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嗨大家好,我是 Mech Muse 👋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 OpenAI 剛推出的 GPT-5.1 更新。如果你最近覺得 ChatGPT 的語氣變得更自然、有時候更貼心,或格式更聽話,那你沒有錯覺 —— 這次更新真的有滿多「體感上」的進步。
這篇文章會帶你理解:- GPT-5.1 到底跟 GPT-5 差在哪?
- Instant / Thinking 兩個模型要怎麼選?
- 新的語氣風格與個性設定到底好不好用?
- 不同職業(上班族、創作者、工程師)會有什麼具體影響?
讀完你會對 GPT-5.1 的定位和實際效益有一個完整又不複雜的理解。
GPT-5.1 到底更新了什麼?從「變強」到「變好聊」一次到位
GPT-5 在今年 8 月推出後評價有點不一樣,有人覺得很強,也有人覺得輸出不太穩定。這次推出的 GPT-5.1 比較像是一次「改善體驗+能力補強」的大修,還不到一個全新世代,但絕對是個重要更新。
官方這次主要強調三件事:
1️⃣ 能力進化:推理、數學、寫程式都更穩定
GPT-5.1 的 推理能力提升,像是 AIME 2025、Codeforces 這些標準測試都有更好的表現。
簡單講就是:比較不會亂猜答案、或在細節上出包。

2️⃣ 語氣更自然、更像真的人在跟你講話
官方直接說 GPT-5.1 變得更:
- warmer(更溫暖)
- more conversational(更像對話)
- better at following your instructions(更會聽話)
這部分真的感受得到,尤其在生活類、情緒類對話上,回覆會更貼近人,卻不會過度煽情。
3️⃣ 全新的「個性設定」與語氣客製化
現在 ChatGPT 不只是一個模型,而是一個可以「調整個性」的助手。
你可以選:
- Friendly(溫暖好聊)
- Professional(正式精準)
- Candid(直接鼓勵)
- Quirky(創意又有點俏皮)
- Nerdy、Cynical、Efficient 等風格

更細緻的滑桿還能調整:
- 用詞簡潔度
- 親和力
- 條列資訊比例
- emoji 使用頻率
簡單說:你的 ChatGPT 可以長得更像你想要的樣子。
Instant vs Thinking:兩個模型怎麼選?哪個適合你?🧠⚡
這次 GPT-5.1 最大的變化之一,就是清楚拆成兩個模型:
- GPT-5.1 Instant → 日常聊天主力,快又自然
- GPT-5.1 Thinking → 需要深度推理時上場
而你也可以開啟 GPT-5.1 Auto,讓系統自動決定用哪顆模型。
🟣 GPT-5.1 Instant:更快、更自然、更聽話,是你的新主力
Instant 就是你每天用來:
- 查資料
- 寫 email
- 產生大綱
- 整理會議紀錄
- 做翻譯、改寫
的那顆模型。
它這次的重要提升是 「自適應推理(adaptive reasoning)」。
遇到難題會自行「想久一點」,但仍保持速度快,不會拖到你。
同時它的語氣也進步非常明顯:
多一點幽默、多一點貼心,但又不會太人工。
這顆很好懂:
用途廣、速度快,適合 80% 的情境。
🔵 GPT-5.1 Thinking:真正需要深入時才會發動的「深度大腦」
Thinking 模型更像是專門為:
- 工程師
- 資料分析師
- 學術研究
- 需要多步驟推理任務
量身打造。
它最重要的改進有兩點:
① 會「自己判斷」要花多少思考力
簡單問題 → 回得更快
難問題 → 思考更久、推理更完整
官方例子顯示,它在最簡單的問題上速度快 2 倍,在最複雜的問題則會慢 2 倍、但回答更精準。
② 輸出更清楚、少術語、不亂用專有名詞
對於要解釋概念、做技術簡報的人非常友善。
這顆模型的定位比較像:
「你需要邏輯清楚、推理扎實、可交差的答案」時,就切到 Thinking。
🟢 GPT-5.1 Auto:不用選,交給模型自己判斷
如果你不想每天想「到底要用哪個模型」——那你直接開 Auto。
Auto 會根據:
- 你的問題內容
- 過去的使用模式
- 任務類型
自動選最適合的那顆模型。
我個人實測覺得 Auto 智商滿高的,幾乎都會選到剛剛好的那顆。
語氣、風格與個性:GPT-5.1 讓你真的可以「調教自己的 AI」🎨
這次 GPT-5.1 在語氣、個性上的更新,可以說是超級有感,因為它真正影響的是「你每天的使用體驗」。
🧩 1. ChatGPT 現在有 8 種人格,可以直接選
包含:
- Default(平衡)
- Friendly(溫暖)
- Professional(正式)
- Candid(直接但溫柔)
- Quirky(有梗又創意)
- Efficient(簡潔)
- Nerdy(熱愛細節)
- Cynical(有點吐槽風)
這些人格不是裝飾品,它會直接影響 ChatGPT 的語氣與排版方式。
例如 Friendly 會更像朋友、Candid 會比較直接、Nerdy 偶爾會「激情講解技術」。
🎛 2. 更細緻的調整:溫度、簡潔度、emoji 全都能控
你可以設定:
- 要不要用簡短句子
- 回答要不要很「好掃讀」
- 語氣要不要更溫和
- 要不要多用 emoji
- 要不要使用更多條列式
而且最貼心的是:
ChatGPT 會在對話中「偵測」你的偏好,主動問你要不要把這種風格設成預設。
🌍 3. 這些設定會跨所有聊天生效
以前只有新對話才會套用設定,
現在是所有對話(包含舊對話)都會吃設定。
對創作者、長期專案的人來說超實用。
不同使用者的實際影響:誰最值得切到 GPT-5.1?📌
GPT-5.1 到底適不適合你?我們可以從幾種類型來看。
👤 一般使用者:推薦程度 ⭐⭐⭐⭐⭐
你的收穫:
- 回答更貼近你問的重點
- 語氣更自然、像朋友聊天
- 情緒相關問題更貼心但不心理諮商
- Auto 模式讓你不用自己挑模型
如果你是一般用戶,就是一句話:
直接用 GPT-5.1 Auto 就好,會比 GPT-5 穩定也更好用。
✍️ 內容創作者、寫作者:推薦程度 ⭐⭐⭐⭐⭐
GPT-5.1 對寫作族群超友善:
- 它更會遵守段落架構
- 格式不會亂跑
- 語氣可以調整成你的品牌調性
- 產出的內容更清楚、有邏輯
- 各種「請幫我重寫」的要求成功率更高
如果你把 ChatGPT 當作寫作夥伴,它現在更像一個會跟你默契配合的共同作者。
👨💻 工程師、分析師、研究者:推薦程度 ⭐⭐⭐⭐⭐
Thinking 的能力進步在這群人身上最明顯:
- 推理更精準
- debug 更有邏輯
- 會自動調整思考時間
- 會更清楚地解釋過程,不丟一堆專有名詞
如果你常需要 ChatGPT 幫你:
- 寫架構
- 讀數學
- 推導邏輯
- 分析資料
- 設計系統
那 GPT-5.1 Thinking 是直接升級你的第二大腦。
⚙️ API 開發者:一定要關注
未來幾天 GPT-5.1 會加入 API:
- Instant → gpt-5.1-chat-latest
- Thinking → gpt-5.1
如果你有在開發應用,這次改版算是個重要版本,要開始評估是不是需要從 GPT-5 遷移。
結語:GPT-5.1 是「更貼近人類」、「更懂你」的一次升級
如果要一句話總結 GPT-5.1:
GPT-5.1 不只是變強,而是變得更好用、更好聊、更像一個真正懂你的 AI。
它:
- 能力更穩定
- 語氣更自然
- 指令遵從更穩
- 個性化程度超高
- Thinking 模型更清楚、更聰明
接下來幾週,隨著更多人實測 GPT-5.1,應該還會有更多有趣的發現。
如果你已經體驗過 GPT-5.1,也歡迎在留言區告訴我:
你感受到最大的差異是什麼?有哪個任務因為 GPT-5.1 變得更順或更神奇?
我是 Mech Muse 👋
如果你喜歡這種分析,歡迎追蹤我,我會持續用最易懂的方式整理給你。
我們下篇見!🚀
延伸閱讀:
【Mech系列】 美國人型機器人公司總覽|開場篇:含各公司詳細介紹🤖
【Mech系列】美國小型核能新勢力大揭密:8 大公司完整解析
【Mech 系列】全球機器人補助與政策總覽|各國政策解析方向
【Mech系列】人形機器人核心硬體全解析:從零件開始的下一場科技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