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8/03/0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每一次的消費都是選擇:讀《寂靜的春天》

我身邊有幾本不同版本的《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 中文版,其中最早的版本是民國59年7月由大中國圖書公司印行的,離英文原版首刷在美國發行只相隔不到8年,以這個似乎冷門的主題及台灣當時資訊相對封閉的年代來說,是非常難得的事。
這些中文版隨著時代進展,在印刷上當然愈來愈精緻,翻譯也更加精確與流暢。我之所以會收集所有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在台灣的所有出版品與不同版本,純粹只是表達我個人對她的一點敬意。
總是覺得,不管是全世界那一個國家的人,都欠了瑞秋卡森一個人情。因為她對於大自然終生不渝的好奇,以及對萬物生命的關懷,瑞秋卡森以溫柔卻堅定的努力,開創了全世界的環境保護運動潮流。
寂靜的春天
因為《寂靜的春天》,人類才真正看清楚,那些似乎無形無蹤的化學製品,會對自然生命造成莫大災難,而且會禍延子孫。因為這本書引起廣大的討論與影響,催生了人類第一次為了環境大規模上街遊行。
1970年的千萬人大遊行是世界地球日的開始,也催生了1972年第一屆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有一百多個國家的代表齊聚瑞典,開啟了全世界各個國家在環境議題上共同合作的新紀元,催生了聯合國成立環境署,之後各個國家也才陸陸續續地成立了主管環境的獨立部會。
瑞秋卡森給世人的另一個典範,是她寫的書。雖然有嚴謹的科學調查與知識,但是文筆生動有濃厚的詩意及自然文學的蘊味,很容易影響與感動一般民眾。她說:「如果我談海洋的書有詩意,那不是我刻意注入詩情,而是因為真實地描述海洋時,沒有人能夠排除詩意。」
她原本是海洋學家,快樂地過著研究,觀察與寫作的生活,寫了三本非常暢銷地海洋科普書。不過當她發現當時才發明沒多久,被全世界歡欣鼓舞所接受的農藥將會帶來的災難,於是花了四年時間調查研究,寫出了《寂靜的春天》。她說:「如果我沒有盡力而為,就再也不能快樂地傾聽一隻烏鶇的歌唱。」這種民胞物與的使命感,是她一輩子努力的動力來源。
除了全世界的環境運動因為瑞秋卡森而啟蒙之外,她在自然教育的推動上也有深遠的影響。以台灣推動環境教育著力最深的荒野保護協會來說,荒野所採用的自然教育理念,就是來自於她為外孫羅傑所寫的一篇文章〈幫助你的孩子感受驚奇〉(台灣曾經將這篇文章配上豐富圖片出版,名稱為《永遠的春天》)。
瑞秋卡森曾祈禱:「假如我能向好心的仙女祈求一個願望,我希望她讓全世界孩子都能感受到神奇事物的能力,而且這種探索的好奇心能夠終生保有。」如何保持這種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呢?這需要有大人培養他們,父母最好只是陪伴只是傾聽,不要著急地灌輸一大堆生硬的知識,最多只是鼓勵與引導。瑞秋卡森提醒:「小孩如果要一直擁有他天生對自然的新奇感,那麼,至少要有一個能分享他新奇感的大人陪伴著,與他一起重新發掘世界的喜樂,驚異與神祕。」
這本出版超過半世紀的書,已成為人類共同擁有的寶藏與經典,書中的字字句句至今仍令人省思,甚至在書中最後一章開頭的這段話,仍是當頭棒喝:「我們正站在兩條路的分岔點上,而這兩條路並不相當。我們一直在走的路似乎很容易,但它的終點是個大災難。另一條路比較沒有人走,卻是抵達終點的最後一個機會,它可確保地球的安全。」
是的,兩條路在我們面前,每個時刻都是我們選擇的機會,如何透過每一天的消費選擇來改變世界?改善世界?這本書可以帶給我們信心與行動的力量。


所有圖片來源:pxhere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