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淑女鳥 Lady Bird|長大就是憧憬的幻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 12/4 去師大人文電影節二刷這部片。本片在今年初剛上映時,我就去電影院觀賞並寫了一篇文章。而本文是以該篇文章為基礎,新增和改寫部分內容而成。

下文有劇透,請自行斟酌閱讀。


先點歌

本片背景設定於美國加州的沙加緬度市,就讀當地一所天主教高中的 Christine,為自己取名為 Lady Bird。故事聚焦於他高中的最後一年,他不滿自己家境拮据、厭惡成長環境缺乏文化氣息,夢想在畢業後能到美國東岸的名校去讀書。他的親情、友情和愛情都經歷許多考驗,也改變了他的人生。

《淑女鳥》描述的主題是極為個人的經驗:成長過程的焦慮與煩惱。同時,我們也可以藉由這些情節,去思考情感教育──無論是對父母或子女──的重要性。

raw-image

「變化」與「追尋自我」,是青春的模樣

雖然本片相當小品,卻與其他文藝小品的慢步調很不同。本片快節奏的敘事和剪輯,正好符合大多數人對青春「變化快速、有好多事想做、時間不夠用」的印象。雖然導演的用意不見得如此,但這種呈現手法確實很貼近青春期的內心狀態。

另外,青春期是探索及展現自我、尋求認同和歸屬的時期,在同儕團體中得到地位是首要任務。因此經濟較弱勢的學生,面對物質生活富足的同伴,為了掩飾自卑和得到地位,或許會出現一些打腫臉充胖子的行為(如 Lady Bird 對朋友謊稱自己住在高級住宅區、父親在國外工作),卻也可能因此失去知心的同伴。如果有接受情感教育,會讓人面對這類問題時更能妥善因應,但片中的教育環境顯然是沒有發揮這個功能。

raw-image

親近生侮慢

Lady Bird 的母親很少給他鼓勵和稱讚,這其實是期望太高、在乎太深的結果。片中提到的「愛你,但是希望你能成為更好的你」,言下之意就是「我不喜歡你現在的樣子」。有人說「每個父母都是在成為父母那刻起,才開始學習當父母」,這是從經驗的角度來看親子衝突;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親近性(familiarity)。

馬克吐溫(Mark Twain)曾寫道:

Familiarity breeds contempt.

家庭內的密集互動,把母女對彼此的愛變得隱晦,而不符期待之處變得鮮明。直到母親得知 Lady Bird 偷偷申請東岸學校而和 Lady Bird 冷戰、兩人的距離拉開之後,那些很少言明的愛,才又重新浮現出來。片中有多次「母女倆要隔著一層東西才能說出內心話」的橋段,包括更衣間、信紙和電話答錄機。而 Lady Bird 到紐約生活後,反而去接觸與家鄉有連結的事物,例如教會、例如他的本名 Christine。我認為「親近讓衝突增加」這個概念,不只是家庭,更是所有形式的關係都應該好好思索的。

raw-image

憧憬的幻滅,是「長大」的註解

流行文化常以愛情和性為主題,而前面提到尋求人際的歸屬(包含愛情)是青春期的第一要務,在文化與人格發展兩者加成之下,也就容易形成許多對美好愛情(與性關係)的想像。但事實上就如 Lady Bird 的「第二任男友」Kyle 所說,「你往後人生中還會經歷無數次平凡的性愛」;特別的、刻骨銘心的經驗,在生命中是相對少數、是特例,而平凡才是常態。這種理想崩毀、認知調整的過程,正是人格逐漸成熟的標記。因此,我認為可以這樣下結論:

所謂的長大,就是憧憬的幻滅;幻滅之後,才能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和定位。


附:片中 Lady Bird 的父親雖然罹患憂鬱症多年,反而是眾多角色中把事情看得最清楚的一位,同時也總是很適時地給予女兒溫暖。其實這並不奇怪,一般人常把憂鬱想得很負面,但其實憂鬱情感有個生物演化上的意義:讓人更精準分析自身所處環境。相關探討可見《憂鬱的演化》這本情感科學書籍,由 Jonathan Rottenberg 所著。也可參考我對該書的重點整理

歡迎追蹤粉專 影劇業餘觀察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凱文的觀影筆記的沙龍
59會員
132內容數
這裡收錄我的影集觀後文,分為台劇、美劇、歐劇、紀錄影集等類別。
2021/07/23
在《蜘蛛人:新宇宙》之後,Sony 的動畫部門再創高峰。
Thumbnail
2021/07/23
在《蜘蛛人:新宇宙》之後,Sony 的動畫部門再創高峰。
Thumbnail
2021/05/16
我看完這部片的當下,就立刻覺得它會是我的年度愛片之一。我很少看恐怖類作品,而這部片雖然是怪物片,但它用喜劇的調性講故事,就變得很可愛而且平易近人。
Thumbnail
2021/05/16
我看完這部片的當下,就立刻覺得它會是我的年度愛片之一。我很少看恐怖類作品,而這部片雖然是怪物片,但它用喜劇的調性講故事,就變得很可愛而且平易近人。
Thumbnail
2021/05/07
我實在沒辦法被這部片打動,甚至還有點……反感?
Thumbnail
2021/05/07
我實在沒辦法被這部片打動,甚至還有點……反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亞洲電影很擅長捕捉誰的青春不是一場兵荒馬亂的你在笑,我在鬧。日本有純愛經典情書,泰國有初戀這件小事,韓國有我的野蠻女友,而台灣從不能說的秘密開始到今年的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始終如一,bittersweet。 2017年,由Greta Gerwig執導的淑女鳥(Ladybird)則讓人想起青春裡
Thumbnail
亞洲電影很擅長捕捉誰的青春不是一場兵荒馬亂的你在笑,我在鬧。日本有純愛經典情書,泰國有初戀這件小事,韓國有我的野蠻女友,而台灣從不能說的秘密開始到今年的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始終如一,bittersweet。 2017年,由Greta Gerwig執導的淑女鳥(Ladybird)則讓人想起青春裡
Thumbnail
電影並非藉此訴說多麼精彩的青春樂章,而是真實描繪每個人在年少時無論是友情、親情、愛情都曾經歷過的拉扯、徬徨和偶爾唯我獨尊的叛逆。因此我們可以很輕易的和電影中Ladybird的內心想法產生連結,並在這之中或多或少看到自己的青春面貌。
Thumbnail
電影並非藉此訴說多麼精彩的青春樂章,而是真實描繪每個人在年少時無論是友情、親情、愛情都曾經歷過的拉扯、徬徨和偶爾唯我獨尊的叛逆。因此我們可以很輕易的和電影中Ladybird的內心想法產生連結,並在這之中或多或少看到自己的青春面貌。
Thumbnail
個人推薦度(滿分5星):🌟🌟🌟🌟🌟   Lady Bird,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過一個時期,也許是人人口中說的叛逆期,會不喜歡原本生活中的人事物,討厭家人的嘮叨,明明就給家人載了去學校,卻怕同學撞見而要求家人在前一個路口就停車。
Thumbnail
個人推薦度(滿分5星):🌟🌟🌟🌟🌟   Lady Bird,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經過一個時期,也許是人人口中說的叛逆期,會不喜歡原本生活中的人事物,討厭家人的嘮叨,明明就給家人載了去學校,卻怕同學撞見而要求家人在前一個路口就停車。
Thumbnail
《Lady Bird》是一套很真實、很能在小節上遂點感動觀眾和引起共鳴的小品電影。她是一個很立體的角色;有點小聰明卻又不是天才,她有點任性反叛但又不至惹人討厭。我們都能從她身上中找到自己過去的一點點影子…
Thumbnail
《Lady Bird》是一套很真實、很能在小節上遂點感動觀眾和引起共鳴的小品電影。她是一個很立體的角色;有點小聰明卻又不是天才,她有點任性反叛但又不至惹人討厭。我們都能從她身上中找到自己過去的一點點影子…
Thumbnail
【衝出青春的煩惱】專題|當初花了那麼多力氣編織想像未來要去到哪裡、成為什麼樣的人,倒是不怎麼在意生活會過成怎樣。沒想到隨著年紀增長,許下的願望愈來愈踏實平凡,漸漸地,只想盡量把生活過成喜歡的樣子,卻不太有信心自己能成為多麼與眾不同的人了。
Thumbnail
【衝出青春的煩惱】專題|當初花了那麼多力氣編織想像未來要去到哪裡、成為什麼樣的人,倒是不怎麼在意生活會過成怎樣。沒想到隨著年紀增長,許下的願望愈來愈踏實平凡,漸漸地,只想盡量把生活過成喜歡的樣子,卻不太有信心自己能成為多麼與眾不同的人了。
Thumbnail
電影背景架空在70年代的Sacramento,講述就讀天主教學校的Ladybird,渴望前往東岸讀大學的理想。在經歷了初戀的破滅、摯友的離合、親情的磨擦後,Ladybird終於找到自身定位。
Thumbnail
電影背景架空在70年代的Sacramento,講述就讀天主教學校的Ladybird,渴望前往東岸讀大學的理想。在經歷了初戀的破滅、摯友的離合、親情的磨擦後,Ladybird終於找到自身定位。
Thumbnail
《淑女鳥》描述的主題是極為個人的經驗:成長過程的焦慮與煩惱。同時,我們也可以藉由這些情節,去思考情感教育──無論是對父母或子女──的重要性。
Thumbnail
《淑女鳥》描述的主題是極為個人的經驗:成長過程的焦慮與煩惱。同時,我們也可以藉由這些情節,去思考情感教育──無論是對父母或子女──的重要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