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科幻影集《星際爭霸戰》(以及後來的電影)的開場,一語道破了星際旅行這個主題最迷人之處。
宇宙,最後的邊疆。這是星艦企業號的航程。它的五年任務,是去探索這未知的新世界,找尋新的生命與新文明,勇踏前人未至之境。——《
星際爭霸戰》
浩瀚的宇宙中有著難以數盡的星系,每個星系發展出不一樣的經濟體、文化和科技。在這些星系生態底下,有著多樣化的星球樣貌,擁有不同的環境、氣候、自轉速度,而在其中,又存在著自成一格的物種和資源。
天邊的繁星,正猶如海邊的細沙般,幾乎不可能有窮盡的一日。若是想要重現「宇宙探索」這近乎無限的概念,遊戲設計師們該如何著手創造?恐怕即便是當代最大型的遊戲製作公司,一次投入500人以上的開發團隊,一個星系接著一個星系的規劃、設計,也不可能做到,至少在一個人的有生之年無法見證。
演算法生成,《無人深空》重現宇宙的「無限」
Hello Games這家獨立遊戲公司,試著從另一個角度切入,並且給出了答案:人腦做不了,那麼就利用演算法生成吧!
於是《無人深空》(No Man‘s Sky)誕生了。在演算法的運用下,整款遊戲的容量只有不到10G的大小,製作團隊大約10來個人,但遊戲卻已經能夠產生出18,446,744,073,709,551,616種星球的可能,遊戲中的宇宙如此巨大,以至於開發團隊甚至得派出自動機器人去拍照、檢查,看看是不是有不合邏輯和常理的地方。
備註:對於遊戲檔案大小沒有概念的讀者,這裡簡單舉個例子。以同樣也是主打開放世界且較知名的《俠盜獵車手V》(Grand Theft Auto V)為例,遊戲中的地圖大小及背景是以洛杉磯為原型去開發的,容量大約是50G左右。
《無人深空》本身雖然是單機遊戲(目前也支援多人模式,最多4人),但是也透過有趣的系統來串連整個生態。實際上玩家們是「共享著同一個宇宙的」,遊戲中的每一個星系、星球、動植物、地點,都由第一位發現者來命名。
也就是說,在這款主打宇宙探索的遊戲中,身為玩家的你可以隨心所欲的冒險,而任何一顆你所踏上的星球,你很有可能都是名符其實的「第一人」。在荒廢星球上發現外星文明的遺跡,你是第一個。在黃沙滾滾的星球中漫步探索或是飆越野車,你是第一個。在充滿生物、氣溫宜人的一片草地上打滾,你是第一個。在遠的要命的星球上建立屬於自己的基地、家園乃至堡壘,沒問題,你還是那第一個。
即便處在同一個宇宙下,在遊戲裡你頂多能夠捕捉到其他玩家的「影子」、「到此一遊的足跡」,像是空無一人的基地、生存用的設備。跨年沒人揪?中秋節一個人在家烤肉差點想不開燒炭?情人節不敢出門?沒問題,《無人深空》這款遊戲就是希望你堂正正的當一條宇宙單身狗,因為在宇宙絕對巨大的宏觀視野下,1個人、2個人,甚至是5個人都是沒有差別的。就算《無人深空》未來開放並且支援100萬個玩家同時上線,在18,446,744,073,709,551,616個星球上,你要遇到另一個人的機率仍微乎其微。
孤獨到了如此極致,剩下的反而是充滿禪意的美學。
你是銀河時代的哥倫布,你在未竟之地拓下的腳印數量狠狠打臉阿姆斯壯;艾德蒙.希拉蕊爵士所攀登過最高的山,高度也不過是你現在腳下所站著的一半。你能夠順理成章的為所有發現物命名,因為你是Alpha,也是Omega。是昔在、今在、永在的宇宙單身狗。
是的各位,讀到這裡你並沒有看錯,透過演算法在遊戲產業的靈活運用,我們正在見證的是史上最大的ㄈㄓ沙盒遊戲,宇宙最狂單身狗遊戲上線啦!
無人深空的遊戲體驗
既然是遊戲,還是必須回到一樣的問題:《無人深空》好玩嗎?
作為一款以太空探索為基調的遊戲,《無人深空》的內容目前仍然有非常多不足的地方,這並不是缺陷,就如同
《當個創世神》(Minecraft)以及許多主打開放的遊戲,如果遊戲內容不夠豐富,未來可以靠著持續的更新和開放MOD來強化,因為沙盒遊戲的主軸一直是高自由度與高創造性。
實際玩《無人深空》的過程中,我認為演算法的運用的確成功了。我能夠感受到遊戲背後想要傳達的概念:宇宙的巨大,以及人類作為個體的渺小。這種對比產生的效果甚至就像白噪音一樣,帶有一點冥想的意味,下班太累不想再上健身房或是做瑜伽,你可以玩個30分鐘,有益身心健康(誤)。
遊戲非常自由,可以駕駛著探索太空船在星際間跳躍,不斷的探索新的星球與生命,甚至穿越黑洞持續往宇宙的中心前進。也可以在不同的太空站之間進行貿易賺錢(這部分有一點
《大航海時代》系列遊戲的概念),甚至什麼都不要管,就在一個星球上定居下來,開始搜集資源、採集礦物和各種元素來建造自己的基地,把遊戲當成「當個創世神宇宙版」玩。
不過同樣的,演算法也就像一把雙面刃,執著的玩家在累積了一定的經驗後,很快就能發現《無人深空》利用演算法所產生的宇宙中,雖然有大量的變因和多樣性,但大抵仍有明顯的規則可循。
例如,整個宇宙中就是幾個主要類型的行星——霜凍、熱輻射、荒廢、荒蕪、無大氣層、有衛星的、沒有衛星的,也有舒適宜居的天堂星球(類似地球)⋯⋯。在特定類型的星球上,即便氣候的狀況不同,但仍然會有特定或固定的資源、特定的植物類型與生態。星系與星系間也是,雖然有不一樣的差異,但仍然是那固定的幾種,例如經濟狀況富裕、有潛力、貧瘠、衰敗,主要的產業是發電、礦業、貿易、科學、製造等等。
當你發現背後的規則,即便有著將近無限的可能,還是會很快地開始出現倦怠、疲乏。如果《無人深空》是一款和
《EVE Online》(星戰前夜)一樣的多人線上遊戲,遊戲裡所有的經濟基礎和發展完全交由玩家們自行決定,即便遊戲的框架有限,因為人性難以預測而且總是充滿變數,那麼整個遊戲就會有更多的可能,也能持續帶來新鮮感。
但目前的《無人深空》,就像我前面所說的一樣,是一款史上最大的單身狗遊戲,在整個遊戲宇宙中,雖然充滿你難以想像的多樣,有數不清的星球等著你去探索,但其中唯一擁有人性的人,只有你一個人,剩下的只不過是由無機主導的演算法宇宙,這一切在背後的規則被玩家給掌握後,探索、發掘新事物帶來的樂趣也就消失了。
《無人深空》在剛推出時曾經引起極大的輿論災難——除了過度宣傳的公關問題之外,也因為演算法產出了
一堆莫名其妙的生物和奇怪的星球導致遊戲體驗不佳,造成了大量的玩家流失。
這兩年下來,遊戲製作團隊陸續推出大大小小的改版,也修正了演算法,加入了更多適當的規則,讓生成的內容更加的合理,逐漸拾回玩家們的信心。但這樣的合理,也因此降低了演算法不按牌理出牌的可能和多元性。如果玩家心中的「演算法規則」是錯的呢?會不會整個宇宙中,鐵定有超越我們想像的「不合理」,以及無法用規則來歸納的造物?
我沒有生物學的專業知識,而且這個題目也太大了,在這款遊戲裡頭探索了將近30個星系、上百顆星球,發現了不知道多少新物種(如果你也玩了這款遊戲,並且在遊戲中發現了星球名稱叫做「Taiwan no.1」、「From Taiwan with love」、「Daddy was here」、「On your face」,不要懷疑,那是我發現跟命名的),也跳躍了幾萬光年的距離後,我忍不住放下手把,開始思考《無人深空》背後同樣值得探討的另一個問題。
現在已經有公司利用演算法製作遊戲了,未來如果將人工智慧導入遊戲呢,而這甚至非常可能在不遠的將來就會發生。
當人工智慧在遊戲產業實際被運用
試想一下,你現在正開始玩一款RPG遊戲(那是那種經典老掉牙開場的):你扮演的準勇者在故事的開頭被魔王麾下的直屬軍隊追擊,情急之下失足跌入山谷,昏迷了好幾天後,你在一個窮山僻壤的村莊醒過來,身邊除了有照顧你的美麗女主角外,一旁的村長則是瞪大雙眼盯著你的臉,不斷嚷嚷著你就是他夢中預知的「天選之人」(The Chosen One),即將拯救整個世界和公主免於魔王之手⋯⋯。
唯一不同的地方是,這款遊戲導入了人工智慧,每一個角色都不是按照事先設定好的腳本和指令來進行動作,有自己的思維和個性,會學習,會隨著事件的進展而有各式各樣的應對,這時候銀翼殺手式的科幻經典問題來了:「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
科幻題材喜歡把重點放在仿生人身上,但同樣的思辨放在虛擬世界的角色也說得通。(例如《銀翼殺手2049》裡頭的女主角Joi)
這時候玩家該如何劃清虛擬跟真實?遊戲和現實的界限在哪裡?你怎麼知道村長不是在胡扯,而是真的做了這個預知夢?如果你在玩遊戲的時候不小心透露太多,讓魔王發現你是一個玩家,而他不過只是被放入一個遊戲框架下的角色,這時候魔王會不會想盡辦法逃出來呢?這個情節像極了經典的《駭客任務》,電影本身的確是許多當代科幻題材喜歡借鏡的文本。
當創造更大的虛擬世界不再需要複雜的腳本和故事內容,當遊戲設計師變成名符其實的虛擬世界造物主⋯⋯想一想,真是不得了啊,超級離題啦!這已經不是技術創新或遊戲設計的討論了,反而是哲學上的思辨。
不過還好,目前一切的技術僅停留在「無機」的演算法上,我們這些阿宅只要好好體驗遊戲就好,不要想太多。總之,《無人深空》良好的展示了一款遊戲能夠被演算法帶領到什麼樣的未來,光是這個部分就值得推薦。在技術的運用之外,《無人深空》仍然是一款非常不錯的遊戲,而且Hello Games看起來也持續努力的在將這個沙盒宇宙變得更複雜,更完整。
記得,在遊玩的時候轉成第三人稱視角,更能夠凸顯單身狗的況味!
備註:或許是巧合,Hello Games在最近一次的改版將No Man’s Sky的中文名稱從《無人深空》改譯《無人之境》,也正呼應了開頭所說的主旨:永踏無人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