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8/06/18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讀史拾零】從宏觀戰場到微觀戰役(上)!

是說一直以來,常覺得要完整闡述一場戰爭的來龍去脈,是非常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事。原因在於人類的行為本來就很複雜,而攸關個人生死、國家存亡的戰爭,又是其中最為複雜、最多算計、最充滿秘密的一種行為。而且不止許多當事人最後戰死沙場,帶著真相去了另外一個世界,更有許多的倖存者,為了國家的利益,而選擇說謊,這都讓真相變的更隱晦不明。又或許這世界本來就沒有真相,同一件事站在敵對雙方、甚至是不同的友軍陣營,就會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與解讀,而這都增添了撰寫戰史的難度。
而無法一窺戰爭全貌的另一個原因,在於戰爭從上到下,其實是由很多不同的層次所組成的。從最上層的「政治外交」,到爆發戰爭後的「戰場全局」,在戰場之中不同的「戰役發展」,到每次交戰時雙方所採取的「戰術細節」,由大到小,由宏觀到微觀,有各種不同的切入點。這沒有對與錯的問題,只來看選擇從什麼角度來切入並描述這場戰爭。每一個不同的探討角度與不同的看法,其實也都提供了研究這場戰爭的一個小窗口,讓人可以去自己去拼湊與解讀歷史上所曾經發生過的這場戰爭。
在史大林格勒戰役中準備攻擊的德軍士兵與三號突擊炮。(圖片取自維基百科)
舉個例子,就以二戰時的東線戰場為例好了。如果從「政治外交」來看,將會討論到德蘇如何瓜分波蘭,與雙方所簽屬的互不侵犯條約。英國戰前對德國的辜息主義,戰爭爆發以後美英兩國如何透過物資援助,全力支援蘇聯,讓蘇聯得以在東線戰場牽制數量龐大的德軍部隊,最後終於成功拖垮納粹,讓德軍元氣大傷。但這也導致戰爭後期,蘇聯快速進軍柏林,並捲襲半個歐洲,最後落下紅色鐵幕,形成了冷戰對峙的局面,影響極為深遠。
而如果進一步進入軍事戰略的範圍,討論到「戰場全局」,那就會講到德國如何在戰前準備巴巴羅薩作戰,各集團軍的推進方向、目標選擇與戰略規劃。介紹這個巴巴羅薩作戰最初的成功之處與最後走向失敗的原因,談到希特勒是如何介入戰場決策,作出了錯誤的戰略決定。並且進一步評論德軍執著於在某場戰役中進行決戰,卻選擇撤出另一場戰役,是否為合理的決定。最後回顧德軍最後敗北,撤出東線戰場時,為什麼會沿路丟盔棄甲,狼狽而逃,當時是否有更好的方法,能保住整條戰線。
若再進入更細節之中,研究每一場的「戰役發展」,那就會提到德軍一開始的閃電戰術如何擊潰蘇聯,蘇聯在基輔戰役是如何錯估敵情,而蒙受了嚴重損失,在黑海海濱的克里米亞半島戰役如何失敗,慘遭全殲。蘇軍又是如何在艱苦的戰役中,守住了首都莫斯科,讓德軍在最後功虧一簣,當然也會提到史大林格勒與列寧格勒這兩場慘列的圍城戰役,雙方戰車大混戰的庫斯克戰役,後期蘇聯反攻時收復烏克蘭的戰役,圍困布達佩斯等戰役,與最後的柏林攻防戰。
至於最微觀的戰史,則屬雙方的「戰術細節」,如彼此在當下不同的戰術是如何影響了後來的作戰結果。德軍戰車與蘇軍戰車設計思維的不同,又如何導致作戰方式的歧異,最後影響了戰場上的勝敗。交戰雙方在空中轟炸機與地面火炮運用上的差異,士兵槍械子彈的性能優劣,德軍的基層作戰指揮系統,黨衛軍在戰場上的表現,蘇軍的後備動員模式,政委制度對於基層士氣影響等等,每一個細節其實都直接或間接影響了戰事的進行。
所以當一輛美國援助的M4戰車,在蘇聯從農村動員而來的充員士兵操作下,在莫斯科戰役裡的某場遭遇戰中,擊退已經四處轉戰多時,兵疲馬困且補給不足的德軍小隊時,其實就說明了每一場戰爭的結果,其實都是從上到下,由不同層面的各種因素交織影響而成的。「政治外交」讓美製戰車來到蘇聯;錯誤的「戰場全局」判斷,讓德軍最後兵疲馬困;蘇軍的寸土不讓,隨著「戰役發展」而讓情勢逆轉;德軍重裝甲部隊不適應冬季泥濘戰區的「戰術細節」等,也影響了遭遇戰中的勝負。
也因此,要如何來討論一場戰爭,其實見仁見智,橫向討論「政治外交」、「戰場全局」、「戰役發展」或「戰術細節」的每一個不同層面都可以,甚至是縱向討論某一單一事件從上到下所發生的影響,如蘇聯紅色革命以後,對部隊的清洗如何在政治曾面影響了蘇聯部隊,當高階將領人人自危下,對戰場全局出現了什麼樣的破壞,如何影響戰役走向,最後這樣的政治思想檢查落實在基層部隊後,蘇聯紅軍士兵處在一個什麼樣的部隊環境中作戰。
當然,也會有充滿雄心壯志的學者,書寫巨細靡遺的完整戰史,自成一家之言,不過如此也的確會成為「一家之言」,因為從德國人的角度、蘇聯人的角度、美國人的角度、英國人的角度、甚至波蘭人、法國人、烏克蘭人的角度來看東線戰場,都一定會有完全不同的看法。當看過越多說法,就會越疑惑什麼是真相,真相真的存在嗎?而閱讀戰史,或許得到的收獲,就是學會到對一件事有不同的宏觀、微觀切入點,並持平分析各方的不同立場與動機,交戰雙方所使用的戰略戰術有何利弊之處。
也許這才是閱讀殘酷戰史可以給我們的幫助,讓我們能學會以更進一步的方式來思考問題。就像羅興亞人道危機,若單方面去譴責緬甸軍政府,那又如何去面對若開邦人的苦難,與日前羅興亞武裝組織屠殺印度裔緬甸人的事件。但批評羅興亞人,卻又要面臨無視他們目前慘況的良心譴責。當翁山蘇姬為了維持脆弱停戰協議而不得不作妥協,而飽受外界的批評時,都讓我們看到世事的複雜,很多時候都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解釋清楚的,以為殺掉壞人,幫助好人,就能天下太平,那未免也太過於天真了(未完待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