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會感覺自己與周遭格格不入,彷彿自己被包在一個大水泡中,外面的世界是有點模糊的。那些時刻,就像大家都在用一種你不太懂的語言在溝通,而你努力想表達的、想傳遞的,卻似乎總是隔著一層膜,難以被準確接收,有點被扭曲。我們會渴望被「讀懂」,渴望與世界建立深刻連結的心情,被理解。
我們都在尋找那個能讓自己全心投入的座標。有時候,它是一個被擱置已久的夢想;有時候,是找到一種讓自己感到舒適的生活步調;更多時候,它藏在我們與他人最真實的互動裡,只要一種無須太多言語,就能感受到的默契。
當我們所愛的人,特別是我們的孩子,他們感知世界的方式與眾不同時,那種「卡住」的感覺或許會更加強烈。
我們習慣了用語言溝通,用既定的社會規則去理解彼此。但如果,這些規則不再適用呢?如果我們熟悉的「地圖」無法帶領我們到達目的地,我們是否還有勇氣,放下焦慮,重新畫一張屬於自己的地圖?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意味著要放下「本來應該就要如何」的執著,轉而專注於「如果不這樣我們可以如何」的探索。
在這樣的探索中,我們常常會發現,最強大的動力,往往不是來自於多麼宏大的理想,而是來自日常生活中最微小、最樸實的互動。可能只是一個眼神、一個微笑,或是一次笨拙卻真誠的嘗試。
當你願意為了尋找那座橋梁,而用對方的高度去看世界,你或許會驚訝地發現,那條你以為「繞遠」的路,其實正帶領你走向一片從未見過的風景。你以為是在付出,其實,你獲得的更多。
創造一條「心」的路徑
最近,我注意到一個非常溫暖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父親林居正和他的星兒孩子柏均。
「星兒」是我們對自閉症孩子溫柔的稱呼。他們就像來自遙遠星球的孩子,有著自己獨特的運行軌道和溝通頻率。對於柏均來說,用語言和外界順暢交流,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他卻在繪畫與立體創作方面,展現出驚人的細膩度與想像力。
他的世界,充滿了對交通工具(特別是消防車、救護車)和各類物品細節的熱愛,並以一種奇幻的視角,將日常畫面重新組裝、詮釋。
於是,產生了「有外送喔」,這是柏均與世界溝通的一座橋梁。
父親林居正發起了一個群眾集資計畫,他想將這段獨特的細膩觀察,顯化為一本看得見、摸得著的溫暖繪本。它描繪的不僅僅是送貨車輛來來去去、充滿各式細節架構統合的畫面。它也像是柏均用筆觸為我們「外送」的一張「邀請函」,邀請我們進入他那獨特、充滿符號與色彩的內心世界。
當柏均喊出「有外送喔」時,他「外送」的不只是食物,更是一次勇敢的嘗試、一份自我實現的喜悅。而那個開門接收的「你」,「接收」到的也不只是一份餐點,更是一份理解與包容。
這是一場雙向的「外送」。父親為孩子「外送」了耐心、引導與陪伴,開創了一條可以讓孩子發光的路;孩子也為父親「外送」了最純粹的信任,以及重新看待世界的視角。
讓理解的門,為他們而開。
《有外送喔》這個計畫,並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宏大敘事。它是一個關於「接納」與「創造」的真實紀錄。
它提醒了我們,當我們感到迷惘或卡住時,也許並不需要一個驚天動地的改變。有時候,我們只需要找到一個具體的「行動」,就像提起筆、開啟一本書,像開始一次「外送」然後專注地、持續地做下去。
熱情,往往就是在這日復一日的堅持中,被重新點燃的。
如果你也認同這份溫暖的「外送」,願意讓更多人透過繪本,理解「星兒」的世界,也看見這份為愛而生的堅持與創造力,邀請你一起來支持這本繪本的誕生。
讓我們一起,為這份獨特的「訂單」,按下「接收」鍵。
👉 https://wabay.tw/ref/P2g5r/
真正的熱情不是尋找一條完美的坦途,而是在崎嶇中,也願意為愛牽起手,一步步走出自己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