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小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身為德國人的溫德斯為何想要尋找日本所謂的「傳統」?
小津電影中,那般地生命慢慢流逝之感對於溫德斯來說,到底有怎樣的魔力讓他想要踏上這段旅程?
跟隨導演的鏡頭,我們看到80年代的東京街頭。很多職業恐怕都是日本的發明,如柏青哥專門清潔鋼珠的師傅,如日本料理櫥窗展示的食物模型師傅。溫德斯花了不少時間在這些職人身上。他拍著清潔鋼珠與做出食物模型的細節,那些細節彷彿身歷其境如魔術師般吸引,讓人捨不得離開。
而我一直忘不了《早安》裏的兒時趣味,更是忘不了《東京物語》。那是一部將近60年的電影。對比於今日老人問題嚴重的台灣,小津則早就做出一個沉痛的預言。
接著訪問演員笠智眾與攝影師厚田雄春。而厚田雄春也為溫德斯展示小津如何擺放鏡頭。
在小津所寫的《我是賣豆腐的,所以我只做豆腐》,解釋影痴們所讚譽的「榻榻米鏡頭」,竟然只是因為〜「每次換鏡頭時,燈光得要跟著移來移去,拍不到兩三個畫面,地板上已經到處是電線。為了移到下個鏡頭,我們得一一收拾好,既費時也麻煩,所以乾脆不拍地板,將攝影機朝上。」
日本和室的房間最大不過十塊榻榻米寛,而攝影機的移動範圍有限,所製造的場面氣氛卻巧思溶入了小津的故事情節。
一切就是那麼剛剛好。
溫德斯確實不知自己在東京找到了什麼,這部紀錄片跟隨時代流轉,今日看來,竟也慢慢散發著小津滋味。
avatar-img
1會員
24內容數
讀書與寫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墨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彼時家住高雄,爸爸與二舅正合作經營海頓音樂圖書館,距離現在也有四十多年了.....
突然發現自己書架上有好幾本馬奎斯的書。
有些小說讓我相見恨晚。
再度拿出張錯的詩集《飄泊者》讀著。
問我為何讀這本書,是的,就是被「貓」這個字及封面上的貓眼給誘拐來了。
莫迪亞諾的《環城大道》據悉簡體版本有兩種~
彼時家住高雄,爸爸與二舅正合作經營海頓音樂圖書館,距離現在也有四十多年了.....
突然發現自己書架上有好幾本馬奎斯的書。
有些小說讓我相見恨晚。
再度拿出張錯的詩集《飄泊者》讀著。
問我為何讀這本書,是的,就是被「貓」這個字及封面上的貓眼給誘拐來了。
莫迪亞諾的《環城大道》據悉簡體版本有兩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每次看小津的電影,特別是黑白片的時候,總覺得就算關掉聲音,也可以讓人迅速跌入時間的深淵裡。小津用影像展示出,身處其間的日本人的時間觀與空間觀。上班穿西服,回家馬上換成日式服裝的芸芸眾生,偶爾在現代化巨輪碾壓底下透透氣。但是,俱往矣。
Thumbnail
 我一向對人說,我什麼都不做,只做豆腐,因為我是個純賣豆腐的人。     這一段話是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拍完他生平最後一部作品「秋刀魚之味」後所說的。小津導演雖然是享譽國際的大師級導演,但是相信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大概完全看不下去,因為他的電影基本上沒有故事,情節非常單調,沒有精彩故事所需具備的衝
Thumbnail
一輩子只專注做好一件事情,一做就是三十八年,這樣的故事在日本彷彿很常見,我們習慣以「職人」尊稱這些始終如一的專業者,用敬畏的心情接近這樣一位職人的雜記,在變化速度如此巨大的此刻,我們似乎更嚮往某些舊時代才能存在的姿態,告慰怎麼樣辛苦都無法順應時代潮流的我們當代人。 大坊勝次先生在東京青山開設了「大
Thumbnail
溫德斯的片子-我的完美日常,在電影中展現了對日本文化的喜愛,並對小津安二郎的崇敬。電影劇情探討了平凡日常生活中的階級刻板、喜悅與現實的矛盾。音樂與木漏れ日的意象成為劇中的重要元素,值得觀眾細細品味。電影預告和音樂引人入勝。
Thumbnail
“如果在我們這個世紀仍有「聖物」……有所謂類似「電影物」的話,那對我而言指的必定是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的作品。小津的電影總是運用最簡約的資源,將一切用度減到最低,然後一次又一次講述著同樣簡單的故事,講述著同樣的人們,同一個城市——東京。”——溫德斯談電影:《尋找小津》|p331 唉呀!看完後我就在
Thumbnail
《新活日常》是一部代表日本參與奧斯卡最佳外語電影的作品。電影展示了東京公廁計劃和各個美侖美奐的公廁,同時講述了一個樸素生活、充滿儀式感的故事。這部作品通過巧思和細膩,將用於宣傳基建的作品拍攝成一部充滿洞察力的電影。故事呼籲人們活在當下,為生活加點儀式感。
Thumbnail
以飲食入手分析小津電影是非常少見的。小津對生活的理解以及關注從來都是透過食物傳達,作者貴田庄以小津作品中的飲食場景和細節來解讀他的電影以及理解其寫實觀念,而所謂的「寫實」正是大量以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來建構。
Thumbnail
平山,把自己活成了一枚陶皿。走出影廳,怪念頭突然閃現。《我的完美日常》,是一款飄著小津味的文・溫德斯音樂電影,緣起日本財團The Nippon Foundation 2020年發起的「東京公廁計畫」(Tokyo Toilet Project)。
Thumbnail
提到日本,如果會聯想到"陰翳"、"侘寂"這樣的字眼,我不會說這算是理解日本文化的全部,但對於日本美學的認知,我想在概念上算是稍微有觸及到核心。今天不是要來談千利休與茶道,而是想聊聊一部電影,"鍵",改編自谷崎潤一郎晚年的作品。 "鍵"這本小說,前後在日本及西方(我不確定是義大利、英國、還是美國,只
要完全浸入生活裡,日子才會發芽。 文溫德斯(Wim Wenders)繼在《尋找小津》(《Tokyo-Ga》,1985)之後,再次把目光放在日本,這次的他更加輕巧、靜謐,在時間的鑿痕裡捕捉到了一絲凝定。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每次看小津的電影,特別是黑白片的時候,總覺得就算關掉聲音,也可以讓人迅速跌入時間的深淵裡。小津用影像展示出,身處其間的日本人的時間觀與空間觀。上班穿西服,回家馬上換成日式服裝的芸芸眾生,偶爾在現代化巨輪碾壓底下透透氣。但是,俱往矣。
Thumbnail
 我一向對人說,我什麼都不做,只做豆腐,因為我是個純賣豆腐的人。     這一段話是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拍完他生平最後一部作品「秋刀魚之味」後所說的。小津導演雖然是享譽國際的大師級導演,但是相信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大概完全看不下去,因為他的電影基本上沒有故事,情節非常單調,沒有精彩故事所需具備的衝
Thumbnail
一輩子只專注做好一件事情,一做就是三十八年,這樣的故事在日本彷彿很常見,我們習慣以「職人」尊稱這些始終如一的專業者,用敬畏的心情接近這樣一位職人的雜記,在變化速度如此巨大的此刻,我們似乎更嚮往某些舊時代才能存在的姿態,告慰怎麼樣辛苦都無法順應時代潮流的我們當代人。 大坊勝次先生在東京青山開設了「大
Thumbnail
溫德斯的片子-我的完美日常,在電影中展現了對日本文化的喜愛,並對小津安二郎的崇敬。電影劇情探討了平凡日常生活中的階級刻板、喜悅與現實的矛盾。音樂與木漏れ日的意象成為劇中的重要元素,值得觀眾細細品味。電影預告和音樂引人入勝。
Thumbnail
“如果在我們這個世紀仍有「聖物」……有所謂類似「電影物」的話,那對我而言指的必定是日本導演小津安二郎的作品。小津的電影總是運用最簡約的資源,將一切用度減到最低,然後一次又一次講述著同樣簡單的故事,講述著同樣的人們,同一個城市——東京。”——溫德斯談電影:《尋找小津》|p331 唉呀!看完後我就在
Thumbnail
《新活日常》是一部代表日本參與奧斯卡最佳外語電影的作品。電影展示了東京公廁計劃和各個美侖美奐的公廁,同時講述了一個樸素生活、充滿儀式感的故事。這部作品通過巧思和細膩,將用於宣傳基建的作品拍攝成一部充滿洞察力的電影。故事呼籲人們活在當下,為生活加點儀式感。
Thumbnail
以飲食入手分析小津電影是非常少見的。小津對生活的理解以及關注從來都是透過食物傳達,作者貴田庄以小津作品中的飲食場景和細節來解讀他的電影以及理解其寫實觀念,而所謂的「寫實」正是大量以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來建構。
Thumbnail
平山,把自己活成了一枚陶皿。走出影廳,怪念頭突然閃現。《我的完美日常》,是一款飄著小津味的文・溫德斯音樂電影,緣起日本財團The Nippon Foundation 2020年發起的「東京公廁計畫」(Tokyo Toilet Project)。
Thumbnail
提到日本,如果會聯想到"陰翳"、"侘寂"這樣的字眼,我不會說這算是理解日本文化的全部,但對於日本美學的認知,我想在概念上算是稍微有觸及到核心。今天不是要來談千利休與茶道,而是想聊聊一部電影,"鍵",改編自谷崎潤一郎晚年的作品。 "鍵"這本小說,前後在日本及西方(我不確定是義大利、英國、還是美國,只
要完全浸入生活裡,日子才會發芽。 文溫德斯(Wim Wenders)繼在《尋找小津》(《Tokyo-Ga》,1985)之後,再次把目光放在日本,這次的他更加輕巧、靜謐,在時間的鑿痕裡捕捉到了一絲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