾結,使心不安痛苦。求道成為一種想打開心、找到可以安定心神,或是重新安定自己,找一條出路的方式。
Thumbnail
很多時候人面對生活環境,遇上困境,沒有頭緒或是千頭萬緒,情緒糾結,使心不安痛苦。求道成為一種想打開心、找到可以安定心神,或是重新安定自己,找一條出路的方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