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4|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解構神聖羅馬帝國(六):皇帝與教皇的權力鬥爭史,究竟誰較大?

    話說當卡爾一世(Karl I)被教皇利奧三世(Leo III)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後,再經奧托一世(Otto I)強化教會在世俗領地的角色後,從此國王或皇帝(這裡的國王,是指未被教皇加冕的「羅馬人的國王」,為方便閱讀,下文統一稱為「皇帝」)與教皇成為了微妙關係的存在。他們暗裡互相承認對方存在的必要性,但卻長期爭奪彼此間的相對權力。皇帝是世俗諸侯的「大哥」,教皇則是基督教世界、上帝在世俗的代表。由於中世紀的歐洲是以基督教為軸心的時代,分別擁有世俗權力的皇帝和宗教權威的教皇,自然在很多時候會有權力相爭的情況。
    皇帝獲得教皇的加冕而得到統治的合法性,而且得到其加持以明正言順的姿態號令諸侯。教皇則得到皇帝承諾的保護得以捍衛基督教世界及維持教廷在歐洲的獨立性。試想想,如果教廷成為歐洲某個封建領主的附庸,它的權威實必遭到質疑,最後導致整個「統一」的基督教世界分裂,西歐將不再聽令於位於羅馬的教廷指揮。
    因此,教廷必須千方百計維持自身的獨立性,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便堅負起保護教廷獨立性的重任。至於在東方的拜占庭帝國,情況可不一樣了。拜占庭帝國皇帝除了是整個帝國世俗事務的最高統治者,還完全控制了教會的事務。在東正教的最高的君士坦丁堡大牧首,是由皇帝任命,而且必須聽命於他。
    可以看到,皇帝與教皇的共同存在是必要的,他們彼此間的合作讓他們各自的權力和權威都得以維持。不過,這種脆弱的同盟共生關係卻在西元11世紀給首次打破。人類是追求權力的怪物,當一方出現權力擴大的慾望,希望權力天秤向自身一方傾斜,權力鬥爭的事情便會出現。發生在西元11世紀的這件事情,正好說明了這種情況。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歐洲史不是國別史,我們不能單獨研究某個歐洲國家的歷史。因為在歐洲漫長的歷史發展中一直都是國家林立的狀態,國家之間的互動是恆常的事,而一個國家的行為,很可能就會直接影響另一些國家的政策、文化和歷史發展。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