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6|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單身貴族孤獨死,不如好友一起住│談台灣合作住宅的可能

    德國柏林的合作住宅Riverpreefeld的一樓商業空間,可供居民開會或是租借給外界使用。 圖/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提供
    德國柏林的合作住宅Riverpreefeld的一樓商業空間,可供居民開會或是租借給外界使用。 圖/OURs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提供
    2025年,台灣要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面對越來越多的老人,我們準備好了嗎?
    我有一個同學,跟我同時期上來台北。由於外型不錯人也聰明,進入金融業工作。金融業雖收入穩定但是競爭激烈,這行業要注重門面與專業,保養與有專業感的服裝是必備的,所得有1/3要拿來付房租,為了盡快增加收入,下班後盡量排開飯局準備考試。除了上班有同事互動,下班後沒人說話,養了一隻狗陪她過日子,努力一點還能存點錢,每年一次出國開開眼界。雖然過著人稱單身貴族的生活,倒也不是沒打算過成家,只是年紀不小了個性有稜有角,習慣要改變很難,遇到磨擦總想著自由無價,最後價值觀合不來一拍兩散。有天她在自己的小套房感冒發高燒,病得下不了床時,忽然想到日本的孤獨死新聞。 她問自己「我會不會在這裡孤獨死?」 你知道嗎?在德國有一群人,他們住在合作住宅( co-housing)。這種居住方式在歐美頗為盛行,目前日本也在推動。從社區住民到建物設計,從空間運用到本身環境的規劃,他們都投票表決親自參與。 最核心的概念是,能讓住戶積極參與自身生活環境的規劃、實踐與維持。無需經過建商多一層獲利,自然降低居住成本。自己設計空間,不會有你用不到的豪華健身房與KTV等高級公設。你可以與你理念相近,志同道合,對居住有共識的人,經營共同出資、共同投票、共同設計,完成後共同營運的合作住宅。
    一張圖秒懂OURs
    正在台灣努力推動合作住宅的組織--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簡稱OURs。 因無殼蝸牛運動而聚集一群為台灣居住空間努力的專業人士,台灣的社會住宅即為他們努力七年的心血成果。合作住宅講座這半年我便參與了四次。 記得首次開放分享時,房仲與地產業者一度以為這是炒地皮新商機,火力全開的一直問從德國考察回來的秘書長:「土地不增值這樣怎麼賺?」有土斯有財思維是華人的DNA,長輩們給的理財教育當然不會少了當包租公這一項。而有人即使數十年工作不吃不喝,卻連一個自己要住的地方都買不起,也有人掌握數十間房產,再分隔成小間出租給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學生等族群。台灣的房東普遍不會說的是在面試房客時會篩選條件,像是直接排除身心障礙者、高齡者、單身者、有寵物的房客。 這些人對居住能有多少選擇機會?安居才能樂業,要生活先要生存。 台灣的房價所得比在全球前三名,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台灣的空屋率名列世界第一,房子又貴又沒人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原因是這些應該要進入買賣市場的房屋被收購,持有者等著追價高賺利得,也造成了世界第一的空屋率奇蹟。 合作住宅與現有的商業行為是兩種不同的運作模式,合作住宅採取的是非營利組織與合作社的組合,居住者有居住權沒有產權,非營利組織具有諮商與監督合作住宅產權的功能,想成為合作住宅的住民們先向組織諮詢後,以合作社社員的身分先找理念相近的鄰居後建房。遊戲規則之一是不可炒地皮賺價差,因為居住不是商品,是人的生存權利。 合作住宅能夠從頭開始規劃空間的好處是:可以設置高度使用的公共設施,這樣可以節省居民的經濟成本及時間,比如共用廚房、共用洗衣房等,這麼做的好處是你的居住空間會變大,再說年紀大手腳不靈活做菜樂趣減低,有共用廚房跟朋友一起下廚有趣多了。當你可以決定你要住什麼樣的房子,對老後的想像力就無限寬廣~比如德國有合作住宅的規劃就預留照護人員的房間,也能當作社區的照護據點。 看到這裡你是否會有疑問:這在台灣真的可行嗎? 台灣近年來的社會趨勢是高齡少子化、單身家戶持續增加、根據內政部統計,1人家戶的比例超過30%。在可預見的未來,獨老、孤獨死等問題都將慢慢浮現。 而台灣60年代就曾出現許多住宅合作社,只是當時合作社功能是社員集資、買地、蓋房子,房子蓋好後產權私有化就解散。現在己經有幾個組織正在進行實驗,如宜蘭實驗學校華德福小學的家長團體一起買地蓋房、新北友善住宅合作社計畫先以承租林口社會住宅的方式,實踐合作住宅的文化。 OURs不定期的在慕哲咖啡舉辦不同議題的講座分享,其中不但有合作住宅主題,也有地方創生、都市改革等等面向,有興趣的朋友不妨關注OURs粉專發佈的報名資訊。 能夠有選擇居住權利的尊嚴,是對老後生活最好的想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一個從小就喜歡搞叛逆的數位創作者。近幾年迷上蘇格拉底對話,在法國「Institulte of Philosophical Practices」(哲學踐行學院)學習哲學諮商,目標是讓自己獲得思考的自由。 榮格愛好者。熱愛研究寓言、神話與童話。擔任思維訓練教練,擅長以哲學與心理學的角度協助來訪探索人生。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