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lfspeed 與碳化矽走廊:重建美國的電力根基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美國總統喬・拜登在北卡羅來納州達勒姆(Durham)的 Wolfspeed 發表演說,作為他「投資美國」(Investing In America)巡迴的首站。

美國總統喬・拜登在北卡羅來納州達勒姆(Durham)的 Wolfspeed 發表演說,作為他「投資美國」(Investing In America)巡迴的首站。

近年電動車需求暴增、AI 資料中心能耗飆升,功率轉換效率成為全產業最核心的工程課題。當矽的物理極限逼近,一場以 SiC 為主角的材料革命正悄悄改寫全球能源底座。在這條新的供應鏈上,Wolfspeed 與美國政府正於北卡與紐約之間,建構一條前所未有的「碳化矽走廊」。


從電動車到資料中心的能源焦慮

電動車裡的功率元件決定了能量如何被使用與節省。傳統 IGBT 模組在高壓、高頻環境下逐漸吃緊,而 SiC MOSFET 的出現打破了瓶頸。它能在更高電壓、更高溫下穩定運作,開關速度更快、能量損耗更低,讓電動車的馬達控制更靈敏、散熱需求更低、續航更長。

SiC 的角色不只在車。AI 資料中心同樣渴求高效電力轉換。當伺服器可達 98% 的轉換效率,就能顯著降低電費與冷卻成本。如今,SiC 功率模組已廣泛應用於 GPU 電源、再生能源逆變器與儲能系統,讓綠電與算力的世界真正並行。

換句話說,SiC 是交通、能源與運算三大產業的共同語言。


Wolfspeed 的製造信仰

raw-image

Wolfspeed (US:WOLF) 最初是 Cree 的功率事業部,如今全面轉型,專注於碳化矽晶圓與元件製造,是全球最大 SiC 基板供應商之一。他們在北卡 Siler City 興建 200 mm 晶圓廠,在紐約 Marcy 打造功率元件基地,共同構成美國東岸的「SiC 走廊」。

這是一場從材料到模組的垂直整合行動,象徵美國試圖奪回電力電子製造的主導權。

2024 年,美國商務部宣布提供 7.5 億美元補助,以協助 Wolfspeed 擴產。這不僅是一項產業計畫,更是一場能源主權工程。當製造的重心從晶片設計回到材料基礎,Wolfspeed 成了政策與科技交會的焦點。
(延伸閱讀:第三代半導體 × 美國供應鏈重整:從鎵到碳化矽的材料戰


全球競爭與台灣的切入點

全球 SiC 市場高度集中。美國的 Wolfspeed、德國 Infineon、日本 Rohm 在技術上領先;中國的三安光電與天科合達則在政策扶持下快速擴張。歐美聚焦於高壓、高溫的車用與能源場景,中國則以產量與價格為優勢,形成兩種不同的發展軌跡。

台灣雖起步較晚,但正逐漸形成一條「材料—外延片—代工」兼具的中段供應鏈。

環球晶積極投入 6 吋與 8 吋 SiC 基板量產;中美晶布局長晶與外延片技術;漢磊(Win Semi Group)專注車用與工控代工。當國際大廠產能吃緊時,台廠的靈活反應成為關鍵優勢。對歐美車廠而言,這不只是成本選項,更是供應鏈穩定的保險機制。

(延伸閱讀:SiC 碳化矽產業全景:電動車、AI 資料中心與台灣機會


能源底盤的長期紅利

SiC 的價值,不僅是一種新材料,更是一種能源轉換的底層技術。

從特斯拉 Model 3 率先導入 SiC 逆變器,到 NVIDIA 與 Infineon 合作開發資料中心直流電力架構,我們看到的其實是同一個方向:能源與算力,正在共用一套高效率的物理基礎。 未來十年,無論是電動車、風電場,或 AI 超級電腦,背後都將依賴 SiC 支撐的穩定電力網絡。這正是 Wolfspeed 走廊的戰略核心所在。


技術與財務的雙重壓力

SiC 製造門檻極高,晶體生長需在超高溫下進行,良率控制與切割加工的能耗龐大。

Wolfspeed 雖率先推進 200 mm 晶圓,但也因此背負沉重財務壓力。市場普遍預期,短期內難以轉盈。 同時,氮化鎵 (GaN) 在中低壓高頻應用迅速崛起,成為局部替代。這提醒我們,沒有任何材料是終點,科技演進始終是一場平衡與取捨的長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想想 | Thoughtstream
4會員
146內容數
想想,陪你一起理解世界的節奏。 聚焦於半導體、人工智慧、能源、量子科技與虛擬貨幣, 結合最前沿的學術研究與全球產業觀察, 幫助你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快速看清知識的脈絡, 理解科技如何影響商業與生活。
2025/11/10
Sridhar Ramaswamy 出身資料庫研究,曾主導 Google Ads 系統,如今擔任 Snowflake CEO,推動這家雲端資料平台從儲存轉向 AI 驅動。他主張開放格式、可信 AI 與以產品為核心的策略,讓資料能被理解與行動:競爭不在於擁有資料,而在於誰能最快讓資料產生價值。
Thumbnail
2025/11/10
Sridhar Ramaswamy 出身資料庫研究,曾主導 Google Ads 系統,如今擔任 Snowflake CEO,推動這家雲端資料平台從儲存轉向 AI 驅動。他主張開放格式、可信 AI 與以產品為核心的策略,讓資料能被理解與行動:競爭不在於擁有資料,而在於誰能最快讓資料產生價值。
Thumbnail
2025/11/07
AI 的非線性讓它能理解複雜世界,也放大了人類偏見。從印度 ChatGPT 改掉學者姓氏,到 GPT-5 在生成中重現種姓歧視,再到歐美招聘與亞洲語音模型的偏見,AI 正把歷史的不平等變成數學規律。真正的挑戰,不是算得更準,而是學會懷疑自己,在效率與公義之間找到平衡。
Thumbnail
2025/11/07
AI 的非線性讓它能理解複雜世界,也放大了人類偏見。從印度 ChatGPT 改掉學者姓氏,到 GPT-5 在生成中重現種姓歧視,再到歐美招聘與亞洲語音模型的偏見,AI 正把歷史的不平等變成數學規律。真正的挑戰,不是算得更準,而是學會懷疑自己,在效率與公義之間找到平衡。
Thumbnail
2025/11/07
美國啟動「下一代半導體推動計畫」,投入 5,000 萬美元強化鎵、氮化鎵、鍺與碳化矽的精煉與合金化,重建第三代半導體供應鏈。隨著台積電退出 GaN 代工,Wolfspeed、MACOM、NXP 等美國 IDM 廠崛起,材料主權成為新戰略核心。
Thumbnail
2025/11/07
美國啟動「下一代半導體推動計畫」,投入 5,000 萬美元強化鎵、氮化鎵、鍺與碳化矽的精煉與合金化,重建第三代半導體供應鏈。隨著台積電退出 GaN 代工,Wolfspeed、MACOM、NXP 等美國 IDM 廠崛起,材料主權成為新戰略核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台股今(17)日震盪收紅,台積電、聯發科早盤下挫,拖累加權指數翻黑,不過在台塑四寶均漲逾半根停板支撐下,加權指數跌幅收斂,盤中在平盤附近震盪,隨台積電力守平盤,加上光電、電器電纜等族群助攻,加權指數終場收在23113.28點,上漲70.38點或0.31%,成交量3290.28億元。
Thumbnail
台股今(17)日震盪收紅,台積電、聯發科早盤下挫,拖累加權指數翻黑,不過在台塑四寶均漲逾半根停板支撐下,加權指數跌幅收斂,盤中在平盤附近震盪,隨台積電力守平盤,加上光電、電器電纜等族群助攻,加權指數終場收在23113.28點,上漲70.38點或0.31%,成交量3290.28億元。
Thumbnail
Wolfspeed破產消息衝擊市場,本文探討其原因、碳化矽產業前景及臺灣廠商的受惠機會。Wolfspeed因產能提升不及預期、成本壓力及中國競爭者崛起而破產,但碳化矽市場需求仍強勁。臺灣廠商如廣運、漢磊、嘉晶等,在碳化矽基板與晶圓代工方面具潛力,但需克服瓶頸、建立完整供應鏈,才能把握住此商機。
Thumbnail
Wolfspeed破產消息衝擊市場,本文探討其原因、碳化矽產業前景及臺灣廠商的受惠機會。Wolfspeed因產能提升不及預期、成本壓力及中國競爭者崛起而破產,但碳化矽市場需求仍強勁。臺灣廠商如廣運、漢磊、嘉晶等,在碳化矽基板與晶圓代工方面具潛力,但需克服瓶頸、建立完整供應鏈,才能把握住此商機。
Thumbnail
當我們習慣了聽到台積電、聯發科等台灣科技巨頭的好消息時,美國碳化矽領導廠商Wolfspeed卻傳出即將申請破產的消息。這家曾經市值高達180億美元的企業,如今市值已跌破10億美元,讓人不禁思考:一家科技巨頭是如何從巔峰跌落谷底的?這背後又有哪些產業趨勢值得我們關注?
Thumbnail
當我們習慣了聽到台積電、聯發科等台灣科技巨頭的好消息時,美國碳化矽領導廠商Wolfspeed卻傳出即將申請破產的消息。這家曾經市值高達180億美元的企業,如今市值已跌破10億美元,讓人不禁思考:一家科技巨頭是如何從巔峰跌落谷底的?這背後又有哪些產業趨勢值得我們關注?
Thumbnail
本季Wolfspeed Ramp-up順利,市場給予相當正面的評價,然而,在產能快速擴張的同時,可能在工業及電動車產業需求疲乏的情況下成為明年碳化矽需求過剩的隱憂。
Thumbnail
本季Wolfspeed Ramp-up順利,市場給予相當正面的評價,然而,在產能快速擴張的同時,可能在工業及電動車產業需求疲乏的情況下成為明年碳化矽需求過剩的隱憂。
Thumbnail
近期市場出現一波有感的修正,而我自己在這波下跌也損失了約 5 %的報酬,起初我以為是自己的選股問題,但在逛臉書時逐漸看到有人表示自己被腰斬,也在 Line 上聽到誰誰誰在這波行情中暴虧天文數字的消息。 聽完這些慘劇,真的回到一句良心建議,近期的盤絕對屬於難做的,在這個時候如果因為虧損抱持著想放大槓
Thumbnail
近期市場出現一波有感的修正,而我自己在這波下跌也損失了約 5 %的報酬,起初我以為是自己的選股問題,但在逛臉書時逐漸看到有人表示自己被腰斬,也在 Line 上聽到誰誰誰在這波行情中暴虧天文數字的消息。 聽完這些慘劇,真的回到一句良心建議,近期的盤絕對屬於難做的,在這個時候如果因為虧損抱持著想放大槓
Thumbnail
〈財報〉SiC龍頭Wolfspeed本季展望優於預期 盤後飆逾12% (圖:REUTERS/TPG) 碳化矽 (SiC) 龍頭廠 Wolfspeed(WOLF-US)表示,拜紐約新廠產量增加之賜,本季展望優於市場預期,消息帶動周一 (30 日) 盤後股價大漲逾 12%。 Wolfspeed 周一
Thumbnail
〈財報〉SiC龍頭Wolfspeed本季展望優於預期 盤後飆逾12% (圖:REUTERS/TPG) 碳化矽 (SiC) 龍頭廠 Wolfspeed(WOLF-US)表示,拜紐約新廠產量增加之賜,本季展望優於市場預期,消息帶動周一 (30 日) 盤後股價大漲逾 12%。 Wolfspeed 周一
Thumbnail
本季管理層表示新廠的Ramp up不順利,本季營收貢獻未達到上一季預期的數百萬美元。此外,市場開始擔心其他IDM SiC基板供應逐漸趕上,加上SiC元件的逐漸開出,與Wolfspeed形成鮮明的差異對比。
Thumbnail
本季管理層表示新廠的Ramp up不順利,本季營收貢獻未達到上一季預期的數百萬美元。此外,市場開始擔心其他IDM SiC基板供應逐漸趕上,加上SiC元件的逐漸開出,與Wolfspeed形成鮮明的差異對比。
Thumbnail
作為SiC基板製造龍頭,Wolfspeed近年來不僅持續擴增供不應求的基板市場,在SiC元件技術站穩腳步後於今年興建完成全球首座用於生產8吋SiC元件晶圓廠,目標將技術由6吋晶圓跨至8吋晶圓,期待應用更高的晶圓面積及高自動化的製造技術搶占SiC元件市場。
Thumbnail
作為SiC基板製造龍頭,Wolfspeed近年來不僅持續擴增供不應求的基板市場,在SiC元件技術站穩腳步後於今年興建完成全球首座用於生產8吋SiC元件晶圓廠,目標將技術由6吋晶圓跨至8吋晶圓,期待應用更高的晶圓面積及高自動化的製造技術搶占SiC元件市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