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愛自己嗎?》讀書會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之前,常常到各地觀光旅遊的我,卻很不喜歡,自己像個觀光客似的。2018年三月下旬在合肥學習的這三個月,每當同學問起「有沒去哪玩」時,我的第一個回應也都是「我又不是來玩的」。
但隨著自己越來越確定,九月下旬回到台灣之後,要在台灣開始落根、進行生命工作,彷彿也在告訴自己:將來可能沒什麼機會再來中國了。
於是透過在旅行社工作的同學,我報名參加了「天堂寨風景區、白馬大峽谷」兩日遊。
結果,第一天就登高100樓、步行20983步,第二天又登高46樓、步行16029步的我,發現我是很喜歡這樣戶外踏青、健走的感覺,即便鐵腿、乳酸堆積了三五天才恢復,於是,我意外地發現:其實,我的「內在小孩」還是很想要玩耍的,只不過,一來合肥就被我的「內在成人」告誡:來合肥之前也該玩夠了,該好好收心、好好學習了。
第二天在登上白馬峯、尤其是登上玻璃棧道時,真的是心快從嘴巴裡跳出來了。那時真的只有「怕怕」的感覺,只能不斷地跟內在小孩說:「緩緩、喝口水、休息一下,等準備好了、再踏出下一步」。直到隔天,我才驚覺,在驚恐萬分的當下,我竟然沒先跟我的內在小孩說:「我知道你很害怕,你可以害怕,害怕沒有關係,我會在這裡陪伴你」。
第二天從白馬大峽谷走到景區出口的途中,我還意外發現:我不喜歡被别人超車、我不喜歡别人擋我的路、自己也始終像是個正義魔人似地、心裡無時不刻地指摘別人這裡不對、那裡不好。我甚至還要我的「內在小孩」,是要能面對各式挑戰、還要能人所不能。
現在想想,我幾乎從來不曾好好照顧、安撫我的「內在小孩」,要嘛就是忽略他、無視他的存在,要嘛就是對他有各式各樣的要求,難怪他總是放任、隨性、甚至為所欲為,原來都是在提醒我,跟他要有好的連結,否則,和他疏離的我,也只會去指責別人、超越別人,藉此來提高我的自我價值感。
爾後,我會常常跟我的內在小孩對話:
現在感覺怎麼樣?因為什麼而有這樣的感覺?希望我可以為你做些什麼呢?
avatar-img
17會員
637內容數
邀請台灣、香港、中國三地的朋友,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雖然都是華人,但有著不同性別、不同性傾向、不同成長經歷。但都符合一些人性原則:「每個生命,都是獨特、珍貴、美好的」、「生命的傷口,也是生命的窗口」、「真實自我,幸福人生」。期許通過「生命陪伴生命、生命感動生命、生命影響生命」的方式一起生命學習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屘寶💞熟年男伴 的其他內容
2018年3月下旬,陳榮榮老師在合肥巿開辦的以「家庭系統排列」為主軸的「個人生命學習課堂」,四月中旬第三週的課堂中,原本我是想講序位法則的。原因無它,因為我從小就站錯序位,始終看不起我的爸媽,直到去年在華人行動的培訓中,劉仁州老師的一句話把我給打醒了:「看不起自己爸媽的人,將來是會有報應的」!
【前言】 2019年11月的最後一個週六,台東有很多精彩的活動。以下午時段的講座來說,「藝文中心」邀請了《我達達的馬蹄⋯⋯》鄭愁予大師,就讓我著實心動。但最後,我還是去參加了在「TTMaker 台東原創基地」舉辦的《文化教育講座》。 這個講座邀請了「獵人學校」的辦辦人撒可努,以及「大王的里山生活學校
2018年三~六月,我去了中國安徽,參加了陳榮榮老師在合肥巿開辦的《個人生命成長課堂》。藉著地利之便,我趁著四月中下旬的兩個週末,分別去了淮南、揚州巿夏集鎮,去探訪我從未曾謀面過的二姐夫、大姐。 五月初的週末,我則是到了南京巿,參加了由「第四屆華人行動」的同學王柯立老師帶領的《生命敏感度訓練暨⋯⋯
【前話】 看著中國對西藏、新疆的統治方式,我不禁會想起,蔣介石被毛澤東打敗之後,逃到台灣來,對台灣所做的一切。我也會假想,當初如果真有藍綠對決,真有一黨敗逃至蘭嶼,那情形又會如何。 綜合上、中,再回想國民黨從一開始的「漢賊不兩立」到現在的「國共一家親」,我真心覺得,國民黨該好好的「得體的退出」。
【前話】 還記得2018年九月十日才從廈門返台的我,十月九日又開始去參加「千歲合唱團」(註)的月聚會,那時的我,才剛加入「婚姻平權街頭對話志工」不到一週,所以特別穿著「三個不同意」的T-Shirt,當然就被問起是在不同意什麼,那時我也才知道,這群退休教師們,準備力挺當時尚未成案而絕食的黃士修,理由是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已是二十多年前了。第二次是在2017年三月初,在第四屆「生命工作/華人行動」培訓過程中看的。 片頭就是一個傳說故事,或者說,是一個家傳的傳家故事,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瞭解自己的故鄉、生命的源頭。 故事開始在 June 媽媽 Suyuan 過世的四個月後,原本是四位來自中國女人的定期
2018年3月下旬,陳榮榮老師在合肥巿開辦的以「家庭系統排列」為主軸的「個人生命學習課堂」,四月中旬第三週的課堂中,原本我是想講序位法則的。原因無它,因為我從小就站錯序位,始終看不起我的爸媽,直到去年在華人行動的培訓中,劉仁州老師的一句話把我給打醒了:「看不起自己爸媽的人,將來是會有報應的」!
【前言】 2019年11月的最後一個週六,台東有很多精彩的活動。以下午時段的講座來說,「藝文中心」邀請了《我達達的馬蹄⋯⋯》鄭愁予大師,就讓我著實心動。但最後,我還是去參加了在「TTMaker 台東原創基地」舉辦的《文化教育講座》。 這個講座邀請了「獵人學校」的辦辦人撒可努,以及「大王的里山生活學校
2018年三~六月,我去了中國安徽,參加了陳榮榮老師在合肥巿開辦的《個人生命成長課堂》。藉著地利之便,我趁著四月中下旬的兩個週末,分別去了淮南、揚州巿夏集鎮,去探訪我從未曾謀面過的二姐夫、大姐。 五月初的週末,我則是到了南京巿,參加了由「第四屆華人行動」的同學王柯立老師帶領的《生命敏感度訓練暨⋯⋯
【前話】 看著中國對西藏、新疆的統治方式,我不禁會想起,蔣介石被毛澤東打敗之後,逃到台灣來,對台灣所做的一切。我也會假想,當初如果真有藍綠對決,真有一黨敗逃至蘭嶼,那情形又會如何。 綜合上、中,再回想國民黨從一開始的「漢賊不兩立」到現在的「國共一家親」,我真心覺得,國民黨該好好的「得體的退出」。
【前話】 還記得2018年九月十日才從廈門返台的我,十月九日又開始去參加「千歲合唱團」(註)的月聚會,那時的我,才剛加入「婚姻平權街頭對話志工」不到一週,所以特別穿著「三個不同意」的T-Shirt,當然就被問起是在不同意什麼,那時我也才知道,這群退休教師們,準備力挺當時尚未成案而絕食的黃士修,理由是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已是二十多年前了。第二次是在2017年三月初,在第四屆「生命工作/華人行動」培訓過程中看的。 片頭就是一個傳說故事,或者說,是一個家傳的傳家故事,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瞭解自己的故鄉、生命的源頭。 故事開始在 June 媽媽 Suyuan 過世的四個月後,原本是四位來自中國女人的定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夢見今天是週六,我本來在店裡看店。後來就覺得不想要一直看店,想要出去玩。 可是不知為何來到一個沒有電燈烏黑的地方,一個人這樣子在路上走。走在鄉間道路,還有經過稻田、鐵路。 我好像想要去什麼地方。一直走一直走,越走越黑,路都看不清楚,伸手不見五指,覺得可能隨時會掉進水溝,開始感到有些害怕恐懼。覺得
Thumbnail
人正在東京的我其實不算是來觀光的。台灣和日本都有家人的我,這兩個國家是我每年暑假的例行行程。 我一向害怕人擠人(可能在紐約住太久)。不是排斥遊客(出門在外大家都是遊客)而是比起去大家耳熟能詳的大觀光景點,我更喜歡找冷門的景點。一方面是好奇心喜歡探索,一方面是覺得去參觀沒有被大量遊客洗禮的景點更
Thumbnail
見山是山,你在山外面; 見河是河,你在河流外面; 看見情緒,你就在情緒外面。 這是不簡單的事,我花了三十好幾年, 甚至在這一年才真正意識與了解到,開始進步了, 且進步到可以真正隔著稍高的距離! 看見自己,聞到自己,與聽見自己。 有恐懼、有焦慮、有害怕、有擔憂 是正常人在生活中會有的常
Thumbnail
從小我算是個內向的人,內向到上台會發抖的程度,內心同時也會有很多很劇場,加上有口吃又很在乎別人的想法,常常把自己搞的很累。經過了這幾年的自我啟發跟探索,其實內向又如何?他就是我的一部分,台灣的教育好像都會定義一定要外向活潑。人的個性很多種,我如果自己都覺得不好,憑什麼要別人接受我。這幾年接受自己之後
Thumbnail
我不時渴望出走,即使每次和陌生人交談前,仍有些膽怯和戒備;翻山越嶺前,仍會擔心體力不支;浸泡大海和溪流時,仍會害怕暗流滑石。我深知我是個如此膽小,卻又對一切充滿好奇的人,為了滿足不安跳動的靈魂,還是輕啟家門,勇敢前行吧!
Thumbnail
獨自旅行不只自由,更是與內在自我好好對話的珍貴機會。本篇分享我在獨自旅行中安排的自省時光。
Thumbnail
身邊的朋友都喜歡出國、旅行, 我從來沒有嚮往這件事, 即使有出過國,對我來說, 目前就是一個體驗或完成事情後的成就感(例如帶爸媽出國或自己第一次出國就是這樣的心情...) 還有我很討厭,別人說:「要趁年輕多出去看看」 我一直不太懂,為什麼? 很多時候,會接到別人詢問出國後的體驗,但...
Thumbnail
從孩提時期一路跌跌撞撞攀爬至此,一路上我很少為自己作主,總尋思著我這麼做,別人會怎麼想,深怕別人因此討厭自己。我像是穿了線的木偶,一舉一動皆受他人牽制。我厭惡這樣的自己,似深入骨髓般地厭惡,而這樣的心情是在高三特選後體會到的。
Thumbnail
對於長年住在國外, 一年回台灣1〜2次的我來說, 其實有點搞不懂我回台灣, 究竟是「回家」還是「出國玩」。 剛來日本的前兩年還很有新鮮感, 休假就喜歡到處跑, 但日子久了, 加上疫情期間生活變成三點一線, 家裡, 公司跟超市。疫情期間不方便約朋友出門的情況下, 三年沒約了也變得不太好約, 結果
Thumbnail
偏偏在台灣不做,來這裡才做! 我就是任性萬歲、傲慢有理的叛逆小孩。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夢見今天是週六,我本來在店裡看店。後來就覺得不想要一直看店,想要出去玩。 可是不知為何來到一個沒有電燈烏黑的地方,一個人這樣子在路上走。走在鄉間道路,還有經過稻田、鐵路。 我好像想要去什麼地方。一直走一直走,越走越黑,路都看不清楚,伸手不見五指,覺得可能隨時會掉進水溝,開始感到有些害怕恐懼。覺得
Thumbnail
人正在東京的我其實不算是來觀光的。台灣和日本都有家人的我,這兩個國家是我每年暑假的例行行程。 我一向害怕人擠人(可能在紐約住太久)。不是排斥遊客(出門在外大家都是遊客)而是比起去大家耳熟能詳的大觀光景點,我更喜歡找冷門的景點。一方面是好奇心喜歡探索,一方面是覺得去參觀沒有被大量遊客洗禮的景點更
Thumbnail
見山是山,你在山外面; 見河是河,你在河流外面; 看見情緒,你就在情緒外面。 這是不簡單的事,我花了三十好幾年, 甚至在這一年才真正意識與了解到,開始進步了, 且進步到可以真正隔著稍高的距離! 看見自己,聞到自己,與聽見自己。 有恐懼、有焦慮、有害怕、有擔憂 是正常人在生活中會有的常
Thumbnail
從小我算是個內向的人,內向到上台會發抖的程度,內心同時也會有很多很劇場,加上有口吃又很在乎別人的想法,常常把自己搞的很累。經過了這幾年的自我啟發跟探索,其實內向又如何?他就是我的一部分,台灣的教育好像都會定義一定要外向活潑。人的個性很多種,我如果自己都覺得不好,憑什麼要別人接受我。這幾年接受自己之後
Thumbnail
我不時渴望出走,即使每次和陌生人交談前,仍有些膽怯和戒備;翻山越嶺前,仍會擔心體力不支;浸泡大海和溪流時,仍會害怕暗流滑石。我深知我是個如此膽小,卻又對一切充滿好奇的人,為了滿足不安跳動的靈魂,還是輕啟家門,勇敢前行吧!
Thumbnail
獨自旅行不只自由,更是與內在自我好好對話的珍貴機會。本篇分享我在獨自旅行中安排的自省時光。
Thumbnail
身邊的朋友都喜歡出國、旅行, 我從來沒有嚮往這件事, 即使有出過國,對我來說, 目前就是一個體驗或完成事情後的成就感(例如帶爸媽出國或自己第一次出國就是這樣的心情...) 還有我很討厭,別人說:「要趁年輕多出去看看」 我一直不太懂,為什麼? 很多時候,會接到別人詢問出國後的體驗,但...
Thumbnail
從孩提時期一路跌跌撞撞攀爬至此,一路上我很少為自己作主,總尋思著我這麼做,別人會怎麼想,深怕別人因此討厭自己。我像是穿了線的木偶,一舉一動皆受他人牽制。我厭惡這樣的自己,似深入骨髓般地厭惡,而這樣的心情是在高三特選後體會到的。
Thumbnail
對於長年住在國外, 一年回台灣1〜2次的我來說, 其實有點搞不懂我回台灣, 究竟是「回家」還是「出國玩」。 剛來日本的前兩年還很有新鮮感, 休假就喜歡到處跑, 但日子久了, 加上疫情期間生活變成三點一線, 家裡, 公司跟超市。疫情期間不方便約朋友出門的情況下, 三年沒約了也變得不太好約, 結果
Thumbnail
偏偏在台灣不做,來這裡才做! 我就是任性萬歲、傲慢有理的叛逆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