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兩年前初次踏上,就與這片土地結下了一種神奇的緣份,那是種心靈的悸動吧,我想。踏在港大校園上,我終於體會到港大學姊曾經在一則專欄報導上寫到:「香港,是個適合飛黃騰達的地方。」
初踏香港----香港大學體驗營
15歲,正汲汲營營準備國中會考,偶然間看到臉書上一個由留港學生舉辦的「香港大學體驗營」的消息,當時的我,對於香港的認知,大概就侷限於一個亞洲金融中心吧,但不讀商的我仍懞懞懂懂的交了報名表,我並不像其他參加的人一樣抱著遠大的志向,我其實就很單純的想去一間不錯的大學走走看看罷了。
港大營隊,著實大大拓展了我的視野。從整個營隊的核心----12分鐘的英文Final presentation到中間許多的小活動,像是英文辯論、港大教授的Lecture,從未看過、從未體驗過,它們對於我而言樣樣都是偌大的挑戰,看著身邊的夥伴能夠滔滔不絕地用英文闡述自己的想法、論點,自己卻用盡心力才能聽懂但仍一句話也說不出,挫折,很挫折。原以為,自己很會念書,英檢考過什麼級、會考模擬考上拿了幾個A,但我竟突然開始懷疑起我究竟都學了些什麼?我慶幸,當初的我,有選擇踏出那培養我15年信心的舒適圈,我才會知道,在考卷上或許我能夠看一眼就告訴別人這題答案落在哪個選項,但當跳開考卷,我連開口的勇氣都沒有。
不行,我不能讓這四天的營隊時光就這麼從我指尖流潟,我試著搜尋相關議題的資料、試著去建立思考脈絡,最後試著將自己的想法傳達給每個人。其實,當時的我最缺乏的大概不是想法,而是缺少一股給自己一個機會的勇氣,毋庸置疑的,給自己一個機會嘗試那些自己原本無法做到的事,唯有這樣才有成長的空間!
兩年後的2017
去年暑假,我有機會再次到港大,不同的是,這次我參加的是辦給當地學生的夏令營,從申請營隊到簽證再到宿舍,一切由我自己一手包辦。如果說當時的港大體驗營是讓我得以體驗港大的氛圍;那這次,我就是有一個真真切切地機會體驗當一個大學生。住在港大學生宿舍、每餐煩惱要去哪一個學餐吃飯CP值比較高、每天早上匆匆忙忙就怕趕不上早九、每晚跟夥伴們一起奮鬥到半夜,趕一個20分鐘的final presentation、早上4:30去吃早茶,那些回憶都是那麼鮮活。
香港的街頭上,不難看到他人有著與自己不同的膚色、髮色、語言,在我參加的營隊中,也有著相似的景況。在我的小隊中,八個人中就有四種國籍,在許多的討論中,自然而然的會有許多思考模式上的差異,在不同意見的激盪下,更能使我們的報告更完整也更多元。
我選的是有關自然科學的營隊,營期中,有許多堂由港大教授上的課程,有鑑識科學、行星學及相對論等等。一直以來,我對於物理總是又愛又怕,在營隊間,港大教授上的相對論竟能讓我三個多小時的課程皆全神貫注,甚至在休息時間,與同學衝到講台前探求著更深一些的知識。有時候,有些成長並不一定要一些量化的資訊才能被發掘,更多的時候,只是心境的一個轉變,但它所帶來的後續效益更是無法被測量的。
兩度走在港大校園中,各式人種來來去去,在那錯身而過的幾秒鐘之間,我都捕捉到的是一種向著理想追逐的堅定,在走訪過許多國家及許多非常好的大學,港大依然是我的心之歸屬,港大,不僅開啟了一條新的道路,讓我遇到了許多夥伴一同成長,乘載了許多珍貴回憶的香港,使我下定決心,在不久的將來,要拼盡全力不只以一個高中生的身份,更能以一個卻真價實的香港大學生再度踏入港大校園中!
責任編輯:張孟涵 核稿編輯:杜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