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筆記:我們與惡的距離-病識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被留下來的人,才是最痛最難釋懷的人……。

對被害者家屬而言,要面對自己的親人是被不認識的陌生人,強行結束生命,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承受這樣的痛、這樣的傷,這樣突如其來,沒有任何預兆,卻狠狠發生的殘酷?

那是時間也無法沖刷的情緒,尤其在看見熟悉的物品、熟悉的場景時,一同經歷過的點點滴滴彷彿未從大腦中淡去般,倏地又在眼前、在夢中重現,一次次提醒著,親人已逝的現實,只有逃避、只有酒精,才能為自己帶來一絲絲的紓解。

然而,逃避與酒精終究只是一時的方法,而非長久解決之計,藉由劇中人物我們可以看見,若越不想面對,其陰影便會越巨大,越影響著本該正常的生活、正常的家庭、正常的人際關係,讓一切,一切往更糟的方向駛去。

只是,對於加害者家屬又何嘗不是如此……。

當事情發生,指責、謾罵的輿論排山倒海而來,甚至是私刑正義時,對於加害者家屬而言,又何嘗不是一種漫長、難以承受的煎熬,尤其當願意面對、願意道歉、願意想方設法的賠償卻依然被批評、被質疑、被抨擊時,躲躲藏藏的生活,似乎成為了一種不得不的選擇。

但只能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無法正常走在陽光、走入大眾的生活,還能算正常的生活嗎?當然不能,只不過對於加害者家屬而言,在社會整體呈現憤恨、討公道的氛圍下,或許選擇隱藏與低調,才是唯一將日子繼續走下去的方法。

於是,一場事件,造成了加害者家屬與被害者家屬難以抹滅、永恆的痛,沒有誰願意承受這樣的痛,也沒有誰願意自己的親人是加害者/受害者,然而當事情發生,要如何釋懷?如何面對?要如何重新拾回以往的節奏,再次步入正常生活?

我想,藉由這齣戲,我們可以好好地思考,若是成為其中的一人,又該怎麼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趙啟弦的沙龍
4會員
56內容數
關於成長、關於病的詩集
趙啟弦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5/07
延續上一篇,隨著劇情一集一集的推進,才發現原來整個挾持計畫,並不是真的要傷害學生,甚至奪取學生的生命—沒錯,那些我們認為已經死去的學生,都是柊一颯刻意為之的造假,並背負起社會謾罵、指責,抑或是冷血殘酷、喪心病狂等等的言論攻擊,只為了換來更多人的關注。 其目的是要依賴此一狂暴誇張、舉世譁然的行為,讓學
2019/05/07
延續上一篇,隨著劇情一集一集的推進,才發現原來整個挾持計畫,並不是真的要傷害學生,甚至奪取學生的生命—沒錯,那些我們認為已經死去的學生,都是柊一颯刻意為之的造假,並背負起社會謾罵、指責,抑或是冷血殘酷、喪心病狂等等的言論攻擊,只為了換來更多人的關注。 其目的是要依賴此一狂暴誇張、舉世譁然的行為,讓學
2019/05/05
何謂正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詮釋;何謂好的教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在3年A班-從此刻起,大家都是我的人質(以下簡稱3A)中,正義與犯罪,好教師與壞教師,成了一道模糊的界線。 為了尋找班上那名自殺的學生--景山澪奈的真相,身為一名導師的柊一颯選擇在學生距離畢業的前十天,以挾持學生做為人質的方式,開
2019/05/05
何謂正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詮釋;何謂好的教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在3年A班-從此刻起,大家都是我的人質(以下簡稱3A)中,正義與犯罪,好教師與壞教師,成了一道模糊的界線。 為了尋找班上那名自殺的學生--景山澪奈的真相,身為一名導師的柊一颯選擇在學生距離畢業的前十天,以挾持學生做為人質的方式,開
2019/05/05
怎麼樣的教師,才能成為一名好的教師?或者,怎麼樣的教師,是一名壞的教師,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藉由這部戲,似乎能讓我們開始思考,教師的好與壞該如何區分。 相樂文香: 雖然劇情對她描述的不多,但就有限的劇情來看,我們仍然可以明白,相樂文香是一名認真,並且關心學生的好老師。 對於自己的學生被其他老
2019/05/05
怎麼樣的教師,才能成為一名好的教師?或者,怎麼樣的教師,是一名壞的教師,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藉由這部戲,似乎能讓我們開始思考,教師的好與壞該如何區分。 相樂文香: 雖然劇情對她描述的不多,但就有限的劇情來看,我們仍然可以明白,相樂文香是一名認真,並且關心學生的好老師。 對於自己的學生被其他老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一般而言,被害人家屬都希望加害人誠心道歉,也想了解為何這種事會發生在自己家人身上。然而加害人及其家屬之間往往關係斷裂、無法溝通,自然難以完成被害人家屬的心願。」
Thumbnail
「一般而言,被害人家屬都希望加害人誠心道歉,也想了解為何這種事會發生在自己家人身上。然而加害人及其家屬之間往往關係斷裂、無法溝通,自然難以完成被害人家屬的心願。」
Thumbnail
近來的紛紛擾擾越演越烈,不論是哪個立場的人都有著各種的『不舒服』。 但事件之後的紛擾不適,可能遠不及當事人當時與日後的痛苦。 如果不是傷口還在痛、如果不是頻繁到被視為理所當然⋯⋯ 誰想搭上這班車?誰想把自己的不堪、噩夢攤開來?
Thumbnail
近來的紛紛擾擾越演越烈,不論是哪個立場的人都有著各種的『不舒服』。 但事件之後的紛擾不適,可能遠不及當事人當時與日後的痛苦。 如果不是傷口還在痛、如果不是頻繁到被視為理所當然⋯⋯ 誰想搭上這班車?誰想把自己的不堪、噩夢攤開來?
Thumbnail
  案例隨著集數推展,會變得愈發複雜。你可以看見一律被塞進「犯罪者」標籤的個體們,如何矯飾,或確實有所坦誠地描述自己犯案的心態。   這些罪人,有一個剪影,可以撼動人:我們或許從未練習過與失去共處。
Thumbnail
  案例隨著集數推展,會變得愈發複雜。你可以看見一律被塞進「犯罪者」標籤的個體們,如何矯飾,或確實有所坦誠地描述自己犯案的心態。   這些罪人,有一個剪影,可以撼動人:我們或許從未練習過與失去共處。
Thumbnail
今天一早碰巧在網路上看見了一則新聞:【生者的艱難3】為了真相 我們和加害者擁抱,故事中,兒子自殺前僅傳了晚上不回家吃飯,沒有任何跡象,然而,在遺書中才透露出霸凌者以及兒子的苦楚。
Thumbnail
今天一早碰巧在網路上看見了一則新聞:【生者的艱難3】為了真相 我們和加害者擁抱,故事中,兒子自殺前僅傳了晚上不回家吃飯,沒有任何跡象,然而,在遺書中才透露出霸凌者以及兒子的苦楚。
Thumbnail
放手,很難 其實活下來的人才是承受一切的人 承受疾病痛苦或承受失去家人。
Thumbnail
放手,很難 其實活下來的人才是承受一切的人 承受疾病痛苦或承受失去家人。
Thumbnail
看完紀錄片 #我的兒子是死刑犯 ,導演李家驊紀錄並訪談了台灣幾個死刑犯事件出發,從家屬、律師的訪談角度出發,更有震驚社會離我們非常近的鄭捷事件,我想起了那年我看《我們與惡的距離》的感受,非常不同,沒有戲劇與人物的刻畫,真實報導、家屬、犯罪的監視錄影畫面,感受到更深的負面與更無奈的情緒。
Thumbnail
看完紀錄片 #我的兒子是死刑犯 ,導演李家驊紀錄並訪談了台灣幾個死刑犯事件出發,從家屬、律師的訪談角度出發,更有震驚社會離我們非常近的鄭捷事件,我想起了那年我看《我們與惡的距離》的感受,非常不同,沒有戲劇與人物的刻畫,真實報導、家屬、犯罪的監視錄影畫面,感受到更深的負面與更無奈的情緒。
Thumbnail
離苦得樂是我們共同的願望,但生命裡始終存在一些難以擺脫的苦,如何定義那些痛苦,是我們面對人生的智慧⋯
Thumbnail
離苦得樂是我們共同的願望,但生命裡始終存在一些難以擺脫的苦,如何定義那些痛苦,是我們面對人生的智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