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者的社會處方箋——當戲劇讓愛重新流動|張嘉容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趁著前往 台南奇美醫院 演講 「水面劇」戲劇療癒——探索那些關於善終、生死與愛的故事的行程,下午特地與 台南社大林朝成校長 會面,討論「戲劇療癒處方箋 × 文學」的結合。

raw-image


raw-image

回想起 2022-2023 年,我還在創作 國藝會共融藝術《生命之河》,以及 新竹生活美學館《多樣的風景》、《翱翔》、《我們的家》 ,進行「水面劇高齡照顧者及長者戲劇療癒計畫」。

那段時間,我常在創作與陪伴之間思考:一個人長期照顧他人,她的情緒要往哪裡去? 她要如何與自己、與家人、與社會重新溝通?

那時,台南社大的林朝成校長,邀請我在北門社區大學開設「水面劇社群藝術處方箋——照顧者社會處方箋」,那是我們第一次對於「水面劇戲劇療癒處方箋」的實驗與嘗試。

raw-image

戲劇讓照顧者們第一次有機會,在「角色」及「扮演」裡放心的表達真實的情緒。 那是一種不帶批判的自我覺察和接納,也是我多年來在水面劇中最珍惜的時刻—— 看見情緒被允許、看見人與人互相連結。

感恩!2023 年我們在孔廟與恩主公廟裡上課,那兩天的經驗非常特別。 這些學員來自台南市、安康、佳里、麻豆、下營、學甲等地, 年齡層從四十多歲到六十多歲不等,臥虎藏龍,充滿智慧和能量,我們一同面對照顧所遇到的生命的課題!

raw-image

我們一起面對照顧的課題,一起用身體去感受「照顧」的重量與界線。 有人演出自己壓抑的情緒、有人演出在照顧中不被理解的苦悶、被誤會的憤怒、絕望的痛苦。 更演出在現實中,對家人說不出口的愛與疼惜、遺憾與歉疚,讓淚水沖刷與洗滌,與自己的內外在重新溝通。

raw-image

感謝台南社大林朝成校長策劃、北門社大潘秀妲校長、曾文社大的黃瓊恩處長、曾文社大的蕙敏、北門社大的智寶、台南社大的沁怡等人的推動與陪伴。在曾文社大與北門社大的合作推動支持下,我們圓滿完成了「水面劇社群藝術工作坊——照顧者社會處方箋」。

曾文社大公民記者 小喬流水 特別撰寫了文字報導與影音紀錄,以專業記者的角度,見證這場屬於社區與照顧者的處方箋。https://youtu.be/FeNlXyyWQYc

之後我持續在北部進行 2023–2024 年《翩翩《生命之河》《生命之河2.0》「水面劇戲劇療癒處方箋」。《生命之河》《生命之河2.0》的創作——「水面劇戲劇療癒處方箋」系列, 這些作品都延續著相同的核心問題: 當照顧變成生活的主旋律,我們如何不失去自己?當面臨家人的最後一哩路,我們要如何沒有遺憾的陪伴?

這次跟林朝成校長見面,我報告今年十月至十一月,我策劃主辦的《水面劇愛自己行動—— 臺灣戲劇療癒文學處方箋》,於臺灣文學館、臺北婦女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舉辦六場參與式演出與工作坊與演講, 並在臺文館館慶期間發表,讓文學與戲劇在「療癒與陪伴」的精神中相遇

林朝成校長對於「水面劇-臺灣戲劇療癒文學處方箋」,依然給了我許多寶貴的建議。我也再次讚嘆他這兩年為台南社大規劃的課程,豐富、深度、多元!

我們都相信——透過 戲劇在社區中的實踐可以讓更多照顧者找到方法——學會對自己溫柔, 活出更多角色與力量,帶來支持與陪伴,也活出更有韌性的自己。


延伸閱讀|更多「情緒 × 溝通 × 張嘉容」文章

  1. 💧 如何與情緒共處:五分鐘安撫練習法|水面劇暖身 × 自我覺察指南
  2. 🎭 當我們不再害怕溝通:從角色練習到真實關係的修復
  3. 🌿 張嘉容:藝術是讓人活出覺醒的修行——水面劇的哲學核心

#水面劇 #戲劇療癒 #文學處方箋 #台南社大 #林朝成 #戲劇創作 #療癒 #張嘉容#台南奇美醫院 #照顧者#戲劇創作#安寧療護#生命教育

張嘉容水面劇戲劇療癒處方箋-2023曾文社大

張嘉容水面劇戲劇療癒處方箋-2023曾文社大

張嘉容水面劇戲劇療癒處方箋-2023曾文社大

張嘉容水面劇戲劇療癒處方箋-2023曾文社大

張嘉容水面劇戲劇療癒處方箋-2023曾文社大

張嘉容水面劇戲劇療癒處方箋-2023曾文社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水面下的聲音|張嘉容的戲劇療癒與生命觀察
0會員
6內容數
讓隱藏的情緒與故事被聽見。 療癒寫作 #水面劇學校 #身體覺察 #戲劇療癒 #佛法日記 #自我照顧#女性創作者身體誌
2025/11/01
國立臺灣文學館與聯經出版合作推出《陪伴彼此,走得更遠:給照顧者的文學處方》,以文學與書寫陪伴照顧者走過艱難旅程。身為臺灣第一個「戲劇療癒處方箋」的發展者,張嘉容參加《陪伴彼此,走得更遠》新書發表會—讓文學與劇場,一起陪伴照顧者活出柔軟與韌性。💧
Thumbnail
2025/11/01
國立臺灣文學館與聯經出版合作推出《陪伴彼此,走得更遠:給照顧者的文學處方》,以文學與書寫陪伴照顧者走過艱難旅程。身為臺灣第一個「戲劇療癒處方箋」的發展者,張嘉容參加《陪伴彼此,走得更遠》新書發表會—讓文學與劇場,一起陪伴照顧者活出柔軟與韌性。💧
Thumbnail
2025/10/14
週六《#翩翩-翅膀的重量》活動結束後, 晚上回到家就開始發燒,昏昏沉沉睡了一夜。 中途不斷起來喝水、上廁所、自我照顧。 週日下午勉強掙扎著出門去藥房買藥、順便量體溫, 還是有 37 度呢。吃了一碗粥和退燒藥之後,回家繼續睡。 ✦ 在迷迷糊糊的狀態裡, 還是抽空寄出了活動中答應大家的兩段影片—— 去
2025/10/14
週六《#翩翩-翅膀的重量》活動結束後, 晚上回到家就開始發燒,昏昏沉沉睡了一夜。 中途不斷起來喝水、上廁所、自我照顧。 週日下午勉強掙扎著出門去藥房買藥、順便量體溫, 還是有 37 度呢。吃了一碗粥和退燒藥之後,回家繼續睡。 ✦ 在迷迷糊糊的狀態裡, 還是抽空寄出了活動中答應大家的兩段影片—— 去
2025/09/02
​ 花了一週時間, 62 → 58.5 公斤,-3.5kg! 雖然不算很多,但還是很開心~灑花🌸 ​ 每天控制飲食+打坐+慢跑+瑜珈+多喝水。 站上體重計,就像在追連續劇: 「今天會再掉多少呢?」😂 ​ 最開心的其實不是數字, 而是那種 "身體變清爽、重新找回狀態"的感覺。 每次打
Thumbnail
2025/09/02
​ 花了一週時間, 62 → 58.5 公斤,-3.5kg! 雖然不算很多,但還是很開心~灑花🌸 ​ 每天控制飲食+打坐+慢跑+瑜珈+多喝水。 站上體重計,就像在追連續劇: 「今天會再掉多少呢?」😂 ​ 最開心的其實不是數字, 而是那種 "身體變清爽、重新找回狀態"的感覺。 每次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跟清泉天主堂丁神父 Say Hello 在三毛清泉夢屋聽故事 唱歌 在張學良居所看歷史所在地
Thumbnail
跟清泉天主堂丁神父 Say Hello 在三毛清泉夢屋聽故事 唱歌 在張學良居所看歷史所在地
Thumbnail
《變奏. 融匯. 陳錦芳》作者 ▪ 張清泓 一知半解可能是一件危險的事,但也可能是一粒生機勃勃的種子, 最終會長成鬱
Thumbnail
《變奏. 融匯. 陳錦芳》作者 ▪ 張清泓 一知半解可能是一件危險的事,但也可能是一粒生機勃勃的種子, 最終會長成鬱
Thumbnail
以藥物、話語醫治陪伴患者,聊天聊到奶奶記起了女兒的名字,也能聊到理解抗拒洗澡的爺爺原來是有童年創傷,她創造了一個愛與關懷的診間。在她的診所,有志工陪伴、候診時可以做重訓,還提供很有趣的手作課程:療癒香氛、畫畫等,如果患者認知功能未退化,她還開辦志工訓練課程,鼓勵他們申辦志工證,到圖書館服務。
Thumbnail
以藥物、話語醫治陪伴患者,聊天聊到奶奶記起了女兒的名字,也能聊到理解抗拒洗澡的爺爺原來是有童年創傷,她創造了一個愛與關懷的診間。在她的診所,有志工陪伴、候診時可以做重訓,還提供很有趣的手作課程:療癒香氛、畫畫等,如果患者認知功能未退化,她還開辦志工訓練課程,鼓勵他們申辦志工證,到圖書館服務。
Thumbnail
那天,林總突然現身益品美術館的「勇敢做大夢 壯遊世界趣」公益演講,這是我們20多年未見的友誼在一百多人的觀眾中重逢,喜悅的情感為助人豐己活動增添了一抹亮彩。 聽畢演講,他對「助人豐己公益演講辦法」深感好奇, 辦法:即捐款1萬元,贈送100本《勇敢做大夢》書籍及一場公益演講,而捐款單位由捐
Thumbnail
那天,林總突然現身益品美術館的「勇敢做大夢 壯遊世界趣」公益演講,這是我們20多年未見的友誼在一百多人的觀眾中重逢,喜悅的情感為助人豐己活動增添了一抹亮彩。 聽畢演講,他對「助人豐己公益演講辦法」深感好奇, 辦法:即捐款1萬元,贈送100本《勇敢做大夢》書籍及一場公益演講,而捐款單位由捐
Thumbnail
因去年年底文章出版,和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蔡孟利教授通信道謝順便寒暄,他向我提起由林口長庚醫院舉辦的FTIS福爾摩沙尖端轉譯免疫研討會。雖然在長庚校園看過也聽過顧正崙老師演講,也知道楊皇煜醫師在醫學系上帶領學生進行醫學研究,但由醫院端舉辦這麼大的研討會,我還是從蔡老師那裡知道。
Thumbnail
因去年年底文章出版,和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蔡孟利教授通信道謝順便寒暄,他向我提起由林口長庚醫院舉辦的FTIS福爾摩沙尖端轉譯免疫研討會。雖然在長庚校園看過也聽過顧正崙老師演講,也知道楊皇煜醫師在醫學系上帶領學生進行醫學研究,但由醫院端舉辦這麼大的研討會,我還是從蔡老師那裡知道。
Thumbnail
陸周樂廣播著:「各班的學長,統計一下班級人數及尺寸,等會帶幾名同學到後面領紀念水瓶跟白裙。」他原本要放下麥克風的,他注意到陳勁鴻後彷彿想起還未講的。「學長注意一下班上同學生病的狀況,學校教官這邊只能提供維他命C發泡錠。真的不舒服的同學,休息時間來跟教官請假,中午以後可以跟家長外出看病,晚上再回學校—
Thumbnail
陸周樂廣播著:「各班的學長,統計一下班級人數及尺寸,等會帶幾名同學到後面領紀念水瓶跟白裙。」他原本要放下麥克風的,他注意到陳勁鴻後彷彿想起還未講的。「學長注意一下班上同學生病的狀況,學校教官這邊只能提供維他命C發泡錠。真的不舒服的同學,休息時間來跟教官請假,中午以後可以跟家長外出看病,晚上再回學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