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經過「愚昧之峰」的盲目自信和「絕望之谷」的掙扎,你穩健地攀登了「開悟之坡」,最終到達 Dunning-Kruger 曲線的頂端——平穩高原(Plateau of Sustainability)。
在這個階段,你已經是市場上的專家。你的生意穩健,知識淵博,擁有足夠的經驗來解決大多數問題。你終於可以放下焦慮,享受專業帶來的回報。
然而,平穩高原上同樣充滿「專家的陷阱」。這些陷阱不再來自外界的挑戰,而是來自你固有的經驗和對自身能力的低估,它們可能會阻礙你的進一步發展。專家陷阱一:低估自己的「冒名頂替綜合症」
- 現象:真正的專家往往患有輕微的 D-K 逆轉效應。因為他們對領域瞭解得太過透徹,反而認為自己做出的優秀成果是「理所當然」的,低估了專業知識的稀缺性。
- 創業危害:導致不敢收取高價(認為「我的知識沒那麼值錢」)、缺乏自信推銷自己,甚至持續處於「冒名頂替綜合症」(Imposter Syndrome)的陰影下。你低估了市場價值,也辜負了專業技能。
專家陷阱二:「功能固著」與拒絕創新
- 現象:你的成功經驗成為你的最大阻力。你習慣了「舊方法」(因為它們曾經成功),卻對新技術、新市場趨勢(例如 AI、新興社交平台)產生抗拒或輕視。
- 創業危害:陷入安逸區(Comfort Zone),錯失技術迭代和市場變革帶來的巨大機會。你開始無法理解新一代客戶的需求。
💡 突破平穩高原的「進化策略」
要持續成長而不被經驗所困,你需要刻意打破常規,提高對自身的認知。
策略一:為你的知識大膽定高價
這是對抗低估自己最直接的方式。
- 做法:執行「價格校準實驗」。將服務定價提高到你感到輕微不適的水平。如果客戶仍然買單,這證明你之前的定價太低了。
- 激活動機:讓你的收入與實際價值對等,這能從外部給你一個最客觀的「能力肯定」,幫助你擺脫「冒名頂替綜合症」。
策略二:尋找你的「學習夥伴」——持續引入不適
要對抗「功能固著」,你必須將學習新事物變成強制性任務。
- 做法:
- 刻意挑戰:每年必須學習一項與核心業務相關但你不擅長的新技能(例如:如果你是寫作專家,就去學短影音剪輯;如果你是設計師,就去學數據分析)。
- 建立「反對團隊」:找尋那些在技術或思維上與你完全不同,甚至挑戰你固有認知的人進行深度交流。讓他們指出你舊經驗中的盲點。
- 激活動機:這能不斷把你推回「開悟之坡」的學習狀態,避免在平穩高原上停滯不前。
策略三:重新定義你的「史詩意義」
當生意穩定後,很容易失去初期的熱情。
- 做法:重新審視你創業的終極使命。你的目標不再只是維持現狀,而是「成為下一代專家的導師」或「透過創新改變行業的 X%」。
- 應用:將經驗寫成書、開設高階課程,或投入時間指導新手創業者。透過傳承,你鞏固了知識,並再次激活最高層次的內在動機——史詩意義與使命感。
總結:
平穩高原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終點,但對有雄心壯志的創業者來說,它只是另一個起點。請保持謙虛的心態去學習,但要以專家的自信去定價和行動。
不要讓你的舊成功,成為你未來成功的絆腳石。
—
準備好嘅話,歡迎 join 埋我哋一齊玩!我係 Kevin,連續創業者,呢個係我嘅創業修行筆記📝。每日我會分享我嘅創業心得同埋挑戰,希望可以同大家一齊行,一齊玩,一齊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