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三級】憲法選擇題:準備方式 一、前言 憲法選擇題共有15題,即考卷的前15題,佔該科30分,佔總分3分。 二、憲法命題大綱 三、考題趨勢 105年的考題多數可以用常理推斷,或是讀過行政法就能迎刃而解,美好年代不再,其後的題目就沒那麼簡單了,近兩年的憲法選擇題比較困難,也較有鑑別度。 四、準備方式: 1.必須熟悉大法官釋字之關鍵結論,合不合憲、涉及什麼權利保障、憲法原則。例如色盲不能成為警校生是合憲的,沒有侵害平等權、受教權。 2.必須整理相同概念的釋字成為一個package,例如前述言論自由涉及414、445、577、644號 題型分析 壹、105年高考三級法學知識憲法選擇題型可歸類為以下幾種: 一、生活中親身經歷過的: 10 下列公職人員,何者非由選舉產生? (A)省政府主席 (B)直轄市市長 (C)縣長 (D)市長 省政府主席 由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任命,就算不知道,我們投票選過BCD,就是從沒聽過A在選舉啊! 14.依憲法增修條文之規定,總統、副總統之選舉投票方式為下列何者? (A)總統、副總統候選人各有一張選票,分別投票 (B)總統、副總統候選人同列在一張選票,分別圈選 (C)總統、副總統候選人同列在一組,分別圈選 (D)總統、副總統候選人同列在一組,圈選一組 投過票就選得出來。 二、能用常理判斷的: 5 下列何者為公務人員保障法所稱之公務人員? (A)擔任公營事業勞工 (B)擔任地方政府機關之科長 (C)擔任直轄市議會議員 (D)擔任政務人員 公務人員保障法保障公務人員,ACD都不是公務人員 7 憲法有關教育基本權之規定,其保障主體為何? (A)父母 (B)學生 (C)國家 (D)教師 刪去法很好刪,邏輯好的同學會被主體二字所惑,認為主體應為C,客體為B,參酌釋字第 486 號:「憲法上所保障之權利或法律上之利益受侵害者,其主體均得依法請求救濟。」可知憲法保障之對象稱為主體。 11 依憲法增修條文之規定,下列何者非屬行政院得向立法院提請覆議之議案? (A)戒嚴案 (B)法律案 (C)預算案 (D)條約案 戒嚴案係介於總統與立法院之間。 12 有關立法委員兼職之限制,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得兼任公營事業機關之總經理 (B)不得兼任官吏,但只限於政務官 (C)得兼任其他民意代表 (D)不得兼任公營事業機關之董事 憲法本文規定立法委員不得兼任官吏,知道這樣就選得出來了,再來就是官吏的範圍有多廣,需再參酌釋字24號補充。 13 關於憲法第 80 條法官須超出黨派以外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法官於任職期間不得參加政黨,但得參加政黨活動 (B)法官退休後不得參加政黨、政治團體及其活動 (C)法官任職前已參加政黨者,應退出之 (D)法官得參與政黨職務之選舉 如果你能想到:「法官應該不能參加政黨也不能參加政黨活動吧?」就選得出來。 15 依憲法之規定,下列何者須超出黨派以外,依法獨立行使職權? (A)立法委員 (B)考試委員 (C)行政院院長 (D)總統府資政 翻憲法本文一定會翻到,再者依常識判斷,AC都深陷黨內,代表黨的意志行動,不可能也不需要超出黨派以外。 三、學過行政法就能解的: 1 憲法有關縣自治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縣之立法權由縣議會行之: (B)縣長辦理縣自治 (C)縣長執行中央及省委任事項 (D)縣設縣政府,置縣長一人,由縣民選舉之 在行政法中,權限委任、權限委託、行政委託、委辦是行程法的一大重點,無論是選擇、申論都是必修,所以既然在這花了很多心力整理、區分、記憶,在憲法考出來的時候當然要好好拿出來用。 \*要注意學科間都是相通的,尤其是法科,不要考憲法就把行政法的思考區隔在外。\ 2 公務員之懲戒,屬下列何種國家公權力之範圍? (A)行政權 (B)監察權 (C)司法權 (D)考試權 這題人事的同學很吃香,一定會。 不是人事的同學行政法也會學到公務員法,行政懲處、司法懲戒。 監察院對人糾舉、彈劾,對事糾正。 3 人民因為犯罪嫌疑被逮捕拘禁時,憲法規定至遲應於多少時間內移送該管法院審問? (A)72 小時 (B)48 小時 (C)36 小時 (D)24 小時 學法律保留的時候一定先學憲法保留,老師就會帶到憲法最長的一條─第八條,「不自由,毋寧死」,其保留層級比剝奪生命還高,這樣學下來,就會對24小時這個時間有印象。 6 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之下述內涵:「衡諸人民可能受罰之次數與累計負擔之金額,相較於維護與確保之公益」,「採取劃一之處罰方式,於個案之處罰顯然過苛時,法律未設適當之調整機制」,體現出下列何 種憲法原則? (A)明確原則 (B)制衡原則 (C)平等原則 (D)比例原則 熟捻一般法律原則就信手捻來,關鍵字是過苛。 9 下列何者屬於國家賠償法第 3 條之公有公共設施? (A)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之雕塑 (B)中國電視公司之攝影棚 (C)中影文化城之古城門及護城河 (D)民間航業公司所經營的淡水渡輪 這是憲法嗎?是喔!憲法第24條保障人民自由權利被公務員侵害實得請求國家賠償。行政法最後一個章節就會學到國賠,國賠法第3條必須判斷是公有/私有,刪去D,是公共設施/公物,刪去A、C 四、必須讀過法條並記得的: 4 依憲法增修條文第 10 條之規定,國家對於下列何者之政治參與應予保障? (A)新住民 (B)身心障礙者 (C)外籍勞工 (D)僑居國外國民 法明文保障原住民及僑居國外國民之政治參與,如A改為原住民亦可選。 難道B就不保障嗎?不是不保障,只是法沒有特別明文強調。 8 依公民投票法第 9 條之規定,全國性公民投票案提案人之領銜人以幾人為限? (A)1 人 (B)3 人 (C)5 人 (D)該條條文針對此一領銜人之人數並無設限 這是憲法嗎?是喔!憲法第17條保障人民參政權,即涉及本法。不用懷疑「這哪是憲法?」,憲法是最高位階的法源、上位階法律概念,其含括的內容是相當廣的,之所以覺得「這題根本不是考憲法吧?」是因為我們學得不夠透徹。 貳、107年地特三等法學知識憲法選擇題型可歸類為以下幾種: 一、能用常理判斷的: 2 依憲法增修條文第 9 條之規定,省承下列何者之命,監督縣自治事項? (A)立法院 (B)總統 (C)行政院 (D)監察院 AD刪,BC猜,我記得修憲精省成為行政院派出機關,故猜中C。 考完試翻書找到法源在地制法第2條:省政府為行政院派出機關。考試時不知出處也選得出答案。 11 依憲法規定,下列何者非屬公職人員選舉應遵守之原則? (A)普通原則 (B)平等原則 (C)直接原則 (D)記名原則 不記名、不得亮票... 12 下列何者非總統解職之事由? (A)罷免案經罷免投票通過 (B)彈劾案經憲法法庭判決成立 (C)因犯內亂或外患罪經第一審判決有罪 (D)任期屆滿 刑事豁免權,犯內亂或外患罪經終審判決有罪始解職。 14 下列何者非憲法或法律規定須超出黨派以外行使職權之人員? (A)監察委員 (B)考試委員 (C)法官 (D)國防部部長 ABC刪去 二、學過行政法就能解的: 1 國家機關之職權、設立程序及總員額,得以法律為準則性之規定,涉及下列何種憲法原則? (A)法律優位原則 (B)法律保留原則 (C)比例原則 (D)法明確性原則 法律為準則性之規定,接著就能依其授權制定法規命令及行政規則。 7 依憲法規定,人民因犯罪嫌疑被逮捕拘禁時,逮捕拘禁機關應將逮捕拘禁原因,以書面告知 下列何者? (A)本人及其父母 (B)本人及其配偶 (C)本人及其戶長 (D)本人及其本人指定之親友 讀到憲法保留就會讀到憲法第8條,對24小時跟「指定之親友」就會很有印象 三、必須十分熟悉釋字的: 3 有關憲法保障言論自由之敘述,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政府不得針對政治性言論之內容,採取寬嚴不同之管制手段 (B)政府得針對政治性言論之表現方式、時間、地點予以管制 (C)宗教性言論與學術性言論之保障程度並無不同 (D)食品成分之標示不受言論自由保障 (A)釋字644 (B)釋字445 (C)釋字414 (D)釋字577 如果四號釋字都熟悉是最理想的,再者是能直接看出D的錯誤,再者是即便不知道D是錯的,刪去ABC而選出D。 這題我選A,我看不出D是答案,又以為A錯的,故答錯。 準公喵們做過這題就可以知道上述四號釋字與言論自由有關,即可整理起來。 我記得有一號釋字是在講香菸包裝法律規定一定要標示尼古丁含量,其沒有違反比例原則、沒有侵害菸商的言論自由,反過來說是菸商沒有不標示尼古丁含量的消極言論自由。本題D選項考的就是這一號釋字,所以如果一號釋字只記得最關鍵的結論是不足的。 4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意旨,下列何者屬於對財產權之違憲侵害? (A)規定未進用一定比例原住民員工之政府採購得標廠商應繳代金 (B)規定業者應於菸品容器上標示尼古丁含量 (C)命應履行負擔之緩起訴處分確定後,依法再處罰鍰 (D)遺屬年金自提出申請且符合條件之當月起,始按月給付 (A)釋字719,不違憲不侵害 (B)釋字577,這號CP值極高,必讀,無違憲、無侵害言論自由、無侵害財產權 (C)釋字751 (D)釋字766 這題我選對,卻沒有聰明到用這題的B選項回去類推第三題的D選項 這題看得懂中文就能看出ABC沒有侵害財產權。 不過每號釋字都能記得關鍵結論是較佳的。 5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下列何者不涉及憲法第 15 條工作權之保障? (A)人民團體經主管機關限期整理者,其理事、監事應即停止職權 (B)警察大學招生簡章規定色盲者不得報考 (C)公務員於其離職後 3 年內,不得擔任與其離職前 5 年內之職務直接相關之營利事業董事等 職務之規定 (D)以外國學歷應牙醫師考試者,須在主管機關認可之醫療機構完成臨床實作訓練之規定 (A)釋字724 (B)釋字626 (C)釋字637 (D)釋字750 這題每一號都是重量級解釋,必讀。 ACD涉及工作權之保障,B係受教權之保障,故答案為B 所以題目係問涉不涉及,而非違不違憲,各位準公喵們要讀清楚。 8 下列關於平等權之敘述,何者錯誤? (A)行政機關訂定之行政命令,其屬給付性之行政措施具授與人民利益之效果者,亦應受相關 憲法原則,尤其是平等原則之拘束 (B)法律規定無政黨推薦之候選人,須繳納較政黨推薦之候選人為高之保證金之規定,乃不合 理之差別待遇 (C)由軍事機關受理之案件中,自由、權利受損害之人民不能享有冤獄賠償請求權之規定,乃 未具正當理由而為之差別待遇 (D)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 21 條第 1 項前段規定,大陸地區人民經許可進入臺 灣地區者,非在臺灣地區設有戶籍滿十年,不得擔任公務人員,乃明顯違反平等原則 (A)釋字614 (B)釋字340 (C)釋字624 (D)釋字618 我對D「必須設籍滿10年才能擔任公務人員」合憲十分有印象,所以ABC都不用看也能選出答案 9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之意旨,關於集會遊行法規定之合憲性,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集會遊行主張共產主義作為主管機關不予許可之要件,違憲 (B)有危害國家安全之虞作為不予許可集會遊行之要件,合憲 (C)無發起人之偶發性集會遊行仍應事先申請許可之規定,違憲 (D)為兼顧集會自由保障與社會秩序維持而採事前許可之規定,合憲 (A)(B)釋字445 (C)(D)釋字718 重量級釋字,必讀 10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意旨,有關憲法第 19 條租稅法律主義,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最高行政法院決議所表示之法律見解,若增減法律所定租稅義務者,即與憲法第 19 條規 定之租稅法律主義不符 (B)租稅法律主義並不禁止主管機關本於法定職權就稅法規定為闡釋,惟其解釋應符合各該法 律之立法目的、租稅之經濟意義及實質課稅之公平原則 (C)稅捐稽徵程序,屬執行法律技術性、細節性事項,主管機關得本於職權逕以行政命令規 定之 (D)租稅法律主義之要求,於國家課予人民繳納稅捐之義務,以及給予人民減免稅捐之優惠 時,均有適用 (A)釋字620 (B)釋字635 (C)釋字650 (D)釋字620 四、必須讀過法條並記得的: 6 依憲法及增修條文規定,下列何者並非行政院院長之職權? (A)提請總統任命行政院各部會首長 (B)副署總統任命考選部部長之命令 (C)副總統不能視事時,代行副總統職權 (D)呈請總統解散立法院 必須讀懂憲法增修條文第2條並看得出C錯在「總統、副總統均不能視事時」才由行政院長代行職權 B選項於憲法增修條文第2條第2項,該項明文規定三項不需行政院長副署,以外的都要。 13 依憲法增修條文之規定,立法院經解散後,在新選出立法委員就職前,視同下列何種狀態? (A)會議期間 (B)特別會 (C)休會 (D)散會 考前半小時建議可以翻翻增修條文快速複習,這題就會複習到 五、最新修法題 15 依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關於政黨違憲解散案件審理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被宣告解散之政黨,應即停止一切活動,並不得成立目的相同之代替組織,其依政黨比例 方式產生之民意代表自判決生效時起喪失其資格 (B)憲法法庭審理政黨違憲解散案件,如認該政黨之行為已足以危害國家安全或社會秩序,而 有必要時,於判決前得依聲請機關之請求,以裁定命被聲請政黨停止全部或一部之活動 (C)對於憲法法庭之裁判,得聲明不服,進行救濟進行再審 (D)憲法法庭應本於言詞辯論而為裁判。但駁回聲請而認無行言詞辯論之必要者,不在此限 C選項係單純適用「大法官審理案件法第29條,憲法法庭之裁判不得聲明不服」,我因與釋字725號混淆而認為C係正確敘述而答錯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