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9/06/0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烏克蘭大饑荒、中美貿易戰爭與未來

●灌水成就的人類本性

21世紀的21堂課,提到科技顛覆的議題,談到人工智慧可能會創造系統性大規模失業。對於一個新概念的提出,可能是悲慘的結果,例如工業革命讓人們往工業大都市移動,對於整個社會結構產生了衝擊。
為了解決財富快速集中在少數人少中,農人賺錢的速度遠遠不及工業生產,於是有了共產主義財富是大家的,像是對岸的人民公社,1960年代大躍進導致的大饑荒,為了突顯改革的正確,假數字一籮筐,明明生產不到萬斤米,也可以說是吃喝不盡的米食。(三年困難時期)(如果要比較輕鬆的版本,可以聽這一夜,誰來說相聲 - 段子二:增羊報國)
歷史上也曾經發生過一起「信陽事件」,簡單來說政府要依據生產量來徵收糧食,假設生產了一萬公噸,國家要徵收個兩千公噸。
當時信陽地區只生產了五千公噸,可是為了討好上級,各地官僚虛報成風,於是灌水成二萬公噸,被要求徵收四千公噸。
圖2:公社食堂(引自看中國)
圖2:公社食堂(引自看中國)
如果真的上繳四千公噸,那人民還吃什麼?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