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內向才不是缺陷「安靜是種超能力」任何人都能用自己的方式發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說起來慚愧,身為心理系校友,竟然從沒有發現自己是個內向者。

去年初某個在誠品閒晃的周末假日,偶然翻到「安靜是種超能力」這本書,我承認最初只是被帶有女神氣質的作者封面照片吸引,但這本偶遇的書,卻在我站著在書店看完整本,感覺腳痠到不行後,對自己有點古怪有點彆扭的個性,有了一點點微小的喜歡,是過去從不曾有過的。

raw-image

我喜歡在廣告公司發想企畫、執行一個又一個專案、忙到整週無法闔眼也不覺得辛苦,但廣告公司工作的某些部分,卻讓我常常感覺自己實在「很廢」。

記得還是小AE時,有次需要隻身出席客戶的記者招待會,因為活動並不是我當時的公司承辦,只是做為向客戶致意的角色前往,在現場沒有什麼事情需要我做,認識的客戶代表也正忙著團團轉,會場一個人都不認識,但媒體朋友們各自都聊得很開心,距離活動開始還有30分鐘,這樣繼續呆站在會場一角實在太古怪,所以我索性走進高檔的會場洗手間,自己坐在馬桶上撐過這「很廢」的30分鐘。

所有需要社交的場合都讓我高度緊張,擔心自己的問題太蠢、回應不夠有趣、說得太少或想得太多,尤其沒有目的,只是隨口聊聊的場合真的是特難應付的,不想說太多但也不想少了禮貌,搞得連搭電梯遇到喜歡攀談的鄰居都會立刻煞車,假裝要接個緊急的電話趕緊閃掉。

這樣子沒用的我,特別羨慕那些隨時都能機智回應、隨時都能侃侃而談清楚表達腦中想法的人,這樣子沒用的我,其實一直很懷疑我在這個社會、在這個特別需要社交能力的廣告媒體圈裡,能不能成功?


你也會害怕搭電梯遇到有一點認識的人嗎?
你也無法和陌生人自然的開始聊天嗎?
你也常常有很多想法,但總是無法勇敢地說出口嗎?
你也常常會因為這樣的自己和自己生氣嗎?

這些困擾我從來沒有向誰提起過,我認為只是因為我能力不夠、歷練不夠,只是因為我還不夠強,而沒有想過其實是造物主賦予的本質上的不同。

就像有些人和朋友吃飯聊天,就能感覺舒壓療癒,但我只有一個人靜靜地沉澱,才能釋放一天的壓力重新充電;有些人喜歡團體運動,但我只有在一個人靜靜的努力時,才能真正的投入其中;有些人需要一群人一起激盪發想出好點子,但當我在一群人當中,通常腦袋裡都是漿糊…這樣的我也許和別人不同,但我終於了解到這無關好壞、只是不同。

內向者vs.外向者,或許就像性別、性向,幾乎是無法改變的「人的本質」,內向者不需要努力的變成外向者,因為這樣根本放錯重點。我們需要做的是了解自己的本質,然後根據自己的特性,做最好的準備工作。

在「安靜是種超能力」書中,作者提到很多內向者面對職場的實用方法,例如:如果不擅長團體會議,那麼改和下屬一對一溝通。如果不擅長和陌生人聊天,那麼事先研究對方的背景興趣,就可以減少擔心話不投機。

無法改變你的處境,那就改變你面對的方式

在眾人面前說話就會大腦當機無法思考的我,每當工作需要我站出來時,總需要如臨大敵的提前準備,因為我知道站在台上的我,絕對只是一具活屍,大腦無法運轉甚至還會失去呼吸的能力。目前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事前把所有要傳達的內容,一個標點符號都不漏的全部背下來,Pitch的時間有多長就背多少,6分鐘?6個小時?我都背!

上台說話會緊張其實並不奇怪,但我連和下屬說話都會手心冒汗,所以我的筆記本裡,也可以看到每天要和下屬說話的內容,不管是溝通方向、討論進度、激勵團隊我都得事先做好準備、擬好講稿,才能看起來比較從容。甚至每當團隊招募新人時,也是讓我緊張不已的時刻,我常常在面試新夥伴的場景對自己感到荒謬,為什麼面試官的心跳需要這麼快啦厚~


我仍然羨慕能輕鬆交上新朋友的外向者,但我也接納就是比較怕生、容易緊張的自己,了解內向者有些天生不足,也有許多獨特之處。

我們對世界的感知更加敏銳,我們容易緊張所以更謹慎做足準備,我們不會是發光的明星但仍可以承擔重大責任,我們無法交友四方但總有能深刻談話的好友,我們喜歡思考、我們擅長專注、我們特別享受孤獨…我們也許是人類中的少數,世界對我們的了解也許有限,但我們仍有能力用自己的方式,接受任何有趣的挑戰,對世界發出自己真誠的聲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吉爾的第三人生的沙龍
11會員
11內容數
2020/02/23
如果下面這兩個選項只能選一個,你會如何做選擇? 每天額外工作1小時,就可以穩穩拿到A選項的1萬元收入,或是一半機率可能拿到5倍收入,一半機率可能白忙一場什麼都沒有...
Thumbnail
2020/02/23
如果下面這兩個選項只能選一個,你會如何做選擇? 每天額外工作1小時,就可以穩穩拿到A選項的1萬元收入,或是一半機率可能拿到5倍收入,一半機率可能白忙一場什麼都沒有...
Thumbnail
2020/02/08
今年我給自己訂了一個要讀50本書的小目標,不限主題、沒有規則,親友好評的工具書、網友推薦的精彩小說、書店翻到的繪本都可以,我決定都來者不拒的試試看,看看一年後會發生什麼事?
Thumbnail
2020/02/08
今年我給自己訂了一個要讀50本書的小目標,不限主題、沒有規則,親友好評的工具書、網友推薦的精彩小說、書店翻到的繪本都可以,我決定都來者不拒的試試看,看看一年後會發生什麼事?
Thumbnail
2020/02/02
2020的第一個月已經過完了,去年立下的新年新希望,想要在2020開始學新的語言、開始健身運動、開始籌備個人事業…照理來說也該有些許的進展,但年初的滿腔熱血凌雲壯志,不知不覺隨著農曆年假接近,身體就很老實自動自發的慵懶了起來,大腦也時不時會冒出「等過完年再說好了..」
Thumbnail
2020/02/02
2020的第一個月已經過完了,去年立下的新年新希望,想要在2020開始學新的語言、開始健身運動、開始籌備個人事業…照理來說也該有些許的進展,但年初的滿腔熱血凌雲壯志,不知不覺隨著農曆年假接近,身體就很老實自動自發的慵懶了起來,大腦也時不時會冒出「等過完年再說好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原來我不是不如人,而是因為我本來就不是這樣類型的人。」 習慣安靜的人有些是天生的,屬於內向性人格,有些是後天的,因為某些事情而導致變得安靜,但不管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其實沒有人是完全內向的,每個人本身都有內向和外向的存在,只是佔比的關係。
Thumbnail
「原來我不是不如人,而是因為我本來就不是這樣類型的人。」 習慣安靜的人有些是天生的,屬於內向性人格,有些是後天的,因為某些事情而導致變得安靜,但不管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的,其實沒有人是完全內向的,每個人本身都有內向和外向的存在,只是佔比的關係。
Thumbnail
前陣子看了一本書"安靜是種超能力".雖然我不是屬於"安靜"的人!但還是很想看看安靜的人"超能力"在哪? 其實我從小就是個很吵的人.跟妹妹在家時通常一人能分飾兩角嘰哩呱拉講不停!妹妹則是觀眾!負責"笑"! 身邊也是有認識一些很安靜的人!通常我視他們為"內向者"!我也是有內向者的好朋友!只是數量不多~
Thumbnail
前陣子看了一本書"安靜是種超能力".雖然我不是屬於"安靜"的人!但還是很想看看安靜的人"超能力"在哪? 其實我從小就是個很吵的人.跟妹妹在家時通常一人能分飾兩角嘰哩呱拉講不停!妹妹則是觀眾!負責"笑"! 身邊也是有認識一些很安靜的人!通常我視他們為"內向者"!我也是有內向者的好朋友!只是數量不多~
Thumbnail
什麼?內向還能有心裡學? 在介紹書中內容開始前,如果你也和我一樣一開始並不清楚自己的定位,我會把書藉內容的「內向檢測」附在這裡,大概5~10分鐘內可以完成。 你是內向者或是外向者?或於兩者之間(連結) 這本來就是一個外向優勢的時代 在被世人認可的天才中有60%的人是內向者 「內向」不等於「害羞」、
Thumbnail
什麼?內向還能有心裡學? 在介紹書中內容開始前,如果你也和我一樣一開始並不清楚自己的定位,我會把書藉內容的「內向檢測」附在這裡,大概5~10分鐘內可以完成。 你是內向者或是外向者?或於兩者之間(連結) 這本來就是一個外向優勢的時代 在被世人認可的天才中有60%的人是內向者 「內向」不等於「害羞」、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 內向不等於害羞;內向者不見得不善言詞;外向者不見得能言善道,因講話是種技巧,是訓練來的,跟內向外向無關,那是取決於邏輯思考力。每個人的天賦優勢不同,透過性格的認識,不是為了設限,而是讓我們更有彈性,能去做各種拿捏。全然去選擇與享受自由,但這個的背後就是承擔與負責。
Thumbnail
你覺得自己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 內向不等於害羞;內向者不見得不善言詞;外向者不見得能言善道,因講話是種技巧,是訓練來的,跟內向外向無關,那是取決於邏輯思考力。每個人的天賦優勢不同,透過性格的認識,不是為了設限,而是讓我們更有彈性,能去做各種拿捏。全然去選擇與享受自由,但這個的背後就是承擔與負責。
Thumbnail
引自博客來書籍介紹 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有社交障礙,不懂得找話題與人聊天,不擅與人相處,不知道該怎麼樣融入大型團體。也試著讀一些教人聊天,教人交朋友的相關書籍,但實在不想勉強自己去實踐書中理念,也自覺做不到。但是在朋友眼中都覺得我說話挺幽默,在初次見面的團體中也能發表一些自己的想法,從來都沒有人
Thumbnail
引自博客來書籍介紹 一直以來都覺得自己有社交障礙,不懂得找話題與人聊天,不擅與人相處,不知道該怎麼樣融入大型團體。也試著讀一些教人聊天,教人交朋友的相關書籍,但實在不想勉強自己去實踐書中理念,也自覺做不到。但是在朋友眼中都覺得我說話挺幽默,在初次見面的團體中也能發表一些自己的想法,從來都沒有人
Thumbnail
你是否也有過這些心理小劇場:在茶水間遇到不熟的同事,會緊張要閒聊什麼?遇到很久之前一同受訓的同事,會猶豫要不要打招呼?或是,打電話給客戶時會擔心打擾到對方? 以上種種,可能會讓你懷疑自己是否社交能力有問題,不擅與人相處。但其實不用擔心,很可能只是因為: 你是個內向者。
Thumbnail
你是否也有過這些心理小劇場:在茶水間遇到不熟的同事,會緊張要閒聊什麼?遇到很久之前一同受訓的同事,會猶豫要不要打招呼?或是,打電話給客戶時會擔心打擾到對方? 以上種種,可能會讓你懷疑自己是否社交能力有問題,不擅與人相處。但其實不用擔心,很可能只是因為: 你是個內向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