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自己香港自己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來預計美國會在 G20 峰會向中國施壓,對香港修例爭議表態。然而,根據美國《時代》雜誌引述國防部官員報道,為免令貿易戰升溫,華府將不會對香港發生的反對《逃犯條例》修訂大規模示威作出重大表態。換言之,香港人乞援於美國的如意算盤可能打不響。
事到如今,香港人只能靠自己。民陣六二六發起集會。有網民自發馬拉松式到各國領事館促請其就香港現況向中國施壓。連登的友好則透過眾籌百萬望公開信刊登於各國報章頭版以呼籲各國在 G20 峰會關注香港修例及警暴問題。各出其謀,無非知道一個事實:中共絕不會善罷甘休!秋後算賬及大規模的濫捕濫告快將出台,僅餘的自由亦將被進一步侵蝕!死亡在即,做得多少是多少。這一份熱忱,必須予以肯定,故此,對於六二六任何向中共施壓的方法,筆者都是樂觀其成,萬二分支持。
香港人有沒有機會贏?從中共一貫的強硬作風看,難若登天。不過,觀乎建制派近日的口風,局面出現轉機也說不定。先有李慧琼於六月二十三日表示「若政府現在宣佈撤回,民建聯支持者會理解」,再有鍾國斌二十四日指「政府可公開表明撤回草案,以免給予抗爭者一個衝擊的藉口,如果特首不便宣佈,可由政務司司長代為宣佈」,到了今天,田北辰甚至說要爭取重啟政改挽回市民對政府的信任。建制派的言論,結合林鄭、盧偉聰的「失蹤」,代之以過氣的唐英年、曾偉雄、林瑞麟出來解畫,中共是否完全「尊重、理解、支持」林鄭所領導的港共政府,中間不存有「中央比港人更憤怒,不會原諒林鄭」(《華盛頓郵報》評論文章的說法),啟人疑竇。
可是,縱使如此,中共極其量只作小修小補,林鄭及幾位涉事高官下台,重啟政改也必須按照人大「八三一」框架,取消六一二「暴動」定性恐怕較難了。事實上,從曾偉雄「不希望道歉成為風土病」到李飛「不理解為何有人以暴力方式反對政府」,警隊合理使用武力、六一二及其餘波是「反政府暴動」,似乎為不可動搖的底線。中共可受制於形勢讓一些步,但完全不把刀子架在香港「反動派」的脖子上,比較困難。
所以,最樂觀的估計,至少有兩個訴求 (「撤回暴動定性」、「釋放被捕者並不作出檢控」) 是一定實現不了的。如果部份訴求被滿足叫做贏,勉強可以說是。如果四個訴求被滿足才叫贏,決一不可,香港人基本上必輸。
對中老年人來說,受慣不如意的現實摧殘,或許會收貨。但對年青一代而言,九十後、零零後,他們勢必堅持四大訴求,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堅持四大訴求有無不妥?道理上是沒有的 (免義士身陷囹圄是多麼合理。況且,實現四大訴求是烈士梁凌杰的遺願)。爭取應該爭取的,不惜癱瘓政府日常運作。癱瘓政府日常運作是手段,實現四大訴求是目的,理直氣壯。有抗爭者覺得打擾了別人,發起「唔好意思運動」,四圍派傳單鞠躬致歉,反而有點「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須知道,體諒抗爭者的,不用你道歉都會體諒。堅持你是「搞事」的,你如何道歉皆沒有用。更何況,始作俑者是港共無回應訴求,道什麼歉?
最後,香港是一塊福地,希望天祐香港,天祐義人。外國的聲援及支持,可以爭取,但切勿忘記「自己香港自己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主要闡述及析論歷史、哲學,兼及文學、通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6 月 21 日的升級行動,沒有流血衝突,卻演示出一種嶄新的抗爭模式。 黃之鋒歸隊,抗爭者未有把他看成高高在上的領袖,只視他為其中一分子。集結地方亦不局限於一處,而是先包圍警總,再進入稅務大樓、入境事務大樓和金鐘道政府合署「涼冷氣」,「幫人早放工」,晚上折返警總包圍,玩縮小版及人道版的「長春圍城」(
大專學界代表和網民以六月二十日下午 5 時為「死線」,要求港共回應撤回修例、取消暴動定性等訴求,否則抗爭行動將會升級。港共一如預期「睬你有味」。 事實上,從林鄭藐嘴藐舌宣佈暫緩及言不由衷的道歉,到盧偉聰「五個人暴動」、李家超「示威者移動致頭中槍」和「警方別無選擇只好採用適當武力驅散人群」,港共顯然並
林鄭道歉了,葉劉、陳智思說暫緩等於撤回,林正財認為政府並無把六一二金鐘衝突定性為暴動,部份人竟以為真的取得階段性勝利,收貨了。 其實,一天未正式採用「撤回」字眼,港共仍可重新諮詢,重新修例。怎可相信一些放風人士的片面之詞? 至於林正財的講法,潘熙也說:「由特首政治上定性的『暴動』在法律上無任何意義,
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中央從未指示香港修例」,湯家驊、田北辰、蔣麗芸、陳智思等轉口風,「保公義撐修例大聯盟」取消集會,種種跡象彷彿暗示林鄭快將成為中共棄卒,逃犯條例修訂或有可能被暫緩。 然而,作為抗爭者,有一點必須銘記:港共政權的魔警在六月十二日下午對準手無寸鐵的抗爭者的頭部多次發射橡膠子彈及布袋彈!
由港共魔警向抗爭群眾的頭部發射橡膠子彈及布袋彈開始,這已不是逃犯修訂條例該否撤回的問題,而是一個蓄意殺人的政府有無資格繼續管治香港的問題!即現政府是否為一非法政府的問題! 港共賊首之一盧偉聰宣稱抗爭者用鐵通插警員、金鐘出現達危險程度的騷亂,觀乎早上集結人士,竟有八十歲的老人家,難道老人家也是有能力製
面對一百零三萬民意,港共在遊行當晚就回應維持原判,繼續二讀。《環球時報》更荒謬,拿一張百萬大遊行的照片,配上「七十萬人上街支持修訂送中條例」。一個政權要無恥到何種地步,才會做出這種事?簡直垃圾不如!還未計外交部耿爽「所謂哪個數字大,哪個數字多就代表民意,並無說服力」一類語言暴力,這就是愛國人士常常掛
6 月 21 日的升級行動,沒有流血衝突,卻演示出一種嶄新的抗爭模式。 黃之鋒歸隊,抗爭者未有把他看成高高在上的領袖,只視他為其中一分子。集結地方亦不局限於一處,而是先包圍警總,再進入稅務大樓、入境事務大樓和金鐘道政府合署「涼冷氣」,「幫人早放工」,晚上折返警總包圍,玩縮小版及人道版的「長春圍城」(
大專學界代表和網民以六月二十日下午 5 時為「死線」,要求港共回應撤回修例、取消暴動定性等訴求,否則抗爭行動將會升級。港共一如預期「睬你有味」。 事實上,從林鄭藐嘴藐舌宣佈暫緩及言不由衷的道歉,到盧偉聰「五個人暴動」、李家超「示威者移動致頭中槍」和「警方別無選擇只好採用適當武力驅散人群」,港共顯然並
林鄭道歉了,葉劉、陳智思說暫緩等於撤回,林正財認為政府並無把六一二金鐘衝突定性為暴動,部份人竟以為真的取得階段性勝利,收貨了。 其實,一天未正式採用「撤回」字眼,港共仍可重新諮詢,重新修例。怎可相信一些放風人士的片面之詞? 至於林正財的講法,潘熙也說:「由特首政治上定性的『暴動』在法律上無任何意義,
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中央從未指示香港修例」,湯家驊、田北辰、蔣麗芸、陳智思等轉口風,「保公義撐修例大聯盟」取消集會,種種跡象彷彿暗示林鄭快將成為中共棄卒,逃犯條例修訂或有可能被暫緩。 然而,作為抗爭者,有一點必須銘記:港共政權的魔警在六月十二日下午對準手無寸鐵的抗爭者的頭部多次發射橡膠子彈及布袋彈!
由港共魔警向抗爭群眾的頭部發射橡膠子彈及布袋彈開始,這已不是逃犯修訂條例該否撤回的問題,而是一個蓄意殺人的政府有無資格繼續管治香港的問題!即現政府是否為一非法政府的問題! 港共賊首之一盧偉聰宣稱抗爭者用鐵通插警員、金鐘出現達危險程度的騷亂,觀乎早上集結人士,竟有八十歲的老人家,難道老人家也是有能力製
面對一百零三萬民意,港共在遊行當晚就回應維持原判,繼續二讀。《環球時報》更荒謬,拿一張百萬大遊行的照片,配上「七十萬人上街支持修訂送中條例」。一個政權要無恥到何種地步,才會做出這種事?簡直垃圾不如!還未計外交部耿爽「所謂哪個數字大,哪個數字多就代表民意,並無說服力」一類語言暴力,這就是愛國人士常常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2024年7月1日,香港淪陷五週年,臺灣舉辦追思會,分享了一群香港人的故事。香港政府的偏袒大陸人政策,以及國安法23條讓臺灣人不敢支持香港人,限制了香港人的政治自由與前途。活動詳情請留意赴湯 2.0專頁。
近年來,香港的遭遇屢屢獲得國際社會的同情,但是作爲大陸人,我實在不能同情香港。因爲這個世界上自古以來都是富人同情窮人,强者同情弱者。現在就大陸人的境況來說,怎可比香港呢? 香港雖然遭到了許多不公平的待遇,但是畢竟還沒有發展到64的程度。想想當初被坦克車碾過的學生,被子彈打死的市民。。。過去香港人笑
Thumbnail
我認為罵法院和政府已經沒意義了,它本來就是個臟東西,你把它分析得再透徹也無濟於事。在這裏說幾點我對香港民主人士的建議。。 1、香港民運最開始定調的時候就有問題,香港這些年一直在喊獨立,這就不是一個理性的口號。從這點來看,香港的民運系統就缺少可執行的指導思想。。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大陸的左派人士也不能同意
  好日子不是自然而然存在的,那些看起來最最基本的權利,有時會需要我們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爭取。為了讓這些仗勢作惡的人明白人民不是只有在投票的時候才有力量,我們需要再一次做好準備,準備在必要的時候回到街上。
當活動端爭著要所有資源與重心時,如果GDP能滿足全中國的發展需求,其實可以避免大才小用的悲劇。
3月23日,基本法第23條立法刊憲正式實施,標誌著香港歷經2019黑暴肆虐後,香港各界對堵塞國安漏洞取得了廣泛認同和共識,這將為香港的行穩致遠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同時,回顧第23條立法的過程中,反華組織又極盡巧舌如簧,顛倒黑白之能事,意圖再如2019年阻礙《逃犯條例》通過,重掀亂港之圖謀。
Thumbnail
中國最近通過[中港民商事判決互認]協議,引發爭議。該協議對香港的司法獨立性產生影響,可能影響香港經濟穩定。文章探討協議帶來的後果和可能的影響,提出質疑和關懷。
Thumbnail
本文作者通過主觀個人觀察,預測了香港的可能變化情況。文章指出,短期內雖不會有大變化,但洗牌已經開始。作者認為,香港人將會經歷身份認同、生計維持和社會壓力等多重變化,並針對不同類型的香港人做出了一些主觀預測。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
Thumbnail
2023全年,香港 ipo 新股集資大約 $5.9B,金額 20年以來最低 (還未計算通脹) 。就算在 2020 ,19肺炎開始,香港也能籌得超過 $50B ! 中國政府政策是一大原因,除了 “不可抗力”,中美關係,外國勢力撤資外 等等原因外。主要是因為中國證監 (全名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
2024年7月1日,香港淪陷五週年,臺灣舉辦追思會,分享了一群香港人的故事。香港政府的偏袒大陸人政策,以及國安法23條讓臺灣人不敢支持香港人,限制了香港人的政治自由與前途。活動詳情請留意赴湯 2.0專頁。
近年來,香港的遭遇屢屢獲得國際社會的同情,但是作爲大陸人,我實在不能同情香港。因爲這個世界上自古以來都是富人同情窮人,强者同情弱者。現在就大陸人的境況來說,怎可比香港呢? 香港雖然遭到了許多不公平的待遇,但是畢竟還沒有發展到64的程度。想想當初被坦克車碾過的學生,被子彈打死的市民。。。過去香港人笑
Thumbnail
我認為罵法院和政府已經沒意義了,它本來就是個臟東西,你把它分析得再透徹也無濟於事。在這裏說幾點我對香港民主人士的建議。。 1、香港民運最開始定調的時候就有問題,香港這些年一直在喊獨立,這就不是一個理性的口號。從這點來看,香港的民運系統就缺少可執行的指導思想。。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大陸的左派人士也不能同意
  好日子不是自然而然存在的,那些看起來最最基本的權利,有時會需要我們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爭取。為了讓這些仗勢作惡的人明白人民不是只有在投票的時候才有力量,我們需要再一次做好準備,準備在必要的時候回到街上。
當活動端爭著要所有資源與重心時,如果GDP能滿足全中國的發展需求,其實可以避免大才小用的悲劇。
3月23日,基本法第23條立法刊憲正式實施,標誌著香港歷經2019黑暴肆虐後,香港各界對堵塞國安漏洞取得了廣泛認同和共識,這將為香港的行穩致遠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同時,回顧第23條立法的過程中,反華組織又極盡巧舌如簧,顛倒黑白之能事,意圖再如2019年阻礙《逃犯條例》通過,重掀亂港之圖謀。
Thumbnail
中國最近通過[中港民商事判決互認]協議,引發爭議。該協議對香港的司法獨立性產生影響,可能影響香港經濟穩定。文章探討協議帶來的後果和可能的影響,提出質疑和關懷。
Thumbnail
本文作者通過主觀個人觀察,預測了香港的可能變化情況。文章指出,短期內雖不會有大變化,但洗牌已經開始。作者認為,香港人將會經歷身份認同、生計維持和社會壓力等多重變化,並針對不同類型的香港人做出了一些主觀預測。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
Thumbnail
2023全年,香港 ipo 新股集資大約 $5.9B,金額 20年以來最低 (還未計算通脹) 。就算在 2020 ,19肺炎開始,香港也能籌得超過 $50B ! 中國政府政策是一大原因,除了 “不可抗力”,中美關係,外國勢力撤資外 等等原因外。主要是因為中國證監 (全名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