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宗教統治:基督宗教如何塑造世界,一部橫跨兩千五百年的人類史 Dominion: How the Christ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雖說目前世界上最多人信奉的宗教是基督教,但也因此背負最多負擔,各式各樣的負擔,這一點雖然也是理所當然,但久了以後,很很多事情都被人遺忘,甚至搞錯了。

或者覺得理所當然,忘記這個理所當然從來都不理所當然,而是有原因的。

很多事情喔!說實在的雖然我以前也有稍微注意到好像哪裡怪怪的,但從沒有系統性的理解,直到這本書登場。

要直接說結論的話,就是這個世界基本上已經完全被基督教價值觀統治了,哪怕你反對,甚至痛恨基督教,你也無法閃避基督教的思想,因為你用來檢討基督教的理由,基本上也是基督教式的想法,只是你自己不知道而已。

所以,如果你堅持要討厭基督教,最好不要看這本書,不然你會發現,不管你怎麼找理由反對,最後你用的理由,都是基督教的理由,那還不如繼續當個為反對而反對,什麼都不知道的人好了。

這本書從基督教成立之前開始,以一連串歷史事件,描述基督教如何打造「每一個當代」世界,如何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變革,征服世界上的其他價值觀,以至於連反基督教的人,所使用的也是基督教的價值觀。

先提幾個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甚至認為「本該如此」的價值判斷,比方說我們推崇理性、支持科學研究、認為人人平等、人擁有天賦人權(甚至開始講動物權)。這些觀點現代人垮垮而談,彷彿一切都是那麼理所當然,也不需要任何理由,但實際上當你真心去探究「為何如此」的時候,會快就會發現一切並非裡所當然。

而且你會發現你很難拼出什麼很好的理由來解釋為何應該如此。

例如為何認為人人平等?

是的,有數不盡的社會學、政治學或哲學研究者(從大師到學生)拼命想要寫出一個放諸四海皆準而且永遠成立的定律,因為如果有例外,那麼人人平等就不是什麼真理了,這對所有爭取人權的人來說都會是難以忍受的重大挫折。

但沒有答案就是沒有答案,偏偏這個概念為何可以被全世界的人接受,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這答案來自於基督教神學,哲學或社會學、政治學當然找不到答案,除非你採用神學來回答。

於是在研究者閃避答案的同時,大家已經先接受了這個命題,所以研究者放心的去處裡其他議題,例如制定符合平等要求的法律之類的,而不再去討論平等本身。

本書也差不多是濃縮了基督教發展史,不管好的壞的全都寫進來,然後我們看見一個思想上的征服史,遠比血腥殺戮更加激烈。

故事從羅馬人進攻耶路撒冷開始,這個古代最強大也自認最文明的國家,遇見了一個奇怪的民族,他們「有宗教」(羅馬人其實沒有宗教,雖然有各種信仰,但沒有有體系的中心思想,但他們也理所當然的認為這樣才是對的),而且完全無意與羅馬融合,明明這招在古代早有許多大帝國採用過,而且還滿成功的(亞述、巴比倫、印度、中國),而且神明不是多多益善嗎?反正全都供奉就好。

羅馬,說古代世界(不管是哪個文明)的權力觀點全都很簡單也很直觀,就是拳頭大的才有權力,沒有平等這回事(雅典的民主是奴隸制下的貴族休閒,而且只屬於男性),因此在性方面,更是權力展示場所,男性暴力無所不再,終極的權力展現當然是男男性行為,代表成為人上人,可以宰制其他男性。

這個核心很重要,基本上這就是一神教與其他宗教最大的歧義點,因為一神教的概念,在於除了唯一的神以外,其他都只是受造物,因此人人平等,這在世界是非常奇怪的觀點,是非常奇特的價值觀。

所以從舊約開始,一直讓牧羊人繼承王國、小兒子取得長子名份。整本聖經都在告訴你,在神面前你是如此卑微,而且你應該卑微,因為弱者才是有福的,強者應該為弱者服務,因為神叫日頭照歹人也照好人,在絕對的至高者面前,你只能臣服。

這個核心觀點完全違反人類本能,尤其是強者絕對會不甘願。

羅馬帝國就很不甘願,於是迫害開始,但革命已經展開,弱者將取得國度的權柄,讓早期基督徒甘心被釘在十字架上,或者在競技場被野獸撕裂,因為上帝的應許已經下來了,他們已經成為勝利者。

不是即將,而是已經。

終於,羅馬帝國遇到一位意外的「弱者」,來自皇帝的妻子與母親,在皇帝面前這兩位女性當然是「弱者」,但她們讓皇帝改宗了。而當皇帝自許為弱者的朋友,帝國整個被翻轉過來。

然後換教會掌權,而且居然跟皇帝站同一邊,這種事情從沒有過。

但也因此分裂,這裡又要提出基督教價值觀一個奇怪而且反直覺的部份,就是「人不該有王」,於是有些基督徒跟皇帝走在一起,有些希望分權。

再一次,弱者必須得勝,政教分權必須落實(至少在「法律」上),而各地小教派的分權也出現,各種理論必須被同意擁有發表的空間。

但各種理論帶來各種意見,也帶來殺戮,於是一個更高的原則又被確立,一個「普世」的觀點。

於是歷史再次改變,當教會提出普世觀點時(這繼承了人人平等的概念),寬容必須被執行,於是學術開始蓬勃發展,修道院成立大學,教皇頒布學術倫理準則與大學自主的原則,避免政治統治者插手學術界,因為學術界是宗教的輔助者,因為聖經說人類受命管理世界,因此研究世界的科學須受到保護,不該被統治者利用。

這一點跟中國所有的人都只為天子這個政教合一的唯一偶像服務不同,在中國連神都要聽命於皇帝,神的地位由皇帝冊封。

但普世的概念進一步帶來質變,有些教會越世俗化,開始連想法都世俗,有些教會醉心研究,完全沒注意外面世界已經跟不上,一邊提出各種得罪權力者的論點,例如「更進一部分權的日心說」,因為這挑戰了教會與帝國一直相信的亞里斯多德理論(地心說其實是希臘式的觀點)。

就這樣一步一步,每次基督教的變革都讓世界價值觀進一步的基督教化,然後久了以後,又有新的想法出現(但又往往是更古老的回歸),為了擊敗強者,讓弱者掌權,直到今日。

這真的非常精彩,真的敗也基督教,成也基督教,重點在於神學的進化,而這一點從舊約聖經就開始,因為聖經裡自己也揭示了這樣的進化(聖經裡在堅守價值觀的原則下,世俗與律法層面卻是一直改變,所以聖經前後文的「規定」不同是很正常的現象),但一切卻又是為了回歸原點。

最後,我們現在所能接觸到的各種「當代」價值觀,基本上全都是基督教的了,不管是自由民主人權,還是人本環保法治,我們的政治想像、世界想像全由基督教神學劃定,就連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都是源自於聖經,只是不同的人拿去玩出不同的東西。

不論好壞,全都在掌握之下,矛與盾都是基督教,而千百年來累積的不同思想層層疊疊。大家也習慣拿自己想要的部份去使用,然後吵架。

但也因此,想要堅守自己價值觀的伊斯蘭教部份教派(不接受普世主義的,但其實普世主義跟全球化本身就是非常基督教思想的概念),採用了最後的手段來展示自己的信念。

也只剩這招了。

這樣說好了,連廢話大全的靜思語也抄了很多聖經話語,因為不這樣也不行。

因為現在世界各種「普世價值」,已經幾乎不可能挑戰了。

你說其他宗教或文化也有相同價值觀?這樣說好了,這是你用現在的立場去看過去而已,而你現在的立場,早已經是……

宗教統治:基督宗教如何塑造世界,一部橫跨兩千五百年的人類史(上下冊)
Dominion: How the Christian Revolution Remade the World
作者: 湯姆.霍蘭 
原文作者: Tom Holland
譯者: 蔡怡佳, 陳正熙, 陳愷忻
出版社:啟示 
出版日期:2022/11/19
語言:繁體中文
叢書系列:Knowledge
規格:平裝 / 840頁 / 21 x 14.8 x 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出版地:台灣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moge (毛毛牙)的沙龍
203會員
998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子藝(momoge),新書歸途2:駱沙利南2024台北書展同步上市喔!
2025/04/23
說到桌上型角色扮演遊戲(TRPG),我想我的狀況點特殊。 是的樣的,其實我一場都沒玩過,不騙你,一場都沒有,雖然我手邊有各種規則書、手冊、整套的骰子、各種指示物,也自己畫過不少地圖。 很現實的一點在於,我身邊從來都沒有人跟我有一樣的嗜好,打從前網路時代就這樣,就一個很鄉下的阿宅,貪婪著蒐集找得到
Thumbnail
2025/04/23
說到桌上型角色扮演遊戲(TRPG),我想我的狀況點特殊。 是的樣的,其實我一場都沒玩過,不騙你,一場都沒有,雖然我手邊有各種規則書、手冊、整套的骰子、各種指示物,也自己畫過不少地圖。 很現實的一點在於,我身邊從來都沒有人跟我有一樣的嗜好,打從前網路時代就這樣,就一個很鄉下的阿宅,貪婪著蒐集找得到
Thumbnail
2025/04/22
有點沈重的故事,還好最後有個豁然開朗的結局。 從書名就知道故事主軸,這裡講的是出生在高風險家庭的孩子,從小就被要求負擔家務,還要面對不適任父母的時候,要如何成長的故事。 這真的很沈重。 因為還是小學生的主角「殺了自己」。 所謂殺,指的是扼殺自己的感情,明明只是小學生,還在一個可以撒嬌、貪玩貪
Thumbnail
2025/04/22
有點沈重的故事,還好最後有個豁然開朗的結局。 從書名就知道故事主軸,這裡講的是出生在高風險家庭的孩子,從小就被要求負擔家務,還要面對不適任父母的時候,要如何成長的故事。 這真的很沈重。 因為還是小學生的主角「殺了自己」。 所謂殺,指的是扼殺自己的感情,明明只是小學生,還在一個可以撒嬌、貪玩貪
Thumbnail
2025/04/15
這本書是參觀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時獲贈的,正好我很愛這種歷史書籍,所以拿到很快就看了,也讓我對於長老教會在台灣的宣教史有更完整的認識。 長老教會在台宣教160年了,不過這當然不是基督教最早來台的紀錄,荷蘭時期自然也有宣教士來台,而且也有進行宣教活動,所以當年其實也有不少人受洗,尤其是平埔族聚落,後來
Thumbnail
2025/04/15
這本書是參觀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時獲贈的,正好我很愛這種歷史書籍,所以拿到很快就看了,也讓我對於長老教會在台灣的宣教史有更完整的認識。 長老教會在台宣教160年了,不過這當然不是基督教最早來台的紀錄,荷蘭時期自然也有宣教士來台,而且也有進行宣教活動,所以當年其實也有不少人受洗,尤其是平埔族聚落,後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西羅馬帝國亡後,神聖羅馬帝國究竟為何興起?歐洲人的共同意識又是如何建立起來的?也許我們可以從歐洲人所熟悉的歷史架構找到一點線索。
Thumbnail
西羅馬帝國亡後,神聖羅馬帝國究竟為何興起?歐洲人的共同意識又是如何建立起來的?也許我們可以從歐洲人所熟悉的歷史架構找到一點線索。
Thumbnail
雖說目前世界上最多人信奉的宗教是基督教,但也因此背負最多負擔,各式各樣的負擔,這一點雖然也是理所當然,但久了以後,很很多事情都被人遺忘,甚至搞錯了。 或者覺得理所當然,忘記這個理所當然從來都不理所當然,而是有原因的。 很多事情喔!說實在的雖然我以前也有稍微注意到好像哪裡怪怪的,但從沒有系統性的理解,
Thumbnail
雖說目前世界上最多人信奉的宗教是基督教,但也因此背負最多負擔,各式各樣的負擔,這一點雖然也是理所當然,但久了以後,很很多事情都被人遺忘,甚至搞錯了。 或者覺得理所當然,忘記這個理所當然從來都不理所當然,而是有原因的。 很多事情喔!說實在的雖然我以前也有稍微注意到好像哪裡怪怪的,但從沒有系統性的理解,
Thumbnail
*********************************** 這篇故事純屬虛構,請勿當真 本故事將同步發表於 小說頻道 PCGAMMA *********************************** = 聖女新娘 47 立為聖母 = 羅馬天主教廷,領導著現今世上至少十一億的虔誠人類
Thumbnail
*********************************** 這篇故事純屬虛構,請勿當真 本故事將同步發表於 小說頻道 PCGAMMA *********************************** = 聖女新娘 47 立為聖母 = 羅馬天主教廷,領導著現今世上至少十一億的虔誠人類
Thumbnail
中古初期,從西羅馬帝國滅亡(5世紀)到十字軍東征(11世紀),西歐就是一個狀態從糟糕狀態要努力往普通狀態發展的地方。因此「政權」與「教權」怎麼相互扶持成為中古初期很重要的發展關鍵。
Thumbnail
中古初期,從西羅馬帝國滅亡(5世紀)到十字軍東征(11世紀),西歐就是一個狀態從糟糕狀態要努力往普通狀態發展的地方。因此「政權」與「教權」怎麼相互扶持成為中古初期很重要的發展關鍵。
Thumbnail
狂熱的打擊「異端」只能突顯自身的無能為力,絕非實現正義的表現,這是我們往後在面對這些動機可疑、理念不明的「反XX」運動時,所應抱持的審慎態度
Thumbnail
狂熱的打擊「異端」只能突顯自身的無能為力,絕非實現正義的表現,這是我們往後在面對這些動機可疑、理念不明的「反XX」運動時,所應抱持的審慎態度
Thumbnail
終於來到士師記,這可是全本聖經中最血腥暴力的一卷,雖說列王記和歷代志也很多血腥場景,但那有點像在看三國志,畢竟都是政治鬥爭,但是士師記野蠻多了…… 但卻能幫助我們更加認識上帝,我強調過,上帝是愛沒錯,但上帝「不只」是愛。有限的人在無限的上帝面前,還會感到無限的恐懼,因為你會發現自己根本一無是處。 第
Thumbnail
終於來到士師記,這可是全本聖經中最血腥暴力的一卷,雖說列王記和歷代志也很多血腥場景,但那有點像在看三國志,畢竟都是政治鬥爭,但是士師記野蠻多了…… 但卻能幫助我們更加認識上帝,我強調過,上帝是愛沒錯,但上帝「不只」是愛。有限的人在無限的上帝面前,還會感到無限的恐懼,因為你會發現自己根本一無是處。 第
Thumbnail
先讀讀這段經文: 法利賽人出去,彼此商議要怎樣從耶穌的話找把柄來陷害他。 他們差派自己的徒弟,會同希律黨黨徒去見耶穌,問他:「老師,我們知道你是誠實人;不管人怎麼想,你總是忠實地把上帝的道教導人,因為你不看情面。 請告訴我們你的想法:向羅馬皇帝凱撒納稅是否違背我們的法律呢?」 耶穌知道他們的惡意,就
Thumbnail
先讀讀這段經文: 法利賽人出去,彼此商議要怎樣從耶穌的話找把柄來陷害他。 他們差派自己的徒弟,會同希律黨黨徒去見耶穌,問他:「老師,我們知道你是誠實人;不管人怎麼想,你總是忠實地把上帝的道教導人,因為你不看情面。 請告訴我們你的想法:向羅馬皇帝凱撒納稅是否違背我們的法律呢?」 耶穌知道他們的惡意,就
Thumbnail
中世紀的教堂興建,沒有精密的建築技術,生活貧困、當時的王子甚至比現在的囚犯生活還差,為什麼當時的人民願意犧牲奉獻、拼死拼活蓋出令人驚艷的教堂呢?肯・弗雷特在《上帝之柱》講了一個非常精彩的故事。
Thumbnail
中世紀的教堂興建,沒有精密的建築技術,生活貧困、當時的王子甚至比現在的囚犯生活還差,為什麼當時的人民願意犧牲奉獻、拼死拼活蓋出令人驚艷的教堂呢?肯・弗雷特在《上帝之柱》講了一個非常精彩的故事。
Thumbnail
事情,其實過去早已經發生過,只是以不同形式呈現而已!現在我們常苦於憂慮、挫折、不安、頹圮的心情,甚至是面臨選擇的關頭,在多不勝數的心靈雞湯與勵志課程、甚至是正面能量都四處滿溢的現代,我想最佳的解答是在自己;正確的說是在自己眼前,那就是歷史,我們經歷的,過去一定有人也有過,只是形式與時代不同,謙信不是
Thumbnail
事情,其實過去早已經發生過,只是以不同形式呈現而已!現在我們常苦於憂慮、挫折、不安、頹圮的心情,甚至是面臨選擇的關頭,在多不勝數的心靈雞湯與勵志課程、甚至是正面能量都四處滿溢的現代,我想最佳的解答是在自己;正確的說是在自己眼前,那就是歷史,我們經歷的,過去一定有人也有過,只是形式與時代不同,謙信不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