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絢麗多姿的狼桃:番茄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南美原住民初見色彩嬌艷的果實,對它十分警惕,並稱它為「惡魔果實」。

是水果還是蔬菜?

去年年底,假日逛了傳統市場,總覺得在傳統市場裡可以發現許多有趣和新鮮的事,比如會發現一些稀有或特別的植物在菜攤上,像是紫蘇草、斑蘭葉、胭脂樹子、尖瓣花……猶如一場菜攤植物學巡禮。
有趣的是,發現牛番茄不在水果攤而是在蔬菜攤,小果番茄不在蔬菜攤而是在水果攤。當天,我將所見放上社群網站,馬上引起許多朋友熱烈回響,這好像大家都知道的事?
它本來就是蔬果,算是果菜類。
本來就是在蔬菜攤了啊!
一直都在蔬菜攤啊!
它不是一直是蔬菜嗎?
不管牛蕃茄,還是黑柿仔,一直都在菜攤賣,只有小蕃茄才在水果攤販售啊!很少上傳統市場齁?
如果你問外國人,對方一定跟你說是蔬菜?
害我差點沒找個洞鑽進去。
但為什麼大家會這麼認為,一定有什麼原因可以如此深植人心,或是被一個所謂的「標準」框架住。我記得小時候一直都把「番茄切盤」當做水果來看待,尤其是在南部,番茄沾上用醬油、白糖粉、甘草粉和生薑製作而成的醬料,那種特殊美味,讓許多南部異鄉遊子始終難以忘懷。
南部旅遊景點經常可見番茄水果切盤。
番茄(黑柿)水果切盤,佐以醬料食用。
番茄紅了,醫生的臉就綠了
番茄是人們普遍認識的蔬果,歐洲流行這麼一句話:「番茄紅了,醫生的臉就綠了。」意思是番茄具有食療的效果,使經常吃番茄的人身強體壯,讓醫生等不到病人上門求診而感到苦悶,令人不禁對那紅透的番茄產生深刻的印象。
番茄酸甜可口,可鮮食,又可料理烹煮出美味的料理,不管是中式的蕃茄炒蛋或是西式餐點番茄海鮮湯、義大利麵、沙拉,或是泰式料理涼拌青木瓜,很容易就可見到它們的蹤影。
那番茄是水果,還是蔬菜呢?如果認為是水果,可以在傳統市場水果攤找到小果種的番茄,如果認為是蔬菜,可以在蔬菜攤上找到大果種番茄,但為何只是在大小差異卻不能在一起?古老的問題實際上有答案,其實是「兩者都有」。若依照植物學定義,番茄是植物的果實,一種漿果,由子房二室(或多室)、中軸胎座、胎座肉質和許多種子所組成,可直接食用,因此應該算是水果,但是……。
中西式餐點經常出現小果番茄,大果番茄則使用在燉煮湯品。

法庭上的攻防

人們為了爭論它是水果還是蔬菜的問題上,基於兩派看法一直是爭議不休,也曾引發了一場官司之戰,並且一路上到美國最高法院。1873年美國經濟危機之後,經濟開始逐步回暖,於1883年頒布《關稅法》,進口蔬菜需要繳納關稅,而進口水果不需要繳納關稅。當時,原告約翰.尼克斯(John Nix)為代表等若干依靠銷售番茄為生的商人為規避關稅,提出番茄是水果,不需要上稅,並且控告紐約港海關稅收員愛德華.L.赫登(Edward L. Hedden),要求被告歸還被其強行徵收的稅款。
這個案件很顯然不太一樣,因為涉案的主角是-番茄。在法庭上,雙方的律師展開了激烈攻防,事實上此案沒有證據、證人,雙方都只有一件武器,那就是「詞典」。
雙方律師引用了《韋氏詞典》(Webster's Dictionary)(豌豆、茄子、黃瓜等)釋義、《伍斯特詞典》(Worcester's Dictionary)(花椰菜、胡蘿蔔、大豆等)釋義,以及《帝國詞典》(Imperial Dictionary)中有關「水果」和「蔬菜」的釋義作為證詞,隨後傳喚了兩名具有三十年販售水果和蔬菜經歷的證人,詢問他們在聽完釋義之後,是否能指出這兩個詞在商業或貿易領域有不同於上述定義的特殊含義。
英語中「水果」和「果實」是一個單詞-fruit,但從營養學上,水果一詞用於描述甜美多肉的植物水果,而蔬菜一詞則用於表示果糖含量低或不高的多種植物部位,水果和蔬菜的植物分類主要基於所討論植物部分的結構和功能,但也會因不同的討論對象如農夫、廚師而有不同論述的分類。
大法官哈瑞斯.格雷(Horace Gray)承認在植物學中,番茄是被視為是「攀緣植物的果實」,但是由於它並不是當作飯後甜點而是作為主菜食用,因此應當將其視為蔬菜。判決書裡寫到:「引自字典的文字將『果實』一詞定義為植物的種子,或是植物中包含種子的部分,特指這些植物中多汁、含果肉的產品,其中包含有種子。這些定義並沒有傾向於說番茄是『水果』,也沒有將其和日常用語或關稅用語中的『蔬菜』區隔開。」
最終格雷大法官援引了多個不同的最高法院判例,他認為如果詞彙在商業或貿易中出現特殊含義時,法院應當採信的是其普通含義。最終番茄在稅法解釋上是屬於蔬菜,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而停止了這項爭議,這是當時因為番茄而轟動一時的尼克斯訴赫登案(Nix v. Hedden)。(https://en.wikipedia.org/wiki/Nix_v._Hedden
而台灣學術研究及官方統計上,番茄也被歸類在蔬菜,但就消費習慣與市場而言,大果番茄被視為蔬菜,小果番茄則被視為水果。但無論以何種方式來定義番茄,豐富的口感及味道,人們享用番茄的美味已跨越了幾百年。
小果番茄橫切面與縱切面構造,由子房二室(或多室)、中軸胎座、胎座肉質和許多種子所組成。

巫師的詛咒

茄科(Solanaceae)番茄屬(Lycopersicon)物種起源於南美洲安地斯山,此屬僅有6種,部分物種的自然範圍延伸到南美西部,大多數生長在相對乾燥的地方,也出現在潮濕河谷和沿海生境中。 Lycopersicon 這個屬的名字是由希臘文 lykos (狼)和 persikon (桃)二個字組合而成。屬名的意思一說是果實有類似桃子壞掉的味道,另一說法源自日耳曼狼人傳說。傳說巫師和巫婆在藥水中使用致命的茄子(一種近似番茄但較大)把他們自己變成狼人,更傳說這種果實有毒,人們對它敬而遠之,當番茄傳到歐洲時被稱作「狼桃」(Wolf Peach),只是把它作為一種觀賞植物來對待。
其形似茄,又因形似紅柿,品種來自西方而得名西紅柿。歐洲植物學家從美國進口的番茄第一個描述可能來自彼得羅.安德里亞.馬蒂奧利(Pietro Andrea Mattioli)於1544年撰寫的《Di Pedacio Dioscoride Anazarbeo》,此篇文章出現在一位希臘醫生與藥理學家 Pedanios Dioskurides 所著的《藥物論》之中。而保存最久的番茄植物標本可追溯到十六世紀中葉,由歐洲義大利博洛尼亞大學自然史的教授與科學家 Ulisse Aldrovandi (1522~1605)所採獲。
台灣主要產區以中、南部之平地為主-高雄美濃。

地理大發現的傳播

早期大部分的植物學對番茄的描述是:「整株植物的味道有種怪味,果實根本就是軟爛,而且莖葉都有毒。」雖然成熟時鮮紅欲滴,紅果配綠葉,十分美麗誘人,但正如色澤嬌豔的蘑菇有劇毒一樣,人們還是對它敬而遠之,未曾有人敢吃上一口,只是把它作為一種奇花異草來栽培觀賞。
十五、十六世紀地理大發現,據說英國有位俄羅達拉里公爵在南美洲旅遊,在途中遇到結滿著狼桃果實,大者如拳、小如碧綠珍珠,非常喜愛這種飽滿艷麗且十分令人神往的果實。於是達拉里千里迢迢將它帶回英國作為獻給伊麗莎白女王以表達愛意,從此愛情果之名便廣為流傳,但人們還是只將它種在莊園裡觀賞,並做為象徵愛情的禮物贈送給情人,當時仍沒有人敢輕易嘗試。

跨出第一步的勇氣

十六世紀到十七世紀,狼桃剛被引進歐洲時曾被當成食物,但是當時人們所食用的部分並非果實,而是作為迷幻藥物的葉子,導致食用者中毒。當時狼桃與歐洲以其毒性及致幻劑而聞名的顛茄(Atropa belladonna)同屬一個家族,果實並不被科學家認為是可食用的。
到了十八世紀中葉,一位法國畫家埃尚曾先後創作近百幅有關狼桃的作品,面對這樣美麗可愛而有毒的漿果,實在抵擋不住它的誘惑,於是產生了親口一嘗它是什麼味道的念頭,以驗證這種色彩豔麗的果實是否含有劇毒。
埃尚寫下了遺囑,穿好新衣躺在床上,在親朋好友充滿悲傷和惋惜注視下,吃下了幾顆美麗的狼桃,然而,令人萬分慶幸和驚訝的是,狼桃不僅沒有毒,而且還鮮美可口。此舉,在歐洲迅速傳開,掀起了品嘗狼桃的熱潮,許多達官貴族和社會名流紛紛以品嘗狼桃為炫耀,而後慢慢的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但在19世紀中才普遍開始食用。
許多植物含有天然生物鹼,一種鹼性含氮化合物,是植物天然的防禦物質,可以抵抗細菌、真菌等病原,生物鹼毒性不一,但多隨著果實成熟而逐漸消失。

台灣古早的番茄

你可能很難想像,番茄在台灣至少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荷蘭殖民時期(1624~1662)1645年左右荷蘭人引入一種小果番茄至台灣,最初也是以其亮麗鮮黃的花朵和鮮紅艷麗的果實作為觀賞植物,一種果實如拇指般大小,也就是最接近原始野生的種類「櫻桃小番茄」。
台灣最早的地方志《台灣府志》(1685年)記載:「形如柿,細如橘,初生青、熟紅,味濃,內多細子,亦不堪充果品,可和糖煮作茶品。」可見當時並不是以水果食用,台人以糖煮作茶品。(疑,如此說來台灣人是嘗試番茄的第一人呀!)將番茄列入果部之下。
櫻桃小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var. cerasiforme(Dunal)A. Gray)為蔓性植物,莖長60~200cm,全株被點性短柔毛和腺毛。

麻雀變鳳凰

番茄的「番」亦通「蕃」字,有「外國或外族的」意思,例如我們常說或聽到的番石榴、番薯、番麥(玉蜀黍)、番荔枝(釋迦)等,正如當年的荷蘭人被台灣先民稱作「紅毛番」一樣,就是指來自「番邦」的水果。
十九世紀末,日治時期日人引進大果品種栽培,初到台灣時情形也好不到那裡去,在豔紅的美麗外表下,雖吸引了好奇的人們來嘗鮮,但得到的反應大多是:「味道像是發臭的柿子」,於是「臭柿仔」就成了番茄揮之不去的臭名。至今,番茄經過不斷地研究改良,最初的臭青味已經不復存在,背負了200多年的臭名後,如今番茄已一躍成為上從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最不可被替代的美食之一。
台灣南部習稱番茄為「甘仔蜜」,吃的時候還會沾醬油、白糖粉、甘草粉和生薑等,而原來的櫻桃小番茄因為不再滿足人們需求,而任其逸出野外生長,至今中南部、東部地區低海拔山區、海岸寬闊平野,均可見歸化生長的模樣,彷彿遙想著遠方的家鄉。
葉片呈羽狀複葉,葉長10~40cm,楔形,小葉通常5~9枚,無柄或具小葉柄,卵形或長橢圓形,近全緣或不規則齒緣
總狀花序腋生或側生。
花萼及花瓣各5,花萼鐘形,5深裂,花冠輪狀,黃色,雄蕊冠筒著生,花藥縱裂。
漿果近球形,紅色或橙色,多汁具光澤。

台灣番茄演進

台灣番茄栽培品種五花八門,不同顏色、不同類型的品種不下四十餘種,大致上可分為鮮食及加工用兩個大類,依果實大小分為三種類型,有大果番茄、雞尾酒型番茄及小果番茄。鮮食品種果實皮薄,水分多、味道酸甜適中;加工用品種果實皮厚,水分較少,用以製作果汁、果醬、蜜餞等。
大果番茄除了傳統「黑柿」型外,台灣也曾先後引進粉色系的「桃太郎」、紅色的「牛番茄」,以及其他品種等。雞尾酒型番茄則較少見,而小果番茄台灣自1980年代陸續引進,早期品種外形以高球圓形或圓形居多,果粒較大,皮厚、糖度低,口感不佳,而逐漸在市場上被淘汰。到了1990年代育種技術的突破,推出了「聖女」,從此市場上就把小果番茄與聖女打上了等號,就此進入你我的家庭。而後,小果番茄品種也進入百花齊放的時代,玉女、秀女、小蜜、水果,較少見的有金瑩、紅寶石,還有南部盛產的美濃橙蜜香,以及雲嘉南沿海的鹽地番茄等,各有各的口感與特色,等待你的發掘與品嘗。
小果番茄品種多樣,多數品種的果實為紅色,也有一些是橙、黃、綠、紫、粉紅、白色,甚至帶彩色條紋。
【植物小檔案】
中文名:番茄
學 名: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英文名:Tomato
別 名:臭柿仔、甘仔蜜、西紅柿、番柿、小番茄、小金瓜、紅耳仔厝、耳子蜜、六月柿
科 名:茄科(Solanaceae)
屬 名:番茄屬(Lycopersicon)
花 期:全年(依品種而不同)
果 期:全年(依品種而不同)
原產地:南美洲安地斯山
分 布:台灣主要產區以中、南部之平地為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1會員
244內容數
我是葉子,選擇了「葉子與植物的距離」來作為寫作計畫主題。因為工作關係,我所經歷過的荒煙漫草之地、讀的、寫的,一直都圍繞在植物身上,那種不斷挖掘的新發現成了必要的一種核心。在寫作的過程中,我也會同時分享發現(遇見)的心境歷程——台灣這塊被稱為「Formosa」的蒼翠之島,其魅力是多麼無窮。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葉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菊科植物多數成員繁衍能力相當強,如果熟悉它們的種子型式,便一點也不會感到意外。紫背草屬主要分布在舊世界的熱帶地區,大約有100種,台灣目前可見4種,普遍分布台灣全島中低海拔地區,是相當常見的野花之一。外來植物進入台灣途徑多是刻意和無意,而以台灣非洲邦交國透過相關援助,再傳入至其他國家則屬較特別的案例
農地養田,將綠肥作物納入輪作,是維護農田地力與農作生產並行的耕作方式。過去,綠肥作物除了田菁、向日葵、太陽麻、波斯菊外,台灣畜產試驗所更引進合萌和敏感合萌做為綠肥作物的選擇。來自美洲地區的嬌客,目前台灣低海拔地區普遍歸化,多生長平野路旁、荒廢地、廢耕田等乾燥或濕生草地等開闊處,常呈現族群大面積生長。
芸香科柑橘屬富含特有香氣,我們一般說的柑橘類是水果的一個統稱,泛指此屬植物如柚、椪柑、檸檬、葡萄柚等等。食用柑橘類水果的前身被認為起源於喜馬拉雅山脈東南山麓地區、印度東北部、緬甸和中國雲南省。柑橘屬品種改良類型繁多,但很少人知道台灣也有原生的柑橘,它們在野外數量相當稀少。
爵床科十萬錯屬約有40種,分布東半球熱帶地區。台灣不產此屬植物,自1910至1969年間引進小花寬葉馬偕花後,2006年更引進推廣一種兼具觀賞、食用的赤道櫻草,目前普遍歸化中南部低海拔森林與平原,後繼並有不同花色品種及斑葉品種。活力菜、日本黑子仔菜這些名字在中南部為人所熟知,在火鍋店出現稱作貴妃菜.
地膽草屬為菊科下的一個屬,約有30種,分布泛熱帶地區,特別是在南美洲。台灣可見2種,一種是開紫花的燈豎朽,台灣全島分布低海拔處,為台灣原生植物;另一種為來自中南美洲熱帶地區的地膽草,台灣分布全島低海拔,生長於郊野路旁、開闊山坡地,它們有個共同俗名叫做地斬頭,嫩莖葉可當野菜食用,坊間廣泛利用為藥草。
大戟科以大戟屬家族最為多樣,從溫帶到熱帶地區,廣泛分布世界各地。台灣有多種卓越出色的觀賞植物,眾所皆知的有聖誕紅、白雪木、麒麟花等等,家族成員各有特色。二十世紀初期,台灣透過貿易引進一種極似聖誕紅,花序下方有數枚葉片基部會轉變為紅色,而後可能隨著穀物進口,夾帶另一種近親,從此在台灣開始落地生根。
菊科植物多數成員繁衍能力相當強,如果熟悉它們的種子型式,便一點也不會感到意外。紫背草屬主要分布在舊世界的熱帶地區,大約有100種,台灣目前可見4種,普遍分布台灣全島中低海拔地區,是相當常見的野花之一。外來植物進入台灣途徑多是刻意和無意,而以台灣非洲邦交國透過相關援助,再傳入至其他國家則屬較特別的案例
農地養田,將綠肥作物納入輪作,是維護農田地力與農作生產並行的耕作方式。過去,綠肥作物除了田菁、向日葵、太陽麻、波斯菊外,台灣畜產試驗所更引進合萌和敏感合萌做為綠肥作物的選擇。來自美洲地區的嬌客,目前台灣低海拔地區普遍歸化,多生長平野路旁、荒廢地、廢耕田等乾燥或濕生草地等開闊處,常呈現族群大面積生長。
芸香科柑橘屬富含特有香氣,我們一般說的柑橘類是水果的一個統稱,泛指此屬植物如柚、椪柑、檸檬、葡萄柚等等。食用柑橘類水果的前身被認為起源於喜馬拉雅山脈東南山麓地區、印度東北部、緬甸和中國雲南省。柑橘屬品種改良類型繁多,但很少人知道台灣也有原生的柑橘,它們在野外數量相當稀少。
爵床科十萬錯屬約有40種,分布東半球熱帶地區。台灣不產此屬植物,自1910至1969年間引進小花寬葉馬偕花後,2006年更引進推廣一種兼具觀賞、食用的赤道櫻草,目前普遍歸化中南部低海拔森林與平原,後繼並有不同花色品種及斑葉品種。活力菜、日本黑子仔菜這些名字在中南部為人所熟知,在火鍋店出現稱作貴妃菜.
地膽草屬為菊科下的一個屬,約有30種,分布泛熱帶地區,特別是在南美洲。台灣可見2種,一種是開紫花的燈豎朽,台灣全島分布低海拔處,為台灣原生植物;另一種為來自中南美洲熱帶地區的地膽草,台灣分布全島低海拔,生長於郊野路旁、開闊山坡地,它們有個共同俗名叫做地斬頭,嫩莖葉可當野菜食用,坊間廣泛利用為藥草。
大戟科以大戟屬家族最為多樣,從溫帶到熱帶地區,廣泛分布世界各地。台灣有多種卓越出色的觀賞植物,眾所皆知的有聖誕紅、白雪木、麒麟花等等,家族成員各有特色。二十世紀初期,台灣透過貿易引進一種極似聖誕紅,花序下方有數枚葉片基部會轉變為紅色,而後可能隨著穀物進口,夾帶另一種近親,從此在台灣開始落地生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享用一頓極為滿足的午餐後,我們又有活力繼續上工。下午氣溫升高,不利操作奶油含量高的派皮,是時候轉戰戶外,我們要收割新鮮的大黃來製作派餡。 帶上鐮刀和布袋,我跟著妮奇走進屋前一片田裡,眼前的植物看起來像是大一倍的西洋芹,莖稈是豔麗的桃紅色。 妮奇說,大黃的葉子有些微的毒性,通常不拿來食用,
Thumbnail
有些中國古詩裡的水果,其實跟我們現代吃的同名水果,是不一樣的東西。比方說「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裡的木瓜,根本不是現代的番木瓜,而是俗稱「寒梅」的貼梗海棠。古詩中的櫻桃,其實也不是現代的櫻桃,不過這兩種櫻桃的關係比兩種木瓜要近一點。
Thumbnail
之前收到一棵辣椒的小苗,從開花到結果時間很短,一暝大一寸,不太敢吃辣的我,卻喜歡上紅綠相間,搭配在綠葉間的可愛小辣椒。 「辣椒」,又稱"番椒"、"紅辣椒",為茄科辣椒屬的果菜類蔬菜,原產於中南美洲,辣椒在大航海時代以前是僅存於新大陸的野生植物,當時的人認為這是一種有辣味的漿果,直到哥倫布發
Thumbnail
水果攤有一種我在台灣沒見過的陌生水果,褐色,細長圓柱狀,有點像蕃薯。先生表示那是人心果,馬來文「ciku」。我決定買來嚐嚐,先生沒意見,看似並不期待。 先生提醒人心果要軟了才能吃。過了幾天,摸摸人心果有點軟,我削了一個試試。削皮的感覺有點像奇異果,果色暗黃,分切成小塊,果內有幾顆褐色的種子。我吃
Thumbnail
這個是病人自己種的仙桃。 感恩☺️ 我媽媽做成仙桃果醬,加上香蕉,放在吐司上面。 很香 好吃😋 ———————- 仙桃的果肉為橘黃色,肉質柔軟,缺乏水分,吃起來乾鬆,如同煮熟的鹹蛋黃,因而也被稱為蛋黃果。 仙桃的營養價值相當豐富,含有豐富的磷、鐵、鈣、維生素C、類胡蘿蔔素等營養物
Thumbnail
有榴槤、南瓜、蛋黃口感,甜度可代替砂糖般,可拌食物一起烹調,可直接食用的可口水果,但,沒什麼水。 仙桃是營養成分極高的水果 尤其高纖維勝於芭樂,有益腸胃蠕動,對於不好食用太硬食物,是很好入口的水果。 將仙桃烹調於任何食物 可有代替果糖甜度口感,有自然甜度健康無負擔。 有榴槤
Thumbnail
「玉女」是番茄的品種名,但也被農友公司註冊商標專用了。 先前智慧財產局曾對植物品種權和商標爭議,說明商標申請人「建議避免使用近似於他人註冊商標的文字作為植物品種名」 但反面來說,卻未解釋植物品種權為什麼可以核准作為商標。 目前已有廠商雖購買的是農友公司的玉女番茄種苗 卻收到律師函聲明
Thumbnail
吃了一碗甜度不一的溫室番茄,有點憤怒的發表感想。溫室番茄現在應該很生氣,因為我居然說一般番茄的好話。
Thumbnail
好久沒寫今日早餐,今天星期日的早餐主角是水果,都是小Q姑姑拿回來的,早餐就來個水果大餐。 今日早餐 彩色蕃茄 夏雪芒果 白櫻桃 桂冠奶黃包/芝麻包/炸薯條/德國香腸/杏鮑菇 夏雪芒果果肉顏色偏黃,味道比較像土芒果,還蠻甜。 彩色蕃茄最近蠻常吃,吃起來和一般蕃茄差不多就是顏色繽紛。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享用一頓極為滿足的午餐後,我們又有活力繼續上工。下午氣溫升高,不利操作奶油含量高的派皮,是時候轉戰戶外,我們要收割新鮮的大黃來製作派餡。 帶上鐮刀和布袋,我跟著妮奇走進屋前一片田裡,眼前的植物看起來像是大一倍的西洋芹,莖稈是豔麗的桃紅色。 妮奇說,大黃的葉子有些微的毒性,通常不拿來食用,
Thumbnail
有些中國古詩裡的水果,其實跟我們現代吃的同名水果,是不一樣的東西。比方說「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裡的木瓜,根本不是現代的番木瓜,而是俗稱「寒梅」的貼梗海棠。古詩中的櫻桃,其實也不是現代的櫻桃,不過這兩種櫻桃的關係比兩種木瓜要近一點。
Thumbnail
之前收到一棵辣椒的小苗,從開花到結果時間很短,一暝大一寸,不太敢吃辣的我,卻喜歡上紅綠相間,搭配在綠葉間的可愛小辣椒。 「辣椒」,又稱"番椒"、"紅辣椒",為茄科辣椒屬的果菜類蔬菜,原產於中南美洲,辣椒在大航海時代以前是僅存於新大陸的野生植物,當時的人認為這是一種有辣味的漿果,直到哥倫布發
Thumbnail
水果攤有一種我在台灣沒見過的陌生水果,褐色,細長圓柱狀,有點像蕃薯。先生表示那是人心果,馬來文「ciku」。我決定買來嚐嚐,先生沒意見,看似並不期待。 先生提醒人心果要軟了才能吃。過了幾天,摸摸人心果有點軟,我削了一個試試。削皮的感覺有點像奇異果,果色暗黃,分切成小塊,果內有幾顆褐色的種子。我吃
Thumbnail
這個是病人自己種的仙桃。 感恩☺️ 我媽媽做成仙桃果醬,加上香蕉,放在吐司上面。 很香 好吃😋 ———————- 仙桃的果肉為橘黃色,肉質柔軟,缺乏水分,吃起來乾鬆,如同煮熟的鹹蛋黃,因而也被稱為蛋黃果。 仙桃的營養價值相當豐富,含有豐富的磷、鐵、鈣、維生素C、類胡蘿蔔素等營養物
Thumbnail
有榴槤、南瓜、蛋黃口感,甜度可代替砂糖般,可拌食物一起烹調,可直接食用的可口水果,但,沒什麼水。 仙桃是營養成分極高的水果 尤其高纖維勝於芭樂,有益腸胃蠕動,對於不好食用太硬食物,是很好入口的水果。 將仙桃烹調於任何食物 可有代替果糖甜度口感,有自然甜度健康無負擔。 有榴槤
Thumbnail
「玉女」是番茄的品種名,但也被農友公司註冊商標專用了。 先前智慧財產局曾對植物品種權和商標爭議,說明商標申請人「建議避免使用近似於他人註冊商標的文字作為植物品種名」 但反面來說,卻未解釋植物品種權為什麼可以核准作為商標。 目前已有廠商雖購買的是農友公司的玉女番茄種苗 卻收到律師函聲明
Thumbnail
吃了一碗甜度不一的溫室番茄,有點憤怒的發表感想。溫室番茄現在應該很生氣,因為我居然說一般番茄的好話。
Thumbnail
好久沒寫今日早餐,今天星期日的早餐主角是水果,都是小Q姑姑拿回來的,早餐就來個水果大餐。 今日早餐 彩色蕃茄 夏雪芒果 白櫻桃 桂冠奶黃包/芝麻包/炸薯條/德國香腸/杏鮑菇 夏雪芒果果肉顏色偏黃,味道比較像土芒果,還蠻甜。 彩色蕃茄最近蠻常吃,吃起來和一般蕃茄差不多就是顏色繽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