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客旅是寄居的(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說句實話,當某位熱心公益熱心到我覺得不以為然的姊妹借給我這本書的時候,我有些意外:我不明白為什麼她會關注這個議題,關心這個族群。但我還是很認真把這本書讀完了,原因無他:因為這是一個我無法閃躲的議題,無家可歸這四個字像陰影一樣跟隨在我身邊,如影隨形。

我畢業開始正式工作是在2005年,畢業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沒有保障的派遣銀行客服人員,後來為了翻身轉到沒有底薪的保險業,但我當業務員不到兩年,就遇到全球金融海嘯,我們國外的母公司也被捲進雷曼兄弟的弊案,於是保險作不下去了,我只好跑去作保全,直到我畢業後第一次憂鬱症發作。我還記得我離開金融業在2008年,可是非常奇怪的是,台灣房價非但沒有下跌,反而漲翻了天。
我父母都不是通情達理的人,好幾次,我在轉業跟待業遇到困境的時候,他們唯一處理我的方法,就是逼我立刻找到下一份銜接的工作,否則就把我趕出家門。
所以當這些關懷遊民的倡議團體說,每個人都可能成為遊民時,我並不覺得這是一種道德上的批判或恐嚇,因為對我而言,無家者並不是他者,而是一種隨時可能發生的情境。這十年來,我不斷在面臨這樣的困境。我跟這些遊民唯一的差別是,我比較幸運,幾次差點流落街頭,都有人收容我:但那也僅只於幸運而已,我花了十年都沒辦法經濟獨立這件事讓我挫折的不得了,但在歷經了懷疑自己的工作能力,工作態度都審視不出問題,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才開始有倡議團體開始聲明:好日子過去了,年輕人工作會越來越難找,職場上的不公平跟職涯的差距會越來越劇烈,而且這樣的問題不是只有台灣有,全世界都一樣。(比如這本:被壓榨的一代)(或這本:不穩定無產階級)
為了寫小說,我曾經認真的看了這系列日本窮忙族的專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FzCOZKG8QA
非常怵目驚心,但這個影片非常客觀,而且真實:因為它是日本官方 NHK作的,它先實際採訪求職者開始,然後用微觀的方式讓妳親自去見證求職者要找到一份圖溫飽的工作有多困難,然後它才從整個大環境面去分析為什麼日本會從一個人人買得起電視,人人有房子車子,落入到一個妳可以在新宿公園看到隨處都是遊民的國家。

當時我看完影片,其實很詫異,而且憤怒:為什麼我們的社會對一個即將要發生的劇烈的不公義是旁觀的,甚至無感的?
在台灣關懷遊民的,幾乎都是少數有使命感的社工跟非營利組織,中產階級對這群人不聞不問,繼續過它們擁抱小確幸的生活,她們關心的,都是我覺得非常奢侈的議題,比如環保,比如誰當總統之類的。最氣的時候,我真的這群人就像是神隱少女當中被變成動物的千尋父母一樣--妳們關心妳們小孩的教育,卻不關心下一個世代的前途,妳們不知道這樣很自私嗎?

但在憤世了好幾年之後,我做了一個反省:如果我不是基督徒,如果我也是畢業之後進了大企業,然後在壯年的時候買了房子,娶了老婆,生了小孩,我會對這個議題有感嗎?我會願意去理解這群被稱為無家者的人嗎?

有九成的可能不會。所以某個程度我是佩服這群人的:她們在做一個非常困難的倡議
妳把這個議題挖的越深,其實妳就越凸顯這個社會的不公義,妳就會得罪到那些活在舒適圈裡的人,但妳不把議題挖深,已經被邊緣化的人自己是沒有自救能力的,到最後社會的貧富差距就會越來越大,原本只是社會問題,就會變成社會對立。
比如說日本秋葉原無差別殺人事件東京地鐵毒氣事件就是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發生的。
但畢竟這篇不是天下的獨立評論,這本書觸動我的也不是對有產階級的批判,而是那些不被社會大眾所注意的:在社會最底層當中,散發的人性光輝。
只是時間晚了,就留到下次再說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會員
63內容數
對於當代基督新教信仰的思辨及個人信仰經歷的紀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Yu-yang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好吧。其實雖然身為一個基督徒,我並不偏好那種拿著某幾個經節然後開始告訴你作者透過聖經開悟領悟了什麼可以讓人生變得更美好的書籍(比如什麼但以理教你考試考一百分)但基於對我某些身處母體的友人的承諾,基於自己給己自己的挑戰,我還是硬著頭皮讀了他,並試著寫書評。雖然我一點也攪不清楚尊貴的所羅門王跟街頭到底有
他父母說:在你弟兄的女兒中,或在本國的民中,豈沒有一個女子,何至你去在未受割禮的非利士人中娶妻呢?--《士師記:14:3 》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382454 好吧,也許我必須要老實的承認:剛瞄到這本書時,我迷惑了。是的,參孫。這個僅僅在舊
好吧。其實雖然身為一個基督徒,我並不偏好那種拿著某幾個經節然後開始告訴你作者透過聖經開悟領悟了什麼可以讓人生變得更美好的書籍(比如什麼但以理教你考試考一百分)但基於對我某些身處母體的友人的承諾,基於自己給己自己的挑戰,我還是硬著頭皮讀了他,並試著寫書評。雖然我一點也攪不清楚尊貴的所羅門王跟街頭到底有
他父母說:在你弟兄的女兒中,或在本國的民中,豈沒有一個女子,何至你去在未受割禮的非利士人中娶妻呢?--《士師記:14:3 》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382454 好吧,也許我必須要老實的承認:剛瞄到這本書時,我迷惑了。是的,參孫。這個僅僅在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那一年,我的人生展開了,以我的年紀無法理解,也無法消化的變故。突然出現很多人,到家裏要債。家被賣了,只好四處流浪。租來的房子裏,没有電視、没有椅子、没有書桌。這是,在逃亡嗎?原來,書上說的「家徒四壁」是真的。 原本上高中的計劃,只好作罷。後來,我決定到附近的工廠當小童工。
Thumbnail
從高中開始,我對旅行一直有很強烈的執著,因此大學後,我打過不少工,當過作文批改助教、補行班行政、家教,甚至在路邊舉過招牌,最終存了一點錢,加上家人贊助,大學四年間去過美國打工度假、到中國當交換學生等。 21歲時,我便獨自到中國西塘打工換宿,這篇文章分享的是,如何用超低預算完成一趟深度旅遊體驗。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少子化、高齡議題日益擴大 回想剛出社會的正義凜然 到今日外籍移工的整體處境
Thumbnail
這不是從什麼暢銷勵志書裡看來的概念,而是我出國之後深刻體會出來的。
剛畢業的我,非常榮幸地遇到了傳說中約2008金融海嘯,我無法避免地與的他顏面直擊。在求學過程中喜歡上台南,決定留下就業,只是沒想到情況竟然囧成這樣。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我自認不是個會理財的人,不會投資,也沒有錢滾錢的概念。 甚至過去的我,曾經是月光族,但至少沒有負債,有收斂在收支平衡的最低限度。 這樣的我,從沒想過這些過往經驗竟能幫助到他人,那個人還是我的親妹妹。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那一年,我的人生展開了,以我的年紀無法理解,也無法消化的變故。突然出現很多人,到家裏要債。家被賣了,只好四處流浪。租來的房子裏,没有電視、没有椅子、没有書桌。這是,在逃亡嗎?原來,書上說的「家徒四壁」是真的。 原本上高中的計劃,只好作罷。後來,我決定到附近的工廠當小童工。
Thumbnail
從高中開始,我對旅行一直有很強烈的執著,因此大學後,我打過不少工,當過作文批改助教、補行班行政、家教,甚至在路邊舉過招牌,最終存了一點錢,加上家人贊助,大學四年間去過美國打工度假、到中國當交換學生等。 21歲時,我便獨自到中國西塘打工換宿,這篇文章分享的是,如何用超低預算完成一趟深度旅遊體驗。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少子化、高齡議題日益擴大 回想剛出社會的正義凜然 到今日外籍移工的整體處境
Thumbnail
這不是從什麼暢銷勵志書裡看來的概念,而是我出國之後深刻體會出來的。
剛畢業的我,非常榮幸地遇到了傳說中約2008金融海嘯,我無法避免地與的他顏面直擊。在求學過程中喜歡上台南,決定留下就業,只是沒想到情況竟然囧成這樣。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我自認不是個會理財的人,不會投資,也沒有錢滾錢的概念。 甚至過去的我,曾經是月光族,但至少沒有負債,有收斂在收支平衡的最低限度。 這樣的我,從沒想過這些過往經驗竟能幫助到他人,那個人還是我的親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