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8|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以為紀念品商店都很好賺?小心商品設計的四大陷阱!

許多設計人都很嚮往自創商品,就讓我們從博物館體系來分享這行的血汗經驗。
Photo by on
因為曾參與動物園、自然園區與博物館商店的直接經營,經歷過商品開發和行銷實務;只能說夢想總是美好的,設計人常會陷入一種迷思,只想到商品做出來時的美好成就感,卻忘了背後的庫存壓力。
尤其近年網路平台和創意市集的多方綻放,無論從學生到設計師,都興起一股自創品牌的風潮,也讓人以為這是一股錢潮,在缺乏評估的前提下掉入洪流盲從。
所以我們彙整了多年的紀念品商店經驗角度,提出最常被忽略的四大陷阱,提供大家更多元的思考方向!

1. 不了解營銷成本觀念
商品開發前期最重要的,其實是定價策略。 也就是要賣多少錢。
商品賣得太貴沒人買,賣得便宜又沒賺錢,但往往初期的製作量過少、太著重細節材料的品質導致成本墊高;或許設計成果是令自己滿意的,但在市場接受度尚未明朗之前,投注過高成本是極大的風險。
而且一般人在定價時,常只想到製作成本加上合理利潤,卻忘了得計入你的時間成本、廣告成本,還有未來門市上架的抽成費用,甚至是實體租金、水電、維護和工讀生聘用等眾多開銷。
所以你以為將製作成本*兩倍就是定價了嗎?
小心以後每賣出一個就虧本一個。(除非你的目標是做善事...XD)

2. 不熟悉銷售平台關係
然而,商品一旦開發出來,另個最重要的問題是:要在哪賣? 也就是所謂的”銷售通路”。
或許有人會覺得目前台灣的網路商店很多,文創類百貨櫃位也不少,但總體規模其實不大,風格市場也很集中飽和;你的商品如果沒有強烈的特色優勢,一來可能比不過其他同類商品,二來可能連平台都不想讓你上架。
再來,較大型的通路很多都自行開發商品了。如同7-11、屈臣氏這類民生通路,也都直接跟源頭工廠洽談委託製造,降低進貨成本,卻也鯨吞蠶食其他供貨商的利潤。
如同在博物館紀念品商店也是,我們擁有通路且了解流行需求,廠商則擅長設計熟悉技術,彼此便會進行合作,由他們提供商品開發打樣,由我們審核後上架銷售。形成一種風險分散的銷售模式。
所以要”在哪賣”,跟要”賣什麼”,絕對是同等重要的。
奇美博物館 期間限定商店

3. 誤以為文創代表大眾
必須說,這是設計人很普遍的視角。
當然,”文創”這名詞在近年已遭嚴重濫用,變成了泛指所謂”設計類商品”,也就是偏向藝文或創意取向的風格。
但這種TA在台灣並不算大眾。
設計師通常會依據自身喜好進行規劃,這不是問題,但此類風格多半屬於小眾客層,且此種較仕紳化/藝文化的消費力非常極端:不是窮學生就是有閒錢的設計人。
而更多親子、家庭往往才是銷售主流,卻容易被設計面向忽略。
所以你想要賣得多、賣得廣,還是只賣給同溫層,可得先細細思索了。
上海自然博物館 商品設計提案

4. 缺乏差異化與實用性
相信大家在觀光景區最常看到的紀念品,不是鑰匙圈、磁鐵就是開罐器;這類商品雖然價格低廉好入手,製作門檻又低,卻也最容易被模仿山寨與市場氾濫。
商品一旦缺乏差異化,就降低了品牌價值;缺乏實用性,就減少了回購率。可嘗試多附加功能如職場用品、學生文具,以及小型廚具、生活器具等,絕對會比純裝飾品更提升消費欲望。
切記,好設計是用來”解決問題”的,而不只是美化外觀。
能改善現有商品的缺點,突顯優化價值,同時融入文化意涵,提出新穎創意,才有機會達到設計方、銷售方、消費方三者共贏的正向成果。
無論何種商品,都需通過市場殘酷檢驗;如果你想自行開發,請記得要避開陷阱,步步為營。 不停累積經驗是必要之路,終究也會成為你的創作養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