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的交流方式,除了面對面以外,現在還增加虛擬社交平台。
以前講究人際關係的互動,現在更講求社交資本的經營。
最近幾個朋友趕上年後轉職潮,離職原因各有不同:有人想跑在新的跑道上,有些是因為公司政策裁員,或是與主管理念不合,便離開體制另謀出路。雖說在這個時代,換工作找歷練是時常發生的事?有些人一下就找到新的工作,可是有些人怎麼找都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或自己究竟想做什麼,一下就找到新工作的朋友,他們總是會在社交平台各種發揮,三不五時還會談談自己平常對工作的想法、未來的期許等等。觀察下來,我發現「社交資本」在個人社會資本條件裡己經愈來愈有影響力。
什麼是社交資本呢?
社交平台(如FB、IG)在現今的社交形態扮演提供「地位即服務」的角色,他們提供的是社交地位的展現。假如社交資本是貨幣的一種,那麼FB扮演的就是央行的角色,雖然使用者們也有一部分決定資本要發給誰的選擇權,但FB也有一部分負責發給大家資本的選擇權,還可以判定誰擁有資本。
人類的特性都希望累積資本,這可以滿足很多需求,其中一種需求是「社經地位」。人跟猴子一樣是群體動物,也需要社交地位,猴子們分別地位的方式是地位低的幫地位高的理毛。而人類確認社會地位的方式各有不同:像我們聊天時會問對方:「在哪裡做事啊?住哪裡啊?」其實是很大一部分是在確認社會地位。
每個社交平台有他的實用性,這在三個維度存在:實用性(如追踪跟蹤)/社交/娛樂。像FB這種社交平台很大一部分的價值在提供社交地位:如一個人的影響力。在台灣,FB的功能在於告訴大家誰有地位,誰沒有 。不管是人是公司還是組織。雖然我們無法實際量化社交資本,但身為在社會生存的一份子,卻能時刻感受它。
如何建立自己的社交資本?
早期加入社交網路獲取社交資本(粉絲數、按讚追蹤數)就比其它人更容易,早期用戶有天然優勢累積粉絲。隨著越來越多人加入同一個平台,就會發生社交資本搶奪戰。但時間並不是單一優勢。比如你在社會上的經歷或工作獨特證明也可以形成原生社交資本。人與猴子一樣追求地位,而地位本身是相對的,社會上的工作證明因為有難以取得的門檻,所以誕生出來的社交資本能夠被認可。別忘了FACEBOOK第一批用戶就是哈佛大學的學生。
社交資本如何轉變成現實社會資本?
為什麼虛擬的社交資本會有機會變現,因為人類的大腦會認為網路很紅的人現實也會很紅,會選擇相信。比如川普,他的社交資本並不是變成錢,而是變成投他的選票,台灣也有例子相信大家不陌生:韓國瑜,證明傳播資訊的途徑會非常大的影響人民的選擇
最容易把聲量炒起來的方法,就是以人性為出發:愛恨情仇,同情心加憤怒。會在社交平台有聲量不是因為言論正確與否,而是操作人性的熟稔,當勾起小腦情緒的言論擴散,原始腦就會想要去湊熱鬧。
社交資本的貶值與升值,取決於社交平台這個扮演央行的角色。無論是個人或是組織,網路社交能力在將來都是必修。成年人又比年輕人擁有更多社交資本,對年輕人來說,獲得社交資本最快最有效的途徑是社交媒體(或是遊戲)。
每個人都渴望影響力。人們會選擇最有效的方式來累積他們的社交資本。然而社交平台可以有決定價值的主導權。
看穿這點,比較能了解社交資本的遊戲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