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 Foxconn 押寶 AI 伺服器:從 iPhone 代工王到 OpenAI 時代的關鍵夥伴?🤖🔥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raw-image

嗨我是 Mech Muse 👋,今天想跟大家好好聊一則關乎「台灣科技產業大轉向」的重要新聞。

鴻海(Foxconn)在 11 月中向外界表示,AI 伺服器已經連續兩季超越智慧型手機(包括 iPhone),成為公司的主要成長引擎。而且更猛的是,他們還預告下週的技術日會宣布一個「和 OpenAI 有關的重大消息」🤯。

看完這篇,你會得到三件事:

  1. 搞懂鴻海現在到底在押什麼:AI 伺服器怎麼變成鴻海的營收主角?
  2. 掌握鴻海這幾年的策略轉彎:從 iPhone 代工王,變身 AI 資料中心供應鏈巨頭,整個過程我會用時間線帶你梳理。
  3. 理解為什麼市場對「Foxconn × OpenAI」特別興奮:硬體製造龍頭+AI 模型之王,這可能是什麼新玩法?

那我們就開始吧!


Foxconn 把 AI 伺服器擺上台面 💻⚡

先來看這次 Reuters 報導的重點。

📈 Q3 財報亮眼:AI 伺服器撐起 17% 獲利成長

根據路透,鴻海 2025 年第三季淨利來到 576.7 億台幣,年增 17%,比市場預期高出不少。撐起這波成長的主力就是——AI 伺服器

這裡的「AI 伺服器」,鴻海是放在「雲端與網路」業務底下,而這一塊第三季的營收再次超過「智慧型消費性電子」(iPhone 所屬類別)。而且已經是 連續第二季 超越,代表這不只是短期現象,而是結構大轉換。

早在 8 月的第二季財報,鴻海就已經講得很清楚:

  • 雲端與網通佔營收 41%
  • 智慧型消費性電子掉到 35%
  • 2021 年這個比例還是 54% 呢(差很大對吧?)📉

也就是說,鴻海真正的賺錢大戶,不再是 iPhone,而是 AI 伺服器

🔮 鴻海對 2026 年超樂觀:AI 需求將是最大引擎

董事長劉揚偉直接講明:

  • 對 2026 年的 AI 市場「非常樂觀」
  • AI 需求會是 2026 的「主要成長動能」
  • Q4 營收會有顯著年增
  • AI 伺服器第四季將比第三季更好

雖然鴻海一向不給具體財測,但 8 月到 11 月的說法一致偏多,這真的是一個很明確的訊號。

👀 重頭戲來了:下週要公布「和 OpenAI 有關的合作」

這段把整個市場炸到起飛。

劉揚偉在法說會上說:

下週技術日會公布一個「和 OpenAI 相關」的重大 announcement。

細節完全沒講,OpenAI 也沒回應。

想像空間就來了:

  • 是客製化的 OpenAI 專用伺服器?
  • 是參與 OpenAI 巨型資料中心?
  • 還是什麼新的 AI 基建合作框架?

這些都是市場的推測,但官方目前只有一句:

「會有一個跟 OpenAI 有關的公告」

🏭 全球擴產:美國、墨西哥、台灣全線啟動

今年鴻海在全球的 AI 伺服器布局真的不手軟:

  • 資本支出提高 20%,重押德州與威州伺服器產能
  • 在德州、墨西哥興建工廠,支援 Nvidia 等 AI 客戶
  • AI 伺服器與一般伺服器市佔率接近 40%(全球頭部玩家)
  • 與三菱電機合作 AI 資料中心解決方案
  • 與東元合作 AI 資料中心電力與冷卻

這些全部串起來,就是一句話:

鴻海想做的不只是 AI 伺服器,而是整個 AI 資料中心的「全套解決方案」。


這一步怎麼走來的?從 iPhone 王國到 AI 伺服器龍頭 🔧➡️🧠

來,我們用時間線讓整個轉型路線一目了然。

1️⃣ 2019:劉揚偉上任,開始押注新方向

他上任後三個主軸非常明確:

  • AI 伺服器
  • 電動車(EV)
  • 半導體

Reuters 分析指出,EV 和晶片目前對營收貢獻還不大,但 AI 伺服器已經率先開花

2️⃣ 原來早就超前部署:2000 年代就和 Nvidia 合作

不是 ChatGPT 爆紅才開始做 AI。

鴻海:

  • 2002 年做 Nvidia 顯卡參考設計
  • 2009 年開始做伺服器
  • 一路累積到現在的 AI 伺服器 know-how

這也是為什麼台灣現在能做全球 80% 伺服器、90% AI 伺服器,不是突然冒出來,是十幾年累積的結果。

3️⃣ 2021–2024:手機放緩,伺服器比重越來越高

iPhone 換機周期變長、消費性電子疲弱,而伺服器需求越來越強,兩條線正好交叉。

  • 2021 年:手機佔 54%
  • 2025 Q2:手機掉到 35%,伺服器漲到 41%

投資人開始重新給鴻海定價:從「代工股」變成「AI 基建股」。

4️⃣ 2025 Q2:AI 伺服器營收首次超越 iPhone

這是非常重要的分水嶺。

第二季:

  • AI 伺服器營收首次超過智慧型消費性產品
  • 資本支出提高 20%
  • 美國與墨西哥新廠大幅擴增
  • Nvidia 列為主要客戶

從那一刻開始,鴻海的故事正式變了。

5️⃣ 2025 下半年:從伺服器更往上走到 AI 資料中心

東元(三相電、冷卻)+三菱電機(電源管理)+鴻海(整合能力)

這組合看起來就是:

「我們要一起做全球 AI 資料中心解決方案。」

這很重要,因為 AI 伺服器只是硬體中的一小塊,資料中心是一個 更大、毛利更好的市場

6️⃣ 2025/11/12:Q3 財報 + OpenAI 暗示,引爆市場期待

鴻海把話說得很白:

  • Q3 獲利強
  • AI 伺服器連兩季超越 iPhone
  • Q4 AI 業務還會再更強
  • 2026 是 AI 成長大年
  • 下週公布「和 OpenAI 相關合作」

所以市場才會開始認真看待:「Foxconn × OpenAI」到底會擦出什麼火花?


為什麼是 AI 伺服器?又為什麼是 Foxconn × OpenAI?🤝⚡

1️⃣ AI 伺服器:不是多塞幾顆 GPU 這麼簡單

AI 伺服器是一整條供應鏈的結晶:

  • 高密度 GPU
  • 高速互連主板
  • 超高瓦數電源
  • 大規模散熱(風冷、液冷、浸沒式)
  • 整排機櫃、整座資料中心基建

鴻海在這裡的優勢非常實際:

  • 做過 Nvidia 顯卡
  • 做過雲端伺服器
  • 全球最大代工廠
  • 生產基地遍佈全球
  • 能快速大規模量產高複雜度硬體

而現在 AI 算力建設規模是:

到 2030 年需要 8,000 億美元資本支出(16 GW 計畫)

這種規模不是一般公司能做的,必須是 鴻海等級的硬體巨頭

2️⃣ 未來幾年,AI 伺服器為什麼會成為主力?

需求端爆炸:

  • Amazon / Microsoft / Google:都在全力擴建 AI 資料中心
  • OpenAI / Anthropic:需要大量客製化伺服器
  • 國家級主權 AI:急需建立自主算力

供給端也在加速:

  • AI 伺服器 Q3 年增 170%
  • Q4 還會更高
  • 2026 看好增速再擴大

這不是短期現象,是一整個多年的週期。

3️⃣ OpenAI 為什麼會在鴻海的技術日出現?(以下屬推測)

可能方向包括:

  1. 客製化 GPU 伺服器合作(例如針對 Nvidia B 系列或 AMD MI300)
  2. OpenAI 參與的大型資料中心建置
  3. 多年的 AI 基礎建設合作框架
  4. AI 冷卻、電力、基建整合的聯盟(三菱、東元在旁站著不是沒意義)

再次強調:

👉 這些都是合理推測,真正內容要等技術日才會公開。

但光是 OpenAI 被點名,就是產業訊號:

AI 模型公司開始直接跟硬體供應鏈合作,不再只透過雲端服務商。

這是新時代的開始。

4️⃣ 風險也不少:AI 基建不是穩賺不賠

主要風險:

  • 客戶砍資本支出(尤其 OpenAI、雲端巨頭)
  • GPU 世代變化太快、造成庫存風險
  • 地緣政治、關稅、出口管制
  • AI 投資是否會出現「泡沫化」

所以鴻海雖然站在浪頭上,但風險管理也非常重要。


總結:Foxconn × OpenAI 🌐⚙️

來快速收斂文章重點👇

✔ 1. 鴻海的營收結構真的變了

AI 伺服器連兩季超過 iPhone,從代工王走向 AI 基建供應鏈。

✔ 2. 2026 是下一個大轉折

大量資本支出 → 新廠布局 → 資料中心合作

這些都是押注「AI 長期成長」。

✔ 3. OpenAI 被點名,象徵 AI 模型與硬體製造開始「直連」

是一次性合作?還是多年協議?市場都在等技術日。

✔ 4. 機會巨大,風險也不小

從全球政治到技術迭代,鴻海正在一場大型賭局中挺進。


如果你看到這裡,代表你真的對 AI 不只是軟體,而是一整個基礎建設產業 這件事有興趣。我之後會持續追蹤「Foxconn × OpenAI」的後續發展。

如果你喜歡,歡迎追蹤 Mech Muse,讓我們一起持續關注 AI 新時代的下一步 🚀🙂

下篇再見啦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ech muse 智慧新知
43會員
647內容數
因為喜歡分享科技新知,所以創立這個部落格,目前主要分享人型機器人,偶爾分享一些AI、小型核能的最新趨勢,讓你即時掌握最新消息。 聯絡我:mechmuse32@gmail.com
Mech muse 智慧新知的其他內容
2025/11/13
這篇文章帶你快速了解:為什麼 Yoshua Bengio 成為 Google Scholar 首位「百萬引用」學者,是整個 AI 時代的重要象徵?你會看到深度學習如何從冷門變主流、引用數為何高度集中在少數人身上,以及這對學術制度、研究生與 AI 發展意味著什麼。
Thumbnail
2025/11/13
這篇文章帶你快速了解:為什麼 Yoshua Bengio 成為 Google Scholar 首位「百萬引用」學者,是整個 AI 時代的重要象徵?你會看到深度學習如何從冷門變主流、引用數為何高度集中在少數人身上,以及這對學術制度、研究生與 AI 發展意味著什麼。
Thumbnail
2025/11/12
這篇文章會帶你快速掌握德國法院裁定 OpenAI 侵權的整個脈絡。你會了解: 📍 為什麼 ChatGPT 使用歌詞被認定違法 📍 案件如何一步步發展成歐洲 AI 監管指標 📍 TDM 例外、模型「記憶」與授權市場的新變化 幫助你看清生成式 AI 下一步要面對的法律現實與產業趨勢。
Thumbnail
2025/11/12
這篇文章會帶你快速掌握德國法院裁定 OpenAI 侵權的整個脈絡。你會了解: 📍 為什麼 ChatGPT 使用歌詞被認定違法 📍 案件如何一步步發展成歐洲 AI 監管指標 📍 TDM 例外、模型「記憶」與授權市場的新變化 幫助你看清生成式 AI 下一步要面對的法律現實與產業趨勢。
Thumbnail
2025/11/12
中國人形機器人龍頭 優必選(UBTech) 的最新進展——今年接單突破 人民幣 8 億元、涵蓋汽車製造與智慧物流等多場域,並宣布 11 月中量產交付。讀完後你會清楚了解:Walker S2 技術突破在哪、量產為何關鍵、還有這波交付潮對產業鏈與投資氣氛的真實意義。
2025/11/12
中國人形機器人龍頭 優必選(UBTech) 的最新進展——今年接單突破 人民幣 8 億元、涵蓋汽車製造與智慧物流等多場域,並宣布 11 月中量產交付。讀完後你會清楚了解:Walker S2 技術突破在哪、量產為何關鍵、還有這波交付潮對產業鏈與投資氣氛的真實意義。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身為採購專家,當然不能錯過11/11購物節的超殺折扣!本文將帶你深入瞭解蝦皮11/11購物節的完整攻略,從必領的各種優惠券、商城折扣,到限時的搶購技巧,讓你買到手軟荷包也不哭泣。更重要的是,揭密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零成本創業,透過分享商品連結,每月輕鬆加薪,開啟數位遊牧人生!
Thumbnail
身為採購專家,當然不能錯過11/11購物節的超殺折扣!本文將帶你深入瞭解蝦皮11/11購物節的完整攻略,從必領的各種優惠券、商城折扣,到限時的搶購技巧,讓你買到手軟荷包也不哭泣。更重要的是,揭密蝦皮分潤計畫,教你如何零成本創業,透過分享商品連結,每月輕鬆加薪,開啟數位遊牧人生!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將近,這次分享一些蝦皮海外賣場購物的步驟與注意事項,並且介紹雙11蝦皮購物的相關優惠;另外蝦皮分潤計畫持續招募新血中,只要分享購物連結即可獲得分潤,是很適合創作者的額外收入管道喔!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將近,這次分享一些蝦皮海外賣場購物的步驟與注意事項,並且介紹雙11蝦皮購物的相關優惠;另外蝦皮分潤計畫持續招募新血中,只要分享購物連結即可獲得分潤,是很適合創作者的額外收入管道喔!
Thumbnail
「良師益友GPT」改版與提示詞開源 不諂媚用戶的「良師益友GPT」推出後至今, 很高興地累積了300則以上的對話。 也收到一些有建設性的反饋。 ​ 這裡統一回應收到的反饋。 反饋大致上有兩種類型: ​ ▋1.不認同這種AI性格的存在意義 沒有人愛聽說教。覺得怎麼有人跟AI對話是想討
Thumbnail
「良師益友GPT」改版與提示詞開源 不諂媚用戶的「良師益友GPT」推出後至今, 很高興地累積了300則以上的對話。 也收到一些有建設性的反饋。 ​ 這裡統一回應收到的反饋。 反饋大致上有兩種類型: ​ ▋1.不認同這種AI性格的存在意義 沒有人愛聽說教。覺得怎麼有人跟AI對話是想討
Thumbnail
指數再創高,人氣偏樂觀但集中於權值 我觀察到,美股在權值股帶動下再創歷史新高。S&P 500 收漲0.44%至6693.75、納指漲0.70%至22788.98,兩者雙雙改寫收盤紀錄;道瓊小漲0.14%,費半強彈1.57%。盤中靠近高點作收,整體情緒偏樂觀。不過內部結構仍是「強者恒強」:大型權值
Thumbnail
指數再創高,人氣偏樂觀但集中於權值 我觀察到,美股在權值股帶動下再創歷史新高。S&P 500 收漲0.44%至6693.75、納指漲0.70%至22788.98,兩者雙雙改寫收盤紀錄;道瓊小漲0.14%,費半強彈1.57%。盤中靠近高點作收,整體情緒偏樂觀。不過內部結構仍是「強者恒強」:大型權值
Thumbnail
上週科技圈像是場快速連發的「實驗室公開週」——從 Meta 的智慧眼鏡示範、蘋果 iPhone 17 的亮相,到半導體大事(NVIDIA 與 Intel 的資本合作)
Thumbnail
上週科技圈像是場快速連發的「實驗室公開週」——從 Meta 的智慧眼鏡示範、蘋果 iPhone 17 的亮相,到半導體大事(NVIDIA 與 Intel 的資本合作)
Thumbnail
還記得去年的蘋果WWDC,那場號稱將「徹底改變你我生活」的Apple Intelligence發表會嗎?記憶猶新吧!當時的豪言壯語,簡直要把我們帶入一個超智慧的未來世界。然而,時光飛逝,最新的iPhone 17發表會卻像一場精心設計的「魔術表演」,看似熱鬧非凡,卻又讓人感覺少了點什麼...
Thumbnail
還記得去年的蘋果WWDC,那場號稱將「徹底改變你我生活」的Apple Intelligence發表會嗎?記憶猶新吧!當時的豪言壯語,簡直要把我們帶入一個超智慧的未來世界。然而,時光飛逝,最新的iPhone 17發表會卻像一場精心設計的「魔術表演」,看似熱鬧非凡,卻又讓人感覺少了點什麼...
Thumbnail
在 AI 領域,我們似乎已經習慣了「越大越好」的軍備競賽,模型參數從數十億一路飆升到上兆。然而,Google 在 2025 年 8 月 14 日發布的新模型,卻給這個趨勢踩下了一個有趣的煞車。今天我們要談的主角是 Gemma 3 270M,一個僅有 2.7 億參數的「小而美」AI 模型。
Thumbnail
在 AI 領域,我們似乎已經習慣了「越大越好」的軍備競賽,模型參數從數十億一路飆升到上兆。然而,Google 在 2025 年 8 月 14 日發布的新模型,卻給這個趨勢踩下了一個有趣的煞車。今天我們要談的主角是 Gemma 3 270M,一個僅有 2.7 億參數的「小而美」AI 模型。
Thumbnail
一年一度的科技盛事 Google I/O 2025 盛大落幕!今年毫無疑問地, AI 再次成為全場的絕對焦點,Google 全面擁抱 AI 的決心展露無遺。本篇文章將為大家整理 Google I/O 2025 的重點懶人包,帶你一探究竟 Google 如何透過 AI 重塑未來科技
Thumbnail
一年一度的科技盛事 Google I/O 2025 盛大落幕!今年毫無疑問地, AI 再次成為全場的絕對焦點,Google 全面擁抱 AI 的決心展露無遺。本篇文章將為大家整理 Google I/O 2025 的重點懶人包,帶你一探究竟 Google 如何透過 AI 重塑未來科技
Thumbnail
AI 的創新速度驚人,而且通常是以軟體為導向。AI 關係到迭代改進、功能的快速部署、用戶反饋環路以及大膽的實驗。在這個領域中,遲到不只可能會錯失機會,也可能意味著錯過整個浪潮。
Thumbnail
AI 的創新速度驚人,而且通常是以軟體為導向。AI 關係到迭代改進、功能的快速部署、用戶反饋環路以及大膽的實驗。在這個領域中,遲到不只可能會錯失機會,也可能意味著錯過整個浪潮。
Thumbnail
中國AI新創公司DeepSeek推出全新AI訓練模組,成本低於Open AI的ChatGPT,引發美國科技股震盪。本文分析DeepSeek的背景、技術來源、成本效益以及對AI產業和美國科技巨頭的影響,並探討其對AI普及化的促進作用和對晶片產業的衝擊。
Thumbnail
中國AI新創公司DeepSeek推出全新AI訓練模組,成本低於Open AI的ChatGPT,引發美國科技股震盪。本文分析DeepSeek的背景、技術來源、成本效益以及對AI產業和美國科技巨頭的影響,並探討其對AI普及化的促進作用和對晶片產業的衝擊。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怪獸科技公司寫過有關 AI 議題的總目錄,包含我在政大聽 OpenAI 技術顧問的演講、AIGC 年會等等跟 AI 主題相關的紀錄心得~拿免費邀請票還是得來回饋一下,以及記錄一下這次兩天 14 場 40 分鐘的 2023 GAI 年會到底學到了什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怪獸科技公司寫過有關 AI 議題的總目錄,包含我在政大聽 OpenAI 技術顧問的演講、AIGC 年會等等跟 AI 主題相關的紀錄心得~拿免費邀請票還是得來回饋一下,以及記錄一下這次兩天 14 場 40 分鐘的 2023 GAI 年會到底學到了什麼!
Thumbnail
AI 大戰愈演愈烈,ChatGPT 更成為 2023 年首個破億使用者的應用,再加上投資其母公司 OpenAI 的 Microsoft 也運用 GPT-4 打造 Bing Chat,很多焦點就會放在長期由 Google 壟斷的搜尋引擎市場版圖是否可能重新洗牌。Google 的地位真有可能受到動搖嗎?
Thumbnail
AI 大戰愈演愈烈,ChatGPT 更成為 2023 年首個破億使用者的應用,再加上投資其母公司 OpenAI 的 Microsoft 也運用 GPT-4 打造 Bing Chat,很多焦點就會放在長期由 Google 壟斷的搜尋引擎市場版圖是否可能重新洗牌。Google 的地位真有可能受到動搖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