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8/10/0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明天,最後一天》Die Tomorrow - 關於死亡,你有什麼看法?

《明天,最後一天》Die Tomorrow  台灣上映日期:2018.09.21  鏡象電影  發行
《明天,最後一天》Die Tomorrow 台灣上映日期:2018.09.21 鏡象電影 發行
透過六段仿紀錄片的小故事,描述真實存在「過」的人物們,他們在死前一天的日常生活。而探討「死亡」議題的電影作品相當多,《明天,最後一天》也絕對不是第一部將死亡作為主題的作品,但用「記錄前一天」的方式,來反應了人們對死亡的態度,以及死亡在生命中的份量,《明天,最後一天》的敘事手法可說是相當新鮮。
全片運用了相當多小巧思,六段不同的日常生活,以文字輔助概念,在眾多細節上呈現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可能忽略或是不在乎,卻又可能留下遺憾的小事。電影片長不長,短短75分鐘裡,六個小故事隱藏著六個不同的人生:有人積極過活,最後遭遇不測;有人對感情失望而選擇輕生;也有人有著大好前程卻遭逢意外。總總事件除了讓人感到人生無常外,愛更要即時,也讓我們認識到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才是對自己生命負責的態度。
圖片來源:鏡象電影
電影整體的故事內容並不嚴肅,透過這些關於死亡的故事,反而讓我們正視死亡這個概念。因為當我們認真討論死亡,可能感到害怕或恐慌,但其實透過呈現六個角色在世的最後一天,觀眾們可以發現這些日常生活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甚至習以為常。更有趣的是,片中還穿插了訪問小孩和人瑞關於死亡的看法,兩者在人生極端的兩個時間點,卻對死亡一事皆看淡豁達。因為沒有人知道自己的死亡會是什麼樣子,也沒人知道死亡究竟何時到來;相反地,當我們好好把握當下,認真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物,死亡也就是生命中的一部分罷了。
我個人相當喜愛其中一個描述小女星,因為主要女星遭逢意外而順勢成為經紀公司主打的明星。鏡頭一轉,訪問了老人和小孩對於「死亡是好是壞」的問題。死亡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對不同人在不同時機、不同情況下都會有不同答案。他間接說明了死亡的多元樣貌,並非我們一般認知的黑暗可怕。或許這正是我們需要面對死亡的態度,有時候就在那一念之間,便會豁然開朗。
《明天,最後一天》在敘事手法上的創意,是我個人相當喜愛的地方。像是開頭出現的計時器、全部一鏡到底的小故事,大量日常對白的場景、提示每秒死亡兩人的統計數據,或是拍立得照片、維基百科的資料,就像是拼圖般拼湊出在日常生活中關於死亡的元素。死亡無所不在,所以不用逃避;劇情節奏平緩舒適的調性下,死亡顯得並不黑暗陰沈,反而平靜輕鬆。換個方式想想,就算這個世界每秒鐘死去兩個人,世界依舊持續轉動,並沒有因為死亡而停歇。我們應該將死亡視為自然的一環,與其談論死亡,不如想想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之中創造無限可能。
圖片來源:鏡象電影
整體而言,《明天,最後一天》的電影題材相當有趣。以類戲劇的方式整理真實新聞素材,以各種不同變化的巧思,呈現出一鏡到底的六個故事。但它並非是六個故事的短片集電影,反而是主題圍繞在死亡的多元樣貌上,與其說是六個短片故事,還不如是說六個曾經活在世界上的人物,教會了我們有關生命的意義,正視死亡的哲學。透過有趣的串場,剪輯編排穿插之下,死亡變得平易近人,而且無需過度嚴肅。它並非是部多愁善感的電影作品,而是透過了解人們生前最後的時光,了解到我們其實都離死亡很近,也該更加珍惜我們存活在這世界上的美好時光。
XXY的推薦指數:★★★★★五顆星為滿分 《明天,最後一天》我給★★★★ 4顆星 值得一看的生死哲學課!
電影預告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