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31|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施洗或嫁接?基督教吸納文化器物的各種想像 (2)

在基督徒戲劇/舞台劇圈子,參與肢體都普遍認同,戲劇源於希臘祭祀酒神Dionysus 的活動,甚至可能追溯遠至古埃及的宗教活動,用於重現神話片段(1)。主後數百年,教會亦有類似的極短劇(重現復活節片段的 Quem quaeritis?)在教堂演出(2),卻似乎沒有普遍得到教會垂青,像聖樂般發展得枝繁葉茂。
我說「似乎」,因為戲劇在中世紀期間,並非完全隔絕在教會之外,各類與聖經題材有關的神秘劇(mystery play)(3)、道德劇(morality play)(4)仍然有跡可尋,卻又遠不及聖樂、教堂建築、聖像雕塑繪畫藝術等顯赫一時。
暫時筆者未有學術能力,疏解自《Quem quaeritis?》與文藝復興之間,戲劇的發展脈絡、與教會的關係等,只知莎士比亞時代,戲劇藝術明顯變成一種頗成熟的人文/世俗文化,與酒神祭祀活動早已沾不上邊。同時,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作品,已經承載著基督教思想或內容,例如莎翁同期的《浮士德博士悲劇(The Tragical History of Doctor Faustus)》(5),套用了魔鬼、救贖等情節。但當時的戲劇,固然不是教會的「器物」(例如,我會界定聖樂、教堂建築為教會的器物),教會也沒有主動拿來用之,情況反而更像(沒有證據的筆者個人斷言)劇作家主動把戲劇與基督教信仰「兩件一起拿來用」。套用學術一點的講法,是劇作家在當時「濃厚的基督教意識」下進行創作,透過戲劇這種「器物」,吸納了文藝復興精神及基督教信仰,作為故事內容(6)。換言之,戲劇沒有主動作出「決志/認信」,也沒有神學(家)為之「信德考問」及施浸除魅。但戲劇明顯經過「還俗」(也許與啟蒙及文藝復興有關)這個過程,只是沒有「歸入基督名下」。
當然,「沒有神學(家)……」也是我的假設,我未能提供足夠證據,因為坊間所見的材料,大多是宗教改革前後,不同派系對聖象、視覺藝術等範疇的辯論,戲劇似乎備受冷待。另一個未經處理的疑點是:「基督教意識」是劇作家可以主動吸納的材料,還是反過來當時劇作家不能踰越的「紅線」?故此在當時「基督教意識」下的器物,某程度上都經過「篩選」,即使未施浸除魅,也是「潔淨的物」(使徒行傳 11:8)?
換成今日的語境,情況有別,仍可借鑒。我們可算身處「濃厚的非基督教意識」中,但語境中,戲劇仍然是人文/世俗文化活動,與宗教/異教無關(7)。情況換成是今日的基督徒(劇作家),在「非基督教語境」內,吸納了世俗戲劇與基督教信仰,進行創作。走出來的東西,叫「基督教戲劇」。情況有點像「語言」,中文/漢語從來不是「基督名下」的,日常中文詞彙中仍包含大量佛教用語,英文詞彙中也有很多源自希羅神祇神明的名字,但基督徒照樣用中文/漢語/英文翻譯聖經、牧養群羊、書寫神學。
信仰反省有其令人尷尬之處,原來自己投入多年的舞台,也許在基督教信仰審視下,仍然妾身未明。怎麼辦?
(……未完成)
(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Quem_quaeritis%3F 亦可參閱《第三屆世界華人福音會議彙報》(1988年),由洪善群先生撰寫的《從戲劇的發展史談福音戲劇的現況》(207–215頁)
(6) 《莎士比亞戲劇與基督教文化》(2007),肖四新,巴蜀書社,29頁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CN10100089
(7) 在香港本地或許有點爭議,粵劇、潮劇等傳統戲曲是顯例,兩者與神功戲、民間信仰等有深厚關係。雖然如此,福音粵曲依然是受歡迎的佈道工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關間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