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課:長期投資的缺點
◎這一課揭露「長期投資」這個看似完美的策略,其實也有副作用——它讓人太安逸、太自滿,甚至太驕傲。這是投資心理學中很少有人敢談的「隱性代價」。
長期投資的缺點 因為不看盤,不關心、放下一切,只是報導,所以,這段漫長的時間,投資人在股市學到的東西很少。 解說:長期投資,如果投資大盤,其實是一種傻瓜投資術。當初發明這個投資法,就是為了讓不善於思考的人也能夠賺錢。 後遺症是:選定目標之後,就去做自己的事了。所以,有的人會用一種很輕蔑的眼光看待股市,認為賺錢就是這麼簡單——甚至把這種眼光放大,用那種很高傲的態度去看待天底下的知識——因為他認為賺錢很簡單,只要做到那邊屁股不動,把股票抱牢就好。 於是,他就變成很容易嘲笑別人。
解說:長期投資,幾乎是全世界公認最穩定、最安全、最有效率的投資方式。
但再完美的策略,也有它的陰影。
長期投資的最大缺點是——它太安靜,太容易,太順利。
一、不看盤的代價:學得太少
長期投資者最大的優點,是「不被市場情緒干擾」;
但這個優點的另一面,就是——他與市場的互動變少了。
他不看盤、不研究、不學習,只是定期扣款、靜靜等待。
時間在過,錢在漲,但他的「理解力」卻沒有跟著成長。
結果是:十年後,帳戶裡的錢變多了,
但他對股市的本質、人性的波動、資金的節奏,仍然一無所知。
他賺到的是報酬率,失去的是洞察力。
長期投資的確能讓人致富,
但不一定能讓人成長。
二、「傻瓜投資法」的原意
說得更直接一點:
長期投資大盤,其實是一種「傻瓜投資術」。
這並不是貶義,而是設計上的出發點。
當初發明這種方法的經濟學家與基金設計者,
正是為了讓「不擅思考、不會分析、不懂市場」的人,
也能透過最簡單的方式參與經濟成長。
換句話說,這是一種讓普通人也能成功的懶人機制。
你只要每月定期投入,買進一整籃股票(例如 ETF),
然後什麼都不要做——時間自然會替你工作。
這套制度的成功在於「不動」;
但它的風險,也正是「太容易不動」。
三、太容易成功,會讓人失去敬畏
有些長期投資者,因為報酬穩定、經驗順利,
反而養成了一種微妙的傲慢。
他們開始看不起短線操作的人,
覺得那都是「庸人自擾」;
開始嘲笑技術分析,
認為那只是「畫圖自欺」;
甚至看輕其他學問,
覺得世上沒有什麼值得深究的事——
反正「賺錢這麼簡單」。
這種心態的本質,是懶惰與傲慢結合。
他以為自己掌握了世界的法則,
但其實只是碰巧搭上了長期上升的時代列車。
這樣的人,會逐漸失去謙卑。
因為他以為「抱得住股票」就是智慧,
卻忘了「能抱得住自己」才是修養。
四、長期投資應該帶來覺悟,而不是驕傲
長期投資的真意,不是讓人什麼都不管,
而是讓人「學會選擇不被干擾」。
這是主動的平靜,不是懶惰的逃避。
真正成熟的長期投資者,
並不會因為不看盤,就停止學習。
他們仍然關心世界的變化、科技的演進、
以及人性的波動,只是他們不再被這些牽著走。
長期投資的修行,應該讓人變得更謙卑、更多思考。
因為你越相信時間的力量,
越該敬畏人類智慧與世界的複雜。
所以,長期投資的缺點不是方法錯,
而是心態錯。
當「放下」變成「放縱」,
當「簡單」變成「懶散」,
當「安穩」變成「驕傲」,
那就離真正的智慧越來越遠。
長期投資的最高境界,
不是「什麼都不做」,
而是「什麼都能看見,卻選擇不動」。
那才叫清醒。
2025.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