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媽必讀】寶寶肌膚保養全攻略:從保濕、防曬到日常呵護一次搞懂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初為人父母,看著寶寶柔嫩的肌膚總讓人想細心呵護。

但嬰兒的皮膚比大人脆弱得多,稍有環境變化就可能出現乾燥、紅疹或脫皮。要讓寶寶的肌膚保持健康與光滑,正確的保濕與防曬是關鍵。

這篇文章將帶你從零開始,一次了解嬰兒肌膚特點、保濕重點、防曬原則與日常護理方法,讓新手爸媽更安心地照顧小寶貝。

一、嬰兒肌膚為什麼需要特別照顧?

嬰兒的皮膚雖然看起來白嫩光滑,但實際上非常脆弱。

他們的角質層厚度只有成人的三分之一,皮脂分泌量低、黑色素少,天然屏障功能尚未成熟。這代表寶寶的皮膚更容易:

  • 流失水分而乾燥
  • 受到外界刺激(例如氣候變化、清潔用品或衣物摩擦)
  • 被紫外線直接傷害

此外,嬰兒的體溫調節能力尚未完善,曝曬時間太長容易導致脫水或中暑。

因此,日常護膚不只是讓寶寶更可愛,而是維持健康與保護的重要步驟

二、保濕:守護寶寶肌膚屏障的第一步

1. 為什麼要每天保濕?

寶寶的皮膚水分蒸發速度快,加上皮脂層薄,極容易乾燥。

保濕能補充皮膚水分、強化屏障功能,防止乾癢、脫屑與濕疹。

2. 面霜 vs 乳液怎麼選?

選擇產品時,可依季節與膚質調整:

  • 乳液質地輕盈、水分多、好吸收,適合春夏季或油性膚質。
  • 面霜質地較厚,含油量高、鎖水力強,適合秋冬或乾性肌膚使用。

重點是挑選成分單純、無香料、無酒精、無防腐劑的產品,才能降低刺激風險。

3. 保濕成分挑選建議

  • 燕麥萃取:舒緩乾燥與發紅,適合敏感肌與濕疹肌。
  • 神經醯胺:強化皮膚屏障,減少水分流失。
  • 乳木果油:富含天然脂肪酸,深層滋潤乾燥肌膚。

4. 保濕小技巧

  • 洗澡後 3 分鐘內塗抹保濕乳或面霜,可鎖住水分。
  • 每天早晚各一次,若天氣乾燥或寶寶肌膚偏乾,可增加使用次數。
  • 若出現脫皮或局部紅癢,可針對乾燥部位加強塗抹。

三、防曬:保護寶寶皮膚的關鍵任務

1. 寶寶為什麼需要防曬?

嬰兒皮膚的防禦力不足,紫外線中的 UVA、UVB 都能造成損傷。

UVA 穿透力強,會導致黑色素沉澱與老化;UVB 則易造成曬紅、脫皮。 研究指出,兒童時期若反覆曬傷,長大後罹患皮膚病變的風險會增加

2. 0–6 個月寶寶:以物理遮蔽為主

六個月以下的新生兒皮膚太脆弱,不建議使用任何防曬乳。

此階段應以「遮蔽」為主要防護:

  • 外出避開上午10點到下午2點的烈日時段
  • 使用遮陽帽、長袖透氣衣物
  • 推車上加裝遮陽罩或遮陽傘

3. 6 個月以上:可使用嬰兒專用防曬乳

當寶寶滿六個月後,可以開始使用物理性防曬乳

選擇含「氧化鋅(Zinc Oxide)」或「二氧化鈦(Titanium Dioxide)」的配方,這類成分能在皮膚表面形成保護膜,反射紫外線而非吸收。

塗抹建議:

  • 外出前 15–20 分鐘塗抹
  • 每兩小時補擦一次
  • 避免塗抹在嘴邊與眼周
  • 第一次使用先在耳後或手腕測試24小時無過敏反應再正式使用

4. 曝曬後怎麼做?

若發現寶寶皮膚泛紅或微熱,可立即採取以下舒緩方式:

  • 用冷毛巾輕敷曬紅部位
  • 使用溫和保濕乳液安撫皮膚
  • 讓寶寶多喝水,避免脫水

若出現水泡或明顯腫脹,應立即就醫。

四、日常護膚與清潔習慣

除了保濕與防曬,日常的小動作也能幫助寶寶皮膚更穩定。

  1. 洗澡時間不宜過長:控制在 5–10 分鐘內,使用溫水即可。
  2. 避免熱水與強效清潔劑:高溫或含皂鹼產品會破壞皮脂層。
  3. 擦乾後立即保濕:幫助鎖水,減少乾癢。
  4. 選擇柔軟衣物:避免化纖、粗糙布料直接接觸皮膚。
  5. 維持室內濕度:乾燥天氣可使用加濕器,保持40–60%濕度最理想。

五、爸媽常見疑問

Q1:夏天寶寶還需要保濕嗎?

需要!冷氣房空氣乾燥,會讓寶寶皮膚表層水分流失,仍須每日保濕。

Q2:可以用大人的乳液或防曬嗎?

不建議。成人產品含有香精、酒精或化學防曬劑,對嬰兒皮膚過於刺激。

Q3:陰天或在室內也要防曬嗎?

是的。UVA 能穿透雲層與玻璃,即使在陰天或室內窗邊也可能曬傷。

Q4:寶寶一天要擦幾次保濕?

一般早晚各一次即可,若肌膚乾燥可增加至 3–4 次,重點塗抹乾裂區域。

結語:用溫柔的照顧,打造寶寶的第一層保護

寶寶的皮膚就像剛發芽的小嫩葉,需要爸媽細心呵護。

從每日的保濕到外出的防曬,這些看似小小的動作,卻是守護健康成長的重要基礎。

給予寶寶最單純的保養、最穩定的陪伴,讓他能在溫柔的呵護下,自信地探索這個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本宮的頭好痛的沙龍
0會員
54內容數
2025/10/31
懷孕後期除了準備迎接新生命,如何為寶寶打造舒適、安全的生活環境,也是新手爸媽最關心的議題之一。從奶瓶、包巾到嬰兒床,再到夜晚哄睡與作息調整,細節多到讓人眼花撩亂。 別擔心!這篇文章幫你一次整合新生兒用品準備清單與睡眠照護技巧,讓你在迎接寶寶的同時,也能輕鬆上手新手爸媽生活。
2025/10/31
懷孕後期除了準備迎接新生命,如何為寶寶打造舒適、安全的生活環境,也是新手爸媽最關心的議題之一。從奶瓶、包巾到嬰兒床,再到夜晚哄睡與作息調整,細節多到讓人眼花撩亂。 別擔心!這篇文章幫你一次整合新生兒用品準備清單與睡眠照護技巧,讓你在迎接寶寶的同時,也能輕鬆上手新手爸媽生活。
2025/10/23
寶寶長牙是成長中最令人興奮的里程碑之一! 從第一顆乳牙冒出,到慢慢長齊 20 顆小牙齒,再到學齡後換上恆牙,每個階段都代表著口腔發展的重要變化。 這篇文章將用圖解與表格方式,幫爸媽一次看懂「BB出牙順序」與「恆牙生長時間表」,讓你輕鬆掌握寶寶牙齒成長的關鍵時刻。 🦷 一、BB出牙時間與平均長
2025/10/23
寶寶長牙是成長中最令人興奮的里程碑之一! 從第一顆乳牙冒出,到慢慢長齊 20 顆小牙齒,再到學齡後換上恆牙,每個階段都代表著口腔發展的重要變化。 這篇文章將用圖解與表格方式,幫爸媽一次看懂「BB出牙順序」與「恆牙生長時間表」,讓你輕鬆掌握寶寶牙齒成長的關鍵時刻。 🦷 一、BB出牙時間與平均長
2025/10/22
想為另一半製造一個出其不意的浪漫驚喜嗎? 不用昂貴道具、不需華麗場地,只要一台車和一顆細心準備的心, 就能打造出令人心跳加速的 後車廂驚喜(Trunk Surprise)!這篇文章將帶你從靈感、佈置步驟、道具清單到預算規劃一次搞懂,讓你親手打造屬於你們的 專屬感動瞬間 一、後車廂驚喜是什麼?浪漫
2025/10/22
想為另一半製造一個出其不意的浪漫驚喜嗎? 不用昂貴道具、不需華麗場地,只要一台車和一顆細心準備的心, 就能打造出令人心跳加速的 後車廂驚喜(Trunk Surprise)!這篇文章將帶你從靈感、佈置步驟、道具清單到預算規劃一次搞懂,讓你親手打造屬於你們的 專屬感動瞬間 一、後車廂驚喜是什麼?浪漫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五個月大的寶寶開始變得好動,對周遭的事物充滿好奇。為了保護寶寶的安全,父母需要檢查和改裝家居環境,並注意選購適合的傢俱和零件,以確保寶寶在成長過程中不會受到傷害。
Thumbnail
五個月大的寶寶開始變得好動,對周遭的事物充滿好奇。為了保護寶寶的安全,父母需要檢查和改裝家居環境,並注意選購適合的傢俱和零件,以確保寶寶在成長過程中不會受到傷害。
Thumbnail
在過去的說法中,為了避免食物過敏,通常會建議寶寶出生滿六個月再開始餵食固體食物。七八十年前的美國嬰幼兒手冊,甚至會建議要滿一歲才給予除了奶類的固體食物。 但如今人們對於過敏已經有更多研究與了解,發現過敏與寶寶的免疫發育和腸道菌有較大的關係,與爸媽的遺傳或食用固體食物並沒有關係,甚至有不少研究發現,
Thumbnail
在過去的說法中,為了避免食物過敏,通常會建議寶寶出生滿六個月再開始餵食固體食物。七八十年前的美國嬰幼兒手冊,甚至會建議要滿一歲才給予除了奶類的固體食物。 但如今人們對於過敏已經有更多研究與了解,發現過敏與寶寶的免疫發育和腸道菌有較大的關係,與爸媽的遺傳或食用固體食物並沒有關係,甚至有不少研究發現,
Thumbnail
歐醫師在門診時不時會被爸爸媽媽問到這個題目,「請問寶寶需要喝水嗎?」「請問寶寶幾個月可以喝水呢?」通常歐醫師會針對眼前的寶寶月齡回答,因為根據嬰兒不同的月齡對應的進食能力、營養需求、生長發育會有不同的解答,除了喝水也希望爸爸媽媽能正確認識不同月齡寶寶的飲食內容。
Thumbnail
歐醫師在門診時不時會被爸爸媽媽問到這個題目,「請問寶寶需要喝水嗎?」「請問寶寶幾個月可以喝水呢?」通常歐醫師會針對眼前的寶寶月齡回答,因為根據嬰兒不同的月齡對應的進食能力、營養需求、生長發育會有不同的解答,除了喝水也希望爸爸媽媽能正確認識不同月齡寶寶的飲食內容。
Thumbnail
即將要分娩了,再生產前,到底要準備哪些東西?相信很多新手爸媽都沒什麼想法, 記得C媽生第一胎時,也是聽人家說,要記得準備生產東西,才開始意識到,原來生小孩,還要帶待產包,不是人去就好了嗎?到底生產要帶哪些東西?C媽分3大類,哪3大類?就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即將要分娩了,再生產前,到底要準備哪些東西?相信很多新手爸媽都沒什麼想法, 記得C媽生第一胎時,也是聽人家說,要記得準備生產東西,才開始意識到,原來生小孩,還要帶待產包,不是人去就好了嗎?到底生產要帶哪些東西?C媽分3大類,哪3大類?就一起來看看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關於早產兒和低體重兒的護理,特別著重在早產兒的管路建立上。需要技術和經驗的管路建立對於早產兒的治療非常重要,因為點滴管路對孩子的藥物和營養進入身體是至關重要的。文章還提到了早產兒和低體重兒可能會出現的併發症,並推薦讀者前往早產兒基金會網站瞭解詳細資訊。
Thumbnail
這篇文章關於早產兒和低體重兒的護理,特別著重在早產兒的管路建立上。需要技術和經驗的管路建立對於早產兒的治療非常重要,因為點滴管路對孩子的藥物和營養進入身體是至關重要的。文章還提到了早產兒和低體重兒可能會出現的併發症,並推薦讀者前往早產兒基金會網站瞭解詳細資訊。
Thumbnail
芳療師媽媽分享了在學習成為人母的旅程中,以溫柔生產照顧寶寶、以親密肢體接觸對新生兒的重要性,以及負離子對孕婦和新生兒的益處。文章中深入介紹免疫棒棒油的成分和使用方式、以及負離子對新生兒發育的影響,並分享了許多新生兒與負離子的故事。
Thumbnail
芳療師媽媽分享了在學習成為人母的旅程中,以溫柔生產照顧寶寶、以親密肢體接觸對新生兒的重要性,以及負離子對孕婦和新生兒的益處。文章中深入介紹免疫棒棒油的成分和使用方式、以及負離子對新生兒發育的影響,並分享了許多新生兒與負離子的故事。
Thumbnail
因為嬰兒睡眠週期的輪替性不同,寶寶睡著後很快就進入了深層睡眠,然後才是淺層睡眠,於是有很多父母說:「天呀!我家寶寶超淺眠,睡一下就醒!」,或是「是不是我家寶寶不需要睡很多?」,或是「我家寶寶是不是特別難帶?!」其實家長的擔心不一定是真的,很多時候寶寶都很正常、也並不是高需求或是高敏感寶寶!
Thumbnail
因為嬰兒睡眠週期的輪替性不同,寶寶睡著後很快就進入了深層睡眠,然後才是淺層睡眠,於是有很多父母說:「天呀!我家寶寶超淺眠,睡一下就醒!」,或是「是不是我家寶寶不需要睡很多?」,或是「我家寶寶是不是特別難帶?!」其實家長的擔心不一定是真的,很多時候寶寶都很正常、也並不是高需求或是高敏感寶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