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筆記:我們與惡的距離-眾生皆有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如果可以,誰願意自己是那個精神生病,必須就醫治療、持續服藥,讓生活陷入一團亂,哪怕想盡快康復,重新融入社會、再次工作,並且回復以往正常軌道,卻依然無能為力的那個人?
如果可以,誰願意自己的家人患上精神疾病,卻只能依照醫生的建議,耐心地陪伴、耐心地指引、耐心地照顧病人,卻在自己因為生活上的其他事而忙得焦頭爛額、心力交瘁的時候,只能自己一個人躲在暗處,默默承受那些加諸在自身身上的責任?
如果可以,誰願意在為了理想、為了心中的目標工作時,還得受到社會大眾化身的鄉民,在網路上一而再、再而三的私訊謾罵與威脅,甚至波及到自己最愛的家人,間接導致悲劇的發生,卻只能莫可奈何地站在一旁,痛心地看著自己所愛之人,為了自己受苦受難的模樣?
如果可以,誰願意自己的哥哥是個殺人犯,哪怕這樣的哥哥在執行死刑之後,卻仍然得離開自己最愛的新聞工作,卻仍然得不斷地重整好自己,藉以回到正常的生活步調,可又在漸漸開始新生活時,被自己所信任之人出賣,以至於逐漸平靜的生活,再次大亂?
如果可以,誰願意曾被自己醫治、輔導的病人,在出院之後,不僅無法重新回到正常的社會、融入一般大眾的生活,反而以極為激烈的方式去傷害無辜的陌生人時,那樣的無力感,又要有多麼大的心理素質,才能承受?
如果可以,誰願意成為新聞媒體偏頗報導的對象,只為了成為增加新聞台的收視率,促成一股社會大眾討論的話題,而不顧被報導者的感受?
無論是上述的哪種情況,我想都不會有人願意遭遇到的,於是乎,這是極為沉重的一集,就算不像前幾集如此引人熱淚,卻也真實且深刻地點出了好幾個值得反思的問題。
在這個接近結局的時刻,也許我們可以放下對於前幾集的激情與沉痛,好好思考,若今天換成我們,又該如何面對這樣的事情?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會員
56內容數
關於成長、關於病的詩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趙啟弦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事件發生,所謂鄉民的憤怒撻伐、謾罵,甚至肉搜其家屬,使他們所有的隱私皆攤在陽光之下,接受眾生的檢視與指指點點,甚至將躲在電腦背後,鍵盤上的正義,實際地化作洩憤似的激烈行動,以宣洩心中的不滿時,那樣的作為,是否為能稱作正義? 當新聞媒體的報導,總是嗜血的聚焦在加害者及其家屬身上,並且做出不公正、不客
槍響之後,加害者家屬就能換來平靜的生活,或者,被害者家屬就能遺忘傷,痛,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了嗎? 看完這一集,我想,答案不辯自明……,但這終究不代表死刑不該執行,而是在執行死刑、在犯罪者受到應有懲罰,而受害者家屬得到的正義,且加害者家屬也付出所謂的代價後,要如何將混亂、失控,若有所思、行屍走肉,一味
如果犯下殺人案的是罪人,那麼冷眼旁觀、激動謾罵,又是否為另一種意義上的罪人,哪怕他們從未殺人。 其實,在看完這集之後,越加思考,便越覺得王赦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存在。當然,殺人是該受到懲罰,甚至是償命的,在怎麼說以極殘忍的方式剝奪他人不該結束的生命,若不受到應有的刑罰,又有什麼公道、正義可言? 然而,
被留下來的人,才是最痛最難釋懷的人……。 對被害者家屬而言,要面對自己的親人是被不認識的陌生人,強行結束生命,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承受這樣的痛、這樣的傷,這樣突如其來,沒有任何預兆,卻狠狠發生的殘酷? 那是時間也無法沖刷的情緒,尤其在看見熟悉的物品、熟悉的場景時,一同經歷過的點點滴滴彷彿未從大腦中淡
因為對精神疾病的誤解、排斥、謾罵,甚至是不肯接受,導致當精神出現問題,而壓力的調節開始失去控制,終於來到情緒最高最高,再也不能承受的最高點時,或許悲劇,就是在這個時候發生。 對於加害者的家屬,尤其是父母而言,如果他們的孩子不是在遭受虐待(無論肢體、言語都是),抑或父母長期失和、爭吵辱罵的環境下長大,
看完一、二集,真的只有沉重,我想,無論是對於加害者家屬,或是受害者家屬,都是一種難以抹滅的痛吧! 然而,要如何預防此類事件的發生,以及如何增進我們對精神疾病患者的了解,不再汙名化,這都是非常急迫且重要的事。 雖然不可否認的是,我是支持死刑的,但在執行之前,真心希望能夠探討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才會造成
當事件發生,所謂鄉民的憤怒撻伐、謾罵,甚至肉搜其家屬,使他們所有的隱私皆攤在陽光之下,接受眾生的檢視與指指點點,甚至將躲在電腦背後,鍵盤上的正義,實際地化作洩憤似的激烈行動,以宣洩心中的不滿時,那樣的作為,是否為能稱作正義? 當新聞媒體的報導,總是嗜血的聚焦在加害者及其家屬身上,並且做出不公正、不客
槍響之後,加害者家屬就能換來平靜的生活,或者,被害者家屬就能遺忘傷,痛,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了嗎? 看完這一集,我想,答案不辯自明……,但這終究不代表死刑不該執行,而是在執行死刑、在犯罪者受到應有懲罰,而受害者家屬得到的正義,且加害者家屬也付出所謂的代價後,要如何將混亂、失控,若有所思、行屍走肉,一味
如果犯下殺人案的是罪人,那麼冷眼旁觀、激動謾罵,又是否為另一種意義上的罪人,哪怕他們從未殺人。 其實,在看完這集之後,越加思考,便越覺得王赦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存在。當然,殺人是該受到懲罰,甚至是償命的,在怎麼說以極殘忍的方式剝奪他人不該結束的生命,若不受到應有的刑罰,又有什麼公道、正義可言? 然而,
被留下來的人,才是最痛最難釋懷的人……。 對被害者家屬而言,要面對自己的親人是被不認識的陌生人,強行結束生命,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承受這樣的痛、這樣的傷,這樣突如其來,沒有任何預兆,卻狠狠發生的殘酷? 那是時間也無法沖刷的情緒,尤其在看見熟悉的物品、熟悉的場景時,一同經歷過的點點滴滴彷彿未從大腦中淡
因為對精神疾病的誤解、排斥、謾罵,甚至是不肯接受,導致當精神出現問題,而壓力的調節開始失去控制,終於來到情緒最高最高,再也不能承受的最高點時,或許悲劇,就是在這個時候發生。 對於加害者的家屬,尤其是父母而言,如果他們的孩子不是在遭受虐待(無論肢體、言語都是),抑或父母長期失和、爭吵辱罵的環境下長大,
看完一、二集,真的只有沉重,我想,無論是對於加害者家屬,或是受害者家屬,都是一種難以抹滅的痛吧! 然而,要如何預防此類事件的發生,以及如何增進我們對精神疾病患者的了解,不再汙名化,這都是非常急迫且重要的事。 雖然不可否認的是,我是支持死刑的,但在執行之前,真心希望能夠探討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才會造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精神病並不等同於無能或不值得尊重。 他生病了,但他也是別人的孩子,或者也可能是誰的父母親,或者是誰的家人,或者也是正在為社會貢獻的小螺絲釘。 我認識的他們,雖然生病了,他們還是期待自己能夠靠自己養活自己,能夠抬起頭,他們是一個跟我們一樣都活在這世界上,並想要有小確幸的人,他是社會的一份子。
Thumbnail
我更喜歡女主角因為無法承受她照顧的病人自殺身亡,後來也罹患了憂鬱症,並且因自殺行為而入住精神病房的劇情發展; 說「喜歡」其實有點奇怪,但我很讚賞這樣的劇情走向...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2022.4.29 一位個案過去在父親生病期間,雖然有其他手足兄弟,但他們卻把照顧父親的責任丟給她,她一邊照顧自己的家庭、工作,卻仍是一肩扛起中風及失智爸爸的照顧工作,一個人努力硬撐到脊椎出問題到最後不得不開刀而個案父親離開後,個案感覺自己無怨無悔為家人付出但卻被拋棄了,過去其他親人將照顧父親的責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在面對精神困擾時的心路歷程,藉由韓國漫畫改編的故事,呈現了精神疾病對人們的影響。文章探討了心理健康被忽略的現象,並提出了善待自己、尋求幫助的觀點。
Thumbnail
因為二次的重病後,爸爸這次真的需要長期由他人照顧了,舉凡生活中的大小事自理的能力已經被疾病剝奪。起初開始照顧爸爸的時候,很難想像這種連自己決定要幹嘛的自由都沒有的感受是什麼? 因為自己把全部的力氣和感受,放在照顧者的位置,因此對於「病人」「被照顧者」「無行為能力者」他們仰賴他人的照顧而會有的心情很
Thumbnail
我總是拼了命的不讓身邊的人難過,卻不知道,最難受的人是自己。 人們或許會說: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卻不知,對於想要了解生命的人而言,那是他們當下唯一能解決事情的辦法。我從小就被人說太過敏感,不管是特別有同理心或是愛哭這點,我身邊的人都受不了我的情緒,高三那年被診斷罹患憂鬱症,這不是結束,而是惡夢的開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一位曾患有重度憂鬱症,後被診斷患有躁鬱症、PTSD的患者,以及漸漸好轉與復發的過程,在經歷自殺未遂後,開始就診並接受身心科治療的過程,並提及了與諮商師的配對、不同醫生之間的轉換和其工作環境、生活壓力對其康復的影響。最後,文章還描述了患者重新診斷的病情和康復之路的挑戰。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精神病並不等同於無能或不值得尊重。 他生病了,但他也是別人的孩子,或者也可能是誰的父母親,或者是誰的家人,或者也是正在為社會貢獻的小螺絲釘。 我認識的他們,雖然生病了,他們還是期待自己能夠靠自己養活自己,能夠抬起頭,他們是一個跟我們一樣都活在這世界上,並想要有小確幸的人,他是社會的一份子。
Thumbnail
我更喜歡女主角因為無法承受她照顧的病人自殺身亡,後來也罹患了憂鬱症,並且因自殺行為而入住精神病房的劇情發展; 說「喜歡」其實有點奇怪,但我很讚賞這樣的劇情走向...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2022.4.29 一位個案過去在父親生病期間,雖然有其他手足兄弟,但他們卻把照顧父親的責任丟給她,她一邊照顧自己的家庭、工作,卻仍是一肩扛起中風及失智爸爸的照顧工作,一個人努力硬撐到脊椎出問題到最後不得不開刀而個案父親離開後,個案感覺自己無怨無悔為家人付出但卻被拋棄了,過去其他親人將照顧父親的責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在面對精神困擾時的心路歷程,藉由韓國漫畫改編的故事,呈現了精神疾病對人們的影響。文章探討了心理健康被忽略的現象,並提出了善待自己、尋求幫助的觀點。
Thumbnail
因為二次的重病後,爸爸這次真的需要長期由他人照顧了,舉凡生活中的大小事自理的能力已經被疾病剝奪。起初開始照顧爸爸的時候,很難想像這種連自己決定要幹嘛的自由都沒有的感受是什麼? 因為自己把全部的力氣和感受,放在照顧者的位置,因此對於「病人」「被照顧者」「無行為能力者」他們仰賴他人的照顧而會有的心情很
Thumbnail
我總是拼了命的不讓身邊的人難過,卻不知道,最難受的人是自己。 人們或許會說: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卻不知,對於想要了解生命的人而言,那是他們當下唯一能解決事情的辦法。我從小就被人說太過敏感,不管是特別有同理心或是愛哭這點,我身邊的人都受不了我的情緒,高三那年被診斷罹患憂鬱症,這不是結束,而是惡夢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