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6|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流量紅利消失的當下,為什麼客單價對你如此重要

這幾年,參加電商圈活動德時候,電商圈的新人們總是語帶哀怨的說,你們以前真好,都還有流量紅利,我們現在要成功已經沒有像你們以前那麼容易了。
這句話前面是真的,但是結果卻是錯的。要知道,在流量紅利消失的同時,還是有很多電商年成長20%以上,一炮而紅的新品牌也不是沒有。如果完全歸因成功事在流量紅利,現在應該所有電商應該全倒了。所以我建議,想想,除了流量以外,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提升業績。
《流量*轉換率*客單價=業績》
上面這個黃金公式,大家應該耳熟能詳。不過,通常我們在討論如何增加業績的時候,總是有點天馬行空,沒有在這個公式的基礎上發想。最常見到的不外乎是,我們可以找XX網紅。(這叫做提高曝光、增加流量)或是,我們可以做折扣(這個叫做想要提高轉換率)。我們多打一點廣告(這個要增加流量)。不過,很有趣的,大部分的人不會提出下面這個建議:「我們把東西賣貴一點。」
在市面上的行銷課程,往往教的是如何得到消費者的注意度(流量)。公司內部討論的往往是如何刺激消費者購賣慾望(轉換率)。但是卻很少人討論如何客單價應該怎樣被提升? 明明客單價也是三個元素中重要的一環。更有趣的是,可能提升客單價是三個裡面最簡單的。
怎麼說?增加客單主要是向舊客溝通,以80/20法則來思考,佃商圈的我們往往花了大部分的費用(可能沒有80%但也一定超過40%)在招攬新客,所以舊客的經營相對比較少。但是維繫一個舊客只需要1/10的新客開發成本。而且舊客因為對你已經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請他多買一點,比請完全沒有跟你買過的人第一次跟你消費,困難度大概只有1/50。具體怎麼做?

善用門檻,有效增加客單價
舉例來說,善用一些門檻,給予消費者有往上購物的誘因。最經典的案例就是7-11的集點活動。想當年大家的冰箱應該都貼滿了Hello Kitty的貼紙吧?(沒聽過的請轉台)。為什麼7-11要設77元集一點? 因為原本便利超商的客單價就只有60幾,增加17元對超商來說等於多的28%的營業額。門檻的呈現方式有很多種,滿額禮,滿額折,滿件禮,滿件折。不仿回去看看自己家的客單價目前是多少,在下一檔活動,"勇敢的”設定一個20%-30%左右的增幅的門檻。我相信成果你會滿意的。
另外,除了活動門檻以外,另外一種更激烈的想法,更是少人討論。有沒有可能我們賣更高價的商品?
講到這邊,應該有人眼睛往上翻白眼了。是誰說,越便宜的東西消費者越喜歡?其實,每個人都想拿到好的品質,但是價格公道的商品。不過,像我自己所處的快時尚產業,在這幾年的風潮便是,越便宜越好。這個過程當中,難免商品品質會被取捨。最近我不禁反省,一味的便宜,真的是粉絲想要的嗎?假想,商品品質提升30%,商品價格提升20%,轉換率下降5%,整體業績還是向上提升14%,消費者拿到130%品質的商品,滿意度難道還不高嗎?
再者,我們看看提高客單價對於毛利率的影響有多大。要知道,在台灣大部分的電商運費都是單一費率。舉例一件貨100來算好了(大部分應該都低於這個價格)客單價800跟1200在毛利上會有怎樣的差異。(假設商品成本都是50%)。客單價800的減去成本400減去運費100人事費用50剩下250元,毛利率31%(這邊都沒有母公司FB的廣告費喔)。如果客單價1200,減去成本600減去運費100,人事費用50剩下450,37%毛利,毛利率馬上多了6%。如果我們繼續算一下FB的廣告費,極有可能發現客單價從800提升到1200,毛利額會立刻增加一倍。
流量紅利日益下降的今天,電商不是不能做,而是看你怎麼做。以前的狂撒廣告,爭取流量作法已經不再管用了。期望透過數字上面的拆解,讓更多朋友找到,如果有其他想法,也歡迎一起討論。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