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筆記:我們與惡的距離-黎明之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黎明之前,是不是所謂的黑,將是更深的黑;所謂的夜,將是更沉重的夜?當他們走過人生最黑暗、最低潮時期,是否就真的能夠迎來美好、溫暖的陽光與未來?
對於李大芝以及她的父母而言,在槍響之後,隨著李曉明的受到制裁、離開人世,雖然想要盡快放下心中的疑惑與傷痛,不再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慢慢重新回到社會、回到陽光之下生活。
可一再打擾的新聞媒體、一再曝光他們生活近況的報導,與受害者家屬悲慟且失去理智的發洩方式,都讓他們不斷地體認到,想要回歸平凡,不再受到大眾注目和指指點點的日子,有多麼困難。
彷彿時間失去了作用,而新聞的熱潮與台灣人應該健忘的特性,在他們身上,完全找不到任何一絲絲的可能,於是破碎且一再被干擾的生活,成了他們的考驗。
對於王赦律師與其妻子美媚而言,一方面要面對自己所堅持的理想,再也看不到希望,只換來一次次的打擊與失望,甚至許多不理智的社會大眾的謾罵與威脅的留言,換來一天天的擔心受怕。
一方面又要面對剛出生不久,就離世的孩子,其沉重的悲傷,及無法宣洩的情緒,讓受了傷的兩人,失去了笑容、失去了生活重心,卻又只能盡力維持生活的正常時,疲憊與總是莫名留下的眼淚,將是兩人如何擺脫低潮的課題。
更別說,當原本那個熱心助人、急公好義,願意不顧世俗眼光接下法扶案子的王赦,終於心灰意冷的不再抱持理想,只為了現實上的生存,接下那些不是法扶的案子時,要如何重新面對自己的內心,也是他的另外一個課題。
對於宋喬平與林一駿而言,如何面對意料之外,絲毫不再人生規畫內的喬平的懷孕,與在工作上的同事和生活上的夫妻,取得平衡,則是他們不得不正視的問題。
特別是一方想以醫療專業的理性看待病患,或者在面對立委和院長的壓力時,只能放下專業,選擇屈服;而一方又過於感性與極為負責任的態度對待病患,並在遭逢立委和院長的壓力,依然堅持專業,且有話直說時,無法避免的衝突,應此發生。
只是就算爭吵,就算對彼此的作為有所不滿,暫時的逃避,不過是暫時的解決辦法,若是兩人難以理智的面對面,好好面對那些發生在他們身上的種種問題,那麼壓在雙方心上的石頭,將成為無法視而不見的疙瘩,影響著兩人。
對於應思悅而言,父親的臥病在床、朋友令人心疼的遭遇,弟弟的精神問題和未婚夫的不諒解,都讓她心力憔悴的只能不斷勉勵自己,告訴自己終會有好的一天時,不得不說,應思悅的的心理素質確實極為強大。
在遭到接踵而來的壞事的發生時,雖然她也會疲憊、也會疑惑、也會無奈、也會激動,甚至再也承受不住地流下眼淚哭著之後,卻又能再次整理自己的情緒、打起精神的面對現實、面對生活的不堪和接連不斷的考驗的勇敢,可說是劇中最為堅強的角色。
尤其是當面對李大芝再次受到干擾,而弟弟的病在出院之後,不願吃藥、不願回診的沒有好轉的惡化,又加上與未婚夫分手,徹底斷的一乾二淨,卻還能靠著運動,靠著鼓勵自己的方式提起精神、鼓著勇氣堅持下去的行為,除了令人心疼,似乎再也找不到更好的形容了。
對於應思聰而言,如何與他的疾病共處,如何不再受到那些幻覺的干擾,如何藉由好好服藥,重新回歸正常的生活,則是他不能逃避的現實。
藉由劇中的敘述,我們可以得知尚未患有思覺失調症的思聰,也曾是那麼自信、那麼溫柔、那麼有才華,甚至是個得獎的新銳導演,前景一片看好。
然而,工作上的不被認可,與女友逝世的雙重打擊,終於讓他的精神出現了問題,人生也頓時墜入了無底的深淵,於是如何克服疾病、克服心魔,則是思聰當下最大也最煎熬的難題。
最後,對於受害者家屬而言,雖然李曉明的執行死刑,能為撫平他們心中的痛與恨,可要如何真正從親人被迫離開人世,甚至是活下來,卻也失去作為一個正常人權利的陰霾,則是他們此生就算是時間,也難以解決的困擾。
無論他們對於想要重新回到正常生活的大芝,做出如此不理智、發洩心中憤怒般的行為,可又有誰能真正地說他們錯呢?那種人生被徹底打亂、徹底剝奪的傷與痛,若不是當事人,又有誰能真正明白?
正因如此,他們選擇聚集、選擇抗議、選擇挺身而出,赤裸裸地站在大眾、站在政府面前,只為了有人能告訴他們接下來的生活要怎麼辦?又或者何種方式才能協助他們走出傷痛時,他們的不滿、他們的指責,他們的激烈行動,無非是為了討一個能真正讓他們放下傷悲的公道,沒有對錯,只有無限的揪心。
只能說,在黎明之前,這些角色要如何走過他們各自的問題和低潮,以及最深深深的黑暗,都將是我們的念茲在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會員
56內容數
關於成長、關於病的詩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趙啟弦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如果可以,誰願意自己是那個精神生病,必須就醫治療、持續服藥,讓生活陷入一團亂,哪怕想盡快康復,重新融入社會、再次工作,並且回復以往正常軌道,卻依然無能為力的那個人? 如果可以,誰願意自己的家人患上精神疾病,卻只能依照醫生的建議,耐心地陪伴、耐心地指引、耐心地照顧病人,卻在自己因為生活上的其他事而忙得
當事件發生,所謂鄉民的憤怒撻伐、謾罵,甚至肉搜其家屬,使他們所有的隱私皆攤在陽光之下,接受眾生的檢視與指指點點,甚至將躲在電腦背後,鍵盤上的正義,實際地化作洩憤似的激烈行動,以宣洩心中的不滿時,那樣的作為,是否為能稱作正義? 當新聞媒體的報導,總是嗜血的聚焦在加害者及其家屬身上,並且做出不公正、不客
槍響之後,加害者家屬就能換來平靜的生活,或者,被害者家屬就能遺忘傷,痛,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了嗎? 看完這一集,我想,答案不辯自明……,但這終究不代表死刑不該執行,而是在執行死刑、在犯罪者受到應有懲罰,而受害者家屬得到的正義,且加害者家屬也付出所謂的代價後,要如何將混亂、失控,若有所思、行屍走肉,一味
如果犯下殺人案的是罪人,那麼冷眼旁觀、激動謾罵,又是否為另一種意義上的罪人,哪怕他們從未殺人。 其實,在看完這集之後,越加思考,便越覺得王赦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存在。當然,殺人是該受到懲罰,甚至是償命的,在怎麼說以極殘忍的方式剝奪他人不該結束的生命,若不受到應有的刑罰,又有什麼公道、正義可言? 然而,
被留下來的人,才是最痛最難釋懷的人……。 對被害者家屬而言,要面對自己的親人是被不認識的陌生人,強行結束生命,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承受這樣的痛、這樣的傷,這樣突如其來,沒有任何預兆,卻狠狠發生的殘酷? 那是時間也無法沖刷的情緒,尤其在看見熟悉的物品、熟悉的場景時,一同經歷過的點點滴滴彷彿未從大腦中淡
因為對精神疾病的誤解、排斥、謾罵,甚至是不肯接受,導致當精神出現問題,而壓力的調節開始失去控制,終於來到情緒最高最高,再也不能承受的最高點時,或許悲劇,就是在這個時候發生。 對於加害者的家屬,尤其是父母而言,如果他們的孩子不是在遭受虐待(無論肢體、言語都是),抑或父母長期失和、爭吵辱罵的環境下長大,
如果可以,誰願意自己是那個精神生病,必須就醫治療、持續服藥,讓生活陷入一團亂,哪怕想盡快康復,重新融入社會、再次工作,並且回復以往正常軌道,卻依然無能為力的那個人? 如果可以,誰願意自己的家人患上精神疾病,卻只能依照醫生的建議,耐心地陪伴、耐心地指引、耐心地照顧病人,卻在自己因為生活上的其他事而忙得
當事件發生,所謂鄉民的憤怒撻伐、謾罵,甚至肉搜其家屬,使他們所有的隱私皆攤在陽光之下,接受眾生的檢視與指指點點,甚至將躲在電腦背後,鍵盤上的正義,實際地化作洩憤似的激烈行動,以宣洩心中的不滿時,那樣的作為,是否為能稱作正義? 當新聞媒體的報導,總是嗜血的聚焦在加害者及其家屬身上,並且做出不公正、不客
槍響之後,加害者家屬就能換來平靜的生活,或者,被害者家屬就能遺忘傷,痛,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了嗎? 看完這一集,我想,答案不辯自明……,但這終究不代表死刑不該執行,而是在執行死刑、在犯罪者受到應有懲罰,而受害者家屬得到的正義,且加害者家屬也付出所謂的代價後,要如何將混亂、失控,若有所思、行屍走肉,一味
如果犯下殺人案的是罪人,那麼冷眼旁觀、激動謾罵,又是否為另一種意義上的罪人,哪怕他們從未殺人。 其實,在看完這集之後,越加思考,便越覺得王赦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存在。當然,殺人是該受到懲罰,甚至是償命的,在怎麼說以極殘忍的方式剝奪他人不該結束的生命,若不受到應有的刑罰,又有什麼公道、正義可言? 然而,
被留下來的人,才是最痛最難釋懷的人……。 對被害者家屬而言,要面對自己的親人是被不認識的陌生人,強行結束生命,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承受這樣的痛、這樣的傷,這樣突如其來,沒有任何預兆,卻狠狠發生的殘酷? 那是時間也無法沖刷的情緒,尤其在看見熟悉的物品、熟悉的場景時,一同經歷過的點點滴滴彷彿未從大腦中淡
因為對精神疾病的誤解、排斥、謾罵,甚至是不肯接受,導致當精神出現問題,而壓力的調節開始失去控制,終於來到情緒最高最高,再也不能承受的最高點時,或許悲劇,就是在這個時候發生。 對於加害者的家屬,尤其是父母而言,如果他們的孩子不是在遭受虐待(無論肢體、言語都是),抑或父母長期失和、爭吵辱罵的環境下長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本來是沒有想要寫的,直到看到後面,志雄跟微進的分手戲,我才決定要說點什麼。 微進在最後終於要坦白自己是林順,想跟志雄分手,志雄表示他已經知道了,並問微進為什麼不把她白天是林順的事情告訴他,如果告訴他,他就可以保護她不被綁架。 這件事情跟我想的一樣,當我看到她進到白院長的醫院被強制抽血之後,我第一
Thumbnail
何思聰帶應曉薇見自己的好友及親近的人
咦!怎麼回來了,兩個我,真我、假我,其實是一個吾明。真正的我李小明不見了,好!這次是吾明想表達什麼?真我只有真沒有假不適合活在原生世界,他的假呢?因為假要超越真所以成佛了。真我沒有了假,所以要學習假了。吾明知道心裡還有一個人,是小敏,是自己的愛人,所以我去找小敏了,見到小敏我好高興。 你來了,我還
Thumbnail
今天的影片內容全部都是我的個人意見,裡面很可能有些我過度解釋,或者我夢到的劇情環節,請各位理智討論、海量包容,給怕被捏的孩子們一句無雷簡評:2019年台劇神作在此,不看?神經病喔!啊,不能說神經病,很敏感。
第三章:爱情与权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翔和苏芳的感情迅速升温。他们在花园中漫步,在湖边低语,共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然而,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李翔的家族开始卷入一场复杂的权力斗争,他不得不面对家族责任和个人感情之间的抉择。 "李翔,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家族需要你。"李翔的父亲严肃地说,眼中充
Thumbnail
桃林鎮發生一宗命案,少女被殺害後棄屍在桃花樹下。十四年前,同樣的地點與命案現場布置,受害者是記者李海燕的好友丁小泉,而李海燕的父親被指為凶手,在獄中畏罪自殺。背負著回憶枷鎖的李海燕,回到桃林鎮,與同樣帶著傷痕的丁小泉初戀男友-刑警宋東年一起尋找真相。但是,記憶一旦解封,恐懼、悲傷、痛苦也將伴隨而來。
前言 今天(113.3.10)聯合報頭版新聞的標題是《斷食善終抓越界爭議:「斷食」替照顧壓力解套,卻引發疑似「被善終」亂象》。內文大意是:長照悲歌不斷,而在高齡化社會中此現象無法斷絕,只會惡化;又因無法「安樂死」,因此有位醫生(畢柳鶯)在母親要求下,替身罹小腦萎縮症,且已高齡83歲,且已開始出現嚴
#新的關係在蘊釀 #清明節 #樹葬 #人走了就走        那天,連怡君跟同部門的已婚男同事「民澤」倆人在茶水間聊「生老病死」的議題,「民澤」強調他身後「人走了就走」不買塔位去徒增後代的負擔。女孩對此似乎產生「共鳴」,所以也大方的透露母親安放在那個軍人公墓的樹葬園區,然後環境很優雅、自然,也有
Thumbnail
當王石清下好決定之後,家裡突然間變的風平浪靜,連工作上的小狀況都消失了,早晨用餐完和兩個孩子們交帶昨天的夢境,看著他們一臉驚訝的模樣也就不意外了。   王美瑜確實有點被父親的決定給驚醒,王錦誠不作任何表示,只要不要強迫人冥婚,他都沒有任何的意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本來是沒有想要寫的,直到看到後面,志雄跟微進的分手戲,我才決定要說點什麼。 微進在最後終於要坦白自己是林順,想跟志雄分手,志雄表示他已經知道了,並問微進為什麼不把她白天是林順的事情告訴他,如果告訴他,他就可以保護她不被綁架。 這件事情跟我想的一樣,當我看到她進到白院長的醫院被強制抽血之後,我第一
Thumbnail
何思聰帶應曉薇見自己的好友及親近的人
咦!怎麼回來了,兩個我,真我、假我,其實是一個吾明。真正的我李小明不見了,好!這次是吾明想表達什麼?真我只有真沒有假不適合活在原生世界,他的假呢?因為假要超越真所以成佛了。真我沒有了假,所以要學習假了。吾明知道心裡還有一個人,是小敏,是自己的愛人,所以我去找小敏了,見到小敏我好高興。 你來了,我還
Thumbnail
今天的影片內容全部都是我的個人意見,裡面很可能有些我過度解釋,或者我夢到的劇情環節,請各位理智討論、海量包容,給怕被捏的孩子們一句無雷簡評:2019年台劇神作在此,不看?神經病喔!啊,不能說神經病,很敏感。
第三章:爱情与权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翔和苏芳的感情迅速升温。他们在花园中漫步,在湖边低语,共同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然而,幸福的日子总是短暂的。李翔的家族开始卷入一场复杂的权力斗争,他不得不面对家族责任和个人感情之间的抉择。 "李翔,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家族需要你。"李翔的父亲严肃地说,眼中充
Thumbnail
桃林鎮發生一宗命案,少女被殺害後棄屍在桃花樹下。十四年前,同樣的地點與命案現場布置,受害者是記者李海燕的好友丁小泉,而李海燕的父親被指為凶手,在獄中畏罪自殺。背負著回憶枷鎖的李海燕,回到桃林鎮,與同樣帶著傷痕的丁小泉初戀男友-刑警宋東年一起尋找真相。但是,記憶一旦解封,恐懼、悲傷、痛苦也將伴隨而來。
前言 今天(113.3.10)聯合報頭版新聞的標題是《斷食善終抓越界爭議:「斷食」替照顧壓力解套,卻引發疑似「被善終」亂象》。內文大意是:長照悲歌不斷,而在高齡化社會中此現象無法斷絕,只會惡化;又因無法「安樂死」,因此有位醫生(畢柳鶯)在母親要求下,替身罹小腦萎縮症,且已高齡83歲,且已開始出現嚴
#新的關係在蘊釀 #清明節 #樹葬 #人走了就走        那天,連怡君跟同部門的已婚男同事「民澤」倆人在茶水間聊「生老病死」的議題,「民澤」強調他身後「人走了就走」不買塔位去徒增後代的負擔。女孩對此似乎產生「共鳴」,所以也大方的透露母親安放在那個軍人公墓的樹葬園區,然後環境很優雅、自然,也有
Thumbnail
當王石清下好決定之後,家裡突然間變的風平浪靜,連工作上的小狀況都消失了,早晨用餐完和兩個孩子們交帶昨天的夢境,看著他們一臉驚訝的模樣也就不意外了。   王美瑜確實有點被父親的決定給驚醒,王錦誠不作任何表示,只要不要強迫人冥婚,他都沒有任何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