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多期歷史地圖
要求:尋找一個興趣點 ,使用今天介紹的網路 GIS 平台進行 「疊圖分析 」。 疊圖素材是當前最近期衛星影像 (或航空照片 ), 以及至少一期歷史影像 (或地圖 )。並從中發掘有趣的變化,提出可能的解釋。
地點:台北大稻埕外國人雜居地(因為是碩士研究的主題之一)
疊圖:
說明:
外國人雜居地是日本殖民臺澎及其周邊島嶼之時(1895-1945)所逐步界定的行政治理分區,約略包含了現今所知的大稻埕全部。可以視之為當時的使館區。這個可能在歷史課本中提過。
特別之處在於其治理/規範對象並非生活在其中的帝國人民(也就是住在大稻埕裡的日本人、韓國人,與臺灣人),而是當時在大稻埕設有商社與領事館的英、美、荷、德等殖民宗主國官民,還有其他非帝國人民。
韓國人,如前提及,是因種種原因,作為帝國屬民居住在大稻埕,且受帝國法律管轄;當然臺灣人與日本人都是。差別在於階級,有被殖民者與殖民者之分。至於殖民被殖民當中的細節暫且不談,請自行閱讀已經非常豐富的研究專書。
英美荷德不同,是日本與之竭力周旋近半世紀的強敵,也是欲逐步趕上的競爭對手。早於本土內地,領有臺灣殖民地立即面對的國際事務便是依清國與外國所訂條約及合約而居留於淡水、臺南(以上為正港)、大稻埕(視為淡水〔河〕延伸)、打狗,以及包括鵝鑾鼻等各燈塔的西方人居留與居住問題。
亦即,外國人居留權問題將自清帝國政府轄下轉移至日帝國政府。人一樣、國籍一樣、業務內容一樣,生活大概也不會有太大影響,但所依循的條約不同了;誰來負責鋪路、築港、拉管線的責任與權力也不同了。這些歷史課本大概也會寫,但應該只寫一半。因政權轉移導致條約轉變,進而影響城市實體構築環境型態的例子在那段時間的世界各地頻繁地發生著。這是歷史與都市空間之間的聯繫。
這是西方人的部分;帝國人民的部分也提了。那其他非帝國人民就很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