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讓海潮伴我來保佑你——獻給我的香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很多中國人第一次出國都是到香港。

 

在八十年代,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那個開放也只是打開一條細細的窗戶縫,看看外面的世界。當那窗戶被輕輕推開時,讓我們感覺傾瀉而入的,首先是港片和香港流行歌曲。我猜那些是在嚴格審查下,中宣部仍然覺得非常不安,但在所有有危險的作品中最沒有危險的影視歌作品。它們進入中國,給我們帶來的仍然是巨大的震撼。

 

那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色彩繽紛,將夜晚照得有如白晝的霓虹彩燈——都讓我們這一代所受的社會主義優越論,在這些畫面的衝擊下,幾秒鐘便煙消雲散!而那個取而代之的畫面,那美麗香港的畫面便牢牢印在我的腦海中,就是我在青少年時代的模糊中嚮往的香港。

 

我當時當然不可能想到,自己第一次離開中國踏上自由的土地,也是到了香港,就像當時很多的中國人一樣。更不會想到,是在逃亡的路上,從一個隱秘的碼頭,在黑夜偷偷踩上她的土地。

 

八九年的學運爆發之時,正值亞洲銀行年會在北京召開,台灣代表財政部長郭婉容將到會。這是第一次有台灣的政府官員公開到北京,自然吸引國際媒體關注,而感受到新聞熱點的,又以香港媒體居多。這些香港記者報導亞銀年會拿到記者證,卻正好碰到學運。因此就會看到這樣一個景象:我和王丹每一次的記者會都會來很多的中外記者,但香港記者人數最多,也最積極,積極到有點可怕,為了搶一個距離稍近的位置,就有可能招致兩個香港記者大打出手。

 

raw-image

至今香港仍年年在維園舉行六四紀念晚會。Photo source:美国之音 @ wikimedia by c.c. 0

 

這時的我們,即有躊躇滿志,也同時忐忑不安,畢竟,年輕的我們決定把一個國家的未來承擔到我們稚嫩的肩膀上!

 

那些努力講著「剖東娃」(普通話)的香港記者們,是在港片、港劇和香港愛國歌手之外,讓我接觸到真實香港的第一群人。而他們是那麼的熱情與真誠!

 

多年後,有西方學者在回顧「八九年學運西方媒體的角色」這個學術問題時,很不客氣的批判香港記者的「不專業」,說他們有如粉絲見到崇拜的偶像樂團,毫無新聞專業媒體倫理。

 

我不同意,至少是不完全同意。一方面,這些記者與我們這些被採訪者之間的分際線如果有點模糊,那是因為這一群香港人,是當時幾百萬群情激動的香港人之中,可以接觸得到北京這些熱血青年的代表。除了是記者,他們還是香港人,而那時的香港人,每一個都把自己設定為關心著北京那些孩子們的家人!

 

香港記者以家人的身份接觸我們,但另一方面,還是以專業的媒體人身份,每天發稿,把我們每一天的作為,發回香港,發到全世界!我還記得你們的名字啊,我的香港記者朋友們。我知道,你們今天都還艱苦地堅持著新聞言論自由的良知。

 

很快,香港專上學聯的代表來到北京。而他們來找到我,就是要以同時代青年的身份,共同承擔這歷史的使命;香港市民很快組織起的支援民主運動聯合會,更是抱持著那種家人的心態,給我們送來帳篷,送來經費。

 

學聯的秘書長、主席陶君行林耀強二人當時幾乎每天跟我們這些絕食者、靜坐者摸爬滾打在一起,而他們至今還和我保持著聯絡。因我無法前往香港,所以會常常來到台北與我見面,吃飯、喝酒、也會回首當年不勝唏噓,酒酣耳熱中,還能看到當初建立的共同承擔。還有青蛙,蘭菊,你們都好嗎?

 

他們是家人,是兄弟。他們代表著香港這個我的家人所在的地方,我的心靈家鄉。

 

而我,心中也一直掛記著我的這個家鄉。

 

二〇〇四年,我被獲准進入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後的香港,再一次踏上五星紅旗之下的土地。而那次進入香港卻是抱著悲傷的心情,因為,我是去送別一個家人。一個全香港都當作自己女兒姐妹這樣的家人——我親愛的梅艷芳

 

在我抵達赤臘角機場時,面對大群中外媒體記者,我的簡短演講提到:我心中從未忘記香港給我們的支持。梅艷芳當時引領全香港眾演藝人員舉辦「民主歌聲獻中華」演唱會,走上舞台高唱一曲「四海一心」,代表香港每一個人所給我們的支持,我們將永生沒齒難忘,永難回報!

 

梅豔芳唱的「四海一心」,在六四的行動與紀念中有著代表性的意義。

 

梅艷芳,是我和香港的連結;多年引領香港支援中國民主運動聯合會支持著我們,並在當年策劃「黃雀行動」救我和一班朋友們逃出生天的司徒華——華叔,是我和香港的連結;多次到天安門廣場直接協助我們的岑建勳——勳哥,「黃雀行動」直接執行者六哥,到機場接我的劉千石石哥,推動「我要回家」行動的朱耀明牧師,民主黨創辦人優雅的大律師李柱銘,Martin,陪我搭機赴港自首的何俊仁律師,以及近年來提醒著我勿忘初心的李卓人人哥,徐百弟徐哥,還有好多啊!他們都是我跟香港的連結,連結的是我的香港,是我離開中國開始流亡,第一個踏上的自由土地的家!

 

這些年,我去不了這個家了。送別梅艷芳之後,香港變成了我離開中國之後,另一個也回不去的家了。

 

就如同我無法把我的眼光從北京移開,無法從烏魯木齊移開,我始終也無法把我的目光從香港移開——而她依然是那麼的美。

 

那麼美麗的家鄉受到玷污,心中的痛是難以言喻的!

 

朱耀明牧師上節目談「我要回家」運動。

 

有人說香港人始終無法掌握自己的未來,有人會說這是命運的主宰,那只不過是形容了一下世人皆知的香港簡短歷史——被割讓、被殖民者建設為遠東金融中心,再被歸還,被祖國剝奪了原有的自由、尊嚴和希望。

 

是,這是香港,但這只是那個家外在看到的情形,這段形容並未提及那些住在那裡的香港人,我的家人!

 

二戰結束之後,當全世界進入一個嶄新的、以民主自由為價值觀,和以共產專制為價值觀的兩極世界起,香港人就明確地開始嚮往和追求著自由與民主。

 

也許這樣的奮鬥歷程,經過中國共產黨的嚴厲反對之下,殖民者英國從來未敢全面開放;同時作為自由民主的國家,英國建立了高度法制以維護人權和自由的體制,並把它延伸到了殖民地香港。也許工商性格強烈的香港市民,很多人在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並未積極在意民主參與的重要性。

 

但依然不該否定,在香港始終有人大聲疾呼民主的重要,而這樣的聲音也得到了香港人的傾聽,尤其到了中英聯合聲明之後,那原本的自由能否繼續維持的焦慮,被八九年六四屠殺完全落實。

 

raw-image

到底是歷史文件還是國際條約?中英聯合聲明最近又成為新聞焦點。Photo source:Xiangjiao @ wikipedia by c.c. 0

 

即使從那時算起,二十八年的時間,香港人對自由民主的高度關注、高度嚮往、高度支持,往往體現在六四維園晚會以及七一大遊行

 

而我,看到的是在那燭火後面,遊行隊伍中一個個臉龐,那是我認識不認識的家人的臉龐。我在那臉龐上看到的是堅毅!

 

幾年前的雨傘革命,被世界形容為「歷史上最有禮貌的公民抗爭運動」。我在那份禮貌中看到一種對尊嚴的堅持,但當然也看到對未來不明確的侷促。我寫了一篇文章,告訴我親愛的香港家人:「這激進就是理性」,提醒他們,不能以我們的理性標準,期待一個會向北京年輕的生命開槍的政權。

 

今天的香港,在迎接回歸二十年的時候,香港人在緊緊抓著從手縫中慢慢流逝的自由,讓我想到羅大佑在六四之後,為他原版廣東歌《東方之珠》所填寫的國語歌詞:「小河彎彎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東方之珠/我的愛人/你的風采是否浪漫依然?」

 

羅大佑的〈東方之珠〉感動了無數的人。

 

親愛的香港人,我心靈家鄉的家人們啊,今天我想唱的是:「讓海潮伴我來保佑你/請別忘記我永遠不變黃色的臉!」

 

就像當初你們曾多次跟我們說過:要堅持、要堅強!

 

(本文首發於上報)


封面圖片來源:Daisanzhueng@ wikimedia by c.c. 3.0

編輯:洪崇德

責任編輯:熊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吾爾開希的沙龍
12會員
13內容數
<p>自由,這是一個自古以來就時時讓人興奮、激動、熱血甚至願意為之犧牲生命的主題,也是與另一個同樣讓人難眠的名詞「愛情」一樣,最廣泛地被討論、演繹、激辯,被謳歌、讚頌的文字主題。然而,也就像「愛情」一樣,她今天仍然充滿著旺盛的生命力,即使在經過幾千年的文明發展歷史,人們在這世界上已經越來越能夠擁有她。</p>
吾爾開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7/08/16
<p>我的流亡夥伴們羨慕的,正是台灣接受了我成為完整的台灣社會一份子。而今,我從容、篤定、倍感光榮地接受這個身份,並深懷感激。</p>
Thumbnail
2017/08/16
<p>我的流亡夥伴們羨慕的,正是台灣接受了我成為完整的台灣社會一份子。而今,我從容、篤定、倍感光榮地接受這個身份,並深懷感激。</p>
Thumbnail
2017/07/27
<p>《中時電子報》所發的自稱的「三大」聲明中明確指責立委丟水球,該被法辦。立委沒被法辦,指責「孩子」不公平。說穿了,《旺旺中時》集團不認為該實習生有錯,因此更不認為自己有錯,需要道歉。</p>
Thumbnail
2017/07/27
<p>《中時電子報》所發的自稱的「三大」聲明中明確指責立委丟水球,該被法辦。立委沒被法辦,指責「孩子」不公平。說穿了,《旺旺中時》集團不認為該實習生有錯,因此更不認為自己有錯,需要道歉。</p>
Thumbnail
2017/07/26
<p>《中國時報》頭版以「孩子認錯 大人追殺」為題,並以整版漫畫批判民進黨立委指控該實習生為共諜。事實是事發之後《旺旺中時》集團至今不肯認錯道歉,引發絕大部分立委以及社會嚴厲批判,對該當事人並無「追殺」之事。</p>
Thumbnail
2017/07/26
<p>《中國時報》頭版以「孩子認錯 大人追殺」為題,並以整版漫畫批判民進黨立委指控該實習生為共諜。事實是事發之後《旺旺中時》集團至今不肯認錯道歉,引發絕大部分立委以及社會嚴厲批判,對該當事人並無「追殺」之事。</p>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憂鬱之島》終了,沉澱一夜,氣密窗外依然刮風飄雨,9度。 這幾年我用過無數方式向大陸人、台灣人、馬來西亞人講述香港發生的事情。革命之火燃燒之時,大家鬧哄哄地忽欲知道世界聞明的國際都巿何以走到這個地步。針對不同群體我精心挑選着詞語,或許未能全盤同意,卻至少勾勒出一套對得起自己的說法。
Thumbnail
《憂鬱之島》終了,沉澱一夜,氣密窗外依然刮風飄雨,9度。 這幾年我用過無數方式向大陸人、台灣人、馬來西亞人講述香港發生的事情。革命之火燃燒之時,大家鬧哄哄地忽欲知道世界聞明的國際都巿何以走到這個地步。針對不同群體我精心挑選着詞語,或許未能全盤同意,卻至少勾勒出一套對得起自己的說法。
Thumbnail
我真的沒想到不見了一個蘋果,會觸發了我這個澳門人對一座城市的無限感慨。也許是我對已消逝的思想自由的惋惜吧。(坦白說,是真的被奪走?還是某年頭自己邊學普通話邊親手送走?這是值得思考反省的問題。) 但我接觸得更多的
Thumbnail
我真的沒想到不見了一個蘋果,會觸發了我這個澳門人對一座城市的無限感慨。也許是我對已消逝的思想自由的惋惜吧。(坦白說,是真的被奪走?還是某年頭自己邊學普通話邊親手送走?這是值得思考反省的問題。) 但我接觸得更多的
Thumbnail
燈光璀璨繁榮的城市,被人美名為「東方之珠」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亦是令我失望、絕望、充滿希望、真切地感受到喜怒哀樂的地方。作為九十年代、回歸前出生的孩子,我們感受到強烈的變化。
Thumbnail
燈光璀璨繁榮的城市,被人美名為「東方之珠」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亦是令我失望、絕望、充滿希望、真切地感受到喜怒哀樂的地方。作為九十年代、回歸前出生的孩子,我們感受到強烈的變化。
Thumbnail
坦白說,我對香港這塊土地,或說,對香港這個「對象」,是沒什麼特別感覺的。直到去年的反送中抗爭發生時,看著一支又一支影片陸續播送,報導與照片接二連三輸出,一股不明所以的情感在心底顯著發酵著...
Thumbnail
坦白說,我對香港這塊土地,或說,對香港這個「對象」,是沒什麼特別感覺的。直到去年的反送中抗爭發生時,看著一支又一支影片陸續播送,報導與照片接二連三輸出,一股不明所以的情感在心底顯著發酵著...
Thumbnail
——香港不是一夜之間變成「曾經」的。 ——香港是一夜之間成為「曾經」的。 究竟香港與「曾經」還有多少重複之處,又有多少遠去不復,每個人心裡也許有不一樣的衡量。 要是再有一次選擇的機會,去年五月春日裡會從香港轉機,再看一眼那翡翠般的海水,那山、那人、那飛鳥,那個「舊世界」。立於現在能望著過去那一刻道出
Thumbnail
——香港不是一夜之間變成「曾經」的。 ——香港是一夜之間成為「曾經」的。 究竟香港與「曾經」還有多少重複之處,又有多少遠去不復,每個人心裡也許有不一樣的衡量。 要是再有一次選擇的機會,去年五月春日裡會從香港轉機,再看一眼那翡翠般的海水,那山、那人、那飛鳥,那個「舊世界」。立於現在能望著過去那一刻道出
Thumbnail
我的很多第一次獻給了香港!   因為感恩、想念與嘆息,所以化之以詩。
Thumbnail
我的很多第一次獻給了香港!   因為感恩、想念與嘆息,所以化之以詩。
Thumbnail
八年後人在檳城的我看到中大淪為戰場,當晚我哭著看直播,看到隔天帶著黑眼圈去上班。剛好午飯必須跟反對香港暴民行動、認為年輕人都不知道好歹的老闆一起吃,我大概睡眠不足就理智斷線冷嘲熱諷了他一頓。
Thumbnail
八年後人在檳城的我看到中大淪為戰場,當晚我哭著看直播,看到隔天帶著黑眼圈去上班。剛好午飯必須跟反對香港暴民行動、認為年輕人都不知道好歹的老闆一起吃,我大概睡眠不足就理智斷線冷嘲熱諷了他一頓。
Thumbnail
2019年6月9日民陣的百萬人大遊行及12日的暴力衝突後,反送中運動持續至今,已屆一年,一次又一次的事件,連儂牆遍地出現、元朗襲擊事件、理大與中大的衝突……那一聲聲「撐香港」、「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口呼漸次消失......
Thumbnail
2019年6月9日民陣的百萬人大遊行及12日的暴力衝突後,反送中運動持續至今,已屆一年,一次又一次的事件,連儂牆遍地出現、元朗襲擊事件、理大與中大的衝突……那一聲聲「撐香港」、「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口呼漸次消失......
Thumbnail
自由 ! 香港 這個標題讓你記得知名香港演員”郭富城”他在台成名的廣告”誰說我不在乎”那部光陽機車潑水廣告嗎? 這些陪伴我們成長的港星及香港電影會成為只是歷史的記憶嗎?
Thumbnail
自由 ! 香港 這個標題讓你記得知名香港演員”郭富城”他在台成名的廣告”誰說我不在乎”那部光陽機車潑水廣告嗎? 這些陪伴我們成長的港星及香港電影會成為只是歷史的記憶嗎?
Thumbnail
"1990年代末期,我的工作幾乎是每兩三個禮拜都要到香港。 關於散步,是無敵的中環石板街。關於闢室密談所,沒有檀島咖啡的千層派皮,怎麼開的了口?" 《D级旅途》系列,其中的D=Depth,這段旅途的不同之處在於——通篇只有一枚“旅途纪念手信”,旨在聚焦旅途“戰利品”,探究“老物件”背後的故事。
Thumbnail
"1990年代末期,我的工作幾乎是每兩三個禮拜都要到香港。 關於散步,是無敵的中環石板街。關於闢室密談所,沒有檀島咖啡的千層派皮,怎麼開的了口?" 《D级旅途》系列,其中的D=Depth,這段旅途的不同之處在於——通篇只有一枚“旅途纪念手信”,旨在聚焦旅途“戰利品”,探究“老物件”背後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