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鍾永豐 1968 年,歐美民權運動、抗議示威活動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潮,從美國、法國、英國、西德、捷克、日本一路延燒,法國坎城影展因「五月風暴」中斷,捷克爆發「布拉格之春」,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遇刺身亡,引發全美超過一百個城市暴動。當時的媒體、抗爭的年輕人無不高呼巴布狄倫應該與他們站在一起,而此時的狄倫卻選擇遠離這股風潮。
誰的‧巴布狄倫?
儘管巴布狄倫也許會否定自己是屬於任何人的,對於「抗議的祭司」名號不屑一顧,但作為半世紀以來最偉大的歌手,狄倫對世界的貢獻確實已遠遠超越音樂的領域。回顧六○年代初,美國大眾娛樂依舊一片歌舞昇平,中產階級價值觀根深蒂固地維持著粉飾太平的和樂,凱魯亞克《在路上》問世之初毀譽參半、「垮掉的一代」仍屬於次文化裡的一小群、貓王被帶有敵意地當作帶壞青少年的性感偶像看待,萌芽中的黑人平權運動、阿爾及利亞戰爭、非洲殖民地獨立運動、岌岌可危的越南局勢 ……,無論或遠或近都彷彿與你我無關。
當巴布狄倫彈著吉他、吹著口琴,以他獨特的嗓音唱著〈Blowin' in the Wind〉、〈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訴說對和平的渴望、對戰爭的痛恨、對權威的不滿以及對自由的嚮往,唱著屬於自己、屬於年輕世代的歌曲,啟蒙了一整代青年的理想主義,啟發音樂批判社會的力量,在那個美國尚未深陷越戰泥沼的年代,先見之明地預示終將改變歷史的反戰、反文化浪潮。然而,當狄倫被年輕世代視為反叛精神的導師時,卻反過來質疑、批判作為反叛英雄的自己。正如他從民謠走向搖滾,在六八年的抗爭浪潮中選擇遠離,他拒絕成為任何人的巴布狄倫,拒絕被輕易地定義。
2016 年,巴布狄倫在眾人的驚嘆聲中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位影響力無遠弗屆的歌手、作家、詩人,從1961 年出道至今,始終就是難以歸類、甚至一再我自否定、不斷蛻變的創作者。他出身自民謠音樂,卻深刻變革搖滾樂,他既是一名偶像樂手,同時也是民權運動的旗手,他的歌曲既是音樂也是詩作,他代表一整代青年反戰與反叛的精神,卻又回頭否定了這個形象。
如同陶德海恩斯在《搖滾啟示錄》中,找來凱特布蘭琪、克里斯汀貝爾、希斯萊傑等六位不同性別、族裔的演員飾演不同時期、身分、狀態的巴布狄倫,呈現一個在公眾面前、私生活與大眾的想像之間不停變異、形象飄邈的狄倫。誰的巴布狄倫?誰是巴布狄倫?
或許每個人心中的理想主義都能夠找到留給巴布狄倫的一席之地,又或許答案只在風中。
關於巴布狄倫 巴 布 狄 倫 ( Bob Dylan ) , 1941 年 生 於 明 尼 蘇 達 州 杜 魯 斯 市 , 當 代 最 重 要 的 民 謠 歌 手 、 藝 術 家 、 詩 人 。
從 1961 年 發 布 首 張 專 輯 至 今 , 狄 倫 在 流 行 音 樂 界 和 文 化 界 引 起 的 影 響 已 超 過 五 十 年 。 這 位 被 視 為 二 十 世 紀 最 有 影 響 力 的 歌 手 , 作 品 不 僅 跨 越 多 個 世 代 以 及 不 同 社 會 階 層 , 六 ○ 年 代 美 國 躁 動 不 安 的 嬗 變 , 也 成 為 巴 布 狄 倫 的 創 作 養 分 , 他 最 膾 炙 人 口 的 作 品 , 多 是 來 自 這 個 時 期 。 〈 Blowin' in the Wind 〉 和 〈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 等 歌 曲 , 精 準 地 掌 握 了 那 個 時 代 的 叛 亂 、 異 議 和 獨 立 精 神 , 幾 乎 成 了 反 戰 和 民 權 運 動 的 頌 歌 。
巴 布 狄 倫 勇 於 替 民 權 發 聲 , 對 政 府 抗 議 、 關 懷 社 會 諸 多 議 題 , 包 覆 哲 學 的 詩 歌 , 廣 為 吸 納 美 國 傳 統 民 謠 、 搖 滾 、 鄉 村 和 藍 調 音 樂 , 甚 至 包 括 爵 士 和 搖 擺 樂 元 素 , 他 不 隨 波 逐 流 的 創 作 風 格 , 以 及 大 膽 加 入 電 子 元 素 , 在 當 時 的 樂 壇 可 謂 「 離 經 叛 道 」 。 而 事 實 證 明 , 他 的 叛 逆 已 經 深 遠 影 響 全 球 樂 壇 , 更 被 《 時 代 》 雜 誌 選 入 二 十 世 紀 最 有 影 響 力 的 百 人 名 單 。 列 名 「 搖 滾 名 人 堂 」 、 納 許 維 爾 創 作 名 人 堂 、 創 作 名 人 殿 堂 的 終 身 會 員 , 巴 布 狄 倫 至 今 獲 得 包 括 終 身 成 就 獎 在 內 共 十 二 座 葛 萊 美 獎 、 奧 斯 卡 和 金 球 獎 各 一 座 , 以 及 普 立 茲 特 別 榮 耀 肯 定 。
除 了 音 樂 創 作 , 巴 布 狄 倫 也 跨 足 各 種 各 樣 的 媒 體 , 包 括 導 演 的 電 影 《 Eat the Document 》 、 《 Renaldoand Clara 》 , 演 出 《 Hearts of Fire 》 , 2OO5 年 並 與 馬 丁 史 柯 西 斯 ( Martin Scorsese ) 合 作 紀 錄 片 《 巴 布 狄 倫 : 迷 途 之 家 》 ( No Direction Home ) ; 2OO6 年 擔 任 電 台 節 目 《 Theme Time Radio Hour 》 的 主 持 人 , 並 舉 辦 畫 作 展 覽 。 在 此 同 時 , 上 百 本 關 於 他 的 書 籍 論 述 也 不 斷 問 世 。 更 有 2OO7 年 陶 德 海 恩 斯 ( Todd Haynes ) 執 導 的 致 敬 傳 記 電 影 《 搖 滾 啟 示 錄 》 ( I'm Not There ) , 巴 布 狄 倫 無 遠 弗 屆 的 影 響 真 的 無 處 不 在 。
「 我 的 歌 是 文 學 嗎 ? 」 2O16 年 諾 貝 爾 文 學 獎 破 天 荒 頒 給 了 巴 布 狄 倫 , 並 將 他 的 創 作 與 希 臘 史 詩 作 者 荷 馬 相 提 並 論 , 巴 布 狄 倫 以 歌 手 之 姿 , 拿 下 多 少 文 學 作 家 一 生 企 盼 的 桂 冠 。 但 在 發 表 獲 獎 感 言 時 , 狄 倫 表 示 , 自 己 從 來 沒 有 時 間 問 自 己 的 歌 是 不 是 文 學 。 就 像 莎 士 比 亞 的 劇 本 , 必 須 在 舞 台 上 被 演 出 、 被 唸 白 , 才 更 能 展 現 戲 劇 的 真 諦 。 歌 是 用 來 唱 的 , 必 須 被 演 唱 、 被 聽 眾 聽 見 , 才 能 走 進 不 同 的 生 命 和 文 化 中 , 感 知 心 靈 的 真 知 。
❶ 憑 6 張【2018 臺北文學.閱影展】票根至光點台北櫃臺,
即可免費兌換專書乙本。(每張票券限兌換一次) ❷ 持【文學.閱影展 ─ 焦點人物:巴布狄倫】3 部電影
《別回頭》&《搖滾啟示錄》&《最後的華爾滋》各 1 張票根,
即可免費兌換專書乙本。(每張票券限兌換一次) ❸ 自由選購:《誰的.巴布狄倫》專書每本佛心價 100 元
(數量有限,售完為止)
【換售期間:6/1(五)~6/30(六)止|光點台北服務櫃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