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後,香港已經難以公開記念雙十節。然而我十分贊同王思想的一個想法:雙十節屬於全體中國人,不為某偉人某黨派某政權獨占(1)。可惜,雙十;以致辛亥革命精神,在當前世代,已然奄奄一息,一眾「革命先烈」(國共兩方)可謂癡心錯付,枉費心機。
小學時代,由於校方的國民黨背景,曾經有一段日子會在10月10日派給學生一面「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那是一塊薄薄的紙製品,「弱」得很。小朋友傻傻的拿著回家,會褪得一手紅色,我也傻傻的向父親展示今天老師派了甚麼給我,父親不屑地忽視那面旗幟。他們那一代在文革前後偷渡來港,似乎都很抗拒「政治物品」進入家中。
「那些年」的自由氣氛下,不論「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或「五星旗」,都是令我心懷抗拒的符號,因為它們都代表不理人民死活的權鬥、並壓迫人民的政權。年齡稍長,才明白那面旗幟背後的故事,從另一角度了解「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開始把它與「結束千年帝制、實現共和」聯繫起來理解。旗幟代表的,不單純是改朝換代的成王敗寇操作,還帶來蟻民百姓的思想啟蒙。
啟蒙的內容是甚麼?綜合過去所聞所讀,文抄如下:
- 從此中國沒有皇帝,毋須忠於一家一姓
滿清皇朝雖欲透過立憲運動(2)力挽狂瀾,最終未能實行君主立憲,人民連精神上效忠的君主也沒有了,是一次徹底的解放。雖然日後人人各有所宗/忠,彼此吵得不亦樂乎,但大家心底理應明白:我們都不是誰人的家奴親兵,高低貴賤之間以理服人、以禮相待,不需再問甚麼君臣之義。
沒有皇帝,國家如何管下去?自然引發其他啟蒙內容。
- 法大於人、高於政府/政權
狹義而言,是憲法;廣義言之,是一般法律。人民可透過法律箝制政府,政府不能違背法律管理人民,這是昔日忠於今上的家奴親兵難以想像的。
- 主權在民,人民說了算
盧梭在其著作《社會契約論》中提到「主權在民」,引發日後種種詮釋,孫中山提到由人民去當皇帝的主張,應源於此。「人民當皇帝」這個意象有點粗疏,涵蘊不了賦權、議會、公民社會等複雜內容,但總算是一個突破。此後人民有權罷免政府,不容在上位者強權肆虐。
可惜,啟蒙發端不久,接連軍閥混戰、日本侵華、國共內戰。這些都沒有毀土滅族,可是一黨專政確立了,諸般啟蒙縱使不壽終正寢,也落得面目全非,國家走在回頭路上,復辟至辛亥革命之前的狀態。
何出此言?非黨員擁有各種權利,惟獨共產黨員才擁有「完整」的政治權利,可以組成黨中央領導國家,「民主黨派」只能被領導,在權力軸心外搖旗吶喊幫個忙。憲法對國家的制約,竟然是確保共產黨的主導地位,不被挑戰撼動。筆者每逢細思此關節,總覺這種權力架構,離帝皇之境,只是數步之遙。
直到閱覽鄭永年博士的著作《組織化皇權:中國共產黨的文化、再造和轉型》,筆者粗淺的直覺,似乎找到一個落腳點。
"...... 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勝利後所建立的政治結構,與帝制權力結構有所不同嗎?......"(68頁)
鄭永年博士認為:中國共產黨的本質是傳統帝皇「制度化」後的型態。簡陋綜合之,見諸三個特點:
- 獨一無二
權力只有、只容許有單一來源:黨。
"...... 列寧主義的政黨制度強調所有政治權力的一元性。「所有權力歸皇帝」(帝制權力)轉變為「所有權力歸政黨」(組織化皇帝) ......"(87頁)
- 不可分割
高度集中,沒有分享權力這回事。
"...... 像所有中國王朝的皇帝們一樣,中國共產黨也將自身認定為中國的唯一合法統治者。因此,它絕不容忍任何其他政治力量挑戰其主導地位,更不用說取代中國共產黨的統治地位 ......"(62頁)
- 零和搏奕
派系競爭、鬥爭,並權力承繼等,皆服膺「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上述所謂三個特點,只是對這本超過300頁的著作一個粗略;甚至粗暴地做撮要,其他細節,留待大家發掘。
鄭永年博士的一家之言,雖然只能視作一個學術上可供參考的觀點,未可視為定音之錘,但細讀其論證之後,總會慨嘆兩黨「革命先烈」癡心錯付。當日頭顱拋了出來,立志反帝反封建反資本主義,以為拔掉帝皇根,種出共和花。那知折騰後長出來的,仍舊是黨國我獨尊、權位不能移。
時至今日,籌辦及參與記念辛亥革命活動的人,明白、認同辛亥革命的精神嗎?我們會如革命先烈一樣,求真求仁?我們會放下親情,投身公義?我們會拋棄安穩,追尋那不確定的未來?為了這一切,我們會不惜流血;包括自己的?
記念辛亥革命這回事,若果意義逐漸喪失,就容易變得矯情。筆者感到,有關活動總是披上了不問情由的浪漫氣氛、慷慨激昂,忘記了孫中山之流,乃舊社會的亂臣賊子,新中國眼中破壞和諧隱定的惡棍,理應人人避之若浼,如今卻在大學殿堂上,眾顯要爭先恐後地與孫大炮;並他曾經就讀的香港大學沾光!簡直是一場精彩的鬧劇!
拜託大家,既然已經公然踐踏了辛亥革命及其啟蒙內容,以後就不要把死傷枕藉的辛亥革命「白事當作紅事辦」,例如在2011年(辛亥革命100周年),那個甚麼「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暨香港中華總商會111周年會慶文藝匯演」(3)。
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