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6|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北洋軍閥:中國歷史上最有文化的軍人

粗魯蠻橫至今是人們心目中北洋軍閥的形像。但我要說,北洋軍閥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文化的軍人。可能大多數人不相信,那我們就來擺事實講道理。
吳佩孚,人稱「秀才將軍」,最具有代表性。幼年曾入私塾讀書。熟讀四書五經。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吳佩孚高中山東登州府丙申科第三名秀才,後投筆從軍。著有《春秋正議釋證釋》和《易箴》等書。
著名軍閥閻錫山早年也曾入讀私塾,後考入山西武備學堂學軍。1903年被官費保送到日本留學,入日本士官學校。閻錫山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這也是其主政山西時取得不俗政績的重要原因。晚年退居臺灣著有《三百年的中國》一書。
徐樹錚,北洋軍閥皖系名將。早年考中秀才,16歲考入長沙時務學堂,曾師從梁啟超、譚嗣同。1905年至1910年東渡日本學習軍事。後加入北洋軍。1919年出征外蒙迫使外蒙古撤銷自治並坐鎮經營。徐樹錚文武雙全,才華橫溢,著有闡述他政治思想的《建國銓真》及文學作品《視昔軒文稿》《兜香閣詩集》《碧夢庵詞》等。
據百度百科,北洋軍閥65名上將中,44人曾入讀軍校受過正規的軍事教育或短期軍事培訓;文人從軍者7人;出身行伍者僅限8人;起於草莽者僅4人;另有2名世襲貴族。那44名讀過軍校的上將,早年也大多讀過幾年私塾。
縱而觀之,相對而言北洋軍隊的軍官受有較好的教育,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北洋軍閥,以及同時期的其他地方軍閥,比如雲南的蔡諤、廣東的陳炯明,比之以前和以後的軍人,文化素養都要高。他們大多文武雙全,武能征戰,文能理政,是明末清初,是他們那個時代的社會精英。
我們再來看看,產生這一特殊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基本上,自秦以來,中國的社會精英就不習武從軍了,而專意學文。這是與政治制度的轉型相適應的。秦之前,是分封制,貴族是社會精英。而貴族擁有高度的自治權,既需要懂內政,還需要征伐禦敵,因而需要文武雙修。而秦之後,是郡縣制。皇帝就不需要反而忌憚文武雙全的人才了。天資聰穎者學文成為官僚型精英與天資平平者習武成為軍隊將領,對於鞏固皇權最為適宜。文武徹底分離,只是偶爾有文官跨界統兵的情形,如明朝的袁崇煥,清朝的曾國藩等。武官居跨界搞政務的就更少了。而隨著隋朝建立起科舉制,就將這樣的人才篩選偏好制度化了,繼爾實施了千餘年。這樣,軍隊將領的文化素養普遍就很低,軍隊中產生不了社會精英。
但到了清末,清廷實施新政,於1905年,廢除了科舉,這就打亂了讀書人的職業規劃。通過科舉考試入仕途的通道沒有了。其實,前幾年的「戊戍變法」對科舉制度的改革就已經對讀書人的職業規劃產生影響了。像蔡鍔,考中秀才後,就轉而進入新式學堂,後又考入日本東京陸軍士官學校。他那時,科舉尚未廢除。另一方面,當時新軍編練正好進入高潮,需要大量軍官,薪俸又高。加之,「軍事救國」思想對熱血青年的影響,不少天資聰穎者的讀書人就選擇入讀各式軍校,掀起了一股秀才從軍熱。
這就與以往的情形有所不同。以往是優秀分子概不從軍,軍隊無從產生社會精英。而北洋時期,軍隊中則不乏社會精英,這也正是北洋時期軍人當政的主要原因。
這種現象曇花一現。再往後,讀書人又不投軍了。可能是因為隨著西方技術的引進與制度轉型,讀書人的職業發展管道拓寬了,出現了許多適合知識份子從事的職業,如記者、教師、翻譯、工程師、企業家和金融家,而這些就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了。另一方面權力又重新趨於集中。我感覺,整體上黃埔軍人就不如北洋軍閥優秀。如果說北洋軍閥屬於優等生,那黃埔軍人則屬於二等生。當然共產黨的軍人又要等而下之。共產黨的軍隊將領多出身不識字的農民。雖然共產黨也吸收了許多優秀的知識份子,但他們多從事政治、政務和宣傳工作,很少去帶兵打仗。
中國的軍隊產生不了社會精英,這種傳統有好的一方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是軍隊始終是工具,不會有自己的政治主張,不會出現軍人政府。這個傳統正是共產黨「党指揮槍」的組織原則能順利推行的堅實基礎。這與土耳其、埃及等國家的軍隊就非常不同。這些國家的軍官團體是社會精英,有自己的政治主張,一不合意就會出現軍人干政的現象。不好的一面就是軍隊素質先天不足,肯定會影響軍隊的戰鬥力。那麼,軍隊中不乏精英同時又沒有自己的政治主張而始終聽命于文人政府,可不可能呢?貌似像英美這樣成熟的民主國家實現了這一點。
2016年7月26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