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9/07/1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無形的禮物—送禮文化的浪費與創新可能性

送禮,是不分國籍種族的國際共有文化。生日、聖誕節、畢業、搬家、結婚、週歲......我們有太多時間點需要送禮。在這些值得慶祝的節日或是重要的人生里程碑中,人們習慣用送禮的方式向親友賀喜、致意,以禮物的形式來傳遞心意。
然而,從BBC的報導中,我們得知「英國成年人在聖誕節期間平均收到43.5英鎊的他們並不想要的禮物」。這些堆積如山的「不想要的禮物」,還有送禮過程所需的卡片、包裝等(如下圖所示),都讓禮物從一份美好的心意成為了浪費。在這樣禮物氾濫的社會現況中,蘇彣忠於2014年創辦了社會企業「無形的禮物」。
(圖片來源)
圖片來源
無形的禮物讓禮物的形式不再侷限於物件,而能與公益、經驗等無形的概念結合,成為一個既有心意又能減少浪費的送禮形式。創辦人蘇彣忠創新的想法來自一次聖誕交換禮物的經驗。他送出去的第一個無形的禮物,是一項公益的體驗。他讓抽到禮物的人能夠自行選擇一個公益團體,而他會捐出一定金額作為一份具有公益價值的聖誕大禮。這樣特別的經驗讓他決定開始創業,以無形的禮物去「改變送禮方式減少物質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並進而增強彼此的連結與回憶」。如此一來,不只讓送禮經驗更加多元、創新,也能幫助地球減少禮物的包裝和放浪費帶來的污染。
無形的禮物經營至今,舉辦過多場送禮的活動,如母親節、父親節以及七夕情人節等,串連了千人共同參與,更與社企流合作,持續推廣無形禮物的創新理念,同時極力幫助民眾提升環保知識、提倡相關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無形禮物的概念不只是蘇彣忠獨有的專利,世界多個地方都有致力於將送禮文化推向環保的人。例如,在香港就有環保組織「執嘢」推動以物換物的聖誕交換禮物活動,讓舊物不會被丟棄浪費,而能找到一個愛惜它的新主人。而荷蘭人則很務實,推廣送禮附上發票的習慣,讓親友能夠在收到不想要禮物的當下回到商家退貨或是換成現金,以避免有浪費的情況出現。
人們透過禮物傳遞心意是一件既浪漫又貼心的事,但當我們看見成堆的包裝垃圾,或是那些被放在屋子一角,或許十年都不會碰的「禮物」,愧於地球的情感油然而生。既然送禮文化是在時間、歷史、文化交集之中逐漸被人們生活化的習慣,在現代社會,創新文化以適應全球性的環保趨勢,讓禮物也能加入循環經濟的行列,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如此,在浪漫與貼心之外,不但消除了收禮物時潛在的愧疚感,去除一些節日過度商業化後的傷害,在公益或是經驗主導的禮物上,還能加入一些不一樣的意義、促進人們的互動與情感交流。
當然,如送禮這般儀式性的習慣,不是朝夕之間能改變的,但我想,禮物的革命與創新的確是一件值得現代人跟隨的潮流。
責任編輯:李晴 核稿編輯:吳宇翔
閱讀更多: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