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我們先從一瓶「價值百萬的葡萄酒」開始說起。
2012年驚動美國的假酒案,憑藉富二代的假形象在各大拍賣會打響名號,利用假酒配方與偽造的包裝混充高級葡萄酒、大賺黑心錢,是全美史上第一個因販賣造假葡萄酒而被定罪的案例。
而這場騙局被拆穿後,也促使拍賣行建立嚴謹制度以維護公信力。而在這場風暴中心的人,就是葡萄酒界最傳奇、最戲劇化的金融詐騙者—魯迪·庫尼亞萬
他原本只是住在加州的一個普通收藏家,卻在短短幾年內,成功"操縱"整個美國葡萄酒市場,但他靠的不是專業,是偽造。
而這些高級葡萄酒中,最讓魯迪頭痛的是彼得綠堡的標籤。彼得綠堡的標籤採用特殊紙質與印刷方法,而且每幾年便稍微變更一下設計。
經過解密才知道,原來魯迪在印尼家鄉找到手感與顏色貼近的材料,私造彼得綠堡的標籤。

他的詐騙方法,就像金融市場的包裝泡沫:
- 把便宜的酒混在一起“調味”
- 灌進名莊的老酒瓶
- 自行印製做舊的老酒標
- 手寫年份假裝稀有
- 再把這些“假老酒”送去拍賣公司製造聲量
最後賣到什麼程度?
2006 年的一場拍賣,他一晚賣出 2,600 萬美元。
結果全是假的。
買家包含華爾街富豪、科技界的億萬富翁,喝的人都說「香氣細緻、年份成熟」。
能利用自己的味覺,把劣等酒充裝成高級酒,讓有錢人喝起來都覺得有品味,並且只用了一間廚房,就創造了全球史上最大規模的葡萄酒泡沫。
直到 FBI 搜查他的住處,
才看到一堆:
- 爛酒混合桶
- 化學香料
- 自製酒標
- 做舊工具
- 成堆空瓶和舊木塞
場面像極了“葡萄酒版地下印鈔廠”,這個案件震撼全世界,因為它證明:
人不是被味道給騙了,而是被"名氣+故事+稀有性",很常見的劇本
不過這次的委託拍賣卻讓他開始露出馬腳。
因為當時的彭索莊主勞倫‧彭索特(Laurent Ponsot)抱怨:「我們這款葡萄酒1982年才頭一次推出,怎麼可能會有1945年到1971年的年分?」
也就是魯迪把最難的部分給做了,卻不願意查酒莊的起始年份…回頭看真是蠢!!
不久美國大富豪比爾‧科克(Bill Koch)也上法院控告魯迪販賣假酒。他懷疑在拍賣會上買到的1974年產的彼得綠堡、1945年產的慕西尼(musigny)還有1934年產的羅曼尼‧康帝都是贗品。
終於2012年3月8日的早晨,魯迪在他位於加州的豪宅中遭到逮捕。當FBI踏入他家時,到處都是高級葡萄酒的空酒瓶,還有印尼印製的標籤、軟木塞、圖章與交易的詳細紀錄等。最後魯迪被判處10年牢刑,這個驚動整個美國的假酒事件才總算落幕。
如果他沒有這麼貪心跟招搖,保持這種天分去做高級酒肯定賺爛,畢竟酒的口味又沒有版權,想像一下,一支不到萬元的仿陳年羅曼尼康帝(真品一支要價90萬),然後口味仿真到連專家都分辨不出真假,普通人一定超想去買來試喝,酒莊會想找他做調酒師才對。
在金融市場裡,一瓶葡萄酒可以因故事而值百萬。
但在生活裡,真正能留在記憶深處的,往往不是品牌的身價,而是「陪伴」。
就像你人生裡最好聽的音樂,未必來自最有名的歌手,
而是那一首,在你某段人生路途中,靜靜陪著你的歌。
酒也是一樣。
真正讓你回頭記得的,不是它的價格,而是它出現在你最需要的時間點。

為什麼精釀啤酒越來越多人在喝?
精釀啤酒的魅力在於「有選擇、夠個性、喝得出差異」。
不像大品牌啤酒講究的是穩定與大量生產,精釀講究的是風味、故事和創意。
每家酒廠都有自己的個性,有的專攻果香、有的走濃烈苦韻,也有不少以在地食材釀出令人驚艷的風格酒款,讓你喝的不只是酒,更像是參與一段風味冒險。
隨著越來越多酒吧、選酒店與品牌電商興起,買精釀啤酒不再像過去那樣困難,甚至不少便利商店也開始陸續上架基本款精釀。
對喜歡探索、想跳脫「只喝罐裝啤酒」的人來說,精釀正好提供一個更自由、更新鮮的選擇空間。
這樣也不會硬要去拍賣會買一瓶昂貴的酒,精釀啤酒就可以有很好的"故事性風味"

也因為這樣,我對於"鄧爸麥酒"這個品牌,特別有記憶點
世界上最古老的釀酒廠是"德國弗賴辛的Weihenstephan",它在1040年獲得了釀酒執照,是歷史最悠久且持續釀造的啤酒廠。
所以對於啤酒釀造廠的最古老技術核心就是在德國。
而在香港出生長大的鄧爸,遠赴德國啤酒釀造學院進修,20年前就看好台灣的精釀啤酒市場,到台灣開設酒廠,用傳統的德式工藝做啤酒。
精湛手藝,釀出好酒,2014年開始參加國際級比賽總是名列前茅,至今獲得的獎牌多達94面,是全台得獎最多的酒廠。
台灣早期只喝臺啤與海尼根,就像投資人早期只敢買金融股。
給客人 6 種啤酒講風味差異? = 跟散戶講本益比、EPS成長率、營業利益率, 他們只會覺得「霧煞煞」,當消費者缺乏分類能力時,再好的產品也只是噪音。
而鄧爸在某一次的突破,就是找到市場「認識的東西」——台灣水果的土地故事
日本食品展上,他看到台灣攤位永遠是水果。
那一刻他突然理解: 如果德國啤酒的風味故事不屬於台灣,那台灣啤酒的故事應該是什麼?
於是,他開始以「台灣味」為核心進行產品定位——從馬告、芒果、在地農產出發,打造只屬於台灣的風味。
「臺灣是有『水果王國』的美譽欸!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與氣候,可以種出別的國家沒有的水果,像是芒果,日本就沒有產,不如就往農產品結合啤酒的方面來嘗試。」

這一支馬告啤酒是第一個重大突破。
因為馬告強烈的辛香難以駕馭,他們測試乾燥與冷凍版本,不斷調整投入時機與比例,從又嗆又苦,到帶出薑、檸檬、香茅般的清爽層次。
最終,這支「台灣風味」啤酒讓日本客人一喝驚艷、掃貨殆盡。
這裡有一個關於品牌策略的重要原則:
市場不會因為你技術很好而記住你,但會因為你「代表了某個地方」而愛上你的產品
每一次新口味研發,鄧爸都會帶著太太與孩子到產地田野調查。
理解作物、理解地貌,也讓女兒以畫作詮釋每款啤酒的個性。
這不是單純的家庭溫度,而是一種品牌的深度:
從土地 → 農產 → 風味 → 故事 → 設計,形成完整的價值鏈。
這正是台灣許多中小企業品牌欠缺的能力——
技術好,但敘述故事的能力弱。
產品好,但品牌的定位方向不明顯。
而鄧爸麥酒的成功就是:它同時滿足了味蕾、文化與情感故事的記憶。

而說到鄧爸麥酒,我最愛的其實不是那些得獎、話題性強的水果系列,
而是「五公升歡樂派對桶」
我跟三五好友常一起上山,背著一桶就一路往上爬。
登頂後,開始煮泡麵,而蒸氣混著微微山風, 再配一杯冰到微起霧的鄧爸麥酒, 那種幸福與山頂雲霧混和的瞬間,是任何故事都給不出的情緒價值。
當產品能介入人們的情緒、記憶、與某段人生片刻,它就不只是產品,而是「生活儀式感的一部分」,而這正是很多企業品牌最難做到的,產品除了"故事"還多了"記憶點"。
今年8月,我們的釀酒師-鄧爸受邀前往英國,參與享譽國際的World Beer Awards 擔任評審,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專家,一同品評無數精選啤酒。
這不僅是對專業實力的肯定,更代表我們的啤酒理念已被世界看見!
而更讓人興奮的是——在本屆 WBA
雲林咖啡啤酒-世界冠軍 & 臺灣優勝 & 金牌
"World Beer Awards(世界啤酒大獎) "的獎狀
獎項類別:WORLD’S BEST FLAVOURED BEER — CHOCOLATE & COFFEE
也再一次讓世界看到我們台灣的技術和小農的故事
而也因為這次的獎項,鄧爸想對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一個「精釀啤酒故事」的回饋:

✦ 方格子讀者限定|鄧爸麥酒 9 折優惠
凡到訪 龍潭酒廠 DB Brewery 工廠 現場購買啤酒,
全品項皆享九折優惠。
(出示上方這張優惠券即可使用)
▨ 工廠地址
桃園市龍潭區中興路九龍段129巷175弄22號 電話|03-470-5816
▨ 營業時間
週一~週五|08:30–12:00、13:00–17:30 。週六、週日|公休
「能持續陪我跋山涉水、成為記憶味道的,只有鄧爸麥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