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3|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回歸傳統的聖誕節:瑞士的聖誕老人與灰灰人

你可能知道,我們平常稱呼的聖誕節,是為了慶祝耶穌降生而來的節日,但為了講求政治正確,也有人認為必須改稱耶誕節。根據統計,目前全球73億人口中,基督徒就有22億人。涵蓋在廣義的基督教信仰下,這個巨大的數字隨著人類的遷移,文化與種族的融合,在不同的社會,如何慶祝聖嬰的誕生就有了地域的分別。

 

神聖的夜晚,眾人因信仰齊聚

 

瑞士的聖誕氣氛和全世界一樣,不免會受到商業化的影響。看準過節的禮物商機,百貨公司與各式商店的促銷早在11月中就陸續在賣場與櫥窗出現,不同高度的聖誕樹於人潮出沒的車站和鬧區陳列,來來往往的人沉浸在過節的熱鬧裡。

 

聖誕節,是聖嬰降臨的日子。耶穌代表著眾人對苦難的心靈寄託,及對未來美好的盼望。然而,歡樂慶祝聖誕節並不是基督宗教的傳統,華麗多彩的裝飾與贈送禮物的這兩個習慣,只有兩三百年的歷史。兩千多年來的歐洲社會,社會最主要的經濟活動仍是農漁牧,在工業化時代之前,生活中幾乎沒多餘的物質享受,匱乏又拮据。只有聖嬰降靈的那個夜晚,藉由宗教,才讓眾人因信仰齊聚,並共度這誠心祈禱的節日,虔誠寧靜。基督徒把心裡過不去的磨難交託給即將降生的聖嬰,在德文裡,這個日子被稱為「神聖的夜晚」(Heiliger Abend)。

 

 

 在蘇黎世中央車站內 Swarovski數尺高的水晶聖誕樹,美麗雖美麗,已經沒有宗教氣息。

 

依照傳統宗教禮俗的過節方式,聖誕節其實沒有聖誕老人的到來這件事,12月24日來到人間的是天父之子「耶穌」。聖誕老人是商業運作的產物,從天主教故事裡取材,所創造的廣告人物。實際上,大家熟知的聖誕老人的真實身分,源自於西元三世紀出生的「尼可拉斯」,這個天主教聖人的模樣——穿著紅袍,帶著高帽。

 

出身富貴的尼可拉斯不忍世人受貧困挨餓等苦難,立志布施、獻身宗教;也因許多濟貧、濟苦的傳奇事蹟,讓他成為天主教歷史中的聖人。

 

尼可拉斯大約在西元350年12月6日過世,這天也因此成為聖尼可拉斯節。在這一天,後人不僅特別紀念他,並思考社會中的危難困苦,對他人發揮鄰人之愛,伸出援手。依照傳統的做法,孩子們得到的禮物會是食物。這個傳統的歐洲節日隨著殖民地歷史傳到了世界各地,也有了地域性的色彩和慶祝方式。如今,甚至在非基督教盛行的地區,過聖誕節似乎也是一種常態。

 

 

聖誕節不只是歡樂:聖尼可拉斯與灰灰人

 

在瑞士,聖尼可拉斯會在這天和他的助手灰灰人,帶著食物和一本黃金記事本來探望孩子。食物有堅果、花生、薑餅、小柑橘等,象徵著幫助孩子脫離飢餓的傳統精神。當然,也有現代的食品:巧克力糖。孩子們圍繞在聖尼可拉斯的身邊,等待和他說話的機會,黃金記事本裡記錄著孩子一年的重大事項。聽話的好孩子會得到一個裝滿食物的小袋子;不聽話的孩子,則會被灰灰人裝進麻布袋,帶回森林裡教訓一番。

 

到家裡探望孩子的聖尼可拉斯和灰灰人。

 

在孩子們的世界裡,聖尼可拉斯和灰灰人不只帶來了歡樂,也有莊重嚴肅的一面。他們審視著孩子們一年內的言行舉止,帶著教化的任務。瑞士學齡前的孩子對此傳統深信不疑,他們會在聖尼可拉斯和灰灰人來訪之前,努力扮演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許多家庭也會讓叔叔伯伯等家中長輩喬裝成這兩個人物,帶來歡樂並教育孩子

 

在蘇黎世,有一個致力於維繫這個傳統、將聖誕節的最初「助人、濟貧」的精神傳承下去的非營利組織——聖尼可拉斯協會。聖尼可拉斯協會成立於1947年,主要靠捐款來維繫運作。在聖誕節前夕,他們開始探訪老人院、醫院、療養院等機構,把歡樂帶給有需要的人。

 

願意加入聖尼可拉斯行列的人,要接受幾個小時的專業訓練。首先,他們必須從灰灰人的角色做起,協助聖尼可拉斯一同視病、視貧、視苦,並在探訪的過程中學習與人溝通,帶來歡樂,從而發展出自己的表演特色——每一組「紅灰二人組」都是獨一無二的。經過兩年的灰灰人訓練後,才可以申請扮演聖尼可拉斯。這個扮演助人角色的過程裡,每一個男人都能在孩子們單純無邪的注視下獲得感動,聽到無數悅耳的笑聲,看到貧病苦痛的人微笑的臉龐,讓他們重新思考如何讓傳統在現代社會中重生。

 

保有自我特色的瑞士古城

 

每年最接近12月6日的週日,是蘇黎世聖尼可拉斯協會的重頭戲,市區封街的大遊行的日子。從中央火車站到湖岸,高掛的美麗耶誕街燈,兩人一組的聖尼可拉斯和灰灰人帶著裝滿食物的麻布袋,伴隨著樂隊和馬車、花車。1公里長的遊行隊伍中,有雀躍的孩童和爭相合照的觀光客夾道歡迎,還有配合聖誕節購物紛紛開門的商家。在這一個夜晚,跟著遊行隊伍前往湖邊,在歡快樂音中喝一杯香料紅酒,享受全城歡慶的氣氛;就算是零度以下,但在高昂的氣氛中,也就不覺得那麼寒冷。

 

聖尼可拉斯其實就是大家熟知的聖誕老人最初的形象,美國可口可樂公司聖誕老人的模樣,就是模仿自聖尼可拉斯而來。這個傳統的歐洲節日隨著殖民地歷史傳到了世界各地,也有了地域性的色彩和慶祝方式。

 

蘇黎世聖誕市集的購物人潮。

 

全球化的趨勢下強化凸顯了聖誕節購物的習慣,很多人忘了聖嬰降臨的意義,以為聖誕夜降臨的是送禮物的聖誕老人。依照瑞士的傳統,聖尼可拉斯節的歡樂氣氛更勝於聖誕夜本身,強調的是人和社群間的聯繫,人與人互助互愛的社會關係。

 

許多瑞士中部的古城,至今仍延續著百年前的慶祝方式。聖尼可拉斯穿著主教的衣服,灰灰人則是天主教修士的樣貌:提著燈、晃著牛鈴、吹著號角遊行,是非常獨特的阿爾卑斯山風情;越被視為保守的鄉間,越是保留了真正的傳統。保存獨特慶祝方式的農村地區,表現出強烈的當地民俗色彩;而大城市反而在所謂的國際接軌中,被商業操作給同質化了。在全球化商業化的衝擊下,反倒是那些堅持自我的守舊派,因為他們持續古時的作法,著古裝行古禮,才讓我們在人類歷史的流變中,再次看到文化多樣性的與眾不同。

 

溫情與正向的聲音

 

聖誕節前夕,也是每年瑞士公益團體募款的旺季,在11月中旬開始,募款活動就開始運作。年輕人會在街頭設一個小攤位,隨機攔住路人攀談人道議題,希望能找到支持海外人道救援活動的定期捐款人;也有街頭音樂的單次募款表演,車站和商場看到的國際人權組織的大廣告,瑞士臉書的公益募款也在此時默默地展開。

 

公益團體在聖誕市集中擺攤募款。

 

筆者每年都會站在聖尼可拉斯「紅灰二人組」滿街跑的火車站大街,為這樣歡樂的氣息所感染,忍不住想著在高度商業化的社會裡,我們站在物質高峰的歷史點上,人和人之間到底還存在著多大的隔閡和落差。

 

我們的鄰人是誰?誰最需要我們伸出援手?瑞士的社會如何安安穩穩地過聖誕節?這些故事,下回再續。祝大家聖誕快樂 Frohe Weihnachten!

 

補充【德語關鍵字】:

聖誕夜 Heiliger Abend

聖誕快樂 Frohe Weihnachten

購物 einkaufen

宗教 Religion

 


 

全文圖片來源:方常均

編輯:洪崇德

責任編輯:葉菀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100年前瑞士還是一個貧窮的農牧國家,現在山上的人富起來了。貧窮線以下的人口大量減少,如何分配資源,如何解決社會問題,如何安身立命,這是每個國家當前的問題。他們是如何創造出一個社會進步和樂的共像?究竟是一個外人眼中的幻想,或者人間真有天堂?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