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日期: 2025年11月08日
⚠️ 投資風險聲明
本報告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本文所提供之資訊與分析,係基於公開資料與歷史數據,僅供教育與研究用途。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表現。任何投資決策均應基於您自身的財務狀況、風險承受能力及投資目標,並建議諮詢專業財務顧問。
投資有風險,本報告作者與發布者對於任何因依據本報告內容所做出之投資決策所產生的損失,概不負責。投資人應自行承擔所有投資風險。
核心摘要
本報告旨在對被動元件通路商日電貿(股票代碼:3090)進行全面的股價估值與未來營運展望分析。基於對公司財務狀況、產業趨勢及未來成長動能的綜合評估,我們提出以下核心觀點:
• 營運現況與成長動能:日電貿在2025年展現強勁的營收成長,前十個月累計營收年增率達30.98%。此成長主要受惠於 AI伺服器 與 車用電子 市場對高階被動元件的強勁需求,以及因應關稅政策變動帶來的客戶提前拉貨效應。然而,毛利率與營益率相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反映了產品組合變化與成本壓力。
• 產業前景與未來展望:被動元件產業正迎來由AI技術革命驅動的結構性成長週期。高階MLCC(積層陶瓷電容)、鉭質電容等產品需求旺盛,部分型號甚至出現供給短缺與價格上漲趨勢。我們預期此趨勢將在未來2-3年持續,為日電貿等主要通路商提供穩固的成長基礎。公司策略性地聚焦於車用、工控、AI通訊等高附加價值應用,並積極調整全球供應鏈佈局以應對地緣政治風險,有助於鞏固其市場地位。
• 財務預測與股價估值:本報告提出三種情境(保守、中性、樂觀)下的2025-2027年業績展望。在 中性(基準)情境 下,我們預估日電貿的每股盈餘(EPS)將從2024年的4.52元,成長至2025年的4.68元,並在2026年與2027年分別達到6.54元與8.05元。基於歷史本益比區間(12x-20x)進行估值,我們認為日電貿在2026年的 合理目標價約為104.6元。
• 投資建議:考量到目前股價(80.6元,2025/11/07),相較於我們對2026年的中性預估,仍有成長潛力。日電貿穩健的股利政策(近五年平均配息率達88%)亦提供下檔支撐。投資人應關注的風險包含全球經濟放緩、市場競爭加劇以及原物料價格波動。整體而言,我們對日電貿的未來發展持 中性偏多 的看法。
1. 公司概況
日電貿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為台灣主要的被動元件及半導體零組件通路商。公司代理多家國際知名品牌,如Nippon Chemi-Con、Samsung、TDK、Kemet等,同時也發展自有品牌UWA(MLCC、晶片電阻)與KTS(電池)。產品應用市場廣泛,涵蓋電源供應器、主機板、工業電腦、車用電子、通訊設備等領域。
近年來,公司積極優化產品組合,將營運重心轉向車用、工控、AI通訊等高毛利、高附加價值的應用市場,並透過調整銷售區域分佈(降低中國大陸市場佔比,提升台灣及東南亞市場)來分散地緣政治風險,強化供應鏈的韌性。
2. 財務績效分析
2.1 營收成長趨勢
日電貿在經歷2022至2023年的產業庫存調整期後,自2024年下半年起重拾成長動能。進入2025年,受惠於AI需求的爆發,營收呈現顯著的跳躍式成長。2025年前十個月累計營收已達132.7億元,年增率超過30%。
關鍵觀察:
• 成長加速:2025年單月營收多次突破13億元大關,顯示市場需求強勁。
• 高基期挑戰:下半年年增率雖因去年基期墊高而略有放緩,但仍維持雙位數成長。
2.2 獲利能力分析
儘管2025年營收大幅成長,但獲利能力指標卻呈現下滑。2025年上半年的毛利率為16%,較去年同期的17%減少1個百分點;營業利益率則從11%下滑至8%。
關鍵觀察:
• 毛利率下滑:可能原因包含產品組合中毛利較低的產品出貨比重增加,或是為了搶佔市佔率而採取的價格策略。
• 費用控管:營業費用隨著營收規模擴大而增加,導致營業利益率下滑幅度大於毛利率。
• EPS表現:2025年上半年EPS為2.23元,略低於去年同期的2.30元,顯示營收成長的效益尚未完全轉化為股東回報的提升。
2.3 股利政策
日電貿長期維持穩定且高配息的股利政策,連續超過20年獲利並配發股利。近五年平均配息率高達88.2%,對於偏好存股和穩定現金流的投資人具有吸引力。
關鍵觀察:
• 高配息率:公司願意將大部分獲利與股東分享,提供穩定的現金回報。
• EPS波動:EPS受產業景氣循環影響較大,但公司仍盡力維持穩定的股利發放。
3. 產業趨勢與未來展望
被動元件產業正處於一個由AI、電動車、5G等新興科技驅動的上升週期。根據產業研究報告,AI伺服器對高階MLCC的需求量是傳統伺服器的數倍,且對電容的耐高溫、耐高壓、高頻等性能要求更高,這為專注於高階產品的通路商帶來了結構性的成長機會 [1]。
三星電機(全球第二大MLCC廠)預期,在AI伺服器與車用電子的帶動下,2026年MLCC需求將持續強勁,目標實現雙位數成長 [2]。
日電貿的營運策略與此產業趨勢高度契合。公司在2025年5月的法人說明會中強調,將持續聚焦於車用、工控、AI通訊等高附加價值應用,並透過提供一站式購足的解決方案深化客戶關係 [3]。此策略有助於公司在享受產業成長紅利的同時,提升自身的獲利能力。
4. 2025-2027年業績展望
基於前述分析,我們對日電貿未來三年的業績提出三種情境預測。這些預測考量了AI需求的持續性、全球經濟狀況、市場競爭以及公司自身的策略執行力。
下面為詳細的預測數據摘要

基準情境(中性預測):我們預期2025年營收成長28%,EPS達到4.68元。隨後兩年,在AI與車用需求持續推動下,營收維持15-20%的年增長,獲利率逐步回升,帶動EPS在2027年達到8.05元。
5. 股價估值分析
我們採用本益比(P/E Ratio)估值法,參考日電貿歷史本益比約在12倍至20倍之間波動的區間,並結合我們對未來EPS的預測,推算出未來的目標價範圍。
目前股價 (2025/11/07): 80.6 元
根據我們的中性預測,2025年的合理目標價約為74.9元,與目前股價相當。然而,若將眼光放至2026年,隨著EPS成長至6.54元, 合理目標價將提升至104.6元,潛在漲幅約30%。在樂觀情境下,2026年目標價甚至可達126.4元。
6. 結論與投資風險
綜合來看,日電貿正處於一個有利的產業趨勢中,公司營運策略清晰,未來兩至三年的成長路徑明確。雖然短期獲利率面臨壓力,但強勁的營收成長以及在高階應用的佈局,為未來的獲利回升奠定了基礎。
投資亮點:
1. AI驅動的結構性需求:為公司核心業務提供長期成長動能。
2. 穩健的財務與股利政策:高配息率為股價提供支撐,適合穩健型投資人。
3. 合理的估值水平:以未來一年的預期獲利來看,目前股價尚非昂貴。
主要風險:
1. 終端需求不如預期:若全球經濟衰退,可能衝擊消費性電子、車市等終端市場,進而影響被動元件需求。
2. 市場競爭加劇:被動元件產業競爭激烈,價格戰可能侵蝕公司利潤。
3. 供應鏈與匯率風險:國際貿易關係變化與新台幣匯率波動可能對營運造成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