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7|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都市VS.生態:那些棲息在新竹市的動物們(上)

amp-img-attr

 

新竹市的市區相當靠近海邊,再加上緊鄰丘陵地,這座城市有著豐富的生態系,從住在山區的甲蟲到濱海的水鳥、招潮蟹,都能發現牠們的身影。不過這些動物並不是隨處可見的,牠們的生活空間不斷被人類開發的腳步侵擾,當棲地被開發成垃圾掩埋場或是商業區,都讓這些動物們越來越難被發現。 

 

在那個新竹還沒開發的年代,這裡豐富的生態系,讓許多愛好動物的同好發起許多組織,像是新竹荒野、野鳥學會,都在那個時間點聚集了志同道合的夥伴。這些組織也成為新竹現在保育動物的推手,動物保育議題的宣傳很多時候都依賴這些人的努力。開發和動物保育在光譜的兩端,目前還是開發的聲音占了上風,只仰賴這些組織的努力,還是很難阻擋大型開發破壞動物的棲地。

 

許多新竹人感慨:三十年前,幾乎每個小朋友都知道抓蟲的樂趣,海邊的水鳥群更是壯觀,現在很可惜都沒有了。也許現狀讓人感到無力,但在經過長達數十年的開發之後,這幾年開始有人會去關心這些動物面臨到的困境,並試著做出一些小小的努力,希望能和牠們共處。另外,有些動物們,雖然沒有辦法像白海豚一樣轉彎,但也在這惡劣的環境中,找到一些稍微適合牠們生活的場所,展現不可思議的生命力。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在新竹這座城市裡的動物們吧!

 

來海邊休息的候鳥們

 

 

故事從三十多年前說起,當時新竹的海邊新竹漁港還沒建成,也沒有垃圾掩埋場出現,沿岸的沙洲上是水鳥的天堂,鳥的種類十分豐富。許多來台過冬的候鳥,一路南下剛好能夠在新竹沿岸廣闊的沙洲稍作休息,北台灣只有這裡成了牠們的最大中繼站。

 

新竹野鳥學會正是在這時間點成立,沿岸豐富的水鳥吸引了許多同好來組成學會。不過也在此時,垃圾掩埋場也選定的地點,位在客雅溪的南岸和現在知名的賞鳥景點金城湖隔岸對望。在那個急著開發賺錢的年代,海邊鹽分高不能開發的沙洲,正好最適合來當作垃圾掩埋場使用。但這塊沙洲卻也是水鳥種類最豐富的區域,垃圾場興建之後,也帶來後續鳥類的生態危機。 

 

這還不是水鳥們面對最大的困境,1981年時新竹漁港新建,選定了頭前溪出海口風平浪靜的南岸,1991年漁港正式啟用。這座新漁港是因舊港泥沙淤積而遷址,取代了南寮舊港的功能,但也因為建設在沿岸,港口的海堤造成了凸堤效應,讓更南端大量的沙洲不斷退縮。這也大大影響了沿岸海域的生態以及沙洲上不同生物的生活空間。 

 

沙洲退縮的情況有多麼嚴重呢?以現在的焚化爐為例,在港口設立之前,焚化爐的區域位於防風林內,要到達海邊除了穿越防風林還有一片沙洲地,但今日焚化爐緊鄰大海,曾經茂密的防風林都已經消失,更別說是更外邊的沙灘了。 

 

現在新竹的沿岸的水鳥大不如前,不過還是有些區域還可以看見鳥類。雖然人類的開發大大縮減了牠們的生活空間,但新竹沿岸尤其香山一帶,仍可以算是北台灣最大的潮間帶,一年約有兩百多種的水鳥會在這裡出現。

 

突堤效應

人為的海堤設施會造成沿岸海流的改變,尤其影響沿岸沙洲堆積的情況。

 

蒼鷺小檔案
 

台灣體型最大的鷺科動物,是台灣十分常見的冬候鳥,覓食時時常維持固定姿勢等待食物上門。

 

哈囉!招潮蟹在跟你揮手

 

和水鳥同樣是生活在潮間帶區域的生物除了水鳥之外,還有招潮蟹、彈塗魚等動物。這些動物生活在相同的環境中,當然面對到的難題也是類似的。不過就在去年年底傳來振奮人心的好消息,香山濕地一帶將紅樹林剷除,經過半年的復育之後,素來稀少的台灣招潮蟹也在香山濕地重新露面了。

 

「剷平紅樹林,復育生態」,這一段話說起來好像有些矛盾,在一般的概念中紅樹林跟生態有良性的關係。但這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關係,紅樹林通常位於出海口,紅樹林植物的根系減緩流速、固沙的作用,會讓出海口附近的沙洲更容易的淤積。紅樹林之下的土壤會因為植物而硬化,只有少數的生物能夠生存,但沙洲上才是生物最豐富多樣的地方。

 

香山濕地近年來因為紅樹林生長過剩,幾乎佔據了出海口附近的潮間帶,甚至沿河川向內陸蔓延。除了某些野生動物的生活環境被占據之外,也因為河流流速過慢,一遇大雨便氾濫成災,甚至還有小黑蚊孳生使得附近居民不堪其擾。終於在去年市政府編列預算,以大型機具來剷除過度生長的紅樹林。

 

紅樹林被剷除之後,各種類型的生物也開始出現。沙洲上比起紅樹林更適合小生物聚集繁殖,接著就會吸引水鳥前來覓食,生物的多樣性是更豐富了許多。生活在潮間帶的生物,最被大家熟知的要算是弧邊招潮蟹,揮舞著牠紅色的大螯,這是數量最為龐大的族群,牠們是少數可以生存在紅樹林下的生物,擁有著堅韌的生命力。

 

但在香山濕地最難得的是台灣招潮蟹也開始出現,這是台灣特有種的動物,主要生長的區域就是香山濕地的範圍。台灣招潮蟹的大螯顏色是由深褐色漸層至白色,十分容易辨認。牠們喜歡生活在潮間帶上半部,而且是陽光充足、乾濕度適中的區域,可說是十分狹窄的生活空間。台灣西部沿岸有牠生活的聚落,但就屬新竹香山濕地的數量最多。

 

台灣招潮蟹挑剔的居住地——潮間帶示意圖

 

 

台灣招潮蟹小檔案

 

台灣特有種動物,喜歡居住於潮間帶上半部的沙地上,新竹目前最大的棲息族群於香山濕地。

 

 

撰文/王昱登、莊重遠

插圖/劉宇涵

攝影/董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新竹故事大口吃」是《貢丸湯》的理念,我們試圖在《貢丸湯》裡不以單點式的介紹新竹,而是主題性的帶出生活樣貌跟各種城市議題,讓讀者不只認識新竹,更從中思考新竹可以是一個甚麼樣的城市?如何在這裡生活?該怎麼期待新竹成為更好的城市。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