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9/05/1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路上觀察:那些在城市裡消失的小物

文/謝爾庭
攝影/謝爾庭、安比
《貢丸湯》有個「路上觀察學」的專題,效法《路上觀察學入門》一書的精神,持續帶領讀者觀察街道上的城市小物。我們希望讓大家知道,親近城市可以很日常,只要你願意練習開始注意身邊的事物。
(貢丸湯第二刊的「新竹抬頭紋」專題,邀請大家抬頭注意城市更迭留下的歲月痕跡)
第二刊的路上觀察專題是「新竹的抬頭紋」,我們鼓勵大家逛街時別只注意櫥窗貨架,多多「抬頭看」,從牆面塗漆、舊招牌或加蓋物,你可以發現城市層層疊上的變遷痕跡。現在重新閱讀內容,讓人有些感傷,因為當初介紹的幾處觀察點,已在城市新陳代謝的過程中,默默消失。
某次導覽,我們發現新竹第一街中極具特色的「寶礦力水得」舊招牌被拆除了,沒有換上新的物件,就像被風吹走一樣,徒留一塊空白。而過沒多久,中央市場旁的日美堂靴鞄店被拆除,上頭現在已很少見的牆面招牌刻印,以及牆上經典的二戰彈孔痕跡,也隨之消失。
(新竹第一街中段曾經存在的「寶礦力水得」舊招牌,不僅是古早的手繪看板,也保留了新竹改制前的六碼電話號碼。目前已消失。)
我們如何面對這些城市小物的消失?他們不是古蹟,始終只是建築的附加物,無法「整棟保留」。他們也未必真的有多深厚的歷史價值,而更像是城市生活的註記,讓老一輩的新竹人可以憶起:「啊以前新竹的電話號碼是五碼呢!」「噢,以前還曾經有過手繪的電影看板。」
我們不太可能將一切原封不動的保留,也未必必要,不過這些附加物能留存至今其實是場意外:或許因為近幾十年來,新竹城區沒有經歷大規模的都市更新,也或許因為商圈更迭沒那麼迅速,許多招牌懶得拆掉,就被留了下來。
那麼,如果終有一天牆面會重新粉刷,新的店招會被換上,為什麼我們該多多注意這些一不小心就錯過的城市風景呢?那是因為他們提醒著市民,城市不只是高樓大廈和購物中心的集合而已,城市是人們共同生活,共同創造出來的。在新竹長大、工作,每位市民其實有大半時間,都在跟城市空間互動:如果回收掉衣櫃的舊衣服會感到難過,為什麼兒時熟悉的招牌消失時,我們會沒有感覺呢?
現代城市交通愈加便利,人們的生活軌跡變成點到點的快速移動:往返於家裡、商場和公司,中間的街道樓房,成了開車一閃而過的景象。這種情況在新竹尤其明顯,攤開城市空間分區的地圖,舊城一帶仍以商業區為主,而晚近興起的集合住宅,分佈在新竹市區週圍,科學園區聚落則位於城市東邊。到學校接小孩,到大賣場採買,然後離開市區回家——新竹市民的典型生活,是在車陣中往返於各點,滿足生活所需。路上只希望紅燈秒數趕快歸零,盡快到達下一個目的地。
這時,那些城市中默默消失的小物,便像個測試計:測驗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你我能否敏感於城市空間每天細微的變化,感受這座城市正一天天,往什麼方向走去。
路上觀察學專題努力的方向,並非要讓讀者成為街道小物達人,而是想提供更細緻觀察和體會「城市」的途徑。新竹的街道並非一成不變,和人一樣會變化和衰老。在這座城市的不同角落,有老屋面臨拆除命運,有市場掛著百年歷史的老招牌,客人卻越來越少。這些地方正在如何改變?我們希望看到什麼改變?或許當大家從觀察小物,逐漸對城市有所感,這些問題都將有更多人願意關心。
(日美堂靴鞄店側面牆上留有二戰時期轟炸的彈孔痕跡,目前全棟已被拆除。)
延伸閱讀: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