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說,目前的記憶體(DRAM)與儲存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市場正面臨一場由 「AI 爆炸性需求」 與 「原廠減產策略」 交織而成的「完美風暴」。

這波缺貨與漲價潮並非單一因素造成,而是以下四大關鍵原因共同推動的結果:
1. AI 帶動的產能排擠效應 (最關鍵因素)這是目前缺貨的核心原因。
* HBM (高頻寬記憶體) 的掠奪: AI 伺服器(如 NVIDIA 的 GPU)極度依賴 HBM。HBM 的生產難度極高,且消耗的晶圓產能是傳統 DRAM 的數倍。三大原廠(三星、SK 海力士、美光)為了搶佔高利潤的 AI 市場,將大量原本生產通用 DRAM(如電腦用的 DDR4/DDR5)的產線和設備,轉去生產 HBM。
* 排擠效應: 由於產線被 HBM 佔用,留給傳統消費級記憶體的產能大幅縮水,導致標準型 DRAM 供給吃緊。
2. 原廠的「保價減產」策略奏效
經歷了 2023 年記憶體價格崩盤的慘況後,三大原廠學到了教訓,現在採取非常紀律的控管策略:
* 人為控制供給: 即使市場需求回溫,原廠也不急著全面恢復產能利用率(維持在 80%-90% 以下),目的是讓價格維持在獲利水準之上。
* 不願生產低利潤產品: 對於利潤較薄的舊製程產品(如 DDR4),原廠幾乎是「能不產就不產」,甚至計畫逐步停產,迫使市場轉向價格較高的 DDR5。
3. NAND Flash 的結構性缺貨
在快閃記憶體方面,情況類似但有其特殊性:
* 企業級 SSD 需求大增: AI 資料中心不只算得快,也需要存得多。AI 訓練需要海量數據,帶動了超大容量企業級 SSD (Enterprise SSD) 的需求,這吃掉了大量的 NAND 晶圓產能。
* 上游原物料漲價: 用於製造 3D NAND 的關鍵化學品與設備成本上升,原廠為了轉嫁成本並彌補之前的虧損,強勢拉抬合約價。
4. 舊世代產品 (DDR4) 的斷層
這對一般消費者影響最大。
* 目前市場正處於 DDR4 轉向 DDR5 的過渡期。
* 原廠大幅縮減 DDR4 產能,但許多舊電腦、伺服器和消費電子設備仍依賴 DDR4。這導致「舊規格」反而因為供給斷崖式下跌而變得異常搶手且昂貴。
市場現況總結與展望
| 產品類型 | 現況 | 原因 |
|---|---|---|
| DRAM (DDR5) | 溫和上漲 | AI PC 與新伺服器需求帶動,但產能擴充主要集中於此。 |
| DRAM (DDR4) | 缺貨/急漲 | 產能被砍得最兇,供給出現斷層。 |
| HBM (AI用) | 嚴重短缺 | 產能已被預訂到 2025 年底,有錢也買不到。 |
| NAND / SSD | 持續上漲 | 企業級 SSD 需求強勁,消費級 SSD 跟隨原廠策略漲價。 |
給您的建議 (Next Step)
如果您近期有組裝電腦、升級伺服器或採購記憶體/SSD 的需求:
「建議現在就評估入手,不要等待。」
目前的市場共識是,這波漲勢極大機率會延續到 2026年的整年度。隨著 AI 伺服器需求持續爆發,加上傳統電子旺季(Q3/Q4)的備貨需求,價格短期內回頭的機率極低。如果您還在使用 DDR4 平台,現在購買可能是避免未來「買不到」或「買太貴」的最佳時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