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9|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讀《把錢踩在腳底下的練習》 練習幸福的花錢

花錢買好東西會感到很舒服。這世界上有一種人,他們願意花很多心血與時間,做出人們需要且品質優良的衣服、食物、文具、家具、餐具、書籍等等。如果我們買品質比較好的東西,買了以後會覺得:「錢流向了做好東西給我們的人。」心情也會很好。「想買這個,但選便宜的就好。」這是金錢欲壓抑物欲所導致的窮酸味,我想擺脫掉。--把錢踩在腳底下的練習
光是看到書名「把錢踩在腳底下」以及書裡頻繁提到的「買東西不要看標價」,就應該是很多人的心願吧!作者小池龍之介是日本知名的僧人,這本書是小池用佛法的觀點探討,如何幸福的花錢。
關於佛教對欲望的看法,一般人多會以為,必定是要教人節制,盡量不要花錢,然而,本書的觀點卻不是如此,小池認為,若是生活必要物品,比方說,食物、餐具......,在能力許可範圍內,就「不要看標價」的給它買下去,別為了節儉,買一些自己不甚喜歡的廉價品,而讓自己滿是「窮酸味」造成自己和周遭環境的災難;而其它不需要的物品,就不要買,因為這些東西會「吃掉心的記憶體」讓我們的思考無法清晰。
購物無法帶來真正的快樂 頂多只是減輕痛苦
小池細細剖析欲望,原來欲望常常偽裝成憤怒,只是我們沒有發現而以,這憤怒也就是佛家講的「慢」,是對自己的憤怒,對自己的不安全感憤怒,這憤怒強力的刺激了我們的腦部,讓我們不知不覺的用消費來平撫,這種方法減輕了痛苦,卻讓我們誤以為是快樂,但根本的問題沒有解決,消費所帶來的虛幻的快樂也僅是曇花一現。所以如何解決過度消費的問題,就是認清欲望的面貌,認清欲望對我們造成的痛苦,進而節制欲望。
然而,小池並不贊成過度壓抑欲望,他說:「佛法並沒有叫人不要滿足欲望」,「實現欲望,當然比無法實現欲望來得幸福。當然,沒有欲望是最好的。當如果有的話,還是去滿足它比較好。痛苦是非得消除不可的,欲望如果無法連根消除,就必須去滿足它,這麼想比較健康。因為欲望沒能得到滿足的人,會給周遭帶來不幸,給旁人添麻煩。」
除了物質方面的持有物外,小池也提到,資格、學歷、工作、社會地位、人際關係......都是持有物,戀人、配偶、家人、錢,人們在各種形式上增加自己擁有的人、事、物,目的都是在安自己那顆不安定的心,心越是無法安定的人,持有物也會追求的越多。
一旦我們能看清自己的心,看清自己在表象的購物行為下,實質上掩藏的對未來的不安全感,並安定好自己的心,心靈就能獲得自由,不論有錢、沒錢,都能過得充實而幸福,所以,小池看似認同滿足欲望的行為,但終極目的卻反而是「斷、捨、離」掉金錢對心靈的束縛。
每家超商 都是我家的儲物倉庫
然而,要安好自己的心,其實是高僧、大師級以上的任務,小池提出了一些實務的看法,比方說,專注在每一個當下,只要能專注在每個當下,心就能獲得幸福。而在購物方面,我很喜歡小池提出的建議,把通路或零售業者當作自家倉庫的管理人,需要的時候,只要付錢就能拿到東西,他說以這種態度生活過日子,自己就不需要擁有很多東西。這讓我想起一位同事,他把街道上的每輛計程車,都當作他家司機,以前公司每年員工旅遊都出國,每次回國時,都會聽到他說,他家司機會來接他回家,非常可愛。
除了如何花錢買東西給自己外,小池也提到送禮的藝術,基本上也還是秉持前述他一貫的看法,在認真的思考過對方喜歡的東西以後,在能力許可的範圍內「不要看價錢」的給他買下去!這是以「捨」的心情在做一件事,而不是「交換」禮物,因此,送出去的不是價錢,而是覺得很適合對方的東西,讓人心情愉悅。
花錢不看價格的兩個重要前提
「把錢踩在腳底下的練習」看似在教大家如何花錢,但實際上,卻是透過我們每個人每一天都幾乎必然會有的消費行為,教我們練習更認識自己的心,讓自己獲得真正的幸福。此外,一定要強調的是,小池在書中雖然頻繁提到不要過度壓抑欲望,而且花錢不要看價格,但必須是在兩個重要條件都成立的前提下:
一、錢是否綽綽有餘?
二、因為欲望很少,想要的東西很少,把錢花在每一件東西上也無妨?
要完全能符合這兩點,才有資格,也才能安全的「把錢踩在腳底下」花錢不看價格。
你,做得到嗎?
這篇文章也可以用聽的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