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以翔猝逝,或許你該思考的不是節目組是否疏失

高以翔猝逝,或許你該思考的不是節目組是否疏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前幾天聽聞這個令人惋惜的消息...正值青壯年的藝人高以翔猝逝。剛開始只覺得應該只是錄節目時身體不舒服,需要救治、住院之類的,直覺是記者在消息未經證實就擅自下聳動的標題,想吸引眼球的操作手法。畢竟現在媒體的標題都太驚悚,心臟不夠強的可能一天能被嚇好幾次。經過各方消息,才核實這件憾事。新聞一出,引起各方對節目組安全問題及處理緊急事件的過程,各種討論及批評,也展開各種責任歸屬的追究,當然這些問題,包含醫療專家的分析都是相當重要及必要的議題,但關注完這些之後呢?

「享年35歲。」

這句話在腦子裡迴盪,不禁令我生起了這樣的想法:「當他25歲的時候,他應該從沒想過自己只剩10年的歲月;當他34歲的時候,他可能也從沒想過自己只剩1年的生命。」正是這個想法推進了這次離職的行動。我希望能盡早過上適合自己的生活模式,在我尚且健康、擁有生命及光陰的時候,能自己掌控這珍貴、無形的資產。或許有點天真,抑或是任性,但生命及時間的價值無從比較,也沒有正確答案,我只想確保時間成本花在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事物上。

我們無法知道自己「享年」幾歲,也無法推算,唯一能做的就是盡所能的滿足心裡的空缺,至少讓心靈飽滿,不辜負時間這項寶物。曾聽說一段簡單粗暴的語錄,雖然粗暴但相當現實。

棺材裡裝的不是老人,是死人。


avatar-img
穎子的沙龍
4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穎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喜歡我房間裡的窗簾。 清晨或午後,陽光透過鵝黃色的窗簾映入狹小的房間,無論多炙熱的光都能在鵝黃的濾鏡下變得柔軟。
隨著焦慮恐慌的日趨頻繁、極端反應,做任何事、甚至不做任何事,都無法平息甚至無法暫緩這樣恐慌的襲擊。
  身為一個騎車通勤的騎士,注意交通號誌、行人、或任何道路的狀況應該是最基本的工作吧!如果幸運的載著同伴,停紅燈的時候還可以閒聊兩句,但若是「獨身騎士」那麼在紅燈之際,就要自己消磨這看似短暫的六十秒鐘。
  「怎麼又換工作?之前的工作不是挺好的嗎?」   小的時候很慶幸自己是個不太合群的孩子,因為那讓我覺得自己擁有人生的掌控權,小小年紀,其實就很懼怕被同化成四不像,或許很多人覺得社會化是變成大人、成熟的過程,但對我而言,只要不是我心裡的樣子,就是四不像,心裡就很不安。   
我喜歡我房間裡的窗簾。 清晨或午後,陽光透過鵝黃色的窗簾映入狹小的房間,無論多炙熱的光都能在鵝黃的濾鏡下變得柔軟。
隨著焦慮恐慌的日趨頻繁、極端反應,做任何事、甚至不做任何事,都無法平息甚至無法暫緩這樣恐慌的襲擊。
  身為一個騎車通勤的騎士,注意交通號誌、行人、或任何道路的狀況應該是最基本的工作吧!如果幸運的載著同伴,停紅燈的時候還可以閒聊兩句,但若是「獨身騎士」那麼在紅燈之際,就要自己消磨這看似短暫的六十秒鐘。
  「怎麼又換工作?之前的工作不是挺好的嗎?」   小的時候很慶幸自己是個不太合群的孩子,因為那讓我覺得自己擁有人生的掌控權,小小年紀,其實就很懼怕被同化成四不像,或許很多人覺得社會化是變成大人、成熟的過程,但對我而言,只要不是我心裡的樣子,就是四不像,心裡就很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