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戶外,突發的急症隨時可能發生。了解常見的急救情況和處置方法,能幫助你在關鍵時刻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這篇文章將介紹一些常見的急症和簡單的應對方法,希望能讓大家在面對緊急情況時更加冷靜,做出正確的處置。
休克 (Shock)
在野外急救中,最常遇到的休克類型是「容積性休克」。其核心成因是循環系統內的有效容積(血液或體液)大量流失,主要由以下兩種情況造成:
1. 大量失血:來自嚴重的創傷。2. 嚴重脫水:來自持續的上吐下瀉、中暑導致的大量出汗等。
當體內血液或體液不足時,為了將僅存的血液優先供應給大腦等重要器官,身體會啟動代償機制,表現為「心跳加快」與「呼吸加快」。這兩個生命真相的變化,是休克最重要的早期警訊。
**必須警惕:等到傷患意識改變或暈倒才發現休克,就太晚了!**一旦從生命真相的趨勢中辨識出休克的跡象,就必須將其視為危及生命的緊急狀況,立即準備後送。
容積性休克的處置三原則:
• 處理根源:如果是外部出血,必須立即止血。如果是脫水,應鼓勵傷患在清醒且無嘔吐的情況下,少量多次地補充水分與電解質。
• 維持體溫:休克傷患因循環變差,極易失溫,進而惡化休克狀態。無論天氣冷熱,都必須主動為其保暖,例如蓋上睡袋或求生毯。
• 緊急後送:休克無法在野外被根治。一旦辨識出休克跡象,應立即規劃並執行緊急撤離。
嚴重過敏反應 (Severe Allergic Reaction)
以野外常見的「虎頭蜂螫」為例,過敏是身體免疫系統對外來物(過敏原)產生的一種過度反應。身体釋放出大量的「組織胺」,引發一系列從輕微到致命的症狀。
過敏反應的進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的處置方式截然不同:

腎上腺素EpiPen的使用方式
腎上腺素是身體的天然激素,在緊急時刻,它能快速擴張緊縮的呼吸道、收縮擴張的血管,從而逆轉致命的過敏反應。EpiPen是一種設計給非醫療人員使用的、預先填充好劑量的自動注射器。
- 藥物屬性:此為處方藥,需經由「風濕免疫科」或「小兒氣喘科」醫師評估後開立,價格約4,200~4,500元,保存期限約2年,只能用1次。
- EpiPen使用時機
EpiPen完全沒有預防效果,若在病情不嚴重時提早施打是沒有用的。只有在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喉嚨腫脹、嘴唇或舌頭腫大,或全身性過敏症狀(如暈眩、心跳加快)時,才應立即使用。 - 使用步驟:
1. 確認注射部位為大腿外側中間的肌肉。此處肌肉層厚,血管較少。
2. 手掌握緊筆身,記住口訣:「藍色朝天 (Blue to the sky)」。
3. 拔除藍色的安全蓋,此時注射筆已「上膛」。
4. 將橘色的針頭端,用力地朝大腿外側戳下,直到聽見「咖」一聲,代表彈簧已觸發,針頭已注入。
5. 保持姿勢,心中默數10秒,確保藥物完全注入肌肉中。
6. 將注射筆垂直移開。 - 後續處置:
◦ 注射後若5-10分鐘症狀未見改善,可注射第二劑。
◦ 所有使用過腎上腺素筆的傷患,無論症狀是否緩解,都必須盡速送醫觀察,因為過敏反應可能會復發。
◦ 保存須知:應避光保存於室溫20-25°C的環境,並注意有效期限。

EpiPen
環境急症 (Environmental Emergencies)
高溫相關急症
在炎熱環境下,人體可能出現三種容易混淆但處置方式截然不同的急症。

低溫相關急症 (失溫)
• 輕微失溫
◦ 症狀:核心體溫介於32-35°C。傷患意識尚存,但可能出現判斷力下降、反應遲鈍(A減)。最顯著的特徵是身體會無法控制地劇烈發抖,這是身體試圖產熱的最後努力。
◦ 處置:立即脫離濕冷環境、換上全身乾燥的衣物(包含內層衣物)、提供高熱量的固體食物與溫熱的含糖飲料、採取主動保暖措施(如使用睡袋、熱水瓶)。
• 嚴重失溫
◦ 症狀:核心體溫低於32°C。傷患意識改變(進入V/P/U等級)、身體停止發抖(代表身體已耗盡能量,放棄產熱)、肌肉逐漸僵硬、脈搏與呼吸變得微弱且緩慢。
◦ 處置:絕對禁止使用火堆等外部熱源快速回溫,因為這會導致冰冷的四肢血液突然回流至心臟,引發致命的心律不整。唯一安全的處置方式是以「保溫包裹法」被動保溫,並以最溫和的方式緊急後送。
保溫包裹 (Hypothermia Wrap) 製作
保溫包裹的目的是利用多層結構,將傷患與外部濕冷環境徹底隔絕,並利用傷患自身散發的微弱熱能,在一個密閉的空間內緩慢、安全地回溫。
這些急救知識希望能在關鍵時刻幫助到大家,但實際情況會因人而異。最重要的還是保持冷靜,迅速做出判斷,確保自己與他人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